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些防倾杆的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ren-jian-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理上,前轮防倾杆加强会增加车辆的转向不足特性,减弱则会增加转向过度;后轮的防倾杆加强会增加车辆的转向过度特性,减弱会增加车辆的转向不足特性。

防倾杆的强度(或者说K值)主要还是要和弹簧进行匹配,因为防倾杆的作用说白了就是从内侧轮的弹簧上借力去加强外侧轮弹簧,借到的力多少取决于侧倾程度以及防倾杆自身的K值。所以弹簧选的越硬(弹簧K值越高)相应的防倾杆的K值也应该越硬。

在不改变原车悬挂系统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前后防倾杆整体加强基本不改变车辆本身的特性,但可以在对舒适性影响很小的情况下更好的抑制侧倾,但缺点就是极限状态下内侧轮会比原车更容易离地。后轴防倾杆加强更多会增加车辆的转向过度特性,当然一样也会让内侧轮更容易离地。

防倾杆选的过软会无法抑制侧倾,但过硬又影响悬挂的单独行程影响轮胎抓地,具体怎么选还得多试。

我个人觉得后驱车的后防倾杆不应该弄得太硬,毕竟后轮是驱动轮,在出弯加速时过硬的防倾杆可能会让内侧后轮打滑,对于没有LSD的后驱车这就意味着动力完全损失(有LSD也会受影响)。从原理上也应该是让驱动轮尽量更紧密的接触地面,这样动力才更不容易损失,过硬的防倾杆影响悬挂独立行程,在单侧受压的情况下过硬防倾杆会干扰另一侧的接地,极端点的说过硬的防倾杆其实就是把独立悬挂变成非独立悬挂(扭力梁悬挂的那根扭力梁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超粗超大的防倾杆)。

在原车悬挂不变的基础上选择防倾杆其实不用那么纠结,只要是正规品牌的套件都没啥问题,只是侧重的性能不太一样而已。防倾杆其实也有空心实心还有材质之分,单看粗细其实参考意义也不大。

系统性的选择防倾杆对于普通爱好者可能有些费劲,这涉及到整个悬挂系统的调整。首先要选定轮胎,根据轮胎的特性和赛道特点再决定弹簧,弹簧选定以后还要决定减震器的压缩阻尼以及回弹阻尼、高速阻尼低速阻尼等等,然后才是决定防倾杆。这些工作都需要依托于经验以及一遍遍的测试,没有专业仪器和车手很难。普通爱好者的话换完之后去试试车感觉差不多也就行了,如果悬挂系统其他部件调整(比如换了短弹簧和避震桶)别忘了防倾杆拉杆(李子串)也要跟着调整。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些人不用怎么学就很擅长开车? 
  夫妻俩月薪一共一万左右,该买什么车? 
  你用什么样的「神走位」躲开了车祸? 
  有 20 万元预算,是买一辆二手 BBA 还是一辆合资品牌新车? 
  如何看待路虎堵宝马 160 天并在车里放价值 145 万花瓶一事,被警方证实为编造的不实信息? 
  广汽传祺影豹真的像宣传的那样好吗?年轻人想买一台运动型车,选影豹合适吗? 
  如何看待女子人肉占车位,车主却强行倒车占位? 
  日系车“耐用”的传言是如何深入人心的? 
  新车去加油人家老是摸油箱摸排气管,摸了一手黑之后叫你加燃油宝,有必要吗? 
  无人驾驶汽车遇到危险,应该「乘客保护优先」还是「行人保护优先」? 

前一个讨论
国六排放标准在北京、天津等省市提前实施,会对消费者购车带来什么影响?
下一个讨论
现在很多电动汽车百公里加速都可以轻松破6秒,传统跑车还有什么优势吗?





© 2024-06-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