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什么样的行为被称为「职业化」?如何做到「职业化」?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sh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样的行为被称为「职业化」?

初入职场时,我对「职业化」的理解是,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能搞定别人搞不定的事情。随着工作年头的增加,对这个概念的认知逐渐升级。目前的认知回归到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拆解「职业化」这仨字儿,我理解为职场人的言行举止符合目前职业对 ta 的要求,是为「职业化」。

如何做到「职业化」呢?

职场人的言行举止得符合目前职业对 ta 的要求,在我看来,职场人需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负责」。

以下内容都针对企业一般员工角度展开讨论,不涉及管理者的「职业化」,管理者在下面所有讨论的基础上还需要加上「领导力」这项指标,这里不做展开。

一、对所在岗位的绩效负责

公司付薪水给员工,自然要求员工在目前岗位上有绩效产出。而完成绩效的前提,是拥有这个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这是岗位层面对职场人的「要求」。

怎样才能掌握专业技能呢?

举个例子,销售的绩效通常是用销售业绩来衡量,要达到业绩指标,背后需要熟悉售卖的产品或服务、了解客户群体的需求和特点、竞品/友商的差异性、销售技巧等等。

那么掌握销售专业技能可以有这三个的阶段:

  1. 掌握专业概念:了解所销售产品的基本概念,产品背后的技术,销售这个岗位本身所需要掌握的销售技巧、客情维护等能力;
  2. 专业视角解决问题:掌握专业概念的基础上,面对客户需求时,能从专业的角度做出解释,比如 2C的服装销售,面对客户咨询服饰面料和洗护要求时,能讲出面料里各种成分的大致占比,是否能够水洗,适宜的熨烫温度;
  3. 形成专业的解决方案:依然拿 2C 的服装销售举例,如果客户想买一件衬衫但不知道如何搭配,能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问清客户穿衣的大概场景,比如是工作场景还是休闲),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比如工作场景适合用纯色裤装或者职业半裙搭配,休闲场景可以搭配牛仔裤,再加上适合客人肤色的配色建议。这就叫用专业的解决方案服务客户。

(以上阶段对 2B 销售同样适用甚至要求更高,不再展开举例)

二、对就职的公司负责

在客户/用户面前的任何言行举止,你都代表的是你就职的公司,而不仅仅是你个人。这是雇主层面对职场人的「要求」。

拿我之前所在的咨询行业来说,服务客户时项目没做好,客户自然会认为顾问的专业能力不行,但更深层次的,会认为你背后的公司专业水平不够服务不行,某一次合作里顶多影响的是回款的速度和客户打分的项目满意度,更深远的影响是客户不再愿意续单合作。甚至客户和其他同行交流时可能会聊起某咨询公司,如果不好的评价扩散开来,影响的是更多潜在客户的合作可能性。

以前有朋友评价过我,说我每到一家公司都能非常认同公司的产品并且全情投入为之服务甚至是跟朋友安利这家公司和它的产品。用怡安翰威特的敬业度 3S 模型来解释:Say-宣传,Stay-留任,Strive-努力,这是第一个S,Say-宣传(员工愿意跟身边的朋友分享公司的各种积极面)。

虽然朋友的评价听起来过于溢美之辞,但我对工作一向的态度是,工作是自己选择的,这选择的背后代表认可行业、雇主的产品、雇主的文化,既然做出选择就应该投入其中为之贡献自己的价值,不然何以证明 offer 我而不是其他人的选择是正确的呢?工作时的情感「卷入」,是对公司负责的敬业态度。

三、对个人的职业品牌负责

任何行业的圈子都非常小,职场中的任何言行举止,都是在给自己的履历增加背书。这是建立个人职业背书层面对职场人的「要求」。

微信的 slogan 特别好,「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在如今个人品牌被吼得震天响的互联网时代,可能很多人并没有能在各种互联网平台上做内容输出打造个人品牌的能力,那么通过工作中的职业展现,也是建立个人职业品牌的绝好机会。

继续拿咨询行业举例:

某一次竞标中,你彬彬有礼,娓娓道来,熟悉方案的每一个细节,在答疑环节对答如流,让客户放心把项目交给你和你身后的公司来做。有友商在场,尽管他们没有成功竞标,可能这一次的现场表现也被友商的 boss 看在眼里,内部有岗位空缺的时候,第一个会想到请 HR 或者猎头联系你;

某一次实施项目时,客户提了一个非项目内的需求,你委婉表达这部分需求确实在交付的范围和能力之外,但是提供一些参考的材料或者推荐更权威的人士做解答,客户不会认为你在拒绝,而是感谢你对专业的敬畏和乐于分享的精神;

某一个客户需求,确实在公司能交付的范围外,你想起认识的一位同行能做这类的项目,引荐客户和同行认识,牵线搭桥,成人之美,手留余香,以后别人有相关的项目,也会想着推荐给你;

某一次合作沟通中,你在拜访前和对接人确认双方与会成员的名单和职务,明确沟通的重点,提前发好邮件,准备好沟通材料并检查无误,沟通的环节你作为对接人主持会议,在讨论扩散开时聚焦每一个需要讨论的重点,把控会议的进度,澄清沟通中的信息,明确双方的待办。与会人员都能感受到你在其中的职业化表现,未来有人需要招募团队成员时,很难不想起你。


结合以上三点,从岗位能力模型的角度拆解,又可以把「职业化」分为:「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通用能力」

