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关乎身体健康的细节常被我们忽视? 第1页

  

user avatar   ding-xiang-ma-ma-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吃糖,它比脂肪坏多了,比能想到的坏更糟糕。


是不是看起来有点夸张? 感觉不买零食貌似平时也没吃什么糖嘛……


那你就想错了。


澳大利亚有个导演兼演员 Damon Gameau 为了弄明白糖对健康的影响,就去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自己当成小白鼠,连续 60 天,每天约吃 40 勺糖(约 160g)。并请了一支专家团队来监测整个过程中的身体变化。


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叫「一部关于糖的电影」(That Sugar Film)


但是呢,他 Damon 并不吃糖果、汽水这样的垃圾食品,他吃进去的 40 勺糖都来自于公认的「健康食品」。


看起来是不是很多的样子?但其实 40 勺糖只是澳大利亚人的平均糖摄入量。


Damon 试验期间的一顿早餐:


  • 甜味早餐谷物:含糖 7.5 勺;
  • 低脂酸奶:含糖 4 勺;
  • 苹果汁:含糖 9 勺。


看起来还蛮健康的一顿早饭,就吃了 20 勺(约 80g)的糖。


说个具体点的吧,好比一杯 500 ml 的奶茶,其实就相当于 46g 糖了,一听可乐就相当于 32g 糖了。


日常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吃进去很多糖了,其实每个人都低估了自己吃糖的量了……


这 60 天内,Damon 维持和之前同样的卡路里摄入(每天 2 300 大卡)及相同的运动量,只是把一部分的热量分给了糖。


为了让实验更直观,他把含糖的照烧酱汁直接换成了等量的白砂糖,就着烤鸡吃。


求小哥的心理阴影面积……



日子就这么重复着过去了,小哥——


变胖了。


体重增加了 8.5 kg



腰围增加了 10 (!) 厘米



实验后,屁颠屁颠跑去做体检,发现自己的谷丙转氨酶(ALT)已经超过了安全范围,甚至还有了脂肪肝,很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 2 型糖尿病。


而甘油三酯的水平,也就是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已经到了危险的水平,还可能诱发心脏病。


医生一副宛如看智障的眼神……



在这两个月中,小哥的情绪也变得很不稳定,常常陷入一种喜怒无常的状态中:吃糖就开心,不吃就抑郁。



除此之外,小哥的颜值还掉线了,开始疯狂长痘,医生告诉他,可能和他肝功能出问题有关。


小哥在纪录片里还采访了一些高糖饮食地区的居民,有个男孩,从小爱喝汽水,牙齿基本全毁了……(当然,糖本身不会导致蛀牙,吃糖之后不及时刷牙洗漱,口腔里的细菌吃了糖之后会产生酸,腐蚀牙齿造成蛀牙。)



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吃糖会让人上瘾,但有一些对于小鼠的研究显示,突然增加的甜味会改变小鼠大脑中的奖赏系统,这种机制,和尼古丁类似。


实验中,小鼠对糖的依赖甚至比可卡因还要大。



糖和毒品不同的是,高糖食物可以随手可得。


当然,这个电影只是导演一个人的样本,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当然不够严谨,但它确实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糖对身体的伤害。


已经有非常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吃太多糖,不仅容易长胖,还会增加糖尿病、肾结石、痛风、心脏病、甚至多种癌症的风险。


与脂肪不同的是,我们的身体完全不需要糖。


这里的糖指的是那些认为提取或添加的各种游离糖,例如白糖、冰糖、红糖、果糖……以及那些非常容易消化、能够快速转化为血糖的精致主食。 好的碳水化合物,应该来源于粗粮谷薯等消化慢的食物,这些才是身体真正需要的营养。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把游离糖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总能量的 10% 以下,对于轻体力活动人来说,大概是 45~50g 糖。


不吃糖,不是要让大家放弃享受美味,而是要远离哪些过度添加糖的食物,吃感受食物真正的味道,让自己一点点学会克制吃糖。


有些国家、健康组织,还有学校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行动起来了。


  • 有的学校开始禁止学生食用甜点,禁止小卖部售卖甜饮料;
  • 部分地区的政府甚至开始拟定发案,打算通过征收「糖税」来让食品企业少生产点糖。


但是呢,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力量。


所以,胖友们,不要沉沦在「糖」的甜蜜乡里了,当我们看清一件事情,并接受了这个真相,其实就已经踏出第一步了。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连续两个月,他每天吃 40 勺糖,结果…… - 丁香医生

作者:付婷 | 营养与公共卫生硕士


丁香妈妈是丁香园旗下的母婴健康服务平台,500 万妈妈正在这里享受专业医生、营养师、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内容、课程、咨询服务,一站式解决怀孕生孩子养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注丁香妈妈(DingXiangMaMi),一起做更好的妈妈。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骨头脆是正常问题,没必要多干预,这就大错特错了!

这其实非常影响生活:

  • 说不上具体哪儿痛,但是无论坐着、站着,还是躺着,就是痛;
  • 感觉骨头里有风,又冷又痛。

这些都是骨头脆(骨质疏松)可能导致的症状。

而且骨质疏松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我妈妈之前有着重度骨质疏松,某天她锻炼的时候用力过大,砰的一声,骶骨骨裂了,本来天天都爱出门逛逛街,结果两个月没能下地,近半年都杵拐行走。

骨质疏松的人跌倒后很容易发生骨折,因而需要长期卧床,如果是老年人会更危险,会明显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甚至死亡的风险。

尤其是髋关节的骨折,髋部是连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骨折后,患者的活动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通常需要躺在床上休息相当长的时间,而这容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心衰、肺炎、褥疮等一系列并发症。

一项调查表明,髋部骨折后约10%的老年患者在骨折后1个月内死亡,12个月内死亡率可达30%。老年人髋部骨折中约90%与骨质疏松有关[1]。

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所以有人说,老年人的跌倒是「人生的最后一跤」[2]。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头的钙质会逐渐流失,就容易在生活中受伤和出现疼痛,影响行动能力。

