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能否把佛经翻译出《圣经》的味道,把《圣经》翻译出佛经的味道? 第1页

  

user avatar   ri-yue-hui-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约全书•德胜前书(和合本,第二章节选)

译者注:德胜书,英文版作Redsun Book,旧译为略孙书


1:1 回到湖南,我便看察了那五个县的情况,就是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的情况。

1:2 自一月四日起至于二月五日,共三十二天。

1:3 於乡下和县城,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那作农运的弟兄们,作调查会,细听他们所作的报告,得到的材料,乃是很多的。

1:4 我听得的很多农民运动的道理,与那汉口人、长沙人的绅士阶级那里听得的,乃是完全相反。

1:5 很多异事,都是我未曾见过、听过的。

1:6 我便思考,此般情形,很多地方便都是有的,至于一切敌农民运动之言语,都将以迅速矫正。

1:7 那作管辖且革命的,于农民运动所作的一切错误处置,当要迅速变更。

1:8 如此般,方对你们的革命前途有所补益。

1:9 乃因为农民运动兴盛起来,于当今是一个很大之问题。

2:0 无论是中国的中部、南部还是北部,无数农民将起来,在极短的时间,象那暴风,象那暴雨,乃是迅猛异常,如此般,纵是再大的力量,又岂是能压抑住的么?

2:1 一切束缚他们的,他们都将冲决去,以迅跑于面向解放的道上。

2:2 那一切作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及土豪劣绅的,都将为他们葬入那坟墓之中。

2:3 那一切的党派和弟兄们,凡是革命的,都将立在他们的面前,受他们的审判,而作弃取之决定。

2:4 你们将是愿在他们的前方,作他们引领呢?是愿立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以作他们批评的呢?还是愿立于他们的对面,作敌他们的人呢?

2:5 一切的作中国人的,于这三项,都将有择选之自由,而那作时局的,则必将强迫你们,以为迅速的择选。


5:6 我曾在乡里为破除迷信,向那众农民作启示:

5:7 “有人说,凡信八字的,好运必将归于他;凡信风水的,那坟冢的气息也将贯通。

5:8 在这如今的几个月内,见那作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已是均倒却了。

5:8 岂是这几个月之前,那作土豪劣绅、贪官污吏还是归于好运、坟冢气息也贯通的,此时便归于厄运,坟冢的气息便不再贯通了么?

5:9 那作土豪劣绅的,称你们的农会作:‘实在是巧妙的,如今竟是那委员的世界,看哪,纵是拉撒,都将遇到作委员的。’

6:0 的确是不错的,无论是那城里还是乡里,工会还是农会,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无不是有作执行委员的,实是那委员世界。

6:1 但这岂是那八字、那坟冢所出的么?

6:2 实在是巧妙的!那乡下的贫苦者,八字便就都好了,坟冢的气亦是贯通了!

6:3 那创作万物的 全能者乃是值得为敬的。

6:4 但若是弃掉这农会,只称那关圣帝君、观音大士的名为圣,那作土豪劣绅的,岂是会倒却的么?

6:5 那些作帝君、大士的实在很可怜,你们追随他们,这几百个年岁,岂为你们打倒过一个土豪劣绅么?

6:6 如今你们愿作减租的,我来问你们,你们乃是以甚麽方式,是拜假神,还是追随大能的 主,还是追随这农会呢?”

6:7 听闻我所作的启示,众农民们便都笑了。


user avatar   kichiku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那样。

1.2 那时,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在一起。

1.3 有一天,佛就起来,穿着袈裟,拿着金属的钵,到大城里去乞讨。

1.4 在那个城中,乞讨了一圈回到住的地方。

1.5 佛吃过了饭,收起衣服和钵,又用清水洗脚,坐在坐具上。

2.1 圣须菩提就站起来,把右肩露出来,又把右膝跪在地上。

2.2 圣须菩提就问,圣哉,世尊。你必是爱你的菩萨们,也教导菩萨们。

2.3 要是有善人想要发誓成为菩萨,应该怎样安定他的心呢?

2.4 佛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我必是爱菩萨们,教导菩萨们的。

2.5 佛如此说,若有善人,发誓愿想要成为菩萨,就要这样安定他的心。

2.6 圣须菩提就欢喜说,我要听着这箴言了。


弟子约翰品第一

如是我闻。彼时,神与道通。神智慧方便,以神通造万物。神身出光明,人天交接。神乃授弟子曰约翰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约翰具足见证神通之力,于劫中寻弥赛亚者。

利未人于是言:善男子,汝其为谁?

