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知情人士透露称:美拒签中国 500 余名理工科研究生?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1页

        

user avatar   hei-an-zhong-de-guang-mi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家伙,明年考研等着卷死吧。

一边怪美帝吸收太多中国人才,一边怪美帝不收中国人才,不如好好反思为什么国内优秀学生大批赴美。对于他们来说,留在国内干什么呢,卷街道办还是卷深圳中小学呢?如今经济增速放缓,连前几年创新创业噶韭菜的机会都少了,留下来又能怎样呢?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国内目前的环境基本上是把所有年轻人赶进一条路往死里卷,实在残酷。还是衷心祝愿这些学生能够实现留学愿望吧,他们真的付出了太多太多。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啥影响,小朋友说7字班计算机系出国率只有6%,考虑到计算机系出国率在清华算比较高的,那其他系应该更低。 6字班出国率已经不到10%了。其他学校出国率应该没有清华高吧……去美国的可能最多也就1-2%。

(好吧,评论区有人告诉我说,清华出国率减了3/4并不代表他们也减,疫情、反华政策之类是不可能挡住他们的拳拳出国之心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中国现在在几乎所有学科都有和美国实力相当的科研院所,但美国自己却没有能够和中国留学生质量相当的硕博生源,这是一个fact。

我觉得美国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施压点,所以才开始搞留学生,和当初打关税贸易战一样。不过大概率又是搬石砸脚了。另外,美国人鼓吹“学术独立”,自己却明明白白地两党联手推行歧视性政策,学术不独立,这也是在砸自己那点声誉。

怎么办?对个人而言,引以为戒,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别去美国呗。今天禁这些人,明天可能就禁到你头上了。

对国家而言,把这事炒上去,可以为美国高校的学术非独立性添加一个佐证。

至于那些人去不成美国怎么办,放心,根据物理规律,今年秋冬季美国疫情应该还是会爆发的,到时候估计学校还是开不了学,去了反而徒增风险。

至于高赞提到的”去德国“,感觉和我的观测是反的,感觉身边最近从德国回国的人在肉眼可见地增加,不知道为什么……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不能说是好事。

但要说是坏事,对谁更坏?还不一定。

1,美国科研民工中,目测有1/5的中国研究生、博士后。往少了说也至少有1/10。而且,中国的研究生、博士后属于最能出学术成果的人。

2,考虑到中美巨大的收入差距,在美国的中国研究生、博士后,大部分没有回国,少部分回国了。主要是工签的抽签,否则的话回来的更少。绝大多数人是能多待一天就待一天。

3,中美研究人员存在收入差距,并不是因为美国更重视科研人才。而是美元的收割作用。

在美的中国科研民工收入并不比清洁工高,不比超市收银员高,不比送快递的高。

而是因为美国的收入比绝大多数国家都要高得多。

4,大多数在美国的中国科研民工最终在美国并没有很好的去处。一些人转战加拿大、澳袋、新加坡、欧洲等,一些人回国,甚至有去沙特的(金阿卜杜拉大学收入很高得)。大部分抽到工签的人也是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比如厂子里搞化验、模拟、软件工程等,和国内没有太多区别,收入处于中位数。有的甚至降档找工作。基本没有升职希望。更不可能进入航天、军工等重要的科技部门。一句话,基本打酱油。只有极少数进入大学和研究所的还相对好点,因为高校和研究所评价指标衡量相对不吃亏。

美国的人才策略的支柱之一就是毁掉他国人才。

5,华人教授招华人学生多,印度教授招印度学生多,波兰教授招波兰学生多。以此类推。这次影响大的可能还是华人教授。

6,华人教授进入不了重要部门,只能内卷在生化环材。国内的教授也被这些华人教授影响,以为生化环材是学术主流,一定程度上带偏了国内的科研方向。


综上,现在信息开放,美国对我们的科研有利有弊。以前我们和他们有代差,对我们利多。现在不好讲。

我们的科研始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总是希望从外面“师夷长技”、摸着鹰酱过河,这种思想是不可能长久的。早晚实行不下去的。

