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作为律师,如果官司输了,你会如何跟当事人解释?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来说,既要事先调整好用户的期待,也要勇于负起责任,正面向客户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

有两种情况是要避免的:

一种是事前胸口拍得震天响,似乎闭着眼睛就能赢,躺着就能拿到巨额赔偿,这样一旦判决结果和之前的描述有差异,哪怕是小胜,在客户眼中看上去都可能是大败。这就导致律师花了时间和功夫,甚至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是招致了客户的不满。

另一种是事先到处扎预防针,美其名曰“风险提示”,官司输了以后再来当事后诸葛亮,不痛不痒地说这也是能够预见到的和理解过。这就好比有些不靠谱财经节目里面的“股评家”,在点评一只股票时正反两面都说,既说利好消息,也说利空消息,第二天无论股票是涨了还是跌了,都可以翻会之前对应的言论,说自己真是“料事如神”。拜托,客户请律师打官司,不是要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果,而是要得到一个有利的结果,轻描淡写的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并不是一个负责人的解释。

上述两种错误,在我这两个月的工作中能找到例子:

有一场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官司,土豪客户花将近七十万买了一套黄檀木家具,谁知里面掺杂了大量的杂牌木头。一审是另外一家律所代理的,律师大概了解了事实以后,觉得这个官司没有什么难点,拿着鉴定报告平A上去即可,告诉客户不必亲自出庭,在家等着好消息就行。谁知,在开庭时被告对鉴定报告的有效性和诉讼时效问题大做文章,最终法院认为本案已超过诉讼时效,对于鉴定报告也不予认可,原告铩羽而归。后来我们代理二审的时候才发现,一审原告律师其实已经注意到了上述两方面的风险,但均没有告诉客户,导致客户压根没考虑和解就直接兴冲冲地杀向法庭,输了一审以后自然非常不满意,毫不犹豫地另找别的所代理二审。

另外一个是自己的例子,因为还在进行中不好说得太多。在出法律意见书的过程中,我们本意是尽可能提示风险,让客户认识到所有的可能性,然而沟通过程中感觉客户似乎很不满意,对法律意见书里的观点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有次走在路上,一拍脑袋才想过来,这也难免的嘛:如果有一天我去追一笔一个亿的债(这里只是随便举一个数字),律师告诉我,有可能不但拿回一个亿,还能让对方赔违约金,有可能只能追回七八千万,但追回两三千万也是合理的结果。客户听到这样的话,怎么可能高兴呢?反而会觉得我们把自己的责任撇的太清,不想承担责任。

上述两种做法均不可取的话,可以考虑怎样的解释方式呢?这里谈几种可能有的思路:

1. 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充分考虑能减少损失/争取更多未来利益的方式:

一审败诉了还可能有二审,二审之后还可能有申请再审,判决效力确定了,执行阶段还可能主张执行异议,还可能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因此阶段性的失败未必就意味着全盘皆输。

2. 讲明白为什么输,在哪些争议点上输,因为缺少了哪些证据/法律依据而输:

讲明白了这一点,客户才有可能明白自己在上诉/再审中有没有可能翻盘,后续可以做哪些工作,对于的确心服口服的判决,也能丢掉不切实际的想法,及时止损。

3. 勇于扛起锅,展现负责任的态度,保持专业的精神:

毕竟,法律行业圈子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口碑对于争取案源至关重要。一场官司的失利无可挽回,但客户走出这个律所以后,在别人面前所做出的评价,其影响会一直持续。不指望客户各个都心特别大,输了官司还乐呵着说“你有看到他们的努力吗”,只求不再无谓地扩大不利影响,买卖不成仁义在,如是而已。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荆门一男子意外身亡 千万保险却遭11家公司拒赔”? 
  作为法学生or法律人,你经历或听说过哪些奇妙的案例? 
  如何看待保姆打孩子后遭雇主打伤,保姆事后索赔无法提供依据一事?这一纠纷中暴露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一些跑分平台还没被打掉? 
  如何看待西安某女性乘客在地铁上违反地铁规定与周围群众争吵,安保人员劝导无效后将该名女性乘客拉下地铁? 
  如何看待重庆大学生撞见室友出轨,拍照发给对方女友被当事人起诉,法院判「朋友圈连续道歉 15 天」? 
  警察在执行任务时闯入平民家中,将平民当成爆恐分子试图杀害,而平民自卫杀死了警察,这样构成犯罪吗? 
  怎样看待法院在女儿婚礼当天铐走老赖父亲? 
  人们知道抢劫不合法,所以抢劫国土是不是更不合法?为什么没人管? 
  未来会出现绝对完善的刑法法律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提高英文法律文书的写作水平?
下一个讨论
热菜该不该放冰箱?





© 2024-06-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