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国内985硕看不起国外的硕士? 第1页

     

user avatar   zhizhiwuwumini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国人内心有一种很变态的审美标准:一个东西好不好,不在于这个东西给人带来了多好的体验,而恰恰相反在于这个东西给人带来了多大痛苦。

为了获得一个东西,门槛越高、过程越艰辛、身体和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越多,那么这个东西就被认为越珍贵、越有含金量。

为什么国内本科生看不起国外留学的本科生?因为他们参加了难度更大的高考。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的员工那么骄傲?因为996福报。

什么样的母亲最被推崇?为了养小孩牺牲掉了自己的人生。

什么样的婚姻被歌颂最多?一辈子吵吵闹闹最后白头偕老。

所以,为什么国内985硕士看不起国外硕士?因为我国内考研要起早贪黑地当好几个月的考研狗,我付出了这么多,而你国外的硕士却只需要考个雅思托福GRE花点钱就能读,每天快乐学习还满世界旅游,最后你跟我拿一样的文凭,凭什么呀?

在一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晚期的985硕士眼里,没当过狗,那也能叫读研吗?


user avatar   qiu-qiu-37-98-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外硕士大部分是课程硕士,根本不是研究生,看不起他们很正常啊。


国外硕士分两种:研究型硕士和课程硕士。其中少量的研究型硕士才能对标中国的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学历,而大多数课程硕士是那种上几门课就毕业,根本不搞研究的“硕士”。这两种硕士的学位名称和最后拿到的证书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国内研究生看不起国外硕士很正常,因为学制等级确实比他们高。


底下一堆外国硕士吹自己学校好,那都是瞎掰。那些回答其实是回避了学制上的差异,根本没抓住国外硕士被人看不起的根本原因。


这么说吧,海归博士那就是真博士,“海归硕士”十有八九不是咱们中国人观念中的那种“硕士研究生”,而是一帮子上几门课就拿证(证书跟人家研究生的压根不一样)的水货。不信你下次再碰见自称“海归硕士”的选手,直接问他:“你是课程硕士还是研究型硕士啊?”他多半会大吃一惊(纳尼?我遇上懂行的了?!),如坐针毡、抓耳挠腮、眼珠乱转、支支吾吾,像孔乙己一样涨红了脸,之后便是难懂的话,什么“是一样的……”“我学校排名……”“G5”"QS"“我家境……”……惹得我们这些公派博士和全奖博士们又哄笑起来,办公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有一次我坐飞机去开会,跟飞机上两个妹子相谈甚欢。一问她们是哪个学校的,她们都把小胸脯挺得鼓鼓的:“Monash的!”“墨大的!”我问“那你们是课程硕士还是研究型硕士啊?”妹子:“??emmmmmmm”“by course的……”"都是一样的……"(小声BB)我得意洋洋地又问:“不对吧,你们这种是不是不允许申请全奖博士呀?”妹子彻底瘫软:“……我们不读博……”“那要看你成绩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怀着莫名的鄙视链舒爽戴上眼罩睡觉了。嘿嘿。


一切不提自己学制光吹自己学校的都是耍流氓。记住,国外的硕士不一定是研究生学历!!研究生看不起非研究生很正常!!


哦对了老夫本科华东五校出身,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全奖博士,现任瑞典皇家工学院助理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嘿嘿。



------------------------------分割线------------------------------------------------------

更新:在此简要地回复几个评论区问题啊:

1.“谁还不是个全奖博士了?”

答:大体上博士生分三类:全奖、公派和自费。有些人说“博士都是全奖”这是错误的。在留学圈子中,由中国国家公派留学基金委选送的博士一般不算全奖。简单地说:全奖博士是外方国家或者大学出钱请你来读博;公派博士是咱们中国出钱送你来读博;自费是拿不着任何资助,只好让父母掏钱供你来读博。哪种牛哪种差,一目了然。


2.“宾州州立大学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以为是宾大呢。”

答:宾州州立是世界百强名校,公立常春藤大学,老夫读博的地矿类专业全美第二。在地矿方面别说是宾大了,就是斯坦福也比不上我们呀。另外老夫在这儿说的是学历学制档次的问题,并不涉及具体学校的问题,那些试图贬低老夫的学校来推翻老夫的论述的课程硕士们还是省点力气吧。原因很简单:咱俩学制都不一样,比什么学校呀??哦,比如你是专科生,拿的证书都跟老夫不一样,一个劲儿地跟我吹你那专科学校特棒特棒有用吗??