现在我隐约担心的是那些国际学术期刊,美国有没有可能掐断我们的学术期刊、不让我们查阅最近的公开学术成果。不知道我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10043号总统令限制的学生适用范围放在留学生基数里非常有限,禁不禁对两国宏观影响都不大,更多是政治表态的意义,只对于想去美国留学又刚好被限的特定个人影响非常大。但这没办法,得认。而且搁在90年代,出国留学远比今天难,时代的浪潮中,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一粒沙。对于多数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多少心想事成的事儿。

另外川普这也是直性子,帮我国煞一煞一边骂美国一边往美国跑的不良风气。跑到欧美去,再在中文网络上骂欧美是知乎风尚,既然真的这么后悔,不给签证也算官方劝退,治病救人。众所周知,我国就有世界一流大学,里面都是欧美培养的导师,去世一大四舍五入就当去美国留学了。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段时间有个师兄在MIT做完博后准备回国,结果出境时被FBI关在小黑屋里审讯了好几个小时,最后身上的所有电子设备都被没收了(好在他有先见之明,科研数据都用网盘备份好了),差点就没登上回来的飞机。后来我问他有啥感想,他很气愤的表示这件事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耻辱。

美国政府对理工科中国留学生不友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卡签证背景审查啥的都是日常操作。不仅入境要被审查一遍,回国的时候也要被审查,反正就是把你当潜在间谍看待。不要幻想拜登上台就会有所改观。


评论区有人认为网盘备份个数据就是间谍行为,如果问心无愧的话,就应该不做任何备份,从容把数据较给FBI检查...... 我有点不知道从何吐槽起。

据我了解,MIT的中国留学生离境时大概率会被FBI审讯,并且没收所有电子设备用于仔细核查。

按FBI的说辞,没收的电子设备会在几个月之后,通过国际快递物归原主。但很多人的设备最后其实都不了了之了。

我本人是一个基础学科科研人员,我所有的成果都不存在敏感性。按评论区的说法,我应该把硬盘甩FBI脸上让他检查。

但事实是,如果易地而处,我绝不敢用自己多年的科研心血来赌FBI的信誉。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继续不开放签证,就必须打官司!哪有收钱不办事的?而且有机会打赢!

最近发生了一个鲜为人关注的大事,那就是依然还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无法去美国留学。

当然,禁止的是理工科留学生,请文科的同学放心,美国不但没有禁止,还希望来的更多,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个事甚至惊动了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7月6日赵立坚回应:

注意到被美方以违反特朗普政府时期签署的第10043号总统令为由拒绝,严重关切,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目前,有500多名中国理工科研究生申请赴美签证时,被美使领馆以不符合美“《移民和国籍法》第212条(f)款及第10043号总统令”为由拒签。

主要目的就是打压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高科技,这些留学生基本都是学习电气电子工程、计算机、机械、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理工类专业,没有禁止一个学莎士比亚专业的。

这些留学生的就读学校,包括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而且约四分之一还获得了美方奖学金。

所以都是真正的高材生,这个事我觉得很值得说一下。

1、一锤定音,文理科的重要性。


首先声明:我是文科生。

华为有没有触及美国科技的核心领域,你看美国的制裁力度就懂了,以一国之力来制裁一个企业,这是对华为的歧视,也是对华为的最高级别认可,宇宙中最大的敬意就是“赶尽杀绝”。

如果文科和理科是一样重要,那么为什么美国不打击文科生留学美国?而且还鼓励?难不成连拜登也是歧视文科生?

我也是文科生,现在的工作也是文科。但是经过我实事求是的长期研究以后,我认为我可以说一句大胆的话。文科不可能和理工科是平等的,而是一个附属的关系。

马克思说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决定社会文化。也就是说,文科和理科的关系,就好像金融和实体的关系一样,文科是服务于理科的,金融是服务于实体的。

之前央行报告说,文科生过多不好,理科生多一些更好,我想了想,这句话放在经济层面其实不就是说,金融过热不好,实体经济旺盛更佳。

所以个人认为,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人格是平等的,但是文科和理科的重要性不是“平等”的,没有小说看我可以忍,没有电我可受不了。

所以拜登这次延续了特朗普对中国理工科留学生的打压,我觉得是坏事,也是好事。坏的方面是歧视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好的方面是美国亲自认证了谁才是抗美主力。

