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北京的 24 小时便利店比上海少很多吗?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meng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京的 24 小时便利店比上海“的确少很多”

(2018年10月1日补充新的数据:官方公布数据北京品牌连锁便利店1200家,北京市2017年底推出便利店发展规划,每年补贴2亿,力争2020年达到3000家便利店。)

如果说原因,答案只有一个:

相对于上海而言,在北京开便利店很难赚到钱,所以北京的便利店少于上海。

具体而言,可以归结为三个“”:
一、只能做“半年”的生意。北京的冬季气候原因,市民出门意愿不强,天气冷了都宅在家里。便利店只能做半年的生意。
二、做“半边”(半条路)的生意。北京马路宽且大多中间有隔离带,看着对面有便利店过不去,只能做半条路的生意。
三、只能做“半天”的生意。北京的夜生活习惯不是很强。2012年前后,诺大一个北京城,12点以后吃饭的无非是簋街、后海和雍和宫附近的金鼎轩。

就是放在2017年来看,夜间消费习惯和上海、广州依然有差距。
因为上面几个原因,在北京开便利店赚钱的机会小了很多。
没有人愿意做不赚钱的生意(甚至于赔本买卖),有了这个“因”,自然得出“北京便利店比上海少”这个“果”。

--------2016年补充回答的分割线----------

增加一些资料,便于更好理解。

1、回答问题的背景说明。因为集团业务关系,曾先后三次参与北京市场的便利店开店/经营分析和调研。分别是2006的快客便利(侧重于经营层面),2010年的某外资公司(开店前期工作),2011~12年的某外资便利公司(政策法规相关)。工作内容恰好和君临回答中提到的几个问题有交集。

2、再说政策。北京市商委在2003年以后,先后推出多项的“大力发展”政策,想要积极推动便利店的发展,但是收效甚微(这个说起来又是个大问题,就不多谈)。 @君临 提到的政策问题,详细补充说一下。
便利店经营的食品,从政府管理角度分成两个大块:其一是预包装食品如方便面/饼干一类,需要领取食品流通许可证。另一类是需要现场加工的如关东煮/茶叶蛋,需要领取餐饮服务许可证。北京市场的7-eleven是个特例,2012年之前开出的店铺大多领取了餐饮服务许可,可以在店内加工快餐盒饭。
2006年调研时,快客和北京的好邻居、物美便利在政策方面并无差异,但是受制于气候、消费习惯、消费力等等原因,快客的经营举步维艰,同期的平均单店日销只有上海的一半不到。
如果单从政策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和事实不符,也是说不通的。

2004年就进入的7-eleven并未受到制约,但直到2012年只在北京开出了140家左右的门店,同期全家在上海开出了将近600家门店。北京快客没有被政策显著制约,依然发展艰难。
同期,上海对内资便利店的政策倾斜有过之而无不及:外资便利店不能卖香烟,不能搞自己的会员卡(初期不行,12年后来可以了),交通卡充值水电费等等都是优先考虑内资便利店。

某内资便利店直到2010年,其部分店铺是国有的物业,租金成本按照1.8元每平方米计算,我看到数据简直要昏倒——转租出去都比自己开店赚钱。

即便如此,仍然没有挡住全家、罗森等外资攻城略地式的发展。

因此,政策问题没有成为当时调研特别关注的核心部分。换个角度看,即便是有扶持政策,当时北京的物美、好邻居便利店也没发展起来。

3、为什么是“三个半?”

2010年的调研花了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基本跑遍了北京7-Eleven的全部门店。统计一个小时的来客数,统计上下班时段、节假日的消费等等等等情况......

“三个半”的提法就是综合多项调研数据后,归纳出的原因。
换成零售行业更准确的说法是:店铺的来客数偏低。
调研之初就确定了一个方向,可解决的问题,调研的方向侧重于可行性分析。


举个例子:

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能力不足”,这个就拿出结论就行了。便利公司无法解决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因为不可能解决,除非给大家发钱。
调研的结果如果显示“便利店消费习惯未养成,消费意愿不强”,那么就要进一步深入到当前消费习惯的调查,找出可能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的路径、办法。

调研结果报告提到的问题非常多,落实到这“三个半”,主要的原因就是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根本无从解决。

政策可以有变通处理,比如现在的北京罗森联营方式开展餐饮服务。
建立米饭工厂、冷链配送中心,其核心是资金投入和回报的问题。
选品、门店运营、单品管理是技术问题,花钱花时间有望解决。
但不可能把北京的大马路上开人行道便于通行、提升冬季气温让市民朋友愿意出门遛弯买东西啊。
通俗的说法就是:能花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核心问题。

