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现在做出了可控核聚变能否在不用化石能源的情况下冲出地球?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但也就是太阳系内大量建设居住区的程度,朝任何方向载人宇航都不可能,发射冯诺依曼探测器则不需要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电能->毫米波火箭,从地球表面起飞毫无问题,就是浪费大量能量。

可控核聚变不等于发电,没任何必要绑定在用电推进上。核聚变推进器是直接喷射聚变产物或加热工质喷出的。

可控核聚变电站远程供能毫米波火箭:

毫米波可以将空气电离产生爆轰推动航天器,航天器本身只需要极少的变轨燃料、紧急逃生燃料,大幅节约重量。也有不点空气而是让毫米波加热火箭上携带的工质(可以是水)的方案、让毫米波将火箭推到高层大气再用化学火箭发动机入轨的方案。用带聚光构造的被动吸气脉冲爆震发动机代替现存火箭发动机及其燃料可以节约80%的重量。
适合在地球大气中传播的毫米波是35GHz、94GHz、140GHz、220GHz。直径5米的现代毫米波天线可以在20千米内将波束直径控制在5米,直径120米的天线则可以在200千米内将波束直径控制在5米,持续照射火箭。电离层对100GHz程度的毫米波几乎没有反射,3波共鸣、热自聚焦之类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靠位相补偿来解决。
这是1980年代才出现的想法,晚于激光推进。但由于核聚变方面多年来的应用需求,人类对回旋管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还好,现代回旋管单个输出可以达到2MW,单价数十万人民币,输出效率大于50%,数十座到数千座集束在原理上没有问题,使用5000小时才开始出现故障(一次发射只使用几百秒)。如果建成大规模基地,散热设备类似现代发电厂的水冷系统,储能可以靠飞轮,可以短时间连续进行航天发射(如一天10发)。
现阶段实验显示每个1MW回旋管每次发射可以送1~2千克物体上近地轨道。集中10000座,几天就能把百吨有效载荷打上近地轨道了。要是搞得到几十万座,一次把百吨有效载荷打上近地轨道也是可以的(此时储电飞轮的建设费跟回旋管同等。这种规模的毫米波发射系统非常吓人,因为这些设备是集发射弹道导弹与拦截导弹·飞机于一体的)。
未来的万吨级轨道太阳能发电系统可能用得上这样的发射系统。


user avatar   fdsa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评论指出事发地点是东门外,已查证并进行了修改(楚天都市报报道mp.weixin.qq.com/s/0dv6,报道中有事发之前学生围观致狐狸受惊的猜测和事后学生积极努力抢救的细节)。昨天匆忙作答时仅回忆了当时在朋友圈看到的信息,对事发地点的说明确实有误。本答案其他部分不做改动。


————————————————

有一个背景是:为了满足群众心愿,让白狐狸珈珈与此前在山上安居的红狐狸珞珞早日相见,学校保安把白狐狸从出没的狮子山逮到了红狐狸在的珞珈山。学生经营的宣传平台还为此做了特辑,希望看到两只狐狸“谈恋爱”。

白狐狸被撞死事发于东门外的马路上。

校园里被遗弃的宠物狐狸成为网红并不是什么好事,只会鼓励市民将类似的宠物继续遗弃在校园里。此后如果继续出现类似事件,不仅有动物伤人侵权之虞从而成为师生安全的隐患,也有可能挑战目前我国的动物保护监管体系。

愿白狐狸珈珈安息。




  

相关话题

  火箭发射可以自东向西吗? 
  中国未来将实施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你期待吗?有哪些技术难点? 
  蓝色起源(BlueOrigin)“新谢泼德3号”二次发射成功能否让其成为抗衡或超越SpaceX的存在? 
  卫星发射基地如何选址,卫星发射地点与什么有关? 
  69年美国是否真的登月? 
  为什么猎鹰 9 号的 LEO 运载比能够比全氢氧机的 Delta4 Heavy 更优秀? 
  如何看待中国天眼用AI发现银河系边缘数万光年外的暗弱脉冲星,解决世界级难题,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假如您捡到枚内容可实现“任意轻元素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成套技术的U盘,怎么获得最大利益? 
  如果中国成功载人登月,说什么才能压过「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话? 
  3 月 29 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成功首飞,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12 月 24 日举办的 2019 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什么病比癌症还严重?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