约翰言:善哉,吾非基督。

利未人言:然汝为以利亚欤?为先知欤?

约翰乃做偈曰

善哉诸信众,一切诸弟子,

汝闻旷野呼,声传以赛亚,

因彼上主力,以水濯圣子,

成道虽在后,本性大圆满。


user avatar   yan-wen-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是我闻,一时帝在馄饨国积水潭中,结跏而坐,证得三昧,显示金身,长无量由寻,与虚空等;慧眼大开,放般若之光;以手作刀,厘光与暗为二,曰:明明昧昧,昧昧明明,不可思议。

帝见潭水汤汤,浩浩滔天,乃呪曰:“唵!”分水为地、火、风,四大出焉,百物生焉。山川其条,列星随旋。

……

时有天魔曰波旬者,广集毒欲,毁坏正法。帝修行时,即常干犯。今见帝所造者曰人,居净土中,食仙果而饮琼露,相好心和;波旬复生妒恨,潜欲毁坏。乃变身老蛇,自他化天来至净土,语妇人曰:帝即诓汝,汝知之乎?不者,何以有果味美若彼者,帝禁汝食乎?妇人心动,波旬即取之与食,妇人复给其夫。二人无明即生,三毒遂起;眼前净土悉为地狱,口中嘉果忽成烈火。彼既痛苦不已,求帝荐拔。帝心感焉,语迦叶曰:“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岂虚言哉。彼二人虽迷,然佛性具在,可度化之。”迦叶行地狱中,以般若三昧照彻污垢,引二人上,谓曰:“尔等既起凡心,无由得升净土,滞留须弥山下。今付汝亚当戒律二百五十,汝夏娃三百四十有八,念兹在兹,可祛魔王,可入正法,可升净土,懋哉懋哉!”


user avatar   long-long-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工。

我打算稍微拓展一点,尽可能整体讲一下古生物的色彩复原。所以不仅仅会谈及非鸟恐龙,鸟类,昆虫以及别的东西我也会简单聊一下。

那么就废话少说,直接开始吧。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颜色?

对于人类来说,世界是拥有色彩的,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是对于某些物种来说,它们可能根本就没有“颜色”这个概念,或者它们世界中的“颜色”这一概念和我们人类完全不同。因此,对于色彩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以人类为基准的问题——毕竟我们所见到的颜色并不代表客观事实,只是一种感受。在这个层面上,生物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是什么颜色是不重要的,所以艺术家对于古生物的色彩还原是相当自由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描绘这些生物,比如赋予霸王龙冷峻的青灰色,用来彰显它冷血杀手的气质;给三叶虫涂上毫无亮点的深绿色,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是Lv.1的新手村小怪;亦或者给兽孔类弄上豹纹,甚至给阿贝力龙买一件“三黄鸡”皮肤——对,我说的就是前段时间的那个奥氏圭梅斯龙(Guemesia ochoai )——当然,这些都无伤大雅。虽然很多时候古生物学家会参与到古生物形象的复原之中,但对于颜色,艺术家的主观设想还是起了主要的因素。

(如果问起科学性,他们肯定会狡辩自己参考了某种现生物种,但是画过画的人都知道,画师讲的参考就是在搜索引擎随便搜点东西然后用拾色器疯狂吸色)

因此,纠结于这种颜色到底真不真实就没有太大的必要——毕竟按照现生节肢动物的尿性,三叶虫长得花花绿绿也不是不可能。早些年业内著名的古生物复原师傅Gregory S. Paul就说过:“(色彩复原)这一方面的问题是最容易被问及的,但也是我们最不了解且最不重要的。”不过,对于研究色彩的古生物学家来说,“颜色只是一种感受”的事实并不会影响这种感受的意义,虽然在我和蜜蜂所看到的的颜色并不一样,但是我们却能够解读这种颜色背后的意义进而理解它对于不同物种的意义。即便人类不能像蜜蜂一样看见紫外线,但是我们仍就可以通过对紫外线的研究,来认识蜜蜂的行为与生态——这,也就是对古生物进行色彩复原的意义。