4、其他因素
这个回答主要立足于“北京VS上海”,在两个体量、消费能力、发展程度相近的城市之间比较,一些共性或者相类似的东西就去掉了,比如房租、人员成本、物流成本等等。
如果以气温为出发点,和日本北海道来做比较,应该是另外一个问题:中国VS日本。

这个时候平均收入差距近六倍带来的购买力差异,税收,市场准入制度,管理成本,零售市场总体布局等原因将会成为显著影响因子。气温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用零售行业的说法就是:日本的客单价更高。当然,他们的来客数也不低。

此答案大体可以说明为啥北京的便利店大多开在国贸等CBD区域——在来客数不足的条件下,优先考虑客单价更高的区域开店。

5、已转行,但听业界的朋友说近两年北京便利店发展很快。
以上也请业界高人指正。

--欢迎浏览其他文章--


谢谢阅读。


user avatar   junlin_19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同学认为北京便利店少的原因是“三个半”,即由于纬度高,天气寒冷,只能做“半年”生意,每日只能做“半天”生意,马路宽隔绝了人流,只能做“半条路”的生意。

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不是关键原因。

2014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经发布过一份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得分和排名如下——


北京排名倒数第二,其得分远远低于纬度相近或更高,气温更寒冷,人口密度更低的太原、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城市。

还有,看下面这幅地图——


日本北海道的纬度跟哈尔滨差不多,常年积雪,人口只有570万,相比起北京的两千多万人口,密度更是低到不知哪里去了。

那么北海道现在有多少便利店呢?一共2761家,每百万人拥有便利店484家。


而北京目前只有1200家便利店,按常住人口2100万计算,每百万人只有57家便利店。这样的差距,用气候和人流量完全无法解释。

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政策。

目前北京的便利店,除了部分早期开业的7-11,获得“鲜食许可证”外,后来的所有新开门店都禁止熟食经营,其他外资便利店,比如罗森、全家等,也是被禁止熟食品类。本土的便利店,只有好邻居搭上了市商务委的早餐工程政策红利,其他便利店也大多无法经营熟食。

对于其他城市的便利店来说,与传统杂货铺的竞争核心之一,就是熟食品类。热乎乎的关东煮、咖喱鱼丸、热狗、车仔面、玉米、茶叶蛋、鸡腿,SKU可能不到百分之十,但是营业收入往往占到30%左右,再加上寿司饭团、午餐盒饭等冷藏食品,一般营业收入要占到40%以上,毛利率更是比普通零售商品高10-20个百分点。

这些高毛利、高消费频率的特色熟食,是吸引一个消费者去便利店,而舍弃杂货铺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全家、7-11、罗森三大外资便利店的统计数据看,70%的进店消费者会购买鲜食产品。并且在北方地区,寒冷的午夜经营时段,热加工熟食的营业收入甚至可以占到50%以上。

现在,这一切都被禁止了。

并且根据北京的政策,物美、超市发、京客隆等大型超市开便利店是可以获得专项贷款和贴息的优惠政策的。贴息的额度为,每开10家直营连锁店、便利店,企业就可获得1000万元银行贷款额度的贴息。这使得本土便利店获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而本土便利店并不擅长经营熟食,即使是冷藏的熟食。

在本土便利店处于优势的情况下,北京又发布了对熟食经营的细则,除了禁止热加工熟食之外,对冷藏熟食也提升了审核门槛。比如冷链食品工厂需要达到4000平方米,一家冷链代工厂的投资规模需要在亿元以上,没有规模根本无法支撑,这导致新进入的外资便利店冷藏熟食品类更少,举步维艰。

你想想,核心竞争优势被砍掉了,在门店租金高企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少四成,毛利润去掉大半,你让便利店们还活不活了啊。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大陆没有好市多 (Costco) 这样成功的会员制连锁店?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北京是美食荒漠? 
  扭机老道为什么不参加北京话事人节目了? 
  全球最大会员超市 Costco 进入中国会给电商带来影响吗? 
  中国传统零售业与美国传统零售业的差距有哪些? 
  故宫一年之内游客最少的是什么时候? 
  1 月 29 日北京新增 20 例本土确诊病例,分布在丰台、朝阳、大兴、西城四区,目前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巨头纷纷入局会员制仓储超市?你能接受先交钱后逛店的模式吗? 
  住在北京二环内有优越感吗?什么体验? 
  山西这种老工业基地,便利店行业为什么比北上广还繁荣?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国内与国外评价差距那么大?
下一个讨论
对年轻人来说,财务自由有多重要?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