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高效地睡眠?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ju-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BBC的《睡眠十律》确实不错,都是比较严谨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的人引用过了,我也写一个自己整理加工的版本吧,结合了一些其他的睡眠知识,有所增删。

1、体温下降有助于产生睡意

人睡觉的时候身体处于低能耗状态,体温比正常情况较低。反过来体温从高降低的过程,会提醒身体转入低能耗状态,从而有助于产生困意(此句为本人理解,待专业人士指正)。所以建议睡前一小时洗个热水澡或者泡个热水脚,使身体升温,体温逐渐降低的过程有助于入眠。反之,早上起床的时候适合洗相对凉一点的水,有助于清醒头脑。

2、光线抑制褪黑激素,有助于保持清醒

蓝色光减少人体内褪黑激素的产生,促使人保持清醒。所以如果不想早上太早醒,还是把窗帘拉严。如果想伴随着太阳光自然醒的话,不妨拉开窗帘。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宜使用手机、pad等,也不宜在光线强烈的台灯下看书。

3、咖啡、茶和酒都不宜睡前饮用

咖啡和茶都有提神作用,减短深度睡眠时间;酒精虽然能加快入睡,也可以加深睡眠深度,但是容易使人睡觉过程中惊醒(喝醉过的人应该深有体会)所以睡前避免摄入任何可能刺激神经的饮食,喝一杯牛奶是可以的。

4、食物影响清醒还是困倦

实验发现,高蛋白有助于清醒,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睡眠。所以早餐和午餐宜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肉类。而晚餐宜多吃碳水化合物,如谷物、水果。当然临睡前是不宜吃任何食物的。

5、科学地打盹:时机、时长和方式

时机:把睡觉和起床作为自己生活的两个重要锚点,以此确定生活的中心点。例如,22点睡觉,6点起床,那么中心点就是14点。所以最佳的打盹时间是14点前后,13点到15点之间。其他作息方式按照这个方式计算。确定生活锚点是非常重要但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早睡早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最合理的,理由见我另一个答案的第3点。

长期早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陈炬的回答

时长:30分钟为宜,过长时间会进入深度睡眠,导致醒来后很困乏、精神萎靡。

方式:不一定非要睡着,闭目养神,静坐,发呆,冥想都是很好的休息方法,关键是放空大脑,放松身心,不要看视频、看书、听容易兴奋的音乐。

6、注意遵循睡眠周期:睡得多不一定效果好

一个完整睡眠周期包括5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一个周期大概90分钟,睡觉最好睡满4到5个周期。但是周期的时长因人而异,不能严格地按照90分钟计算。所以如果你提前醒了的话,那就起床吧,不要再睡了。多睡一会儿进入深度睡眠再被闹钟叫醒,反倒更痛苦!

7、肌肉紧绷-放松练习,有助于更好地入眠

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依次紧绷、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注意与呼吸的节奏保持一致。连续15到20分钟有助于更快地入睡和保持更深的睡眠。这种方法亲测有效,其中的原理个人理解是:一、肌肉放松确实有利于更好的睡眠,但是如果只是想放松的话很难达到效果,反复紧绷、放松可以比较彻底地达到放松状态。二、肌肉紧绷-放松练习需要收摄心神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忘掉乱七八糟的事情,而且做完之后比较疲劳,容易入睡。

8、饥饿疗法:如果你失眠,试试少睡点!

很多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不好,所以试图以量来补,尽可能地赖床、补觉,结果算下来一天睡了八九个小时甚至十多小时,但还是很困。其实如果你睡不好,不妨试试缩短睡眠时间!这点看着很扯,其实是有科学实验支撑的。

具体操作方法:

a、严格限制睡眠时间,如凌晨两点到早上八点,只有这个时间段能进卧室,也只有这个时段可以睡觉。

b、起床时间到了之后立即起床,不许拖延不许补觉。

c、其他时间禁止自己睡觉或瞌睡,强制保持清醒。

直到产生渴望睡眠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强制扭转睡

9、心理暗示:建立卧室、床和睡觉的关系

床上尽量不要干不相干的事情,如果睡不着,干脆下床干点别的,产生了睡意之后再上床睡觉。

10、通过重置食物钟来调节生物钟

除了生物钟,人体内还有食物钟,食物种一般不发挥作用,16小时左右的饥饿才会激活食物钟,此时通过饮食能够快速地重置食物钟。所以如果跨时区旅行不想倒时差,可以先禁食16个小时,达到目的地后选择第一个正常的时间点吃饭,就能最快地调整好生物钟。

