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热搜外国老人在重庆救落水女孩事件? 第1页

  

user avatar   cai-mo-gu-de-xiao-xi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个尝试下水救人的,是中国人;同时刚露出脚的这一位下一秒也正准备下水

桥上的人也已经准备下水。一位穿黑白条纹鞋的男士先是做出下蹲的动作,随后镜头扫过地下出现一部手机,合理推测是他放的,同时还在解脖子上的挂着的相机。


然而这个落水位置,挺有学问

上游落水位置水流较急,在上游群众试图下水时,落水者已经被冲走了。或许速度说不上多太快,但同时又接着一座小桥刚好挡住视野,足够让有意下水者产生片刻迟疑了。至此,左侧已经观察到落水者的群众基本失去合适的下水位置;而右侧能观察到桥下有落水者的人的位置不会太近,近的又大概率被桥挡住视线甚至还不知道人在哪儿

紧接着这位穿黑白条纹鞋的男士看向下游方向,好巧不巧,一位英国领事正好路过。挡路,跨过桥,下水,动作相当流畅。为什么说是挡路而不是绕路,从之后的画面可以发现黑白条纹鞋并没有出现,合理推迟是该男士向左退了。此外围观者看出这位领事有下水意图的时间,应该比他再次出现在视频里开始拖鞋的时间,要更早。也就是说,所以留给其他人思考要不要救人、该怎么救人的时间,其实相当短

还有一点,视频可以看出这位领事可以说是径直向右侧走甚至都没有再次确认落水者的位置

我相当好奇他是从什么位置观察到落水者并准确推测出落水者接下来的位置的。因为在镜头从左向右扫的时候,对岸的画面里并没有他

而事发前他就在拍摄者对岸。左为领事,右为黑白鞋男士

以上是岸上的信息,至于溺水者的反应、体态等,不了解不做分析


user avatar   zhou-ding-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英勇的救人举动。希望好人有好报。

长期以来,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中国,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外国人都显得“更容易”。不管是救落水者,还是扶起摔倒的老人,只要是中国人去做,就一定会有很强的心理顾忌。至于是什么顾忌,我不想说,各位也清楚得很。

三鹿奶粉的问题,居然是由新西兰人举报并且引起重视的。一个国家的奶粉安全居然要由外国人来操心。

去年的时候,清华某一处研究生宿舍旁有一块工地在施工,由于声音很大且工作到很晚,打扰了一部分同学的休息。但不知道是责任分散效应还是什么原因,一直没人投诉。后来居然是一个来交流的香港同学,义正言辞地向学校提出抗议,随后确实有所整改。令人寒心的是,当时有的大陆同学,不光没有支持他,还暗地里嘲笑“香港人就是能来事”。

不过我们反过来一想,一个普通的大陆学生去反映情况,会得到同样有效的反馈吗?

如果有一个消息“见义勇为的外国老人被女孩家属索赔”明天出现在了头条上,那么我们大概率会认为这是个假新闻。因为在我国,“外国人”和“被索赔”是完全沾不上边的两个事物。

希望这个社会对好人越来越好。




  

相关话题

  日本march和国内末流211哪个更胜一筹? 
  日本租房退房16w正常吗(有图)? 
  抗战结束前国共是否曾经俘虏过少将及以上军衔的日军? 
  1995年,日本人均GDP全球第三,比几乎所有欧美国家都高一大截的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 
  为什么英国人在回答「妻子和妈妈掉进水里先救谁」的问题时,会选择先救妻子? 
  该不该去日本工作定居? 
  有个帅气的外国男友是怎样的体验? 
  全世界是否都存在少子化现象? 
  中国人真的很崇洋媚外吗? 原因是什么? 
  现在的日本和8,90年代的日本相比有什么进步吗? 

前一个讨论
中国女性是怎么提高到如此地位的?
下一个讨论
有人说丰田那么耐开为什么不能把档次做上去压倒BBA呢?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