可以说骨质疏松是非常常见的一个老年性问题,先来看几个数据吧。

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中国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 50岁以上每5个人中就有1个骨质疏松症(患病率19.2%);女性更常见(男性为6.0%,女性为32.1%);
  • 65岁以上每3个人中有1个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0%);同样,女性更常见(男性为10.7%,女性为51.6%)。

因此我们应该尽早关注骨头的健康。

骨健康有哪些注意事项

有些人可能骨头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如果你或者你的父母有这些因素就要注意了:

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3]。

一般认为有骨健康问题的主要高危人群,还是老年人,也就是我们的父母长辈。但其实女性从35岁开始,男性从40岁开始,就要开始注意骨头健康。

少壮不运动,老来骨头痛,日常生活中就得好好注意。简单地做好下面这些事,就能提升骨骼的健康度[4]:

(1)每天科学进食。

我发现很多长辈的营养观念很害人,比如我妈就经常觉得喝粥吃青菜多吃油,才是营养的饭菜,但是从营养学上,这些搭配是高糖高油,没有蛋白质,这种饮食对骨头也不好。

每天应该多吃钙和维生素D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蔬菜、鱼类、蛋类、豆腐、菌菇、燕麦、奶制品等;

还要注意低盐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增进食欲,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2)每天晒15到30分钟的太阳。

维生素 D 除了来源于食物,还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合成。

每天晒太阳15到30分钟就完全能够满足身体的维生素D含量;不过记得要去光线柔和的地方,防止太阳直射,晒伤皮肤,也要注意涂抹防晒霜。

(3)不吸烟,不酗酒

吸烟、酗酒,都会影响骨头的钙含量。

(4)多运动

长期久坐,会让身体觉得不需要那么强劲的骨头,就更留不住钙了。运动既能增强肌肉力量,也能改善骨密度。

中老年人可以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也可以搭配一些力量锻炼,最好每周3~5次

(5)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这里特别指的是一些本身有骨相关疾病,比如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或者正在吃一些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人,比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药物。

这些人应该定期进行骨骼强度方面的体检,比如骨密度筛查。

(6)可以吃一些补充骨骼营养元素的营养补充剂

由于中国人饮食、生活习惯等的差异,可以重点选择一些专门呵护中国人骨骼的营养补充剂。

我们该怎么选择好的营养补充剂呢?

营养补充剂好不好,还是成分来说话。我在选购营养品时,会重点关注的成分有这些。

(1)基础成分

钙和维生素D的含量。上面说到了,这两种成分对于补充骨密度来说很重要,并且也是我们的父母辈在日常的食物中特别容易缺乏的成分。不过这是大部分钙片中都会添加的基础成分。

(2)特殊成分

除了以上两种基础成分,我会更关注一些对老年骨骼有好处的特殊成分,比如氨糖。

氨糖对骨头非常重要,是形成软骨细胞、修复软骨关节的重要营养元素[5]。

30岁左右,人体氨糖含量不断降低甚至不再合成;70岁后几乎消失殆尽,关节过度使用,软骨逐渐磨损。

在钙片中添加这种成分,对软骨和硬骨都有好处。

另外。由于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体质和对营养的诉求不完全一样,我也会比较倾向于选择更适合东方人体质的营养补充剂。这里推荐一款我给我妈妈买的汤臣倍健健力多蓝氨糖。

这款汤臣倍健健力多蓝氨糖,除了添加上面我提到的两种基本成分钙和维生素D外,同时添加了氨糖,能软硬骨同补,还添加了传统汉方“骨碎补”。

骨碎补,是一种骨碎补附属生蕨类植物,听这个名字,就和骨头有关系。

已经有研究发现,骨碎补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骨碎补总黄酮,该活性物质可以促进骨形成,参与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和促进成骨细胞产生骨基质,增加骨密度和机械强度[6]。

产品中还添加了软骨素、酪蛋白磷酸肽(CPP)等,前者可以促进关节吸收营养,为关节提供保护[7];后者可以促进钙吸收[8]。

我妈妈一般每天两次,每次两片,口服就行,也很方便。

对于关节营养流失的45岁以上中老年人来说很合适,当然也要配合饮食和运动,上次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我妈妈各项指标都有在好转。

最后想要声明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可代替药物治疗,平时一定要多多注意骨健康,科学饮食、多锻炼,不要忽略身体发出的小信号。

如果已经怀疑存在骨质疏松等疾病,一定一定还是要先去医院接受完整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功稳, 高焱, 徐又佳.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48小时手术的临床意义 . 中华骨科杂志, 2019, 39(17) : 1096-1100.

[2]陆治名, 汪媛, 叶鹏鹏, 等. 2015-2018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中老年人跌倒/坠落病例分布特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1): 137-141.

[3]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chinacdc.cn/gsywlswxx_9

[4]Woolf AD, Akesson K. Preventing fractures in elderly people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BMJ. 2003 Sep 20;327(7416):663]. BMJ. 2003;327(7406):89-95.

[5]Arti HR, Azemi ME.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Glucosamine and Glucosamine With Alendronate in Symptomatic Relieve of Degenerative Knee Joint Disease: 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Study. Jundishapur J Nat Pharm Prod. 2012;7(3):87-92.

[6]Song S, Gao Z, Lei X, et al. Total Flavonoids of Drynariae Rhizoma Prevent Bone Loss Induced by Hindlimb Unloading in Rats. Molecules. 2017;22(7):1033. Published 2017 Jun 22.

[7]Zhu X, Sang L, Wu D, Rong J, Jiang 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glucosamine and chondroitin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Orthop Surg Res. 2018;13(1):170.

