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15年来房贷出现首次负增长意味着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意味房地产救市政策跟着就来了。

其实就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你与其说他是一个临近暮年的夕阳行业,倒不如说他已经是现在很多地方为数不多的救命稻草了。

原因无它

对绝大多数地方来讲,房贷负增长就意味着经济危机。

在旁人眼里,房贷负增长这玩意不是很正常嘛,房地产黄金法则不是都说了嘛,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经济,长期看人头,咱这人口都绷不住了,房地产不是跟着就得崩?

而且就算是负增长,这一丢丢下降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地方表示不能这样看啊。

就是防疫带来的损失不是均匀分布一般,下降这玩意也一样的,你现在瞅着东部地区,那房贷还是上升,但你再看看东北那些个地方,直接就快跌出天际了。

说白了,在现有的权责模式下,整体的房贷下降意味着的是一些地方已经扛不住了,要是再这么跌下去就只能彻底摆烂了。

有点像什么吧?

普通群众,2020年我国是全球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成绩可贺。

受灾群众,疫情来了我房子都没了。

对现在的地方来讲,除开卖地这个选项外,其它方面能来钱的地方实在太少了,想再搞钱就只能亲自下场搞摊派了,那就直接玩完了。

然后你环顾四周看了这些年的调控政策后,发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对地方来讲,房贷不能崩,地是非要卖出去的。

这是大家应该都能看到的。

就郑州,先一步放开了房地产调控不说,还直接祭出了“货币化棚改”这一大招,房地产各种新政一顿砸了下去,就是明牌要保房价。

再忽略“再来一口”后,效果还有的,在消息放出之后,郑州二手房成交量相对回暖了点。

再聊聊苏州,人苏州直接表示首套房贷款利率降至与LPR利率持平,最低可至4.6%,已经低于“零利率”的美国了,咱还不敢去探讨沿海地区的经营贷问题。

1000万的贷款,2.41%利率,你说让人麻不麻?

那个深房理,被曝光的时候有多凄惨,处罚过后就有多爽,人表示真的无所畏惧,就那点罚款,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发军功章呢。

再直接一点的,是房地产税试点。

搞得很轰轰烈烈,结果呢,折腾了好些年,前段时间风轻云淡地说了句不再考虑,彻底宣告破产了,紧跟着A股房地产板块迎来了一波上涨。

有人说房贷崩盘是最大的爽文,但你再仔细一瞅又发现了什么?

房地产税破产了,调控政策不见了,房贷利率又跟着降低了。

最让人难受的一点是

你说过去房地产上涨的时候还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房地产市场还有人口增长,但你说现在的我们还有这个条件吗?

经济放缓了,人口也不涨了,但房地产刺激政策又来了。

跟着房地产刺激走吧,意味着要背上负债,承担着万一砸盘的可能性,但你说不跟房地产走吧,这边放水又在不断稀薄着我们手里的财富。

早已上车坐拥几百套的大妈当然不用考虑这些。

但我们真的需要考虑这些东西。

在放水彻底堵死了躺平道路之后,你是愿意选择让自己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背着负债呢,还是想自己承担下这些呢?

把问题留给后人是一种智慧。

然后没有后人了。


user avatar   san-qi-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

一张a4纸灭掉教辅业后,一大批群众第一次相信了领导真的有能力硬推房产税…

今年——

领导:不收了!

群众:不!收!


题外话:共识这玩意打压容易建立难。

用一个老梗来说就是:用a4纸叫人滚非常容易,但人一旦开始滚,就容易滚远。你再想让人滚回来,就不是a4纸能办到的了。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货币化棚改恢复目前只在试点,还没有全面推行。

但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说我国棚改还有空间了,大家对房价不要报过多期待。


user avatar   yinglaot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现在贷款买房的主力已经具备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了。

贷款买房有问题吗?没问题。

高利率远期贷款买房有问题吗?也没问题。

在经济高速发展期,远期贷款买房是普通人应对通膨的一个有力手段。

回过头看就是,在20年前,甚至十五年前那些贷款买房的人,现在确实已经赢麻了。

但现在,还会有一波自20几年前开始的高速经济增长吗?第四次工业革命会提前到来吗?到来时普通人会有多大的收益?能抹平远期贷款带来的利息吗?

如果说,上面的问题宏观了一点,那就这么问。

在一个完整的还款周期中,譬如20年——过去2、30年,普通人的工资平均从4、500百涨到了现在4、5000(大概估一个中位数平均)。

那么在未来的2、30年的新还款周期中,你的收入还会涨十倍吗?

或者说,你的收入增长,在抵消掉CPI之后,能涨得过贷款利率吗?

抱歉,我是看不到。

很多普通人的收入,这两年非但没涨,还普遍降了。

你让大家怎么买房?拿什么买房?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我也不懂,只是想说:

如果不用夜壶,要坚决一点。

如果要用夜壶,就趁早,不要等大家尿了裤子或者膀胱憋出毛病再拿出来用。

用不用夜壶都是肉食者谋之,但是做完决策要一以贯之,大家才好坚决拥护。


user avatar   aaa-47-21-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这些唱空的人还知道价格由供需决定啊?那你们一股脑的只分析需求不看供给的咯?