3. “你家境怎么样/你有几套房/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你单身吗”

答:相当一部分课程硕士的惯用技俩就是你说学习他扯挣钱;你说学历他扯家境;你说成绩他扯妹子。有意思吗??说得就跟课程硕士出来挣得很多似的,博士起薪多少,硕士起薪多少你倒是先搜搜呀??老夫在海外(美国+澳大利亚)呆了快八年了,课程硕士找的都是什么样的工作我还能不知道??为什么不跟你们扯薪酬??那是因为钱数你可以随便吹,我说我一个月挣五万你可以吹“哟博士才五万呀,我十万”;我说我一个月挣十万你可以吹“哟博士才十万呀,我二十万”所以我不给你们这机会。薪酬这玩意儿没有天花板,但学历却有天花板呀,学历档次最高就到博士,我是博士,这玩意儿你就是再怎么吹也就是至多跟我打个平手。房子套数/家境什么的同理。另外老夫结婚七年了都,闺女都能一顿吃两盒杏仁饼了,别跟老夫废话了行吗。

另外为什么这些人就不能堂堂正正地通过讲道理来一决胜负呢??怎么就一定要试图把老夫黑了来证明课程硕士的含金量呢??哦,你们把别人抹黑了,自己就白了??新鲜。


4. “国内不是也有学硕和专硕之分吗?”

答:国内的大部分专硕都是正宗研究生,只有第一年上课,后边还有别的内容呢。而国外的课程硕士只上课,其毕业设计实际上是一门课,不算research部分。也就是说,“国内专硕和学硕之间的差别”与“国外课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之间的差别”压根不是一档子事儿。老夫再说一遍,国内的专硕大部分是正宗的研究生,而国外的课程硕士不是研究生。


5. “我们课程硕士自费的所以家里有钱有钱有钱我们有的是钱!!”

答:得了吧,澳大利亚绝大部分课程硕士还要租我们海外华人的house里边的小单间,让我宰他们一刀,卫浴还得共用,水电还得均摊,连租客厅的都有……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的房都这么租了好长时间了,房客换了好几茬儿,全是课程硕士或者本科生——因为全奖博士人家是真有每年十五六万人民币的奖学金收入人家真用不着这么惨啊……

知道什么叫租客厅吗??就是客厅放张床,给他拉个帘儿,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在悉尼墨尔本这种房租贵的地区这种课程硕士超级多。悉尼还有好多租床位的,四人一间的都有。就这还家里有钱??Excuse me?!

另外我认识的那帮课程硕士,几乎人人做代购,穷疯了似的,他们的微信朋友圈天天就发“新品上市”“澳洲正品代购”“让亲们久等啦”就这还家里有钱?!Excuse me?!

给你们来点新闻:

哇!!58个床位挤在3个卧室里:

嚯!!墨尔本“黑公寓”专招留学生 要挤12人床位150个:

他们居然可以在悉尼或者墨尔本拥有一个面积达到1.5m*1.8m的巨型床位他们果然家境优渥好富有好棒棒好犀利吔!!哇晒!!沃塞!!哦~哟~!!妈耶有床位耶!!盖了帽儿了老北鼻呀!!!

抱歉,又戳了课程硕士们的肥皂泡。



6. “你的动机是什么?获取优越感吗?”

答:老夫的动机首先是科普,从底下评论区内容各位就可以看出,其实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课程硕士与研究型硕士不是一档子事儿这个事实。而且留学中介也大部分都不说明这一点,只说是硕士,却不说这种课程硕士根本不是研究生,导致很多人其实都上当了。老夫在此要揭露真相。另外既然问题问的是“为什么国内985硕看不起国外的硕士?”那老夫就根据问题回答原因。至于那帮劝老夫“没必要看不起别人”的选手还是先看看题目再说吧。嘻嘻。


接着奏乐,接着舞。



---------------------------------------------------------------------------------


为了庆祝本回答获赞超过15000个,本大博士大才子,为课程硕士作词一首《如梦令*课程硕士》,以飨读者!




如梦令*课程硕士


研硕走遍天下,

课硕回家找爸。

上网吹牛比:

“我家高楼大厦。”

哈哈!

哈哈!!

水货学历太差!!!