11、打鼾也是病,要及时治疗

危害: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原因: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疗法:轻微的可以通过侧卧、使用柔软的枕头、润湿条、睡前避免烟酒等方式减轻打鼾

严重的使用设备或者手术对鼻、咽、喉增生组织部位进行功能性复位治疗。

12、薰衣草有助于睡眠。

睡前30分钟洒一点薰衣草精油在枕头上,可以带给你一夜好睡眠。但注意不要过量,否则过于浓烈的气味也会影响睡眠。这一点亲测有效。用熏香机的话,效果更佳!


user avatar   li-wen-hao-74-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R90睡眠法,这才是高效睡眠的正确操作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晚上睡觉超过8小时,但是早上起来还是会感觉疲惫、精力不足。

可是身边也会有一些朋友,平常工作忙,晚上也就睡个5个小时不到,但是第二天的精力就是非常充沛。

两个相似年龄身体素质差不多的人,从理论上来说,每天可用的精力应该是相当的。但实际却是有的人睡的时间比较少,每天的精力却胜于另外一些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科学证明这就是睡眠质量上的差距!

睡眠,是我们最重要的精力恢复来源。可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懂得正确睡眠方法的人并不多。

我最佩服的就是我之前公司的一位领导,当时在做项目的时候,他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2点多钟,第二天早上9点还得来到公司开会或复盘,但他还能保持一副精力充沛的状态。

我当时很好奇他到底是如何恢复精力的?于是向他请教。

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领导给我推荐了一本书《睡眠革命》,作者是英国睡眠教练尼克·利特尔黑尔斯,其中的R90睡眠法就是他从事睡眠科学研究超过30年所提炼出来的方案,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体育界和商界顶尖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同,被视为最有效的改善睡眠质量、获取高效睡眠的睡眠方案,很是推荐各位小伙伴可以去看一看这本书,来让我们的睡眠更高效。


那么好好睡觉的关键是什么?

在我领导看来,是以下4点

1、提前准备

2、定点睡觉

3、定时起

4、中午午休

瞅一眼这也没什么特别的,平常不就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么?但是远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这里面的门道还得从我们熟知的“生物钟”开始说起,简单来说,生物钟就是我们机体产生的一种适应循环,为了适应大自然周期性的规律而产生的变化。

比如太阳要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下,清晨亮晚上暗。对此,我们机体就会产生与之适应的生物钟,类似于时钟一样,进行着昼夜交替的规律。

如果你能深入了解和利用这种生物性的周期变化,就能高效恢复精力。

本着睡的多不如睡的好的原则,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方法

首先,我们睡眠一般可以分为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浅度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深度睡眠)两类。

举例

浅度睡眠:比如刚刚睡着的时候,很容易被环境中的声音唤醒

深度睡眠:俗话说“睡得很死”,很难被吵醒


如图,晚上我们睡觉时,是在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之间交替进行。

我们普遍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睡眠时长是精力恢复的关键,也就是每晚睡够7-8个小时。

其实,比睡几个小时更重要的是,你每天在什么时候起床

如果你能在浅度睡眠的时候准时起床,那么睡醒之后,就能够神清气爽,几乎没有赖床的想法。反之深度睡眠起床,那就是犯困乏力,还没睡醒。


R90周期睡眠法,最关键的就是【周期】——以90分钟为单位,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16个单位。

这里的周期,其实就是一次深度和浅度睡眠的交替。

例如我计划7点半起床,那么按照90分钟(一个半小时)为一个周期,我可以选择在晚上10:30、次日凌晨0点、凌晨1:30、凌晨3点入睡,来获得完整的R90周期睡眠。

一般来说的完美的一次睡眠是5个周期,也就是5x90分钟,一共7.5小时。

现在我将给大家从5个方面讲解R90周期睡眠

(一)固定起床时间

首先,我们先给自己设置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这个不能随意变动。

比如计划7点起床,就必须7点起床,不能妥协说再多睡一会。

因为第一次起床时我们是在一个浅度睡眠附近,而赖床的结果反而是导致我们进入一个无法完成的睡眠周期,错误的时间点起床。

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大家安利一个神操作【三秒钟法则】

当你早上赖床,不想起床的时候,感受上还来不及反应,让你的身体在3秒之内马上做出起床的决定,不给自己想太多赖床理由的机会。先一步行动“动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动起来时阻碍你的感受明显变弱。

