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发表 PRL 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yu-tao-17-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PRL和PRB的曝光度是完全不同的。我在2020年时joint submit了一篇PRL和一篇PRB,很快接收了。因为是同时接收,内容又都是一样的(PRB写得更加全面,被编辑推荐;而PRL则更关心novelty,作为广告),所以我们比较它们接收一年后的引用情况就能看出这两个杂志的区别。

PRL,如下,接收一年被引用16次,其中包括重要的综述文章。

PRB,如下,接收一年后被引用7次,尽管这篇文章被编辑推荐挂在PRB网站上一段时间。

都是一样的内容,这里的PRB更容易follow,因为步骤详细,阐述清楚;PRL则将内容压缩到四页纸,读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它们的后续应用则不同。这里,我们不是说应该追求什么杂志,而是说有必要使得自己的科研工作为同行所知,为同行所用。

因为曝光度的不同,一些重要的PRB文章的重要结论往往不被人所知,发表后同样的想法被人又换个系统发表在PRL或者纳米杂志上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作为学者,做工作一定要系统,做出的结果一定要在会议上、后续发表的工作中确认。


user avatar   CharlesTDD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终于有资格答这个问题了,就和另一个问题 发表一篇PRB是怎样一种体验?一起答了吧。

这两个期刊都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过硬的期刊,圈内人高度关注的。分享一个刚发生的小故事来证明这个:

Physical Review系列都有Accepted Papers 栏目。但是,和别的很多期刊(比如ACS和RSC的期刊)不同,这个栏目里面只有论文题目和作者信息,不提供未经编辑的manuscript下载。因此,一般来说是没必要关注这个栏目。

最后一轮修改后过了两天,我从投稿系统看到了状态是Accepted,就安心睡觉去了。由于时差的关系,我睡醒一觉就被信息炸醒了。好多朋友还有老师,都给我发了微信祝贺我论文接收了。我也是从他们那里拿到了Accepted Papers中的网页链接和截图.....

相比之下,我去年底发表的Nat. Comm.,直到我在朋友圈公布他们才知道,完全没有这次投中PRL的待遇。


就凝聚态物理来说,PRL和NC的档次和质量绝对可以称为齐鼓相当,但关注度却差别如此巨大。我现在怀疑就算论文被Nature和Science主刊接收,物理学者们第一时间看到的几率,可能都不如PRL和PRB大一些。

原因也很简单,N, S和NC上,大多数都是生物医学类论文。尤其是N,比例可能要八成左右。地毯式搜寻其中的物理论文显然效率很低,还不如等着被公众号“震惊!”一把(狗头)。

相反,PRL和PRB的相关度和质量如此之高,以至于大家连Accepted Papers都不放过,我也不知道大家想在里面了解到什么信息。


发表的过程肯定是很艰辛的。

  1. 不停充实内容。第一版论文中准备的内容,最后其实只填充了两个图的内容,剩下的图文都是第一版成稿以后,多方讨论后新增的。这里要感谢合作者的不吝赐教。
  2. 反复校验数据。作为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为了保证数据可靠,我们利用了十几种不同的参数设置反复验证,光数据就塞了半块硬盘,最后才得到可靠的数据写进论文里的。
  3. 投稿的反复修改。这次还算顺利,从投稿到接收大概一年的时间。第一轮修改尤其折腾,补了四张图(补充材料),又重新把为了省篇幅而删掉的公式加了回来。

最大的感悟就是,科研一定要做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事基本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创造需求,一种是解决现有需求。

我不太会创造需求,因为创造需求一要有经验,二要有足够的想象力,三要胆子大,四要大佬背书(赶紧划掉)。我这几点都不是很具备。

所以我只能退而求其次,试着解决一两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是因为现有的方法受限制才不好解决的,这样才好发挥我的程序能力。

PRL和NC这两篇文章,基本上对着啃骨头,并且希望能把骨头啃透去的。每篇文章都经历了算法,开发,测试,计算,还辅助了简单的模型结果进行对照。

这种模式是我目前能走通的一条路,我还是会继续试着这样往下走走看。




  

相关话题

  在一个足够小的星球上行走,我们是在上坡还是下坡? 
  假设地球上出现了一个不受任何力的控制的物体,会造成什么后果? 
  如何看待姜文华的悲剧? 
  博士期间同时做两个课题难度大吗? 
  假如我真的能做出i9,我被其它国家暗杀掉的概率有多大!? 
  如何看待MIT SPARC聚变堆能量输入至少可以到10倍,理论和简单原型测试已经通过,论文即将发表? 
  当点有了质量会发生什么? 
  炸弹在水中爆炸会在水中以爆炸点为中心形成真空吗? 
  真空中羽毛和铁块下落速度是否一样? 
  学术界不投中文期刊的原因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果有一本秘笈让你的孩子成为「未来科学家」,会提升 3 种能力,你希望 TA 的哪些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下一个讨论
中科院赣江创新院发展前景如何,稀土未来会在哪些方面应用?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