我们的目的,是要借助颜色来理解古生物是如何生活的。

在具体谈论XX古生物是XX色之前,我需要介绍两个概念:结构色色素色

结构色(Structural colour,又称物理色),是一种由生物组织结构导致的光学现象,它不是由色素分子吸收特定波段电磁波导致的颜色效应,而是由于特殊排列的微观结构所产生的折射、衍射、干涉等物理因素产生的视觉效果。我相信大家都见过那些带有金属光泽的甲虫,这就是由于甲虫壳体有非常多的薄层,这样在薄层中就会发生很多次薄膜干涉,最终呈现出非常明亮的“金属色”。

说到这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玉虫色”,这是日本人用来描述虹彩吉丁虫(Chrysochroa fulgidissima)色彩的词汇。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构色,正是因为这是由物理因素造成的特殊色彩,玉虫色不会像普通的化学颜料一样发生氧化褪色,故而能够长期保持极其艳丽的青绿色,所以又被称为千年绿。古代的日本人经常将虹彩吉丁虫的鞘翅作为装饰材料,比如法隆寺所藏的著名文物“玉虫厨子”就是这类工艺品的典型代表。

至于色素色(Pigmentary colour,又称化学色)则更容易理解。这一类色彩的来源是一些化学分子,由于化学分子吸收特定波段的电磁波,故而展现出某一种颜色。举个例子,我们人类的发色就是色素色为主导的。根据黑素体中真黑色素(Eumelanin)和褐黑色素(Pheomelanin)含量与比例的不同,人类的头发展现出黑色、褐色、金色、黄色以及白色。其中褐黑色素虽然名字是“褐色”,但实际上褐黑色素实际呈现出的颜色是金色-红色,故而它在头发中的比例越高,发色就会越趋向于金黄色。许多色素色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这在植物上面尤其明显,比如叶片的绿色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因此色素色往往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演化性状,我们通过探知色素色,进而能获得更多的古环境与古生态信息。

知道了这两点之后,我们就能意识到,结构色和色素色的研究是不相同的。我接下来先介绍有关结构色的研究,当然,这肯定与昆虫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先看一组化石。

我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第一次知道有这种水平的特异埋藏的时候是非常震惊的——这还复原啥呢?直接拿拾色器哐哐哐一顿吸就完事儿了。这一组化石是新生代的甲虫,主要来自于德国,时代为1500万年至4700万年不等。可以说,这些化石印证了结构色的超强稳定性——不仅仅是千年绿,而是千万年绿,毕竟化石面临的条件可远比法隆寺恶劣多了。为了确定这些颜色与结构的关联性,研究人员还是切了几个切面去做了投射电镜,当然电镜结果肯定也非常棒——这直接证明了这一结构与颜色的关联性。如果某些昆虫化石颜色保存并未到这个级别,但却能在电镜下面打出像是的层级结构的话,就可以表明它或许也拥有这种金属色——这样就可以对许多以页岩保存的中生代的昆虫进行色彩的研究了。

说完了页岩,我们还可以看看别的东西——关注我的同学可能注意到我老喜欢拿《侏罗纪公园》打擦,这次我也再拎出来讲讲。虽然在古DNA上面琥珀完全是丢人现眼,但是如果要说对于结构的保护,怕是除了冻土之外没有第二种埋藏条件能和琥珀媲美了。正是因为琥珀对于结构的完美保留,琥珀材料的色彩恢复也是极为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是直接观察,复原过程都快跳过了。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之前分别报道了两篇有关于琥珀结构色的文章,一篇是两亿年前的大扑棱蛾子,一篇就是下图展示的,一亿年前的,非常直观的结构色。这些材料给了我们相当大的激励——毕竟拥有结构色的远不止昆虫。

说完了结构色,我们开始聊一下色素色。

色素色在二十年前,几乎是公认的,完全不可认知的领域。但是随着2008年Jakob Vinther等报道的羽毛黑素体的发现,使得色彩研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黑素体(melanosome)是黑色素堆积的颗粒状结构,广泛分布于皮肤以及各类皮肤衍生物(毛发、羽毛)之中。黑素体虽然不直接代表色素分子的,但它的性状和排列方式会反映色素分子的种类以及最终的色彩呈现情况。它的发现,使得我们终于有了机会探知古生物色素色的详细情况——正如Vinther所讲,从黑素体发现的这一刻开始,我们可以“给恐龙上色”了。