当然,你还需要一个能叫你起床的神器,起床闹钟,能够比手机闹铃更不让人省心的闹钟,它也能辅助你起床关掉之后,马上睡意全无。


以上这两款起床闹钟是我亲身体验和从知友们推荐好物里挑选出来,最有性价比和觉得最实用的推荐给各位小伙伴们。

(二)倒推入睡时间

固定了起床时间后,然后我们可以用一张时间转盘图片,计算出自己的作息节点。

例如固定7:30起床的话,往回倒推5个周期,那就是0:00是最佳入睡时间。

另外,如果你在最佳入睡时间没机会睡觉,那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在其他睡眠周期的节点入睡。

比如固定7:30起床的话,1:30、3:00都是可以接受的入睡时间。但一晚上最少需要3个周期,也就是4.5小时睡眠

4.5小时就够了?这也太少了吧?

在R90睡眠法中,评价睡眠质量的方式并不是睡眠时间,而是睡眠周期的数量,这个我们过会儿会谈到。


(三)睡前和睡后

当然为了确保我们睡眠质量,睡觉前和睡觉后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间。


【注意】

1、睡前1小时(至少30分钟)内,不要接触手机、电脑;

2、请提前上床睡觉,入睡时间是要求睡着,而不是开始睡;

3、起床后接触阳光。

【补充】在这里单独强调一下,最重要的莫过于第一条——睡前1小时(至少30分钟)内,不要接触手机、电脑。

如果实在忍不住要看手机,可以在睡前半小时把手机远离卧室,放在客厅或者其他看不到手机的地方。


【原因】这可是涉及到生物钟的原理。

我们的生物钟有个习惯——用环境中的蓝光多少,来判断生物时间。(这是由于中午太阳光线蓝光较多,晚上较少)

如果生物钟判断现在是晚上(蓝光少),那就会逐渐分泌褪黑素(一种身体产生的让我们进入睡眠的激素)。

因为手机屏幕、电脑屏幕光线中,有较多的蓝光,会误导我们的生物钟以为是白昼时间,从而影响褪黑色素分泌,导致我们睡眠质量不佳。

此外,为了让自己安心入睡,还需要关注卧室的环境。例如,卧室内最好使用柔和的灯具,这样的光线有助于睡眠。有条件的可以入手一款柔和的床头灯,睡前至少半小时放下手机,看看书。

这款美的的床头灯最让我惊艳的还是对于细节方面做的很到位,只有3个控制键操作简单易懂、四挡光线调节、光色是暖光,光源柔和,还可以自动调节亮度,很值得推荐入手。

早上同样的道理,我们应该在起床的瞬间就拉开窗帘,让太阳光进入屋内。

起床后的一个小时内,也非常建议出去锻炼身体。这会让我们的生物钟意识到白天已经到了,于是更快的进入高精力状态。

推荐早上在家做做瑜伽、冥想或者跟着keep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也是可以让自己的一天从清早开始充满活力。

他家是个5年的老品牌了,瑜伽垫的样式都很好看,产品防滑质量还比较好;挺有厚实感的,使用起来柔软舒服。就算不使用放在角落,也能给家里增添一股色彩。最近有在坚持30天每日打卡100个波比跳,就会使用这款瑜伽垫。


(四)补充休息

除了晚上睡眠,我们在白天还有两个比较适合小憩的时间点,这就是中午和傍晚,大概在13:00左右和19:00左右。

在这两个时间休息有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睡眠不要超过【30】分钟,也就是让自己还在比较浅度睡眠的状态就醒来。

超过了30分钟,会让你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那这个时候除非你睡够90分钟,否则中途打断睡眠,很容易让你头昏脑胀!