[8]Liu G, Guo B, Sun S, et al. Promoting the Calcium-Uptake Bioactivity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s in vitro and in vivo. Front Nutr. 2021;8:743791.


user avatar   chu-xin-bu-gai-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名医学狗,其实看过了很多因为一些小细节疏忽而影响自身健康,甚至最后去就医的案例。特别是如今社会,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与很多不健康的习惯都会导致我们处于亚健康状态。

说个目前最显著却不被我们重视的坏习惯,熬夜。尤其是许多年轻人,比如我,熬夜基本是常态化,就没有12点以前入睡的。第二天醒来基本都是疲惫,乏力,有时候都会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睡觉。长此以往,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自然是不利的。但是平时我们都会忽视这类问题,觉得都不是事,自己年轻,熬夜算什么,就算是熬夜+烧烤,啤酒都不是事,抽空再补觉就行。但事实上,人体最佳睡眠时间是22点到第二天6点,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即使后面再补觉,也达不到同样的效果,还是会对身体有损害。

不过值得欣慰的事,在目前疫情反复的特殊时期,大家的健康观念都有了显著提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重视了起来,开始培养了一些优良的生活习惯。 因此我就再接着和大家再聊聊疫情期间,有什么关乎我们健康需要注意的小细节。划重点了,可以拿出小本本记笔记啦。

首先来说说口罩,在疫情依旧反复的今天,口罩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必需品了,但是你真的选对了口罩吗?有的时候,你的口罩,其实并没有防护力。


每次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为了追求新颖或是与众不同,选择一些“花里胡哨”的纱布口罩或者海绵口罩,我都会语重心长的劝一句,你这是给病毒打开方便之门啊。这类口罩由于材质原因,孔洞过大,本身并不具备阻隔病原体的作用,因此戴上他们,除了款式好看点,并不具备防护的作用,也就脱离了初衷。其次是一些工业防护口罩,本身也是不具备过滤细菌的作用只能用于防寒保暖。所以如果是出于防护目的,还是不推荐的。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最适合我们的就是普通医用口罩就行。这类口罩一般分为三层:内部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面防水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作用;对于日常工作生活的防护,就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除了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也是我们能从自身关注的小细节之一。从我刚入学开始,老师就给我们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七步洗手法更是深深刻进了我的骨子里,可能也是每个医疗工作者的独有习惯了。某次在旅游景点的厕所洗手,正认真的贯彻七步洗手法的每个步骤,旁边也洗手的大叔认真看了我半天,开口“同行?”我看了看他的步骤,果然也是七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能够有效预防接触感染,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此外,我还会随身带一瓶免洗洗手液,在外接触公众物品后都会及时消毒,从根源上做好自身防护。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自身防护用品的选择也是越来越重要。比如我自己就会在京东上购买口罩和洗手液。特别是现在,京东健康也是为我们广大打工人推出了“健康防疫礼包”,1块钱就能享受价值304元的防疫商品专属购买权益。比如我推荐的医用外科口罩30只装和两瓶免洗手消毒凝胶都也只要9.9。一杯奶茶都不到钱,就能提高自身的健康防疫力。而且发的还是京东物流,速度快,安全不用等,这也是让我很种草的一点。

并且礼包还包含面向十个城市的核酸检测优惠券。想我前段时间外出自驾,隔两天就要自费查一次核酸,喉咙和钱包都伤不起的,现在至少对钱包友好了许多。

此外,京东健康还为我们提供了家医服务包的7折优惠券,让我们能够及时获得全面的健康指导与专业的咨询服务。


最后再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日常生活中关乎健康的小细节其实有很多,我这里只是给大家简单科普了几点,但是我想如果大家能够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一定能够有效阻隔病原体的接触,让我们元气满满的工作,学习。


user avatar   chen-zi-ya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些年,随着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嗓音,其中有一种叫做“烟嗓”的嗓音越来越受到追捧,但综艺节目中的烟嗓是一种声乐技巧,即发声时通过胸腔和颅腔共鸣,使中音区产生略带沙哑和金属的质感,从而达到演艺效果。



但如果,你平时说话,也是一副沙哑的腔调,那就代表着你的嗓子,可能出现了问题。


像我们临床上所称“烟嗓”可不是好事,通常指长期咽喉部慢性炎症、或者饮酒吸烟,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慢性声带损伤所致的声音嘶哑,

比如急慢性咽喉炎、喉部占位等。在早期,可能仅仅表现在音调变低、变粗,但任由发展可能导致发声嘶哑甚至只能发出耳语声或失音。




这类情况,常见于需要长期发声的人群,如教师、客服、主持人等。另外,由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烟酒刺激等因素出现喉部不适,未及时诊治,也会拖延成为慢性咽炎。


早期声音嘶哑往往不易引起患者重视,若出现长时间声音嘶哑、咽部肿痛、异物感、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有可能就需要吃药甚至手术。


如果已经有声音嘶哑,或者是相关职业人群,应该怎么办?


第一点,就是要改善当前的生活环境,避免环境中有过多的粉尘,刺激嗓子。


第二,就是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用声不当是引发嗓音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期不正确的发音,就会引起声带疲劳、闭合不良等,即使使用药物,大量用嗓仍会反复发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减少、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等等。上感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虽然多呈自限性,可自行痊愈,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1]



而同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所以,想要护嗓,就需要选用具备抗病毒活性、抑制流行感冒病毒效果的产品。



随着人类与病毒的抗争不断深入,很多中药的成果逐渐显现,更多的研究机构开始探索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抗病毒先导化合物,并将其应用于日常保健与护理之中。比如长崎大学感染分子药学研究室分支机构(株)AVSS与百年制药企业龙角散共同研究发现:红豆与茶叶当中含有的天然成分可以抗击病毒。



红小豆和茶叶中含有的低聚糖和多酚,可以阻碍病毒复制,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效果。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低聚糖和茶多酚等天然成分分别于不同阶段中发挥效果,可分别防止流感病毒对细胞造成感染。比起单独使用该成分,两者的成分同时摄入,抗病毒的功效将会得到提升。