黑素体的发现一开始迎来的并非赞誉,而是普遍的怀疑——许多人质疑结果的可靠性,他们认为这更有可能是细菌的污染。于是接下来的几年内,Vinther以及其他相信黑素体保存潜力的学者针对可靠性做了一系列辩护。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被报道发现黑素体似结构,细菌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毕竟细菌不可能污染地如此整齐划一,而这些黑素体似结构所在的位置也展现出了与皮肤衍生物的密切关联。因此,现在我们基本不会怀疑黑素体能保留在化石之中,这卓越的保存潜力要求我们继续向前进展——我们需要颜色。

但在进入化石的色彩之前,我要先简单说一下鸟类羽毛的色素分子有哪些。

下图展示了鸟类常见的色素种类:褐黑色素、真黑色素、蝶呤(pterine)、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鹦鹉黄素(psittacofulvins)、卟啉(porphyrin)和胆绿素(biliverdin)。而其中与黑素体有直接关系的只有前两种——对,非常遗憾的,只有最为乏味的黑褐色。而花枝招展的红黄绿我们都没办法只通过黑素体来进行判断。所以,我们需要降低一点期待,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以百万年记的漫长时间。面对这黑暗无光的深邃时空,想要找到颜色还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仅有的证据——黑素体是否只能为我们提供有限的色彩信息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作为一种拥有规则组合的生物结构,黑素体本身就具有产生结构色的潜能。黑色素的结构的多样性与色素分子组合的多样性已经足以产生极为丰富的色彩了。正如下图所示,不同的色素体对应着不同的颜色——甚至一些颜色极为艳丽。而这并不需要我们直接找到色素分子,只用观察化石中的黑素体性状便可以得到答案。

接下来,就是古生物色彩的展示时间了——值得骄傲的是,这一领域最好的成果几乎都是中国的化石。可以说,中国化石贡献了中生代最为艳丽的一抹色彩。

首先是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通过黑素体的形态学研究,研究人员认为中华龙鸟拥有红棕色的毛色,并且在尾部拥有一定程度环带结构,类似于小熊猫。这一研究是2010年北古所徐星老师的结果,算是第一批支持黑素体色彩复原的文章。

但是这个结果我个人觉得有一些问题,因为作为结构形态对照的是斑胸草雀(Poephila guttata),这表明这种红棕色有可能与类胡萝卜素有关,换句话说,这不只黑素体能决定的颜色。另外根据Sarah N. Davis和Julia A. Clarke最近的研究,类胡萝卜素在羽毛中的沉积是很晚近的事件,极不可能发生在基干鸟类形成的时间段——也就是说,中华龙鸟不大可能长着一身(与类胡萝卜素有关的)橙红色的毛发。虽然一般认为短棒状的黑素体指示了褐黑色素的富集,但是作为对照的几乎都是雀形目的物种——在它们这儿,类胡萝卜素的演化是非常复杂的,目前似乎还没有人评估这两种色素综合效应的影响,所以我对红棕色橙黄色之类的结果(如近鸟龙的橙色头冠)还是持一个保留意见。

之后是引起过一阵子轰动的“五彩斑斓的黑”——小盗龙(Microraptor),这个就完全只立足于黑素体的研究了。根据黑素体的形态对比得到了一种综合性色彩:即拥有纯正的黑色,又拥有结构赋予的金属光泽。现生鸟类中也有类似色彩的种类,比如鸽子和乌鸦。

(其实只要足够黑,就能黑到铮光发亮——一位非洲玩家的经验之谈)

说到结构色的话,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研究——巨嵴彩虹龙(Caihong juji)。如果说小盗龙是“五彩斑斓的黑”,那么巨嵴彩虹龙就是彻彻底底的“五彩斑斓”。赋予它颜色的正是不同形态黑素体所构建的结构色组合。和小盗龙一样,巨嵴彩虹龙保留了非常良好的羽毛结构,而且在头颈部的羽毛中发现了一类叠片状的黑素体,根据对比,研究者认为它的形态结构极为类似于蜂鸟,但又因为其非中空的黑素体,因此有可能展现出更类似于喇叭鸟(Psophiidae)的色彩。

