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分割出了省份,罗马帝国分裂出了国家? 第1页

  

user avatar   guo-jia-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罗马帝国的继任者无能。

罗马帝国的终结是被外来入侵者击败并瓜分。和中国不同的是,瓜分罗马帝国的蛮族并未完全接纳罗马政体,而是自成一系。再加上教廷在传播罗马文化中的特殊作用。此后的欧洲无论文化还是政治结构,都和罗马帝国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罗马帝国是个消亡的帝国,和此后的奥斯曼帝国并无不同。只不过现在欧洲各国在攀亲戚的时候,喜欢把族谱接在罗马帝国上,加之欧洲文明三百年来的强势,给人一种罗马未亡,欧罗巴永远兴盛的假象。

现在要是某个伊斯兰势力宣布自己是奥斯曼帝国的继任者,并建国。我们会问他为何没有继承奥斯曼的全部领土么?当然不会。一个道统上灭亡的帝国是没有继任者的,自然也不存在领土完整的说法。


user avatar   chen-hao-9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地理环境:

欧洲是地中海,文明是从海岛(克里特)和半岛(希腊、罗马)发展出来,带有鲜明的商业特征,欧洲文明史主要发生在三大半岛上,彼此交通不便,还有阿尔比斯山阻碍,大河之间交流不够。为地方割据造成便利,最要命的是,地中海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冬季,夏季干旱,非常不利于农业发展,人口密度在近代之前一直比较低。人口基数低会造成物质生产贫乏,文明程度不高,解决的办法是从商业牟利,而商人流动性大、逐利性强,易于扎堆对抗政府,难于管理,在中国一向是压制的对象,在欧洲却没法这样干,反而欧洲分裂后产生的商业城邦国家可能生活的更好,这为统一和帝国的管理造成阻力。欧洲同样需要统一,有秩序对商业、农业发展都是有利的。但是罗马帝国的统一是环地中海,以商业贸易为中心展开的,而且一开始就带有殖民特征,罗马人主体是不参与物质生产的,生产的都是奴隶,这造成了主体民族数量不够(战士和官员的数量总是少于生产者的)和持续损耗(不断战争扩张)。无论东西方,帝国的一时崩溃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发现东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其主体民族罗马人和拜占庭人都消亡了,很难恢复帝国的统一传统,逐渐走向了小国的分裂。地中海帝国遭到蛮族入侵破坏之后,欧洲的重心北移,查理曼大帝、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试图统一欧洲,前一位昙花一现,帝国内部还没整合好就分家了。后两位都受到了当时世界强大的海洋帝国英国和陆上大国俄罗斯的全力阻挠,因为无法击败对手而作罢,进入现代之后,民族国家得到强化,欧洲统一就更难了。所以说欧洲不想统一那是扯淡,说欧洲人文明,抛弃武力另辟蹊径商量着统一那更扯,是尝试武力统一不断失败后的无奈之举罢了。中国是海中地,文明以发源于大河附近的农业文明为主,东亚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充足,发展农业十分有利,但是年际波动很大,水患、荒年频仍,无论水患还是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灾荒救助都需要稳定的政治秩序,需要对中国的两条大河的长期全面的治理。所以中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来源于会治水的”大禹“。中国地形三级梯度明显,炎黄部落就是从第二梯度的黄土高原冲下来逐鹿中原的,第三梯度的两大平原基本连成一片,统一的难度不大,如果是地形相对复杂的朝鲜(北部连绵的山地、东西大海)和越南(北部、西部山地、东部大海),虽统治千年以上,最终却没有纳入版图,这说明地理连续性的重要性。足够大的版图才能覆盖两大水系,保证治水,保证一地灾荒可以从另一地的丰收中得到救助,因此治水、救灾、易于统一的地形、稳定多数的主体民族和主体文明、稳定发达的农业和受抑制的商业是中国相对于欧洲的统一利器。