笑死我了


user avatar   sun-yu-xiao-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坐标:美国亚利桑那

因为国内硕士根本没有意识到,很可能他们看不起的人跟自己就不是一个赛道的人。他们在比较的时候总是把别人放到自己的赛道上比较。

举个极端例子,我和刘亦菲比谁SQL写的好,最后发现我竟然比刘亦菲会写SQL,最后得出结论我可以看不起刘亦菲。

国内:你知道考研有多难吗?我们要考数学英语专业课,还要搞马哲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那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咱们要不比比谁微积分算的好,谁刷的题比较多,谁上学的时间长,这些你都比不上我!

国外:虽然我入学比你简单,课也没有你的难,但是我有OPT啊,我能在其他国家找工作,我的公司不996,我每年的PTO可以放肆的用完,我可以到处出去旅游,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买房子。什么?你说让我回国跟你一起卷?为啥啊,我出国是因为我爱国啊,把工作都让给了你们,你们才更舒服不是吗?什么要和我比刷leetcode?为啥啊,我每天遛遛狗不好吗?

这就能看出大家想法不一样了吧,国内硕士瞧不上国外硕士是想让他们回国跟自己一起卷,而国外硕士根本就没想过卷这么回事,自然就卷不过国内硕士,但问题是……国外硕士似乎并没有想过要回国内卷这个问题,想回国内卷的国外硕士早就题刷起来了。

又是老调重弹的一天:大学好不好不看入学考试难不难,要么印度大学和韩国大学应该是宇宙头部大学。人家去的大学比你好,付出的努力比你少,只能说明人家有好的赛道可以选,人家没必要回到你的赛道和你比。



晒一下我们家可爱的狗子,在小区的公园里快乐的照片。我现在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每天中午吃饭的时间带着我们家Nugget去我家小区附属的公园去散步,对于我来说,我愿意把我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学习我想要学习的东西,和陪伴我想要陪伴的家人身上。


user avatar   hao-mi-li-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是一个伪命题。

实在忍不了 @Vincent Fu 的高赞回答了。

首先这个问题存不存在呢?一定范围内是是存在的。985是一个相对小的范畴,而国外的硕士是除了中国以外的所有。既包括斯坦福,也包括某某巴基斯坦大学,某某刚果大学........一言蔽之太不公道了。你说一个清华姚班的跟一个非洲某大学的研究生碰到一起,即使当事人比较礼貌,但是大概率二者实力差距极大,根本融不到一起去。这时候姚班的不搭理对方,对方很有可能觉得被看不起。但是姚班跟剑桥的碰到一起,不会像前面情况那么尴尬。还有一个问题硕士学位在不同的国家,获取的难度和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德国的硕士尤其好学校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而一些英美体系的国家,授课型硕士在学业期间受到的训练的确是少一些。中国的情况和优缺点我在后面讲。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伪命题。


其次,我在这里实名反对他的观点。



他错误的讲入学门槛当做了鄙视的砝码。并认为一些看不上国外硕士的是狗。并且不考虑问题中对象的范围,就直接开轰。很难想象一个剑桥的博士只有这样的思辨力。

中国的硕士整体类似于德国,不过目前也在改进,增加了专硕类似于欧美的这种偏行业应用类型,缩短了毕业年限。

但是在最近的一些招聘中,至少it相关高科技行业,的确出现了一种观点,很多招聘企业发现一些从过来读硕士回来的人没有国内985毕业在工作中出色。

单就教育水平,国内跟海外顶级大学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是客观事实。所以同样的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自身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实力会更加强大。但是一些海外名校的入学门槛的确要比国内的985低一些,这也是存在的,当然也有一些海外名校要比国内门槛高,这也存在。就目前现状,仅凭海内海外的学校位置去分类是不合理的。所以985硕鄙视海外硕士或者海外硕鄙视本土硕都是不合理的?而这个大v将在国内读硕形容成如此,实在是太不公道了。

我见过A 985本没法保研,又不想考花钱出去读硕士的。也见过B 985专业第一可以国内保研但是选择出国读书的,也见过C二本毕业工作两年攒点钱去国外读授课型硕士的。结果他们三个在国外一个班。但是表现出的水平差距极大!这种方差在国内的985研究生中也普遍存在。