不知道读到这儿的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在前面黑素体的结构那提了一嘴有关于中空黑素体与色彩的关联。巨嵴彩虹龙的黑素体虽然看起来很接近于蜂鸟,但确是实心的。那有没有在化石中发现中空黑素体呢?既然我都这样问了,那肯定是有化石证据的。今年初,南京大学泮燕红老师报道了中空黑素体在化石中的首次发现,这一结构暗示始孔子鸟(以及和它同时期的其他鸟类)极有可能拥有不输于现代鸟类的绚丽色彩——虽然目前为止我们最可靠的手段是黑素体的形态,但通过对这一材料的运用,我们却逐渐走出了昏暗的黑色,转向华美而亮丽的彩虹之下。

看了这么些个例子,大家肯定已经对立足于结构色和色素色进行古生物颜色的复原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仅仅只对黑素体的形态做研究,似乎并不能很好地去展现古生物的真实色彩。因此,有人就在考虑,能不能尝试直接找到化石中的色素分子,通过它进行研究呢?

那我们该如何去寻找化石中可能的色素分子呢?

一般来说,我们在生物学上想要分离物质,无非就是色谱、质谱两种手段。但是鉴于化石的珍贵性,不是万不得已,基本是舍不得扣点东西下来的磨碎过柱子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原位检测能力的技术手段就弥足珍贵,在地质学上,我们会采用拉曼光谱作为探测样本分子组分的基本手段。于是,拉曼光谱就成为了寻找色素分子的直接方法——然而,根据我自己的工作来说,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拉曼光谱在鉴别黑色素上有相当大的困难。而目前已经发表的有关于拉曼光谱鉴别羽毛或者化石色素的研究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不仅仅是鉴定的困难,还有拉曼分析本身的不规范性)。就比如Fabbri等在2018年发表的有关于鸭嘴龙皮肤颜色的研究,就展示的拉曼光谱的结果来说,可信度非常差

但是,这并不暗示我们无法利用拉曼光谱手段来进行研究。实际上,在原位的色素分子鉴定上,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更加规范化的研究,就像古蛋白质组学那样,正是因为才刚刚起步,我们才大有可为。而这一时期的错误,自然是无法避免的。

(自我安慰)()

好了,我寻思也差不多了。最后再补充两个研究色彩的方式。

第一个是根据系统发育进行研究,也就是说,通过现生物种的性状表现,来推测化石物种可能的颜色。比如我在前文提到的Sarah N. Davis和Julia A. Clarke最近的研究,她们就是用现生鸟类与龟鳖、鳄鱼类胡萝卜素的分布进行判断,进而分析整个主龙类的类胡萝卜素演化图景。根据系统发育结果,他们认为,恐龙有可能在裸露皮肤上展现出类似于现代鸟类的鲜亮色彩(比如鸡冠,军舰鸟的气囊)。这个方法代表了古生物研究中“将今论古”的研究精神——如果没有化石怎么办?把现生物种好好研究一遍也是不错的选择。

(反正现在搞生物的也不怎么关注宏观的东西了)

还有一个就是建立在生态学和行为学上的复原。代表性的工作其实是有关于拟态行为的研究——黄氏拟苔草蛉(Phyllochrysa huangi)的研究虽然并未立足于色彩上,但既然它拥有模拟苔藓植物的形态,那么它当然得是苔藓植物的颜色咯!其实虽然听上去有些搞笑,但这却反映了动物色彩的功能性作用——而这比简单地做色彩复原更有意义。上面研究类胡萝卜素也不仅仅是涂个色,要知道,类胡萝卜素在鸟类的视细胞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某一性状拥有怎样的功能,永远是演化研究的重点。

好了,就这样。

写了一下午,累死了,下次见!


user avatar   shi-xuan-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五道营!!!

想要享受你的五道营之行,太简单了!只要选个空闲的好天儿,直接去逛就好了。看见喜欢的,有意思的店,直接走进去就好,这样反而带来更多的惊喜。一个下午,足够逛上两遍,如果没尽兴,还可以溜达到国子监,那里也很有意思。

作为一个特喜欢北京的人,每次听见有人来北京玩之后吐槽说没意思我都会想要推荐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地方给他们。但仔细一想,似乎并非这么简单。在北京,你玩的心态和方式远比具体去了哪家店更重要。

我喜欢北京的大气、粗犷和浓厚的文艺气息。这种文艺气息不是小资情调,而是深厚的,独特的,立体的,接地气的,有根可循的。记得以前在哪里看到过上海和北京的对比,说北京是粗糙的浪漫,上海是精致的装逼。后者我无法做出判断,但是前者“粗糙的浪漫”,完全说到点子上了。

不论是在四喜小胖的老北京小院儿里吃顿热气腾腾的火锅,还是在另存为杂货店听着黑胶翻阅几十年前的笔记本,都会让你心满意足,爱上这种微妙的气氛。舒适,自在,不端着,又极有意思。


1. Mex Max

地址:安定门五道营胡同60号

开放时间:11:00-22:00 周一至周日

人均:100¥

一家让人惊喜的墨西哥餐厅。我和一只馨子完全是随机地选择了这家,进去之后很惊喜。中庭是挑高的,一竖条地摆了三张四人桌,阳光透过头顶的天窗洒下来,落在桌上,椅子上,和可爱的靠垫上。温暖得没救啦!