什么?有人不服?说自己才是抗美主力?那美国怎么没有给你“认证”?日本二战的时候,都是让文科去当神风敢死队的,理科留下工作。

“中国学生想来的话就应该选修莎士比亚的著作和《联邦党人文集》,这就是他们应该从美国学习的,而不是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

——反华议员汤姆·科顿

2、穷则贴身锁死,达则给老子破


中国今天的对美政策,远远比苏联成功。

苏联当年和美国是绝对的针锋相对,而苏联活着的时候,自始至终经济都没有超过美国,苏联鼎盛时期,自称经济达到了美国的70%,不过西方学者认为夸大了,最多只有美国的40%。

反正无论具体是多少吧,各方结论虽然不一样,但是一个事实可以确认,哪怕最强时代的苏联,经济实力都是不如美国的,苏联主要是意识形态对美国有优势。

真纯粹比实力,苏联从自然环境、盟友数量、生产能力,都完全和当年的美国没得比。

最后苏联因为经济僵化,死了。

苏联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会打太极拳,柔拳才是最痛的,今天中国虽然和美国正在全面展开竞争,但是依旧经济贸易火热。

比如今年一季度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62.7%,自美进口同比增长57.9%,超过90%美企认为中国市场需求和盈利更加稳定,无意撤离中国市场,都在准备扩大投资,为什么?

这就是中国太极拳法的厉害,坚持不和外界切断联系,坚持外循环+内循环,无非是侧重点不一样,以前侧重外循环,现在侧重内循环,但是自始至终都是双循环系统。

而苏联的经济总体都是内循环,他自己和外界因为各种原因,就轻易的切断了联系,导致最终失去对外技术交流的机会,逐渐成为一个封闭的国家。

中国和美国的博弈,是动态、多维度博弈。而苏联就是自爆式死扛,他不懂化劲,只会用蛮力。

我们坚持长期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博弈,这就是对美国的贴身战术,我们打不赢大师兄,但是我们可以学《破坏之王》里面的阿银,我们贴身锁住大师兄,不拉开距离让大师兄有机会打拳,拖时间换发展,最终耗死对方。

等我们掌握了对方的技术以后,也不是主动撕破脸,而是采用围点打援的方式,逐渐一个个爆破西方的产业链。

我每次就破你一个点,破了以后还继续和你做生意,反过来让你依赖我的供应链,最终一步步绞杀北美匪帮。

目前来看,这套破坏之王战略是大获全胜,美国鹰派总是希望全面脱钩,对华开战,但是美国商业派不干啊,我的特斯X工厂还在中国呢,你这美国国家利益算个毛,我得赶快找游说集团去活动活动,你反华我不管,你别影响我中国的生意就好了。

中国在大量吸收了美国制造业以后,美国也就逐渐的萎了,萎了以后美国本来是准备扶持印度来对抗中国的。

结果疫情一来,三哥直接躺平,同时现在只有中国才是齐全工业品的唯一制造国,结果中国工业品成为硬通货了,美国更加离不开中国了,甚至无法开始全面展开遏制中国的战略,只能傲娇的说:我们是合作且竞争!

怎么就口气这么软了?怎么就不敢硬气了?是不是因为你国内制造业空心化,让你没有脱钩的勇气了?

懂了吧,这就是传说中的穷则贴身锁死,达则给老子破。

所以这次中国理工科留学生面对被拒签,我们也不能意气用事,不要学有些言论说什么:“不去就不去,我们不稀罕你们呢!就全部留在国内挺好!”

不好,非常的不好!

中国目前也就达到美国实力的70%左右,如果说综合实力的话,可能只有60%(考虑盟友、和全世界的美军基地),现在是人家想和我们拉开部分距离,然后开始打拳,让我们的缠斗战术失效,我们怎么可以中计?

