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自学历史的人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差距? 第1页

  

user avatar   kato-megumi-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者往往缺乏对方法论的反思。

经受过训练的后者(中间有一部分人)缺乏对学科本身的反思。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历史学、文学这种人文学科,其实并没有什么学科壁垒,即便是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通过自学也能了解历史学的基本知识。或者你可以这么想,你是一个历史研究爱好者,但你去北大跟历史专业的本科生一样听过了四年的课程,又在网上看了许多专业教师的公开课,你的水平和素养不见得会比科班出身的人差。史学素养或者说专业水平与上大学还是自学没有任何关系,但相对来说大学历史系会有三部分内容是普通历史爱好者不太涉及的: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哲学。这三部分内容是要从根本上告诉学生历史以及历史学是什么、历史研究应该怎么搞以及历史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历史学不拒绝任何非科班出身的人,比如前段时间去世的高中生林嘉文,他的两本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和《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就相当出色。按照我校历史教授李裕民的说法,虽然林嘉文目前的情况还是处在整理、综合史料然后阐发观点的阶段,但无论其史料的甄别能力还是基本的史学素养,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其著作的水平也不必博士生差。

我也认识很多学历史专业的人,这种人除了在本科阶段看了几本专业书之外,谈不上任何史学素养,甚至连基本的古文阅读都是问题——毕竟,在本科教学中一大半时间都被公共课占用着。

在目前的学术环境中,历史学领域的民科和专业学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以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学者具备最基本的史学素养,如史料阅读能力、史实甄别能力、辨伪能力、文物鉴定能力以及相应的考察经验,而民科往往连读《史记》都费劲。区别专业学者与民科一个最基本的指标是看齐文章中直接文献的引用量,如果很少引用原文或者引用的基本都是二三四五手资料,则基本可以断定为民科无疑——道理很简单,直接文献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论据,舍此而用其余则不可信也。

2、专业学者言必有据,往往从史料、史实对历史进行推断,而民科往往从权谋等角度进行推断。例如在对“四一二政变”的研究上,杨奎松先生的多篇论文通过梳理中共、国民党以及当时报纸、外国人的笔记见闻等详实的史料分析了国共两党矛盾爆发的根源以及是怎样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的,而民科则往往习惯于拿蒋介石的阴谋来说事。

3、专业历史学者通常会从比较小、比较具体且有详实资料的点去研究和考证历史,民科则喜欢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一些大而无当的问题。如有人会从北宋时期某几年的马匹贸易情况来研究宋代的军事实力、外贸政策、民族交流情况以及具体的物价等,但民科们的议题往往是“北宋为什么在战争中屡战屡败”。当然,向黄仁宇先生这种既能写明代漕运这样的微观历史,又能写《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宏观历史的,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做的了微观才能写出让人信服的宏观。

4、由于很多时候历史研究的资料欠缺,因此如无确证无疑的证据,史学家往往不敢轻易对一个问题下结论,但民科们对很多历史事件下的结论往往言之凿凿。对于这一点,鉴别的方式是:在没有新的确切证据拿出来的前提下,对既有的疑难问题下定论的,基本是民科无疑。

5、专业历史学者的结论通常承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理解历史人物在当时环境下的诸多限制,其研究结果往往指向事件本身,而无关其道德定性,民科则往往习惯于给研究对象、事件贴标签,进行道德判断。例如,对袁崇焕事件,目前专业历史学者普遍倾向于认为崇祯杀袁崇焕的理由是切实存在的,袁崇焕死的并不冤,不过袁崇焕抵御后金的功绩也是实实在在的,因而袁崇焕的形象是复杂的。但是,民科对于袁崇焕的争论则集中在“袁崇焕是不是汉奸”之上。

6、专业历史学者对于错误勇于接受,并习以为常,民科往往对此不能忍受并经常以此为理由嘲笑专业历史学者。例如,我曾看到过无数的人在说20世纪的考古证据啪啪的打顾颉刚等一大批古史辨学派的历史学家的脸,并由此证明上古史是可信的。然而,历史学本身就是要依靠证据来说话的,在没有新的证据的前提下,史学家依据现有的史料进行研究,并甄别出其中的疑点,这是完全正确的。至于新证据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结论,那修正原有的观点就可以了,何至于“打脸”?反倒是那些不打脸的人,至今既无法解释为何历史越往后有关古圣先王的记载越多、越丰富,也无法解释《史记》、《尚书》与《竹书记年》对上古史的记载差异究竟以何为准。

7、专业历史学者的讨论,只集中在三方面:第一,对史料真伪的讨论,比如我说了一个观点,你指出我的史料引用错误、史料为伪作或者其他问题;第二,史料是否缺失或偏颇,比如我拿一个朝代的官方文件来证明这一朝代的税收很轻,但你用另外的史料告诉我虽然正税很轻,但杂税很重;第三,对论证逻辑以及研究方法的讨论,比如我论证因为这个时代的经济水平高,所以军队战斗力强,这个逻辑本身就是有错误的,这一点也是可以争论的。除此之外,其他问题的争论都属于民科的范畴,比如我的论文论述的是“美国对华援助对中国抗战胜利帮助很大”,你可以反驳我说“美国援华物资总量计算下来只能在战争状态下用一个月”、“援助物资85%被国民党高层瓜分”(只为举例,不是真实历史)等对我的观点进行反驳,但民科们往往会说“XX,你居然认为美国的援助对中国的抗战起了很大作用,你这么说你一定是汉奸”。


user avatar   zhao-wei-81-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请自来,不泻药~