菜单很简单,只有一张纸,正反两面,分别是中英文,每个品类只有几样菜品,很适合我这种选择恐惧症的人。我们点了牛肉拌饭,虾肉塔可,和鸭胸拿破仑(因为我信奉的点菜原则是只要有“鸭胸”两个字,一般都不会难吃)。量挺大的,味道也都很不错(比起来,la bamba真的差了十万八千里),特别是拌饭,神奇的好吃。

交换的时候我在和和墨西哥接壤的圣迭戈吃了很多墨西哥菜,可以说很正宗,尽管如此,我也觉得这家真的很不错,是肯定还会来第二次的。尤其喜欢这里的阳光和好看的摆盘。(照片由时尚博主一只馨子拍摄)


2. SAVE AS STORE 另存为杂货铺

地址:安定门五道营胡同20号

开放时间:11:00-21:00 周一至周日


感谢另存为提供的照片。

薄荷绿的窗口,闪耀的迪斯科灯,黑胶唱片,机械打字机,古老的闹钟,暖气管做的台灯。正如店门口的标牌所写,“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这些传统的物件,见证、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3. 花治植物美学实验室

地址:安定门内大街谢家胡同5号

开放时间:10:00-19:30 周一至周日






从五道营去国子监途中无意经过的一家店,真的很治愈。推门进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的感觉,简直是存在于幻想中的店。非常有创意,与其说是花店不如说是植物实验室。有看到用蒸馏仪器作为植物装置的设计,还有奇花异朵做的很美的干花标本,真是脑洞大开。非常适合作为礼物送朋友。

除了以绿叶植物和仙人掌为主的植物,还有蝴蝶和鸟类标本,都非常精致。


4. LOST AND FOUND 失物招领

地址:国子监街甲42号
开放时间:10:30-20:30 周一至周日






家具线下体验店,值得一去,是我理想中家的模样。有两家店,都在国子监街上,离的很近。简单、朴素,从五六十年代的老家具中获取灵感,例如“胡同口一把无人认领的旧沙发”,“街角象棋老爷爷坐的小板凳”。


5. 梵几客厅

地址:国子监街41号

开放时间:11:00-19:30 周一定休

人均:75¥

梵几客厅绝对不容错过。就在失物招领第一家店的对面。前面是家居展示厅,后面是灯光昏黄的咖啡厅,中间还有个四周落地窗通透的中式小庭院。咖啡厅只做单品咖啡,味道还不错。吧台的小姐姐都特别有气质。甜品我试了抹茶杏仁冻,还不错。

通常都需要等位,但是小姐姐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特别好的座位。每次有人进出庭院,开门关门的时候,都会有光影流连在边上的木板上,很美。



最后来一张午后胡同里遇见的可爱的小狗。


最后的最后,欢迎关注我的微博:英俊的蛋

以及公众号:琥珀和落基山




  

相关话题

  为什么地图上孟加拉国有「国」字? 
  刷屏的「天才译者」金晓宇发声,如何评价这天才? 
  中文是否应该停止用汉字音译外来人名、地名,改为直接使用原文呢? 
  佛教,道教历史上有没有大规模屠杀异教徒的事件? 
  为什么「不要试探你的上帝」? 
  为什么有些游戏国配会让人觉得翻译腔很严重? 
  你见过哪些蹩脚的翻译? 
  人为什么一般说阿弥陀佛而不是其他佛? 
  诺兰导演的新电影《TENET(信条)》有无更加信达雅的中文译名? 
  请问乾隆大藏经中有没有伪经? 

前一个讨论
给你30万人民币或者以下3个随机超能力你选哪个?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民政局回应「广州未来一个月无婚可离」:预约离婚爽约将拉黑,180 天内不能预约?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