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表面光滑的小球,能否观察到其转动? 第1页

  

user avatar   jerry-he-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前提是不允许触碰这个球,有一个相对比较可行的办法:

精确测量球的红外辐射,因为多普勒效应,球应该一端有红移,一端有蓝移。

时空扭曲什么的实在是太高大上了。。


user avatar   RedHairGriff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在其他答案的评论区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当一种实验方法被提出时,对应的疑问便接踵而至,然而很多这些问题所关心的焦点在于提出的实验方法对于极端的测量参数是否成立,而不是针对答主们的实验方法是否能够自圆其说、是否能够印证答主们编写答案时所作出的一系列假设。对于一种实验方法,它肯定有自适的测量范围,不谈这个范围而只找极端反例对于题主的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我举个例子,

司马长空

提出的方法是对小球进行小范围加热,并测量相应较大距离之外的温度变化——我认为对这个方法的可行性讨论可以这样进行:

根据导热方程:

其中是导热系数,而是热扩散系数,是材料密度,是材料热容。当作点热源假设(小球静止)时,热源项可用delta函数替代,从而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可以用来判断实验测量参数范围的量:

它是对时间内热传导范围的一个估计。对于铜来说,常温下大概在,大概在,算下来对于的传热距离,需要的传热时间是。为使答主的模型工作的更好,我们使用铀浓缩离心机的参数:根据维基(

en.wikipedia.org/wiki/Z

),分离气态铀同位素需要的转速,取转子直径作小球直径。在的时间内,小球完成了1350转,以小球为参考系,位于赤道上的热源在这段时间内实际上是线热源而非点热源。因此,如果上述的小球以上述的转速旋转,用答主的方式测量小球加热点周围量级上的等温线,是可以测得小球在旋转的。对于其他的regime,也可以进行类似讨论并找出这个方法合适的实验参数空间。

第二,在讨论这种默认对原系统扰动需要尽量小的情况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原系统维持其定义需要的能量和实验探测涉及的扰动能量分别是多少。实验的本质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信息的获取必然伴随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如果实验本身造成的能量扰动足以使原系统失去原有意义,那么这个实验方法是不可行的。从这个问题出发,同样是上面提到的答主的例子,使用热传递进行测量不涉及原系统机械能变化,或者说机械能变化可以忽略;而你要是“咬破手指往上抹血”,不仅对于光滑表面抹血没用,而且就算抹上去了样品表面条件也变了,原系统条件被严重破坏;另外我要说,如果小球高速旋转,比如达到离心机转速,那么它很可能是被置于高真空之中——你抹个血让我看看?这两种实验方法的本质区别即在于此。我一直觉得讨论科学问题时开无聊的玩笑非常没意思。

在这一部分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对其他答主提及的光学相对论多普勒效应测量法的一点讨论。其实我原先是简单答了这个问题的,只说了两个可能可行的实验原理但没考虑细节:相对论多普勒效应和逸出功移动/展宽测量。后来我仔细算了算相对论多普勒效应,发现这个方法行不通(所以我默默删了答案)。其实道理很容易理解:小球表面是光滑的,假设它无限光滑,粗糙度为0;那么,光抵达球体表面时,它会发生镜面反射,漫反射部分为0;因此,光发生的动量转移的方向,全都在球体表面的法向(法线所在直线过球体球心),而不是球体三个角速度分量对应的球体表面线速度所在的切平面。因此,即便能够测得光频率移动,那也是因为小球在入射光的作用下发生了反冲(包括刚体反冲和表面光致弹性压缩反冲),而不是因为小球在转动。虽然对于小球这个非惯性系,狭义相对论的使用要十分小心(比如欧氏几何不成立),但是我觉得对于题主这种情况,在假设光和球只有点作用且不考虑反冲的前提下,是可以使用的,我这么算了一下发现光的频率没有任何变化。正如上面所说:无能量变化则无信息传递。说远一点,激光测速/振动的原理中,激光动量的改变方向和待测速度的方向的内积都不是零,这也是这些原理不能用于解答题主问题的原因。

在我发现光反射多普勒效应法不管用之后,我大概计算了一下逸出功测量法(由于相对论多普勒效应,小球看到的入射光频率与实验室系中不同,而光电反应产生的光电子可以在实验室系被测量到,如果测量得到的逸出功与静态相同材料的逸出功不同,那么小球表面非静止)的参数需求:这一方法要求电子能量测量精度达到,而目前基本大家测量逸出功的精度大概在(Novikov A.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work function in doped silicon surfaces[J]. Solid-State Electronics, 2010, 54(1): 8-13.),所以这个方法是不行的。

最后,我提出一个我认为可行的实验方案。假设小球是导体但不是磁性材料,那么可以依次在不同的方向(使用不同方向是因为小球旋转角速度分布未知)向小球施加匀强直流磁场。加磁场令小球表面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中代表接地点,代表小球表面测量点(注意此时小球表面不一定是等势面)。电势探针是常见的实验仪器,如果在不同方向磁场条件下能测出球体表面有非零电势,那么球体存在转动。这个测量过程中,球体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电能在测量电路中耗散掉。电势探针测量需要的能量是非常小的。还用那一套离心机参数,令磁场方向与小球自转轴平行,在使用()磁场的条件下,小球赤道电动势约为,应该较容易测得。

如果球体是半导体或者绝缘体,可以尝试将球体放置于强直流电场中(但根据经验为样品安全着想,样品内电场强度最好不超过,否则有击穿的风险),测量系统保持绝热。几乎任何非导体的介电系数都有虚部,这种现象一般使用介损正切值来描述:

因此如果小球旋转,小球材料看到的场不会是直流电场,而是交变电磁场,所以极化电荷分布移动带来的电流会产生热效应,从而使绝热室内温度上升。对于一些介电系数虚部比较大的绝缘体,比如氮化铝(下),这种效应应该比较大,如果有时间我可以计算一下…

若想到别的会继续写,欢迎指正!


user avatar   zhangjiajie0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是一个漂亮的问题!而且还能看到很多很棒的回答!

