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理智客观的回答:你相信 7.23 动车追尾事故中死亡人数存在瞒报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xiao-n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瞒报的动机可能会有,瞒报的可能性则几乎为零。

一、7.23事故,目前确认的死亡人数是39人,单以人数而论,已是特别重大事故,何况还有其他重大损失,瞒报几个死亡人数,根本改变不了这一性质。

二、众目睽睽之下,何况还有众多中外记者在场,一旦瞒报,立即涉及遗体处理,难度极大。没有任何一家新闻单位,在确知有瞒报死亡人数的事实发生时,会不予报道。防一人易,防众人难,在有那么多人在现场的情况下,想瞒报,也没有条件。大多数瞒报行为,都发生交通不便之处,或者事故发生了,还不为人知。

三、瞒报立即涉及刑事犯罪。此次事故的责任,不在地方,而在铁路部门。地方没有瞒报动因,像这种地方要参与大量人力参与救援的事故,想瞒过地方,不可能。地方明知而不报,也涉嫌犯罪。铁路部门如瞒报,罪加一等。谁下令,谁涉嫌犯罪。一经发现,立即会构成新的事件,再掀舆论风波,后果极为严重。

四、如果死者亲属,确知自己的亲人上了这趟车,又没有信息,立即就会赶往现场,如找不到遗体,当时就会呼天抢地。且不说马上就会有记者采访,微博上早就热传了。

五、80年代末,黔滇交界处昆沪列车发生重大颠覆事故,发生在深夜,又是深山,现场被封锁,死亡人数80多人(准确数记不清了),遗体全部在贵州境内处理,当时也盛传死亡人数不止这个数,后有新闻单位,派出多路人马,用挑剔的眼光,多方求证,确认没有瞒报。前几年武汉汉正街有一次发生大火,烧了一天,当时就有人传说死了人,说得活灵活现。又有新闻单位,立即求证,甚至在殡仪馆设伏,最后综合分析,确认这场大火中,没有死人。

六、瞒报属于故意行为。在发生重大的事故时,组织抢救紧急、头绪又多,对死伤人数,在统计上出现重复统计即多报,或遗漏少报的情况,是有可能的。例如同天发生的挪威事件,原说死亡91人,后来确认只有70多人,开始时可能就有重复统计的问题。但7.23事故,地点集中,救援迅速,今天已是第三天,现在报出的人数应该是到目前为止的实数。

七、近年来,发生瞒报的事确实有,由于事涉刑事犯罪,除非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否则谁也不敢以身试法。有人出于某种不信任,怀疑有瞒报,也属正常。但得有确切证据,如果无中生有,故意造谣,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有造谣生事劣行者,别玩火。




  

相关话题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是可耻的? 
  如何看待丹麦宣布取消所有新冠防疫措施?疫情是否会反弹? 
  格力发布公告表示「将单双休工作制调整为双休工作制」,如何看待这一决定? 
  不贪污的废物庸官和能做事的贪官,哪种危害更小? 
  政府的作用? 
  同程艺龙疑似捆绑销售 43 元优享包,「机票捆绑搭售」死灰复燃了吗?这算欺诈消费者吗? 
  同程艺龙疑似捆绑销售 43 元优享包,「机票捆绑搭售」死灰复燃了吗?这算欺诈消费者吗?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于当地时间 3 月 1 日下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为什么印度没有中央集权的传统? 
  广西一男子吃嗦粉发现蟑螂以为是赠送的蚕蛹,店家更换后仍收取餐费,合理吗?小餐馆一般会重视其商业口碑吗? 

前一个讨论
什么是域名解析?
下一个讨论
自助餐厅里经常有类似浪费xx克,罚款xx元的牌子,但是从来没有人被罚款过只是吓唬人用,是否因为餐厅没有罚款这个权利? 中国哪些单位有罚款的权利? 罚款多少为合法?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