所以,最近有一句话,叫做“从此刻起,咽喉护理的秘诀是AVSS”逐渐火了起来。


为了我们的咽喉健康,咽喉护理变得越来越重要,“AVSS健康成分”这一概念也从日本传入了中国。龙角散桔梗润喉片是集“AVSS健康成分、龙角散草本粉末、桔梗粉末”三者于一身的草本润喉含片,像是最近大火的时代少年团,其中rapper担当严浩翔就把龙角散润喉片随身携带。




而龙角散桔梗润喉片的主要成分AVSS,就是刚刚提到的红豆和茶叶,龙角散与日本长崎大学感染分子药学研究室分支机构AVSS共同研发的龙角散桔梗润喉片,是首次将低聚糖和茶多酚等天然成分应用于润喉类产品。


而其中的桔梗粉末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甘草桔梗射干汤》出自黄元御《四圣心源》[2-3],用于治咽喉肿痛生疮者。黄元御认为咽喉为升降之地,咽通六府而胃为之主,喉通五藏而肺为之宗。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浊气堙郁,则病痹塞,相火升炎,则病肿痛。下窍为阴,上窍为阳,阴之气浊,阳之气清,清气 凉而浊气热,故清气下陷,则凉泄于魄门,浊气上逆,则热结于喉咙也也。4-5]




在《中国中医急诊》里刊登了一篇《甘草桔梗射干汤加味治疗急性单纯性咽炎 (肺胃实热证)临床研究》中,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治疗后中医组及西医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低于西医组。

说明甘草桔梗射干汤用于急性单纯性 咽炎(肺胃实热证)患者效果明显。证明了桔梗这味药不断发展成为有效治疗咽痛的基础方。


除此以外,还有最重要的成分:龙角散草本粉末。龙角散的草本粉末看说明含有木瓜,母菊花等有益于咽喉的草本植物,将其直接干燥研磨成粉,加入在小小一粒含片里面,可以温和护嗓。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木瓜,不是我们平时吃的水果木瓜,而是一种叫“木瓜”(别名木梨)的中药,其所含木瓜多酚对咽喉炎症,感冒,哮喘引发的咳嗽都有抑制的作用。




另外,龙角散桔梗润喉片中中所含桔梗、母菊花等均来源于龙角散与秋田县等日本地方政府共同推进的草本种植项目。


当然,除了护嗓以外,减少烟酒等刺激物也很重要,如果长期咽喉不适,也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与传统润喉糖不同,龙角散草本无糖润喉片系列均为小粒形态,每一颗直径仅约8mm,含在口中完全不影响讲话,更适合于开会、演讲、授课等需要高频讲话的场合。



值得一提的是,龙角散草本润喉片系列均为木糖醇无糖配方,每一颗热量不足1cal,即使在意糖分和卡路里摄入的人群也可以安心食用。让健身、控糖人群在护嗓时有了新的选择。

作为日本百年护嗓品牌,龙角散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天然、有效、安全的护嗓产品,从咽喉开始构建人体健康的保护屏障。




[1].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的区别及预防 .百科名医网.

[2]. 孙乐瑾,王华杰,朱永. 柴芍承气汤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9):1870-1873.

[3].胡旭军,范燕萍,郭大昕,等. 柴芍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6):1437-1439.

[4] 朱颖玲,傅长来,唐光华,等. 鼻饲加味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40例[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4):329-331.

[5] 吕冠华,赵书奇,包永欣,等. 清下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黏膜IL-6 mRNA、IL-10 mRNA及MUC2表达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4):9-13.


user avatar   hao-zi-yi-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年轻人也会缺钙

不少年轻人误以为,缺钙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离年轻人还很远。但是其实这个认识是有误区的---虽然衰老会加速钙流失的进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万事大吉,相反,如果年轻人出现了:腿软、易抽筋;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过敏、易感冒等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存在缺钙了(当然,确诊还要到医疗机构)。所以,补钙不只是老年人的事,由于年轻人也存在缺钙的风险,所以对于补钙,年轻人也要上心。

那么为什么年轻人会出现缺钙的情况呢?其实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1. 高盐食物:研究发现,过多的食盐会影响机体充分吸收食物中的钙,且会加速骨骼中钙的流失,所以,控制盐的摄入量,不但可以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还能预防骨质疏松。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人的食盐摄入量处于超标状态。另外,生活中有很多“隐形盐” 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如经常吃的酱油、豆酱、腌菜泡菜等。
  2. 碳酸饮料:大量摄入碳酸饮料时,由于碳酸饮料中的磷酸含量高,很容易引起体内钙、磷比例的失调, 这样不仅会降低身体吸收钙的能力, 还会帮助将骨头中的钙溶解出来,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应该要尽量少喝碳酸饮料,以避免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
  3. 浓茶:茶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而茶叶比较浓稠时,咖啡因的含量也会大大增加,从而抑制身体对钙的吸收,同时也会加快钙的排出。

那么年轻人面对缺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选择补钙食品

我们身边什么食物最补钙呢?第一是奶制品,奶制品是公认的补钙佳品,含钙量高且易于人体吸收。第二是豆制品,豆制品的补钙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如豆腐、豆 腐干等。第三是蔬菜,很多蔬菜中 的钙含量也很高,特别是绿叶蔬菜,如油菜、菠菜等。

二、补钙要讲究方法

不可将钙剂与植物性食物或油脂类食物同吃,因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大多含有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可与钙质结合而妨碍钙的吸收。而油脂分解之后生成脂肪酸,同样可与钙结合而不易被肠道吸收。

三、促进钙吸收

无论食补或是药补,都要设法促进钙的吸收。当钙随食物被摄入以后,需要多种因素来促进机体对其的吸收与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而维生素D在钙的代谢中起到非常核心的作用,可以很好地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的来源有通过食物摄入和人体皮肤合成两种途径,但食物只占据10%,人体所需90%的维生素D是内源性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人体皮肤中的一种固醇,经过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转变而成。近年来,在对我国部分地区的人群抽样调查后显示,近九成的人存在维生素D水平缺乏或不足。作为维持骨骼健康的基础,维生素 D 缺乏会导致骨骼质量下降,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引发骨折。除了促进骨骼、牙齿健康,维生素D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大脑与神经系统。有助调节胰岛素浓度与糖尿病控制。协助维持肺功能与心血管健康。影响与癌症相关的基因表现等好处,可谓是保障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营养素。