「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在「对所在岗位绩效负责」里已经阐述,这部分重点讲通用能力。(每家公司基于岗位和层级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能力模型,这里只列举三个人人需要的能力项)

  • 沟通能力

用最高效简洁的方式传递信息,在互动中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并给出积极的回应,并在整个过程中传递对对方的尊重。

以下是一些错误和正确示范:

错误示范:- 嘿,老王。- 在吗?- 你现在有时间吗?(注意,这是三次分别的寒暄开场但并无后续说明寒暄的意图)

正确示范:- 在吗?我想找你聊 XX 事,大概会占用你 X 分钟的时间。我从现在起到中午 12 点前随时有空,请你方便的时候告诉我。

(这样的沟通,即让对方知晓事情的重要程度,也能知道所需要占用的时间方便对方安排,同时还传递了你可以 open 的时段,避免了来回反复的询问,只需要对方一次回复就可以完成整个沟通过程)


  • 协作能力

融入团队,能积极响应同事的需求,尽力提供帮助,协同内外部资源完成工作。

能调动各方资源帮助自己达成绩效,同时也能顺便帮资源提供者完成绩效,以及「向上管理」,这都是协作能力的具体展现。

  • 学习能力

有学习的意愿并能在外部的反馈和工作的经验里学习总结,并能把学习到的经验复用在更多的场景。

目前人人身处 VUCA 时代: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不断对自己进行认知升级,才有可能在一切的变化中灵活应对。不断学习新知识,也是对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


最后,一些也算是能增加「职业化」的 tips:

  • 语言职业化:和行业内的人沟通的时候,熟练使用业内共识的专有名词,是为「懂行」;
  • 服装职业化:穿着符合职业的要求,比如投行、咨询等行业见客户穿正装,是为「得体」;
  • 行为职业化:发邮件前检查标题、收件人、抄送人、附件、正文措辞及错别字,确认每一个细节再发;和客户沟通的时候,永远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为「尊重」。


一言以蔽之,唯「靠谱」二字可以解释。但靠谱二字又并不具备可操作性,故絮叨了以上。


user avatar   jia-chao-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灯下说书人 邀,什么样的行为是职业化?如何做到职业化?这个问题答起来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先简单点回答。

职业化就是做这个职业做这个岗位,对得起公司付给你的这个薪酬回报,并且让跟你在工作场景下打交道的人感觉你跟这个岗位是匹配的且舒服的。


细化来讲,我觉得也分不同的职业化层次或者程度。

最基础的,完成你的基本的本职工作,做好你这个职业应该做的事情,配得上你的工资。

讲几个反面例子:

XX省XX市XX办事机构X公务员小A上班时间自己睡觉或者玩手机或者打游戏,让外边的办事群众一直等着且服务态度极其差没有好脸色。

XX公司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小B给客户开个发票都能开错抬头,合同都能把章用错。

XX公司人力行政部门小C给员工的离职证明开错入离职时间,让员工没法在新公司及时报到。

滴滴XX司机小D道路不熟绕路且路怒症发作拍打方向盘爆粗口。

每个人都是社会协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自己的基本本职工作我认为是最起码的对自己收入和工作的尊重。


更进一步来讲,应该是达到这个行业这个工作的正常水准的基础之上,有更高的行为表现要求。

主要表现在,好好说话和情绪稳定,除了能够做好本职工作,还能与他人进行很好的协作和沟通,承受一定的压力与不合理的对待,在做对的基础上更加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有职业化的穿着和言谈举止。


我心中最高层次的职业化应该是在前两点的基础上还应该有一个点

边界感

每个人做的每个工作和岗位应该很清晰什么样的服务边界和工作边界是合理的没有侵犯别人感受的。要有很清晰的界限。说的接地气一点要会看颜色,北方话叫有眼力见。

举几个例子:

我从事的管理咨询行业,做顾问应该很清楚自己就是帮企业解决问题,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客户决定问题。做好这点本分,帮客户给足够的支持决定的资料和信息分析但不强势替客户做决策。这是边界感。

服装店或者精品店的采购,看到顾客进来逛店,礼貌的招呼后退后在附近,等待客户的询问,而不是强行推荐。这是边界感。

水果店(这里点名批评广州百果园X分店),搞店庆活动要打折,可以吆喝,但请不要强买强卖,我要半斤就是半斤,不要硬给我两斤。这是边界感。

老板作为领导,在工作中可以指导下属的工作,但硬要逼着下属下了班一起喝酒吃饭搞莫名其妙的团建,甚至言语或者行为性骚扰下属,干预下属私生活。这就是没有边界感。


祝大家都越来越职业化。




  

相关话题

  什么是最重要的职场品质或者叫职业道德? 
  8年外资大公司工作经验,时刻在质疑自己工作的价值,但是又不敢贸贸然跳槽到小的初创公司怎么办? 
  饭局应酬中你去敬酒,两个领导都说让你先敬对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职场中拼命工作能感动领导吗?如何做才能让领导重用你? 
  职场男都喜欢和漂亮女同事一起共事么? 
  国企基层员工,工作方面领导都很认可,为什么评先评优的时候没我啥事儿? 
  年轻人没技术、没钱,要怎么创业? 
  我刚工作没多久,身边同事老是跟我说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这种观点,这种观点对不对? 
  被应聘者放鸽子,询问前辈,得到的答案却是「这不是正常的么,约五个能来一个就不错了」,那他们为什么应约? 
  如何对待职场里为数不少的不懂职场礼貌的人? 

前一个讨论
如何从法律上解释「名誉权」?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游戏行业加班如此普遍?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