2.文字和扩张

汉字统一书面语,成为口语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工具,其功效自然无需赘言,表意为主的汉字维持了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的文化联系,比罗马帝国的表音拉丁文有效的多,但是无需夸大,汉字不能统一属于不同语系的朝鲜语和越南语,他们有机会还是断然的与中国切割了。关键是,汉字、汉语是随着汉族一起扩张的,各大方言本质上还是汉语的一个分支,语法接近,使用相同的书面表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相比之下,拉丁语就随着罗马人的消亡变成死文字了。中国统一的秘密在于汉族5000年来在东亚大陆的持续扩张,从一个黄河上游的小部落变成13亿人口的大民族。单一民族总是倾向于统一在一起,汉族中按照不同的民系和地理分割划分出了各个省份,中国各省从历史渊源来说,在欧洲都具有形成国家的潜力,但是实际上政治、军事、文化的独立性都远远小于欧洲相应地区。汉族扩张的秘诀在于发达的农业生产、高生育率和总体上优势的军事力量,使原住民无法和汉族竞争,逐渐从生产条件好的地区撤出或被同化。今天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基本生活在山地、边境和穷困地区,凡是散居的都被同化严重,中国王朝兴盛期都在忙着对外开疆,对内清除异己,如朱元璋对大理的白族毁文灭族内迁、持续改土归流,才让云南稳定纳入中国版图。明清四百年才让台湾、云贵成为汉人核心区、宋以后福建才逐渐汉化,东北和内蒙汉化靠的是闯关东和走西口等。

3. 大一统和华夏观

这个别人都介绍很多了。这里提一个反例让大家思考,要说同化和世界观对统一的力量,恐怕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惊人的扩张速度和同化力量 不输华夏汉人吧,西亚四大文明中心:埃及、巴勒斯坦、两河、波斯统统被伊斯兰收编,阿拉伯人同化了三个。为什么阿拉伯世界还是长期四分五裂呢?这涉及到统一的另一个关键词,谁来统一?统一的文明在其地理单元必须有一个核心。阿拉伯的问题是埃及、伊拉克都想当头整合,却势均力敌、互不相让,沙特是宗教中心,却世俗力量不足。而且阿拉伯世界的地形是哑铃型,中间的巴勒斯坦是个链接两大单元的狭窄走廊,一旦掐断,两边就沟通困难。而中国的核心自古一直是中原,统一模式一向以逐鹿中原,占据农业最发达、文明最兴盛的中原地区为目标,之后收拾边角料相对容易。这也是中国的优势。

4.对外的抵抗

对外有力的抵抗同样是保持文明统一的重要因素。否则我们不能解释气候、地形等各种条件和中国类似的印度为什么长期分裂?其实印度的现状就是元朝模式长期固化的结果,元的四等人制度和印度种姓制是一样的,只不过印度用宗教使其在意识形态上更正统了。印度的最大的问题是,本土民族不能抵抗外来的侵略,一波波入侵者带来纷繁的民族和宗教,为统一造成了障碍。中国历史上虽然总体上对游牧民族是被动挨打,但是抵抗基本上是有效的。我们有长城和广大农牧过渡带的牧场,可以养一只同样彪悍的骑兵和游牧民族对抗,甚至一度战而胜之。由于中国人顽强的抵抗,游牧民族即使占领中国,也不得不在文化上认同中华文明,否则定然统治不稳。印度则遭受从开伯尔山口入侵的中亚人的一轮又一轮的入侵。坚韧不拔、不易屈服的民族性(相对于大多数民族)也是我们统一重要的精神力量。


user avatar   pang-ting-0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因是什么?按理来说九十年代经济比八十年代要好啊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相关话题

  英国人有哪些令人敬佩或者令人恐怖畏惧的细节? 
  如果可以,你最想给秦始皇什么建议? 
  克罗地亚为什么叫 Republika Hrvatska(赫尔瓦茨卡共和国)?其中文国名是否翻译失误? 
  有谁能够介绍一下台湾高砂军? 
  如何看待《牧神记》完更? 
  中国古代引进新作物多长时间能全国普遍种植? 
  历代帝王,谁的履历最完美? 
  为何当年明月的玩笑话「日本战国时代就是县长互打」被部分人拿来讽刺这段历史? 
  游戏 fgo 中国从者调整是否和游戏《江南百景图》岳飞事件有关?反映了哪些问题? 
  北宋的军事实力怎么样?南宋的军事实力怎么样?在中国古代割据王朝中能排前三吗? 

前一个讨论
请用一句话模仿你的物理老师?
下一个讨论
为何当年生物专业那么火?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