通常,我们从三种来源获得维生素D:食物,阳光和营养补充剂。而日常饮食很难满足我们身体每日所需VD量。说到晒太阳,抛开上班族朝九晚五呆在室内不说,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下,皮肤容易变黑长斑、衰老,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而言,可是避之不及的。

所以维D营养补充剂是非常好的方案,不仅服用方便,还能保证补足量。在欧美国家,很多医师都会推荐通过补剂来补充维D,也建议大家选择有医学科研背景的大品牌。

Thorne是美国非常专业的营养补剂品牌,跟梅奥诊所、美各大医学院都有合作。它家的维生素D-5000,是获得国际NSF Certified for Sport®认证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的运动队也选择它家),1粒胶囊VD3含量为5000IU,即可补足每日所需维生素D,提升体内钙质吸收,强韧骨骼,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四、减少钙流失

有时钙补了不少,也比较注重增加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C的摄取,结果却仍然缺钙,那很可能是某些不当的食物成分(就像上文提及的)增加了钙的流失,需要及时调整。

二、定期除螨

在皮肤科门诊,我们总能遇到这样一个患者群体:他们要么脸上的痘痘总是反复,要么一脸的痤疮难以痊愈,要么身上到处瘙痒,一会儿这里挠挠,一会儿那里抓抓,有的还时不时的打起喷嚏。患者们不断在找原因,但是在各种原因之间兜兜转转,却又忘记了最亲密的,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自己的被窝。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元凶就有可能是被窝里的螨虫。

有人可能会对小小的螨虫嗤之以鼻。要知道,螨虫无法肉眼看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么微小的生物,能在人体上造成什么大的损伤呢?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螨虫除了直接损伤皮肤,它的躯体和各种代谢产物还能导致过敏。螨虫的排泄物中所含的酶、螨蜕皮过程中产生的皮屑、螨虫的唾液或腺体分泌物、螨尸体分解时产生的可溶性蛋白等,都是潜在的过敏源,其中螨虫的粪便颗粒是最强烈的过敏原,能轻易穿透呼吸道引起鼻炎、结膜炎、哮喘等症状的发生和发作。螨虫蜕皮和死亡后的尸体碎片,螨虫的唾液和腺体分泌液也是强烈的变应原。这些变应原颗粒小 (10~40μm),易于悬浮在空气中被吸入体内,非常稳定,在一般住房的残留时间可达10年以上。 当机体吸入或接触上述变应原后,可通过Th2辅助细胞活化B细胞,产生IgE 抗体,并引起过敏反应。对于有鼻炎的人来说,枕头上的螨虫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以引发过敏性鼻炎---打喷嚏、流鼻涕就有可能是过敏的前兆。

研究显示,一张普通双人床上,1g的床尘中可以有螨虫1000~10000个螨体和螨排泄物。如果螨虫没被及时清理,它们就会不断繁殖,不到3个月,尘螨就可以繁衍出300个后代。在这期间,每只螨虫排出的粪球,都超过了1000颗。一张睡了三年不进行除螨的床垫,就会有上千万的螨虫在上面生活。如果不注意除螨,可以想象一下,你要和多少螨虫尸体和粪便“共度良宵”?

而且更让人头疼的是,螨虫特殊的身体构造,可以提高其生存能力,其腿部的倒钩形状可以牢牢抓住床褥纤维和皮肤,让普通力度的拍打无法将它们拍落。

那么,我们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消灭螨虫,来避免自己的健康受到危害呢?

  1. 晒:每隔一两个月,就把被子、枕头拿到太阳底下暴晒,能杀死藏在表面和浅层的螨虫。
  2. 烫:洗被子、床单时,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能把藏在深处的螨虫也统统干掉。
  3. 冻:螨虫还很怕冷,在北方的冬天,把被子晾在干冷的室外,就可以把螨虫都冻死;在南方,给孩子玩的毛绒公仔等小物件,可以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在零下17℃-20℃中冷冻至少24小时。
  4. 干燥:螨虫喜欢潮湿的环境,遇上回南天、梅雨天,床上又暖又湿,它们繁殖也更快,所以,使用吸湿机、空调保持房间干燥,或者房间保持通风,都可以抑制螨虫的繁殖。
  5. 吸尘:定期清理家里的灰尘很有必要,现在市面上有一些除螨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进行除螨。当然,除螨仪的原理不仅限于吸尘,市面上一般的除螨仪都是采用的拍打+吸尘+紫外线功能进行除螨杀菌, 部分带有热风效果。其中最重要的功能,也就是除螨的关键是拍打功能。

三、口腔卫生比想象的更重要

国人普遍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牙齿掉光,是年龄增大的必然现象。其实不然,年龄增大确实会导致牙龈萎缩,导致一部分牙齿脱落,但是不能把锅都甩到年龄上,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在国人的牙齿脱落中,也要占不小的比例。还有一些老百姓认为,“上火”是造成口腔问题(尤其是牙龈问题)的“元凶”。实际上,造成很多口腔问题的元凶是牙菌斑。食物碎屑、寄生菌、唾液粘性成分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可混合形成牙菌斑。牙菌斑对口腔菌群的生存及致病性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健康状态下,菌群的正常活动并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局部 pH 改变)细菌附着到牙釉质上,在多种致病因素的驱使下周围环境开始改变,有害细菌开始对牙齿周围组织造成侵害,从而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而龋病和牙周病,就是牙菌斑失控之后经常造成的两类口腔疾病。也是国人牙齿脱落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牙周病,严重时可以导致全部牙齿脱落,严重者会影响到患者咀嚼、发声等)。不要以为年轻就能免俗,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患上了严重的牙周病,可能年纪轻轻就会开始掉牙齿了。想象一下啊,你现在所习惯的绝大多数山珍海味,都要因为自己的一口烂牙,而在往后余生中退场-----这对于讲究口福的年轻人来说,是件多么煎熬的事情。