美国想和我们断开科技交流,我们绝对不能上当,必须维权,而不是不去了。

3、维权并非没戏


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名牌大学可不是公益事业,而是要赚钱的。

比如截止2019年,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生源国。

同时2019年国际留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达到了410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贡献149亿美元。

换句话说,不仅仅是维他奶依赖中国大陆市场,美国高校的一大笔“刀勒”也是依赖中国留学生市场的。

拜登也不是公开禁止中国留学生来美国读书,因为这是公开的种族歧视,会影响美国软实力。拜登是玩的花招,是恶意不通过中国理工科留学生的签证,以各种刁钻原因拒签,让中国理工科留学生无法赴美。

当初2001年的时候,曹德旺被美国污蔑为倾销,结果曹德旺不但没有怂,还直接把美国商务部和相关公司告上法庭,甚至准备了几百公斤的文件,开打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花费4年时间,耗费上亿费用,最终曹德旺胜诉。

这件事告诉我们几个结论:

虽然美国国家确实是在针对我们,但是我们首先要有开始捍卫自己权利的决心,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往来,也是有国际法的,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国人在美国留学是付了钱的,美国政府侵犯了中国人在美国的合法权利,我们就可以告美国。

肯定有人会说,那美国法院还不是美国自己的,美国耍赖怎么办?首先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是金钱帝国,所以美国内部不是铁板一块。奥巴马时代,美国就想从中东撤军了,结果现在才成功,还不就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阻碍。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记住这句话,只要是在美国有足够利益的集团,都是有话语权的,是说得上话的,美国各大高校自然不用说。

比如今年美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就代表全美30个高等教育机构致函美国务院,要求停止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所以曾经5月初美国就重新开放了一段时间的中国留学生签证,但是目前又开始磕巴。

这至少说明一点,不是很多人畏惧心里想象的那种,美利坚政府无敌,扯淡,这天下就没有无敌的存在,舍得一身剐,敢把美帝拉下马。

合理维权,必须有敢打官司的决心!

而且中国留学生是美国科研的骨干力量,在全球前50强的半导体企业中,中国985高校毕业后在美国留学的高材生有6000多名!在全美各大顶尖企业就职,一部分人读完书以后,确实留在了美国做贡献,所以这对美国是严重的科技人才损失。

换句话说,中国是在通过留学生学习美国技术,但是美国也因为吸收中国顶尖人才,升级巩固了美国的科技地位,美国既是受益者,也是被中国竞争的对象,是存在博弈空间的。

当然大家也不要生气,去美国留学,有留下来的很正常,但是只要有一部分愿意回国,我们就也是获益的,这意味着美国技术的转移渠道还在,我们对外交流的窗口就还在,损失一部分人才没什么,而且很多人是留在美国一段时间以后,又回来了,所以要放宽心态,大胆交流。

同时,就算博弈失败,我们告输了,人家美国就是一家人不说二家话,就是针对你,我们去告美国政府,去维权也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可以破产美国软实力。

之前加拿大说要针对中国新疆搞事情,当我们提了加拿大原住民“万人坑”事情以后,他们就怂了。

同理,只要我们完全把事实讲清楚,列清楚证据,我们的留学生已经把学费都给交了,学校都考上了,美国不让去读书,这到国际上宣传、国内宣传,是不是又是一次很好的破产美国灯塔软实力的进攻?

确实不能把美国硬实力怎么样,但是可以进一步瓦解美国软实力。

同时对内可以增加高材生人群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让我们内部高材生中的亲美土壤彻底瓦解,增加全国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此,这就是我对于美国禁止中国留学生赴美这件事的分析和建议,我希望我国可以更重视理工科,同时对我们现在滞留国内的留学生展开法律援助,如果美国继续不放人“入关”,我们就告美国。

告不告的赢是一回事,敢不敢告,那又是一回事,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也大,所以我们双方利益是存在博弈空间的,如果你美国彻底不讲规矩,那在华的美国企业怎么办?难道我们还能没收了不成?当然不能这样啊!