一个企业去招聘,招到B肯定觉得海外的研究生水平真不错,但是如果招到C或者在读研贪玩的A,本来期望很高,结果表现出来的,差强人意,让人失望。

所以不要按学校出身搞鄙视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


他在回答中,期盼了一种现象,很多国内导师把学生当做奴隶使用,不尊重,干杂活,以不让毕业要挟。这是存在的,而且还不少。但是这个问题的错不在学生,学生是受害者。本质上是制度的缺陷,和一些无良导师的责任,又怎么可以把这些责任推到受压榨的学生身上,甚至说他们是狗呢?他们在无良导师严重是被压榨的廉价劳动力,在你也中就只配做 嘛?我无法接受这种观点。

而且现在即使在国内985读研,出国交流的机会也非常多,有很多联合培养的项目。至少我在北航这种不太入流的985本科阶段基本成绩过得去,很多学校的都可以交换名额也很多。研究生在国科大,跟海外名校的联合培养也很多,不是读国内学校的研究生就一直在国内待着,这方面国内高校近些年跟国外高校合作还是挺多的。

我也有同学出国读书,成绩最好的同学也拿了很多国外大学得offer但是最后都拒绝了,留在国内读书了,这个都是自己的选择。原来国内外差距太大,现在一些学校和学科方向上,看导师比看学校更重要,选择也多了。不应该搞所谓的鄙视琏。多无聊啊,干点实事不行,赚钱不香,真闲?

不论毕业在国内还是国外读书,同学再见到,个体之间的关系远大于在哪里读书的整出来的鄙视琏。大家合作主要看实力看能力。不存在海外回来的就必须高人一头或者本土的留要压留学回来一头这种,太无聊了。从国内精英阶层的受教育经历来说,海内外各个层次学校出来的都有,能混的很厉害都不简单。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年轻人要把精力放在提升本事上,你实力强,还怕鄙视?


国内的大学要想真正提高水平,跟世界第一流水准的大学竞争,需要努力改掉自己的各种问题,尤其985大学,单就生源质量而言已经非常好了,一定不要浪费这么好的资源,别让无良导师把人培养废了。

还有很多英美大学体系的硕士项目本来就是赚钱的,给钱当然要降低门槛。想想如果国内公立大学敢明目张胆这么做得被骂成啥样?对于一些在国内正常考试入学根本进不了好大学而花钱出国读书的,自己心里啥水平心里没数?你要没真本事,国内读书的人在职场竞争中凭啥把位置让给你?要不要脸。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在海外接受高水平教育,实力非常强,凭啥被国内985不如自己的混子压着。所以嘛,这事看人不看学校

话说回来,进入社会大家都很现实,不会因为你是哪个学校毕业就鄙视你。但是如果你真菜,肯定少不了鄙视,出身越好的学校,别人对你的期望越高,如果达不到期望,呵呵你猜猜会经历什么......

人们普遍不爽的是能力不如自己,却被这种人压一头的状态。

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即使本科应届毕业生出去一批优秀学生,但是再国内得依然有大量的优秀人才,能进去国内名校读书的也算是青年才俊,好好培养,是可以维社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的。青年人自己也要对自己有信心。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学会跟不良导师作斗争。国内再稳定发展几十年,也许会诞生一批顶级的学校。问题很多,但是我是乐观的。我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这实现,而不是辱骂,鄙视,恨国


user avatar   walkingman6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正常啊,作为一个双非一本(毕竟浙大是3本),美国某top 100(加州大学在洛杉矶的一个分校,我连本部都申不上去可想而知我有多水)硕士的我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欢迎看不起我。我之前无数次的回答就说了,请摆正态度,80%以上的美国硕士就是花钱买个3年OPT的,我根本不指望一个一年半学制(况且我还读了两年)的授课硕士能对我个人能力有质的提升。

当然看不起归看不起,两年花了60多万元人民币读的这个硕士我觉得是很值的:

1、我获得了毕业3年内可以在美国合法工作的机会(Stem OPT)。

2、通过1我可以很轻松的拿到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在美国总部的面试,包括但不限于Google、亚马逊、微软、Facebook等公司。

3、通过2(加上个人的努力吧,毕竟我司也不是阿猫阿狗都能去的)我收获了一份无论工资还是工作内容都让我很满意的工作。日常工作朝10晚6,周末从来不加班。我的直属经理对我很好,疫情期间每周都会抽半小时和我1对1,了解我的工作进度,给我的升职道路提出各种建议。

