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1月20日凌晨中国航天实现开门红,「天通一号03星」任务圆满成功,你对2021年中国航天有哪些期待? 第1页

  

user avatar   b-h-6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原来写了一个回答,谈到空叉和中国航天(曾经)的重大模式差异之一便是手工业化和工业化的区别,结果有些朋友并没有理解我说的意思,手工业化特色≠手工业同时也≠局限于低科技产业,这是我的锅,我没表述清楚,结果就出现了这种类似的评论

SpaceX的猎鹰系列运载火箭做的回收的工作结果上是带来了降低成本的收益,但其过程本质是把传统上作为手工业的运载火箭加工变成了规模化工业生产,是的你没看错,中国长征火箭的高技术水平的生产并不能抹掉其传统手工业特物特制的本色,虽然SpaceX的产能和规模现在看起来十分有限,但是猎鹰9已经完全是一个同质化,工业化规模生产的产物了。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SpaceX可以继续扩张规模,进一步降低成本,在需求远大于供给的未来发射市场,他们现在的规模远没到边际效益递减的时候。

什么意思?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长征2号F运载火箭是一个手工业化特色浓厚的火箭,因为有着极高的可靠性需求,且缺乏大量试射的条件,每一枚火箭是下任务命令,专门下订去做批次的零件的。长征2号F遥2的零件,长征2号F遥6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虽然很多零件可能规格上并没什么很大的差别。而现在的长征3号乙火箭,因为高密度发射的需求,这种色彩就淡很多,很多零部件已经可以通用,也事实上进入规模化生产,这种形态的进步,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去任务化”。

不管如何嘲讽我,我们的国家队对这个问题看的是一清二楚,并且在有计划地向着更好的航天发射工业体系迈进。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突然解决的,我们很早就开始对一些需求量大的型号逐步地模块化,规范统一化,规模化地生产火箭了。千万不要误解,误以为只有可重复使用火箭是工业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事实上今天这发长三乙,就是中国航天淡化手工业特色,加强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又一个重大进步。

“这一次,我们实现了对长三乙火箭主力构型仪器舱的统一设计,这是长三乙火箭‘去任务化’在技术方面的最后一步,意味着该火箭批生产工作迎来新的里程碑。”长三甲系列火箭副主任设计师张亦朴介绍。
据了解,目前长三甲系列火箭的主力构型是长三乙,长三乙的主力为改2型和改3型两种,对仪器舱进行统一设计后,改2和改3两种不同构型火箭也能完全统一,去任务化的工作真正完成。
“去任务化工作的完成,有力确保了火箭技术状态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火箭可以完全进入批生产状态,能适应不同发射任务,显著提高了应对变化的能力。”张亦朴表示。

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特色浓郁这种现象?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以前根本没有那么多发射需求,或者说再根本的原因是没钱,穷。理论上一个成熟的工业品需要做很多原型,并且在测试中不断迭代。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给你做实箭的试射,很多火箭往往第2发、第3发就承担重大任务,长征五号都不例外。

暴涨的航天需求,特别是高轨发射的强劲需求,才是最终把长三乙推向工业化生产,去任务化制造的终极力量。


PS:这次发射的天通1通讯卫星这硕大的天线有点意思




  

相关话题

  《三体》中,你如何看待章北海谋杀老航天的事? 
  如何评价天宫一号无控再入大气层? 
  同时掌握航空与航天的知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为什么都在劝退航空航天? 
  马斯克星链项目印度受挫,被要求退还所有订金,负责人辞职,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有哪些航空航天上的事实,没有一定航空航天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卢驭龙以及其创建的深圳驭龙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其科学性到底如何? 
  中国赴美参加国际宇航大会受阻,戚发轫院士仍获名人堂大奖,如何评价他的贡献? 
  过去5年内,我国航天技术和spaceX之间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 
  3 月 18 日消息外媒炒俄宇航员穿乌国旗配色航天服,这其中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前一个讨论
“Quine最终提出没有纯粹的分析命题。”但是在逻辑中像矛盾律不就是纯粹的分析命题吗?
下一个讨论
哈利·波特该不该用索命咒杀死贝拉?





© 2024-06-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