除了掉牙齿,还应该注意的是,大多数口腔疾病和疾病与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拥有着相同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和高游离糖的不健康饮食。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也正在被慢慢证实。例如,据报道,糖尿病与牙周炎的发展和进展有关。此外,高糖摄入与糖尿病、肥胖和龋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牙菌斑中的细菌菌体蛋白进入发炎的齿龈与牙周组织的毛细血管里,造成静脉血凝集,这也是心脏病发作的病理基础。此外,在动物实验中也发现,用口腔的致病细菌感染实验鼠,细菌会经血流进入心脏,引起动脉炎、心脏病。英国一项研究也发现,口腔内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会增加早老性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

所以如果不能坚持健康的口腔卫生,任由这些牙菌斑长期存在并“繁衍壮大”,不仅有可能引发系列牙齿与牙龈问题,还可能成为一系列其他系统疾病的“帮凶”。

那么平常要如何维护口腔卫生呢?

维护口腔卫生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个人口腔维护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包括少吃高糖、辛辣食品,少嚼槟榔等)、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专业口腔维护包括局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以及洁治(洗牙)等。关于个人平日里应该怎么维护口腔健康,专家们是这么建议的:

1. 早晚有效刷牙、饭后漱口: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维护牙龈组织健康。掌握水平颤动 刷牙法,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饭后及时漱口,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保持口腔清洁。

2. 使用保健牙刷,注意及时更换:

保健牙刷具有以下特点:

  1. 刷头小;
  2. 刷毛排列合理,一般为 10~12 束长,3~4 束宽;
  3. 刷毛较软,刷毛长度适当,刷毛顶端圆钝;
  4. 牙刷柄长、宽 度适中,握持方便、感觉舒适。

刷牙后应用清水冲洗牙刷,并将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头向上放在口杯中 置于通风处。一般应每 3 个月左右更换牙刷,若刷毛发生弯曲或倒伏,则需立即更换。

电动牙刷在清除菌斑和改善牙龈健康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尤其在控制口腔卫生依从性差的人群中占明显优势。最近的研究表明,声波震动牙刷对所有牙位的菌斑清除效力优于普通电动牙刷,从而为声波震动牙刷的使用提供了临床依据,使其成为家庭口腔护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工具。

4. 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在同一个家庭里,每个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口腔保健需求也不相 同。一个人一把牙刷和一个口杯,分开放置,可以避免交互感染。

5. 选择牙线、牙间隙刷、水牙线(冲牙器)等工具辅助清洁牙间隙:刷牙时,牙刷刷毛不能完全伸及牙间隙,如果能够配合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水牙线等工具帮助清洁牙间隙,可以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

6. 根据口腔健康需要选择牙膏:牙膏可增强刷牙时的摩擦力,帮助去除食物残屑、软垢和牙菌斑,并有助 于消除或减轻口腔异味,使口气清新。成人每次刷牙只需用大约 1 克(长度约 1 厘米)的膏体即可。如果在牙膏膏体中加入抗菌药物,则具有减少牙菌斑的作用。

简而言之,有效刷牙能清除牙菌斑,是最主要的个人口腔维护方法。而牙线、水牙线(冲牙器),则是对刷牙的有益补充。

参考:

1、科普中国:xinhuanet.com/science/2

2、马江涛 柴爽 万雷 ,维生素 D 缺乏对骨和骨外作用研究进展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0, 26(1): 109-112.

3、潇湘晨报:痒痒痒痒痒……可能是螨虫在作祟

4、汤葳,尘螨与过敏[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0, 14(4): 405-406.

5、新华社新媒体:枕头里藏着大量螨虫你敢睡?教你一招快速杀死螨虫

6、乌日汉,郭小娟,王怡.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与控制 [J],微生物学报,2018,58(11): 1950-1960.

7、WHO:Oral health who.int/health-topics/o

8、人民网:保持口腔卫生远离痴呆 scitech.people.com.cn/n

9、中国牙龈健康专家共识.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2015年9月11日第82期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聊一个比较新颖但又是当今营养学方面比较前沿的内容:精准营养。

营养这个词尽管出现了很久,但是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其实是不考虑营养需求的,而只关注温饱问题,将填饱肚子作为唯一需求。

不过进入20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在很大范围内解决了温饱问题。于是营养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各国相继推出了膳食指南及各类营养指南,“营养”这个词开始真正成为了显学。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们看起来吃得似乎是很丰富了,指南也写得挺完整的,可是为什么当今社会依然会存在很多因为营养不良而影响的健康问题呢?答案就在于:营养并不够精准。

一、 隐性饥饿背后的人群个体差异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一日三餐就可以保障营养健康,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同样的摄入,有的人营养缺乏,有的人却表现出了营养过剩。甚至很多时候,看起来营养过剩导致了肥胖的个体,却出现了某些维生素的缺乏,这又是为什么?

答案在于人的个体差异。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哪怕就是同卵双胞胎这种初始遗传物质几乎一致的人,随着发育和成长,也会呈现出差异,这就是个体差异。

事实上,人类的个体差异非常高,高矮胖瘦美丑都是个体差异,这就对营养提出了考验。

我们的营养建议是针对群体的,其概念是统计学上满足大部分人群需求的参考值,具体到某个人来说,可能就要因人而异了。

结果就是,尽管我们按照营养建议进行摄入了,然而它可能并不是每个人摄入该种营养素的最佳推荐值。

就像同样的教育同样的试卷结果不同人的考试成绩不一样,明明按照同样的营养建议进行摄入了,有的人过剩了,有的人却仍不足。

而营养如果不能让我们刚好合适,长期下来,可能对健康也不利。

那么如何才能让营养精准匹配每个人的需求呢?