4、通过3我现在基本可以全世界都不愁找工作了,至少现在我如果想换工作都不会去主动投简历了,每周LinkedIn里都有国内国外各种猎头添加好友,问我想不想看机会,至今遇到过猎头像我推荐新加坡,日本,中国国内,美国,加拿大的岗位(评论区有人对这条有争议,我就请问985毕业的硕士可能有猎头给你推荐Netflix位于Los Gatos的工作机会吗?)。

有些人上来就扯在美国工作是不爱国,没必要哈。我在美国工作为国家减轻就业压力,为你们减少就业竞争。如果我回国了,那么很有可能一个双非一本的学生就要失去工作了。

我每年为国内汇的外汇应该比评论区“爱国”的柠檬们缴的税还多。国内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买过50个3M口罩寄回国,捐赠给我奶奶以前工作过的医院。你说我是学渣什么的我都认了,不会回复你的。可是一些嘴上口口声声上来就给我一张大字报的人还是省省吧,你说你爱国我不爱国,你为国家做过什么?



看不懂了,评论区的人怎么上来就给我扣一顶“我觉得我很牛逼”的帽子啊 。我不觉得一个双非一本,美国top100的人有什么可吹的啊,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普通人,在硅谷比我强的人一抓一大把。我既不能28岁退休,也买不起兰博基尼,更不可能在Palo Alto买一平方公里的院子

我在之前的某个回答里也说了,我知道我自己的能力的。我这辈子追求的目标也就是住个300多平的房子,带个500多平后院就够了,车的话开辆保时捷玛莎拉蒂这个级别就够了,吃的话能做到波士顿龙虾这类海鲜自由就够了。每年能休个一个多月的年假,然后世界各地飞一飞(经济舱)旅游,住个4星以上的酒店就够了。我觉得我这个要求并不高,而且我现在也基本能达成这个要求了,可评论区的人都觉得我是在装逼。

我家里也真的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北美华人圈子有钱的人多了去了,美高美本的都有一大堆,真轮不到我一个美硕说话。在Google我就认识加拿大高中 + 美国top本科的同事,本科毕业后22岁直接入职Google,30岁不到升到L5。你对人家美高美本没读过硕士的学生说你是个985硕士看不起人家,人家一脸懵逼,你在说个什么?

我真不觉得我厉害我牛,你评论区非要给我戴一定“我很牛逼”的帽子,我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有人说我是幸存者偏差,top 100去flag是小众的情况,好,我就不找UCLA的例子,毕竟UCLA太作弊,我就找真top 100的学校。

我从Linkedin里的filter了3所top 100学校,4所公司,看看这些学校的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以下信息均为用户在Linkedin上公开结果,并非本人人肉,阅读以下信息需要初中英语水平,英语不达标的请评论区留言。注:我没有在评论区折叠任何人,是知乎自动折叠的,如果看到评论被自动折叠了告诉我一下我把你拉出来。

我选择了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排名117),史蒂文斯理工SIT(排名74),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排名97),这三所学校一般是大部分人申请的保底学校了,而就算这三所学校毕业出来的,就职于Google,微软,FaceBook,亚马逊的员工有1700人。我翻了翻前10页,你自己看名字的汉语拼音也知道这些人基本上是中国人。

就算中国人只占其中1/3(其实不止,美国理工科学校基本只有中国和印度留学生在学,真正学计算机的美国人一个班可能就1/4左右),也就是说这三所排名100+学校里600,700+的中国留学生毕业了在Google,微软,FaceBook,亚马逊工作。

而且美国的IT公司可不是只有Google,微软,FaceBook,亚马逊。我这个filter里面还没有算以前老牌的IBM,Oracle,Ebay,Paypal,新型上市公司Snap,Uber,Lyft,Dropbox, Square。。。。。算上这些公司top 100里工作的那可是只多不少

如果你觉得top 100+里有几千上万的中国人能在美国著名企业里工作算是幸存者偏差,那这个幸存者偏差确实有点大哈。

我可不是美吹。

美国烂的地方一大堆,治安差、公交差、大麻合法化、每次去DMV要排队一小时起等等,我很正视美国烂的地方的。

我之前的一个同系同学,GPA 4.0的大学霸,就是因为受不了美国太烂了,加上回国他爸爸给他买了辆50万的车和在上海出了500万人民币的首付买房,所以他毕业开心的打包好行李买好机票,根本不打算在美国找工作就回国了。