为什么我觉得有告赢的空间?因为当双方都具备毁灭对方能力的时候,就非常的适合讲道理了。

所以我觉得,中美关系里面,讲道理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不只是理工科,而且远不止500人,拒签范围准确的来说是国防七子+北邮本科任何专业,硕士或博士去读stem专业的F签申请者和所有csc联培的J签申请者。目前有一批很热心的同学一直在准备一场对美国政府的诉讼,但是步履维艰,推荐以上范围内的同学还是提前准备好美国之外的退路

利益相关:已被拒签,认识的周围同学几乎没有一个过的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值得关注的是居然有四分之三的人是没有奖学金,自费的。而且这都还是中国很好的大学的毕业生。而且这种学校的学生,自费的master,一般都不会选太烂的去向,读完带上生活费50-70万人民币的预算是要的。如果是纽约的大学,估计100万差不多。

我出国的那个年代,几乎没有自费美国的学生。我自己倒是非常勉强的能自费得起一个master,但是家里也要卖房,我自己心理素质不行觉得欠家里太多就没有弄。还好没卖,阿弥陀佛……

时代真是不一样了。

ps:其实自费的话,换个地方读就是了,还省钱。美国是全世界学费最贵的。全奖的有些可惜,但是考虑到美国现在的政策不确定性,不来也许是好事。就像世纪初911后被拒签被迫沦落去华为腾讯的同学们一样(因为准备出国校招,所以没有去最香的外企,只能拿这两家保底)。人生际遇,真的不在你读了什么大学,在你自己。

ps:真有钱的像安娜姚这种,虽然也是读cs,可是因为读本科就不会被拒。可见倒霉都是普通人家孩子。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算精确打击。

中国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多数是在美国学的理工科。

以前美国也是有钱没文化,但是二战把欧洲打烂了。

以前科技领先的英国、德国、法国人都往美国跑。东欧,俄罗斯也往美国跑。这才成科技强国。

美国怕在美国留学的人才回来为中国技术和军事效力,所以开始拒了。

而事实是,去美国学理工,不学商科艺术的一般都是学习比较好的,这些人有很大概率留在美国给美国建设。

在大学当苦力也好,进入工业届也好,刷题去互联网企业也好,都是给美国贡献。

真正优秀的学生,能在美国留下拿高薪的,愿意回国卷的比例并不大。

国内好高校搞科研已经足够了卷了,国内高薪企业996的比例很高,能在美国差不多的,未必会回来。


2021年美国还有疫情,中美关系也不好,这个时候还愿意申请的,未来建设美国的概率不小。

美国这个时候拒绝是短视行为。这批人或者去其他国家留学,把GDP消费留到其他国家,毕业后还可能为其他国家做建设,或者留在国内建设。

中国可以考虑增加一下军工航天研发的人才投入。

以前最好的人才学理工救国。现在最好的人才学金融计算机挣钱,或者考公务员。

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武器应该有一流的人才去开发。


user avatar   cxpm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趁着优秀人才回流国内的天赐良机,好好把国内的科研制度改得更合理些。

不要高手回来一看,国内体制死板,财务报销繁琐无比,基金使用各种预算结算审计,为了所谓资金安全给科研人员增加很多无谓的负担。

假如好不容易和老板承接个横向课题,然后肯定是一堆的平台填写,各种费用的提取,各种预算科目和开票限制,各种不能变通,也许不少人一怒之下自己开个公司接项目去了。

评个院士一堆学阀把持特定领域,不以成果和实力论英雄。

然后,很可能高手呆不下去,去欧洲了。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我们要想尽办法留住高手。




        

相关话题

  时至今日,除了吃瓜群众,科研圈居然没有一个知名人士站队饶毅。中国科研环境气候的改变欠缺什么条件? 
  哈萨克斯坦因「取消液化石油气价格管制」爆发大规模抗议,总统宣布解散政府,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环球时报报道美国亚裔遇袭事件后,美籍华裔记者喊话「中国官媒不得报道亚裔被歧视的话题」? 
  个人感觉中国的外交不是很强硬,每次都是发表什么声明,却没有任何反击行动。这样真的好吗? 
  「六分之一的美国人没有饱饭吃」是真的吗? 
  为什么有些科研人员觉得「996 还要 +0.5」? 
  为什么除英国「光荣革命」之外,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有暴力的成分? 
  新加坡模式值得中国学习吗? 
  如何看待美帝新轻坦? 
  你所知道的最厉害的政治手腕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深圳改革,准备以降薪的方式鼓励企业招聘,降薪和降房价哪一个对企业发展更有用?
下一个讨论
现实可以有多美好?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