我非常赞同现在第一位的

@Unix Hater

的答案,他用很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对这个问题看法,对于其中的个别说法,我提出我的补充和一些额外的思考。

首先,针对题主的问题

我们通过普通的肉眼观察或触摸,能发现它的运动吗?

那么回答是,不能。但如果将题主问题中的「观察」的含义引申一下,扩展为使用任何手段的「观测」,那么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有前提的,必须给出参照系,以及周围的空间(主要是空间内所有的质量)。

这涉及到物理学史上一段著名的争论,到底「绝对时空」是不是存在的?我们对运动的判断,是否能够脱离某个参考系?

牛顿定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参考系,后人把牛顿定律适用的参考系叫做惯性参考系。然而,牛顿力学的理论框架本身并不能明确给出什么是惯性参考系。牛顿完全了解自己理论中存在的这一薄弱环节,他的解决办法是引入一个客观标准——绝对空间,用以判断各物体是处于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状态。[1]

在上面

@Unix Hater

的答案中,他在补充里提到的两个小球的例子,正是牛顿用以说明存在某些方法能够不依赖参考系而判定绝对的运动。更有名的一个例子是「水桶实验」[2],大意如下:一个装水的木桶,让他旋转起来。在这个过程中,

1. 开始时木桶在转,水并没有转动,水与木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水面是平的;

2. 后来水随着木桶一起转动,水与木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水面是凹陷的;

3. 如果瞬间停下木桶,水继续转动,水与木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水面是凹陷的。

图片引用自[3]

牛顿就此分析道,在第1,3阶段里,水和桶都有相对运动,而前者水是平的,后者水面凹下;在第2,3阶段里,无论水和桶有无相对运动,水面都是凹下的。牛顿由此得出结论:桶和水的相对运动不是水面凹下的原因,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水在空间里绝对运动(即相对于牛顿的绝对空间的运动)的加速度。[1]

在牛顿看来,绝对时空是存在的,即使是在空无一物的空间里,我们仍然有办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相对于绝对空间)转动的。

然而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E. Mach)认为,
牛顿水桶实验中水面凹下,是它与宇宙远处存在的大量物质之间有相对转动密切相关的。当水的相对转动停止时,水面就变成平的了。反过来,如果水不动而周围的大量物质相对于它转动,则水面也同样会凹下。[1]

马赫的这一思想给了爱因斯坦以极大的启发,最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甚至于之后使用了「马赫原理」来称呼。在1920年前后,J. Lense 和 H. Thirring 根据广义相对论推导出一个旋转球壳产生拖曳作用的公式

等号右边是球壳的质量、半径和旋转角速度。这便是参考系拖曳(Frame dragging),或者专门地,叫 Lense-Thirring 效应。

扯了这么多了,可以回到这个问题来。从上面这么多闲扯我们可以得到这个结论:现在我们能观测的,只有「相对运动」,不论是小球相对于周围的空间转动,还是周围空间相对于小球转动。这种「旋转的质量」总会对周围的空间造成影响,从而产生可以测量的一些效应。

顺便一说,几年前 NASA 发射了「引力探测器B」卫星,花费了17个月的时间,利用卫星上搭载的陀螺仪,仔细地测量了地球转动造成的周围空间的拖曳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语言[4]。要测量如此微弱的空间拖曳效应,这个实验必须设计得如此精巧,堪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项目之一,有兴趣的话不妨了解一下。

当然,以上扯淡都是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哲学体系下谈的——是的,这是个哲学问题,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并不能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能说,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框架下,以上的扯淡都是自洽的。

最后给

@Unix Hater

的答案补充几句

1. 光子也是有自旋的~ :)

2. 一个黑洞只需要三个参数即可描述:质量、电荷、自旋(俗称黑洞三毛理论),所以一团物体是否有自旋,是有本质不同的,也一定是会造成可观测的效应的。比如无自旋无电荷的黑洞是史瓦西黑洞,有自旋无电荷的黑洞是克尔黑洞……等等,它们都有着本质上显著的不同。


参考文献:

[1]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

[2]

Bucket argument

[3]

practicalworld.wordpress.com

[4]

Gravity Probe B



  

相关话题

  《还珠格格》第二部中,为什么紫薇要救皇后和容嬷嬷? 
  如果我欠银行 999 亿人民币还不上,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我在非洲买块地捐给中国,中国是不是就跨亚非两大洲了? 
  如果给你 4000 万元人民币,但是余生不能接触或看到任何鱼类,否则立即死亡,你会接受吗? 
  有哪些有趣的「最弱异能」? 
  有哪些让你忍俊不禁的照片? 
  同样的收入,一份996的工作和一份955工作外加一份每天4小时的兼职工作,你会选哪个? 
  如果把开国的君臣,替换到亡国的那一代刚刚登基的时候,他们有能力挽狂澜吗? 
  世界上有哪些人、哪些事让你觉得细思恐极? 
  如果有一个地方能让人无限下坠到老死,在下坠时都可以干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小米笔记本「比一分钱硬币还薄」的文案?
下一个讨论
GitHub 的 Pull Request 是指什么意思?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