哈哈哈,没想到这个一周前的回答这么火,然后评论区两种观点吵得挺火热的,我也就开放评论看看。

最后说说我这两天看评论区的想法吧。

奉劝一些在校大学生,不要让学位学校成为你这辈子最自豪的东西。我之前朋友圈有个大学同学就是,双非一本考上了某c9,每个月都在朋友圈转他c9硕士学校的公众号,很骄傲很自豪,这都毕业几年了还沉浸在过去大学里。

有些玻璃心追着我评论说这瞧不起我那瞧不起我的,是不是因为你这辈子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985的学位了?我非常理解你瞧不起我,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水平的,我考研肯定考不上985,可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个考研英语还行吧,其他数学和专业课我肯定是一塌糊涂。

当然我也不关心你瞧不起得起我,你瞧不起我不会让我时薪少10美元,你瞧得起我也不会让我时薪多10美元。

我现在自豪的东西有吗?有,就是我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个好女友。工作和生活在一个不用加班的环境里,每天晚上下班和周末有自己的生活,三天的工资可以买台最新的Macbook,三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一辆宝马3系。

虽然我觉得工作还行,但我不会因为我在Google这个具体的公司上班而自豪。毕竟都是为资本家打工,我付出劳动力,换来一个不错的时薪就行了。说不定哪天我就被Google layoff了,那没问题我就换个公司去微软、去亚马逊、去facebook,这些公司都不要我了我就去二线厂expedia、zillow、yelp、paypal。实在不行我就躺平,回国啃老吧。

我没有瞧不起任何985硕士的意思,我硕士毕业3年多了,你是不是985的硕士关我什么事情?

我现在的直属经理,美国白人,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计算机本科毕业,没读过硕士,美国top 300名开外的学校本科毕业,论高考能力和考研能力985硕士的人应该人人都能吊打他。人现在在Google当个小Manager,手下管个6,7个人,年薪5,60万美元,你说他关不关心你是985的硕士?

比起你是不是985硕士,我更关心我每天美股的走势,我更关心我的年终奖和每年股票的refresh。而且说句实话,我和99%的985硕士这辈子也不会有任何交集,在我混到40万美元年薪的Senior天花板之前我也不打算降薪回国修福报。

所以,奉劝各位好好努力,提升自己,当你真正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你就根本不care别人的学历了。

有些人真的是看不懂,非要说什么美国授课水硕士国内HR不认可,关键我不关心啊。我不关心你认不认可我啊。我读完这个硕士,只关心UCSIS能不能认可我,给我EAD卡就行了啊,H1b 走master cap就行了啊,看不懂还要尬评,真是对牛弹琴。


user avatar   jeremy-64-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因为大部分国内硕士家庭并不富裕,这是实话。如果出国留学和国内读研是一样的开销,能够有去发达国家接受世界顶级教育的机会,大部分人的选择不言而喻,不排除有一些酸葡萄心理作祟,有时候,过度的自大其实是自卑的体现,毕竟用一句“家里有钱”就能轻易忽略别人的努力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国外部分产业化硕士确实宽进宽出,我有朋友在某两个产业化大国的顶级学府读书,课程量不大且通过率较高,硕士毕业时基本没有研究和学术能力,仿佛读了个大五。当然,人家本来也没想好学术,所以我觉得这也可以理解。

产业化大国的学校门槛低到吓人,我也关注过XX哥、XX留学等中介公众号推送,专升本低分上世界TOP50、二本低GPA三无选手申名校的屡见不鲜,在某国留学生人均Top100的年代,真心感觉几粒老鼠屎坏了一整锅粥。

3.国内的学生思维严重。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难度门槛千差万别,但往往会被忽视。英国老牌名校曼彻斯特大学的环发学院和商学院差别很大,但可能因为一些中介的宣传,XX条件都能上曼大,所以全盘否定整个学校和所有专业,进而否定这个排名段的学校(连XX都能上曼大,你学校还不如他的呢),没错,本人就被这样说过,不过我根本不care。

4.在中国,中国的大学名气是最高的,欧洲的大学听起来一个比一个野鸡。可能没几个人听说过乌得勒支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欧洲名校(且听起来很野鸡),但对于国内高校尤其以地名开头,基本都非常熟悉。同学就被某做hr的朋友diss过野鸡大学,因为他根本没听说过。