答案就是精准营养。

所谓精准营养就是指依据个人的遗传背景、生活特征、生理状态以及代谢指标等内容,对个人的营养进行具体的个体化干预,从而实现维持机体健康的目的。

通俗的说,那就是四个字: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对个人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推荐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当今科技的发展给出的新的解决思路。我将其总结为两条思路,一条是源头,一条是结果。

1、源头——基因

基因决定性状,这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道理。一个个体的个体差异核心取决于其遗传物质差异,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健康状况都很大程度受到了基因的决定和影响。只要我们破解了个体的遗传密码,那么我们就可以对个体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其实现在已经有许多基因检测出现了,相信很多人也已经尝试过了,但是这些其实只是一些基因多态性和表型的相关性研究,并不能直接预示实际情况。

这些内容的确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不过必须指出,我们对基因解读还非常的浅显,且基因到终端表型需经历表达翻译,剪切修饰等繁复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我们的源头预测极有可能出现偏差。

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从源头上的基因来寻找个体精准营养的密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结果——代谢物

代谢物简单粗暴,直接检测我们的营养素标志物的水平,缺什么补什么。代谢物相比于基因,其对营养状态的提示作用更直观且易于调控。

不过代谢物检测也有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医院让医护人员抽静脉血然后进行检测分析,这无疑的增加了普及难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天天去医院去抽血,而且有时候还要抽好几管血。自己在家中采集静脉血上的技术问题也不容易掌握,消毒、设备、采血袋以及采血方法等都不是简单一个人可以操作完成的,再加上自己在家中采集又会伴随着血液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变化等问题。

可以说静脉血检测其实并不适合日常频繁检测的情形,这对于精准营养来说就是一个障碍。而为了更加简单快速的收集和检测血液中的营养素成分,研发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那就是干血斑技术。

干血斑( Dried Blood.Spot,DBS)可能对于很多知友来说较为陌生,但是这种技术已经是业内早已成熟的血液采集和保存方式了。早在1963年研究人员就已经采用干血斑技术来进行婴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中[1]。而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干血斑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临床药物检测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多个领域中[2]。

干血斑的使用非常方便,用少量指尖血滴于滤纸上晾干后制成干血斑样本,然后就可以常温寄送到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相比于液态血液的检测,干血斑样本的采集、运输及储存都更为简便、快捷、安全。干血斑样本的采集无需专业医护人员的参与,受试者可以在家采样,采样过程疼痛感低,病原体感染的风险也较静脉采血要低。因此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精准营养中。

想象一下,如果不确定个人的最近膳食营养到底合不合理,又不能总是进行大量液态血液采集和冷冻保存等,那么用干血斑直接采集个人的少量指尖血然后常温运输,自然极大的方便了对个体的营养状况判断。

当然,干血斑采集和保存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针对有些稳定性较差的代谢物的应用有限,因为有些代谢物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再加上干血斑收集的血液量较少,可能会不适用于一些在血液中含量极低的化合物的检测。而目前,汤臣倍健的干血斑检测方法已经可以实现包括针对人体中多种维生素(脂溶性及水溶性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及重金属、多种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及Omega-6脂肪酸)、心血管疾病标志物(同型半胱氨酸)、γ-氨基丁酸(人体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酸谱等目标物的分析检测方法,两项技术研发成果正在申请专利保护,并在全球营养检测应用领域处于前沿状态。

那又该如何做到精准的营养补充呢?汤臣倍健研发的维生素微片胶囊组装系统为此提供了可能。它由智能算法(综合考虑干血斑检测结果和其他影响因素)控制,在微片工艺技术和自动化计数设备的帮助下,可以做到自动组装相应剂量的个性化维生素微片胶囊,从而实现个性化维生素产品的定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干血斑检测的项目可以进一步扩大,有全新的更高效的色谱、质谱等改进,未来可以检测出越来越多的代谢物。

高明的医术讲究治未病,很多健康问题其实都和营养以及个人的习惯有关,是长期的积累才造就的,因此健康的维持必须从日常点滴做起,精准营养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期待未来有更便捷更精准的个体数据解读,从而为我们的健康提供更加精准的建议。

[I] Guthrie R, Susi A. A simple phenylalanine method for detecting phenylketonuria in large populations of newborn infants J. Pediatrics, 1963, 32(3): 338
[2] Wagner M, Tonoli D, Varesio E, et al. The use of mass spectrometry to analyze dried blood spots Jl. Mass Spectrom Rev, 2016, 35(3): 361


user avatar   qiu-ju-zi-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觉从统计角度分析的回答还比较少哎。正好七月份公布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最新排名(500强 - 财富中文网 - FORTUNEChina.com),可以拿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

1.中国国企规模很大。

2.国企大部分都是挣钱的。

3.国企能挣到钱的原因很复杂。

4.国企的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5.国企还需要继续改革。

还有兴趣往下看的读者请打开wifi,多图杀猫

----------我是多图的分割线,非wifi读者请尽快撤离--------

1.中国的企业有多大?

世界500强里有115家是中国企业(含港澳台),仅次于美国的132家。其它国家和中美两国不在一个数量级。通过和世界各国企业比较,能更好的判断国企巨头的规模。


而且这500家中有96.6%集中在以上16个国家,基本上构成了G20的主要成员国。

2. 中国的500强都在哪?

前面讲到115家中国企业是包含大陆和港澳台的,那么这些企业都位于什么地方嘞?

毫无疑问北京一个城市就有56家世界500强。之后的上海、深圳、台湾和香港构成了第二梯队。其它城市为第三梯队。其它新二线城市如成都重庆等表现并不亮眼。

3. 500强里国企有多少?