所以,为了避免我们在小憩时睡眠超过30分钟进入深度睡眠,这个时候也需要我们提前调制好睡眠闹钟。

(五)周期计算

在R90周期睡眠法中,评估睡眠质量的计算方式,并不是按每天的睡眠时间评估,而是按每周睡了多少个周期来评估睡眠质量: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关注一周内睡了多少个周期,偶尔那么两天睡眠不足(比如晚上只睡3个周期),这也不会立竿见影的影响睡眠质量

总结:R90的核心——形成稳定的生物规律,从而能高效恢复精力。只要遵循R90周期睡眠法,坚持一周,你就会发现睡眠质量大有不同。


【R90睡眠周期法】

1、固定起床时间

2、倒推入睡时间

3、睡前睡后

4、补充休息

5、周期计算

这就是我用到的“每周睡眠记录”模版


这是我一周的记录

综合一周也有31个睡眠周期,刚刚能评估个“良好”标准

各位可以打印这张模版,按照前面的5步骤,画出自己的睡眠周期图,然后严格执行,并记录每天的睡眠周期。


能看到这里,说明各位读者对我也是真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用到今天的方法,我预估了一些可能会产生的疑惑,做一次提前的答疑。

【提前答疑】——关于R90睡眠周期法

问题1:

为什么问题的刻度是90分钟?难道每个人天生的睡眠周期都一样么?

回答1:

据科学统计,一个睡眠周期平均为90分钟。而且,它并非固定不变,是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进行一定幅度上的调整。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R90睡眠周期法”,将自己的睡眠周期调整到90分钟。


问题2:

R90睡眠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回答2:

1.睡前一定要有30-45分钟缓冲时间,比如睡前远离蓝光,调低灯光,做温和的事情,看看书是最好的睡前活动之一(玩激烈的游戏就是错误的做法,一定要记得睡前30分钟远离手机)。

2.完成缓冲时间后,就开始睡觉,但需要注意,你大概需要多久才能睡着,就要提前多久上床睡觉,确保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周期节点能入睡。

3.一定要固定起床时间。如果贪睡,可以用3秒法则起床。若真的非要继续睡,也请设置一个90分钟的闹钟,完成一整个大的睡眠周期后再次起床。

4、为了让我们一整天更有精力,起床后的一个小时内,也非常建议进行瑜伽、有氧运动(晨跑&波比跳、俯卧撑)、冥想来锻炼身体。这会让我们的生物钟意识到白天已经到了,于是更快的进入高精力状态。

4.午休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设置好起床闹钟,要么睡20-30分钟(小憩),要么睡完90分钟(大周期),总之尽量不要让自己在深度睡眠阶段被打断。

5.记住不要用一天睡了多久来评估睡眠质量,而是看一周内睡了多少个周期,来评估这一周的睡眠质量。这是因为如果严格按照生物周期睡眠,即使短期(两三天)睡觉时间不足,也不会对白天的精力造成什么影响。


问题3: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浅度睡眠时醒来?

回答3: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判断:一是如果我们在睡醒之前,刚好是在做梦,就说明我们完成了完整的睡眠周期;二是从你醒来后的精神倒推,如果起床没有什么阻力,起床后的精神也很好,也能说明应该是在浅度睡眠时醒来。


问题4:

睡眠这件事,一定需要这么严格调控着么?不是想睡就睡吗?

回答4:

对于需要高效恢复精力的人群而言,更加精细地调控睡眠可以帮助他们在每一天醒来时,都有充沛的精力应对一整天的挑战。当他们能通过睡眠掌控体内的生物钟后,就能以更多的精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而且,现在有很多的事物(如电子产品等)都会夺取我们的睡眠时间,懂得如何更好地睡眠,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是很重要的。


最后,按照R90睡眠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身的睡眠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周期。不过,运动和饮食等也会影响精力的高低。每日三顿饭的均衡饮食和每周几次的健康锻炼,对个人健康和精力都是起到重要的作用。


祝看到文章最后的各位每天都会有个充足的睡眠。




  

相关话题

  什么猫撸起来最舒服,最好? 
  如何看待客人用酒店电水壶煮内裤? 
  日本留学明治大学文学部难吗? 
  租住的房间进了老鼠,今天它(们)把纱窗咬破进来了,我很害怕晚上老鼠会来咬我或是爬到我身上,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有哪些适合单人下厨的菜品? 
  今年国庆节旅行要注意些什么? 
  隔离时期保持健康的好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说TBNK是量化评估免疫力的关键? 
  怎么看出男生是否会家暴? 
  有哪些看上去很晚才存在的事物实际发明时间很早? 

前一个讨论
计算机技术人员进入 IT 咨询业需要哪些积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哪个更重要?
下一个讨论
如何应对母亲总把她对别人的负面情绪和怨恨全部倾诉给我的行为?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