知道18年以来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倒了多少中小开发商吗?知道这些倒下的开发商过去曾是商品房供给的主体吗?知道21年一刀切之后今年前两个月竣工面积直接腰斩吗?

人口老龄化是多久以后的事?现在的新生人口负增长要在25年以后才能体现为需求减少,而现在的需求趋势是80-95这一波婴儿潮——肉眼可见的每年创新高的毕业生人数决定的。房住不炒?看不见现在提倡的租赁房建设吗?知道租赁房保障房的建设会分流多少商品房的面粉吗?

是看不见还是不愿看?

更何况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实际需求增速远远高于纸面的毕业生人数增量。扭曲的高价是完美的期限错配+空间错配的结果

长期来看你改变得了总需求,但大国大城的未来里你拿空间错配怎么办?你拿金融化之后的期限错配怎么办?

往小里说,你们说得出来成本结构和去化周期吗?知道高周转真正的利润点在哪吗?了解各个融资渠道的政策要求吗?都不问你们参与开发过几个楼盘跟多少开发商政府金融机构打过交道,唱空的这些()看过几个盘呐?也好意思在这里谈自己那点可怜的“见解”?

“15年来房贷出现首次负增长”要跟“2021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竣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双双腰斩”搭配食用,若供需双弱局面长时间延续期间行业没有capex增加甚至减少,那好日子才真正是在后面呢

写这些不指望叫醒那些装睡的人,只希望少一点人被他们误导,大半夜的突然睡不着,求个心安

不反驳任何评论,你杠就是你对


user avatar   gu-gu-40-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要掏空六个钱包,一代人的三十年。

又要拉动消费,搞内外循环。

既要城市化,又要新农村建设。

有时候觉得这些是不是真的脱离群众了。

政策更是开始频繁的朝令夕改。


user avatar   ye-lai-liao-6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意味着楼市的长牛被终结。

在回答一月社融创历史新高时。

我写到了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7424亿元,同比少增2024亿元。可能意味着房贷收紧,但政策是放松。一、二手成交量肯定是减少。

所以,在一月社融数据就已经看到负增长的苗头了。

同样,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近乎负增长,仅多增加48万人。这是一个长期的利空因素

近期用脚投票。远期基本面承压。房价应该跌才对啊。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可能不适用于我们身上。

反正,牛市终结,是横盘还是下行。天知道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房价有下降风险,大家会持币观望。

然后这笔钱,又会被挤压到资本市场被快速收割。

就我国公募基金规模有25万亿,个人投资者在8成以上,总体基民有6-7亿吧。

这不比弄房地产有意思,又没有系统性金融风险,都是真金白银掏出来的。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意味着年轻一代算账能力强了啊,

5.X%的利息贷三十年,借一百万还两百万,借二百万还四百万,别说杨白劳了,黄世仁都不敢借,

这叫房贷?这叫卖身契还差不多。

童话故事里跟魔鬼签这种协议,

通常金币无穷无尽,法力无边,长命百岁,要啥有啥。

现在就给你一堆混凝土,还得自己装修,又是一大笔钱。

狗都不签。

早二十年,房贷是给老一辈上车用的,是惠民政策,因为分配房变商品房,又不是每个家庭都那么有钱买商品房,适当贷款,为的是城镇居民居有定所,

当下房子已经是和个人资产挂钩,极度不均衡了,

年轻家庭想买房就应该国家贴息,把利息打到3%甚至更低,首套房让他们以贷抵租,免于被房东盘剥,

如果再考虑到工作的不确定性,有可能转换城市,

那就应该建立转贷机制,这边没还完的房贷可以平挪到另一个城市的同价格房子上还,

如果觉得这样控制不住房价,或许应该居住权和产权分开,同时在户型上有所调整,

然后我们就发现了,

这玩意其实就叫廉租房或者人才公寓,放在日本叫团地,放在新加坡叫组屋。




              

相关话题

  房贷年利率是5.x%,如果我跟房主协商一次性付30%剩下的钱按照5%的年利率分30年还清,可行吗? 
  我爸被我舅忽悠担保40万了,现在舅舅还不了钱,开始我爸来还,怎么办? 
  为什么中国房贷不能70年,低利率? 
  辛辛苦苦攒了首付,被亲戚全部借走不还,是什么心情? 
  如何看待山西一农民被人假冒贷款 155 万元,利息累计 77 万元?贷款为何能过审,暴露出哪些问题? 
  利之星4S店与第三方元胜公司协作,收取贷款3%服务费,利之星获得其中2/3,难道这么简单就洗白了? 
  男朋友婚前买房,房贷基本和工资持平,家里人让我慎重考虑,我该怎么办? 
  如何评价:接力贷重出江湖,广州首套房贷最低已经降至LPR基准? 
  如何看待吉林提供 20 万「婚育消费贷」鼓励生育?为什么不能直接发补贴? 
  老公失业,房贷车贷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3 月中国 LPR 持平,多地房贷利率创近 3 年来最大单月降幅,透露了哪些信息?
下一个讨论
为何东亚的工业化探索成功了,而中东的工业化探索大都以失败告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