所有115家500强中,大陆的国有企业占到了73%,而且普遍规模非常大。

排名前十中共有三个中国企业,分别是排名2、3、4位的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中国排名最靠前的民营企业是台湾的鸿海集团第27名,是富士康的母公司。大陆排名最靠前的民营公司是华为集团,排名83。

4. 国有企业到底挣不挣钱??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算了所有500强的平均利润,美国132家,中国115家,日本51家和台湾香港企业的平均利润。结论很有意思:

在世界500强里面,中国国企的利润是略高于平均水平的。台湾香港和日本的企业都略低于平均。美国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平均的1.6倍。大陆民营企业的利润只有平均的60%。

当然这跟企业的规模绝对是有关系的。更好衡量标准应该是资产回报率,但是挨个找各个企业的总资产实在太累了。。。。。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大型国企确实是盈利的,而且挣的钱不少。

6.国企为什么能挣到钱?

你一定猜不到世界500强中最赚钱第5家公司里,有4家都是中国的,而且是同一个行业。

2017世界500强利润排行榜

是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构成四大行,年利润仅次于苹果公司。其中工商银行的利润(41884)是华为集团(5579)的7.5倍。而其中利润最低的中国银行24773,也比500强里中国6家汽车制造商第利润总和还要多一倍!(上汽4818,一汽2411,吉利1266,北汽1260,东风1415,广汽552)。怪不得各路工科生都想转金融对吧。

更夸张的是,这四大行的利润率都非常高!!分别是28.36%,25.79%,23.61%和21.79%。也就是说这些银行每卖100块的服务,利润至少有20块。呆会和汽车行业比较一下,我的眼泪要掉下来了。

这种畸高的利润和利润率显然是由国家政策导致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存款利率不市场化,导致存款利率过低,别说挣利息了,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过。然后贷款利率又是半市场化的。所以银行可以超低利息拿进来,高利息贷出去,再加上杠杆,钱太好挣了。这基本可以认定是全国人民在补贴银行了。

其它非金融国有企业集中在能源,电力,通信,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些行业大部分是自然垄断的行业,因为规模效应比较明显。即使这些行业由民营资本控制,也会产生垄断,并且使用成本更高,比如墨西哥电信集团。

7. 国企的国际竞争力如何?

之前讲了,大型金融国企基本是吃制度红利,只要利率管制存在,就能躺着挣钱,应该国际竞争力比较有限。

非金融国企,如能源,信息,交通和基础设施不好比较,因为首先这些行业天然垄断。其次国企担负着社会职责,直接比利润率不公平。

我觉得500强里唯一能用市场机制比较的行业就是汽车制造业了。我们可以通过净利润率比较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因为技术好管理好的企业,显然利润率会高一些。

世界500强中一共有22家汽车制造企业,其中两家还从事其它重工业所以不加入统计,我计算了剩下20家的净利润率:


先吐槽一下工商银行的利润率几乎是宝马的4倍,4倍啊亲!!!!其次我们看到中国一共有6家企业上榜,除吉利汽车以外都是国有企业。感觉整体分成了两个梯队,上汽和一汽利润率和民营的吉利差不多,都在10位左右。而北汽,东风和广汽三个国企基本上利润率很低,还不如印度塔塔。考虑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和较强的产业保护政策,我感觉这样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吧。

整体上感觉,至少在汽车行业,中国的国有企业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比较远,但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好的话,是可以和民营企业竞争的。

8. 国有企业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肯定是有问题的,运转效率不高大家都感觉的到。但是有的新自由主义的学者说要全盘私有化,就显但很奇怪了。好比你跟医生说自己头疼,他却跟你讲,你把头砍下来就不疼了。

我感觉大型国有企业主要有这些问题吧:

1.预算软约束。就是知道自己是国资背景,企业倒了政府也要救,那我干嘛好好经营?于是索性就不好好经营了。

2. 代理人问题。国企的经理人不会想着让企业多盈利,他想的是自己能升官。或者反正不是我的公司,不如中饱私囊,很难监管。

3. 国企本身职能有冲突。既要保证民生,又要挣钱。像中储粮这种企业,玉米价格高的时候他有储备,但是为了稳定市场,又只能亏本往低了卖。往西藏修铁路修4G基站根本不挣钱,但还是要修,政府命令的。

4. 负债率基本都偏高。因为国有企业从银行贷款比较容易,而股权融资又比较有争议,所以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的运行风险。

为了解决国企中存在的问题,感觉政府也一直在推各种政策,我没有仔细了解,但感觉主要有这么几点吧:

1.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市

国企上市或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一般可以改善企业但治理结构,因为信息会更加透明,而且也有了可以和同行业其它企业比较了。同时通过股权融资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快扩张,投入更多资金到技术研发。

2. 国有企业分类

比如分成国防安全类的北方兵器,成飞沈飞,民生保障类的中储粮,市场竞争类的格力电器等等。不同类别采取不同但运营和监管方式。

3. 国有企业合并

国资委之前管理近200家央企,做到面面俱到实在太难,如果将类似但企业合并,就能减少管理成本并增加企业竞争力。比如南车北车合并,宝钢武钢合并。

4. 行政管理转变为股权控制

政府不在直接干预竞争型企业的运营,而是通过资本回报率来衡量企业运行的好不好。不好的话就通过董事会更换经理人。这实际上就是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


感觉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暂时还在酝酿阶段,多给一些时间的话,应该能看到更多有活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企业。




  

相关话题

  高一,爸妈不让打游戏给买了苹果,把安装限制解除后可以下载,该不该打游戏?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转基因农作物? 
  iPhone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功能? 
  现在的男孩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今明两年高职院校将扩招 200 万人,将带来哪些影响? 
  应怎么看待「复旦大学退学学生写出《薄学而渎职的复旦》后,在某综艺节目中和复旦教授论辩」这一事件? 
  假如遇到学生在黑板上写着「××老师之墓」,身为老师,你会怎么做? 
  大家都为了多少钱在坚持996? 
  自动化测试的成本高效果差,那么自动化测试的意义在哪呢? 
  有哪些伤害很高,输出很低的经典案例?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