5.不排除很多人英语差(中国学生的英语确实不太好,尤其口语),难以海外生活;或者不想离家太远,害怕孤独和独立生活也是有的。

但其实就个人而言,只针对西欧(除英国)的硕士来说,我认为无论是学习强度、学习深度还是课业压力都远在国内之上的,确实能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很遗憾,没有人关心,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家只关心排名和学校牌子。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不起 = 妒忌】。这是在重演日本的历史。上个世纪末,日本的舆论也是:考不上日本的大学,才去美国留学。结果今天,日本商界,英语国家回来的留学生,越来越受重用。你拿北大三年制硕士,别人拿加州大学一年制,大家一起去伦敦找工作,你猜老板要谁?你拿清华三年制硕士,别人拿瑞士八个月硕士,大家一起去纽约找工作,你猜老板要谁?你想通过抹黑来抬高自己,打击别人,制造跟全球相反的就业市场,你估计能比日本多撑几年?

来填空【我最看不起_____】 A. 美国人(但很想要绿卡) B. 上海人(但很想要户口) C. 有钱人 (但即便996也想多赚点)D. 留学生(但如果英语还行,能考TOEFL/IELTS,能看懂申请流程,会写申请Essay....... 如果口语流利,敢跟外国人讲话,辩论,吵架,并在措辞不犯法的前提下用英语把架吵赢了..............如果本科成绩单基本全A,并且自己能力超群,在通宵做作业的同时,还能在平行空间里打工养活自己的话..........谁又不想留学呢)

============

三年制【研究型】硕士,脱胎于苏联副博士。根本不是为营利性企业作准备的,毕业了却绝大多数都想去盈利性企业。倒过来看不起专门为营利性企业准备的授课型硕士。------- 这个现象,理直气壮到有点【滑稽】。-------- 相当于一批学了三年做饭的厨师,毕业了都去抢程序员的工作,却看不起学了一年计算机软件的硕士。


user avatar   dieckman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是因为这个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入学的门槛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内硕士和国外硕士知识层次并不在一个基础上。

海外的硕士是大都是授课制的,只不过是出国用当地语言学了一遍汉语本科就学过的课程,再做半年毕业实验就毕业;并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水平大概相当于国内好好做过毕业实验/设计的本科生。而且海外硕士为了追求高一点的GPA,往往也会选一些水课,至于真的有难度和挑战性的课,以我去蹭课的若干次经验,真的很难看到中国留学生。所以我习惯内卷的思维真的有点怀疑所谓出国读研有没有除了移民方便之外的意义。

国内硕士都是实打实做了两三年实验和项目才毕业的,是以研究为导向的,已经被当成科研廉价劳动力用了好几年了,发表若干篇论文才可以毕业的。我当年硕士同学的工作量甚至可以放到国外拿博士学位。国内硕士从拼GPA那个阶段已经过渡到相互比较“几篇SCI,几篇一区”这个程度了——也是对于国内学术圈的上行下效。

于是我刚在国外读博士的时候,是确实发现身边的老外读完硕士尚且是科研新手处于“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的层次,和身边的中国同学笑话过他们有多菜。但是仔细想想何必有“看不起”呢?中国这套硕士培养体制其实是异化的——根源在于博士名额卡的很紧,导师又需要劳动力,所以只好把硕士生用起来。所以国内读博士只相当于硕士那套多干了几年而已,其实也会系统冲击博士的就业市场,因为既然硕士也可以搞研发,招博士干嘛呢?海外这套培养体制,其实方便把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区别开,大家可以处于不同生态位,不至于抢食。到底谁是可怜的那个??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相关话题

  大家感觉在在一所重点大学(985211高校)找对象应该看重大学里的排名吗(双方都没有挂科的情况下)? 
  如何看待部分海外名牌大学留学生在毕业后不回国效力? 
  为什么有钱人的子女几乎都去国外上本科或者读研? 
  我是一名留学研究生,鉴于欧美现在的疫情情况我该不该回国? 
  985、211的学生真的会觉得普通二本、三本的学生都是垃圾吗? 
  如何在一个美国人面前给其他中国人介绍美国? 
  国内名校的 CS 本科生实力超越欧美名校吗? 
  日本留学 该不该放弃? 
  真的有人喜欢搞科研么? 
  在外国你是否遇见过「丢中国人脸」的行为? 

前一个讨论
叫阿中哥哥真的合适吗?
下一个讨论
《刀剑封魔录》 Steam 正式发售,特惠 10.8 元即可入手,对此你有哪些期待?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