作为一个工学硕士,咱家的历史知识全靠自学。

这里有咱家一个09年以前整理的书目

有什么大学生装X必备的书籍? - 经济

~~~~~~以下是原文引用,篇幅较长请做好心理准备~~~~~~~~~

骚年,咱家不懂经济学,不过呢,手里有一个高级缓则系统教程,你要不要?

【[美]保罗·斯威齐】

75年内部摘译

资本主义发展论

价值问题的论战

垄断资本-斯威奇

论向社会主义过渡

美国资本主义的动向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美]后凯恩斯】

按照斯拉法的思想研究马克思-斯蒂曼德

凯恩斯之后

社会主义增长理论导论-卡莱斯基

现代经济学导论

用商品生产商品-斯拉法

【[比]欧内斯特曼德尔】 注:托派的著名理论家,真缓则必读!

《资本论》新英译本导言

关于过渡社会的理论

论欧洲共产主义

社会进化和人类出路

神话与政治之间

晚期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权力与货币-马克思主义的官僚理论(注:这本必须读,必须读!读了能看懂天朝很多现象)

其他:

增长、短缺与效率([匈]亚诺什.科尔内)

短缺经济学

劳动与垄断资本

外围资本主义

希法亭-金融资本

用商品生产商品-斯拉法

资本主义发展的萧条性长波产生的根源

PS:

这些东西你如果有兴趣摸个大概,恭喜你,又一个缓则诞生了~

~~~~~~~~~~历史类看下面~~~~~~~~~~~~~~~~~~~~~~

装13?咱家来一个,09年之后的没整理了。

方面通论与通史

糖史(一、二)

糖霜谱

中国食糖史稿

中国军费史

楚国风俗志

中国赋役制度史

北方民族的历史接触与阿尔泰山诸语言共同性的形成

中国交通史

中国典籍在日本之流传与影响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中国日本交通史

中国古今称谓研究

中日交通史(木宫版)

中国民族史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中国度量衡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 军事技术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 物理学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 交通卷

中国史通论 (二册内藤版)

中国典故精华

入门与文史工具书

历代兵制科举制表释

中国历史研究知识手册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

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火器史

中国古兵器大全

中国人口史

中国盐业史:古代编

《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

西方科学的起源

古典文明的摇篮与墓地

古代历法计算法

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

历史与战略:中西军事史新论

近代武汉城市史

中国通史(吕版)

钱穆集(先秦诸子年系考辩《先秦诸子年系考辩》附录国史大纲国史新论湖上闲思录论语新解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保甲制度

文言与白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王军:城记

中国古代史学习入门九讲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

中国伊斯兰史存稿

中国俸禄制度史

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四册)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中国史通论 (二册)

中国棉纺织史稿

中国阿拉伯海上交通史

东夷源流史

中国食物史研究

古代服饰

人类服饰文化学

中国服饰史

中国服装史

中国古代人物服饰与画法

中国古舆服论丛

中国古代服饰史

中国服饰史教程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中国服饰史稿

汉至南北朝唐与吐蕃

五代宋辽金夏

通专论部分

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

中国经济史考证(加藤版)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南宋都城临安研究

羌族源流探索

唐宋帝国与运河

唐宋贸易港研究

唐宋民间信仰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史学丛考 (柴德赓版)

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

五代禁军初探

五代史话

中国战术史

汉部

秦汉社会生活

汉唐财政史论

汉处军事史研究

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

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

匈奴部

匈奴历史年表

南北朝部

南北朝侍卫官制度研究(二册全)

山居存稿(唐长儒)

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社会文化史论丛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魏晋南北朝军礼鼓吹刍议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突厥部

突厥集史

突厥人和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

中亚突厥史

吐蕃部

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三辑全)

藏文拼音教材-拉萨音

藏文文法

藏文阅读入门

西藏文文法

西藏语文法入门

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

汉语和藏语同源体系的研究

藏族史料集(三辑全)

藏族传统文化辞典

藏族原始宗教

康藏大事纪年

青史

白史

红史

新红史

全唐文全唐诗吐蕃史料

唐代吐蕃史与西北民族史研究

唐代吐蕃与西域诸族关系研究

唐蕃重要文献选辑

吐蕃简椟综录

吐蕃王国的兴衰

吐蕃政教关系史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西藏佛教史考

西藏通史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学论文选集

藏族族源与藏东古文明

册府元龟吐蕃资料校正

氐羌源流史

敦煌落蕃旧事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

赞普传记

唃厮啰——宋代藏族政权

明代藏族史研究

元代西藏史研究

西藏中世纪史

吐蕃金石录

吐蕃史

吐蕃史稿

西藏古近代交通史

西藏文史考信集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汉藏史集

吐蕃文化

归义军部

唐朝吐蕃占领沙州时期的敦煌大族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

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

敦煌西汉金山国史

辽方面

辽代社会史研究

辽金史事论文集

辽史索引 (若城久治郎版)

辽金农业地理

西辽史研究

辽史丛考

契丹古代史研究 (爱宕松男版)

契丹交通史料七种(类书)

契丹社会经济史稿

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

契丹政治史稿

宋辽金史 (金毓黻版)

金方面

女真史

女真史论

辽金糺军及金代兵制考箭内户

金代的社会生活

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

金朝军制

金宋史论丛

蒙古/室韦方面

多桑蒙古史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金帐汗国兴衰史

室韦史研究

元代社会生活史

元代驿传杂考

元代宰相制度研究

宋方面

岳飞传

岳飞传 新

邓广铭学术自选集

邓广铭全集

宋代诗学通论

两宋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

南宋的农村经济

宋代钞盐制度研究

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宋代添差官制度研究

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

两宋田赋制度

宋代荫补制度研究

宋代西北吐蕃研究

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宋代婚姻家族史论

宋代新闻史

宋代档案管理研究

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

宋朝周边民族政策研究

宋朝法律史论

宋元明清法律思想研究

宋代特殊群体研究

岳忠武王集

岳飞集辑注

宋代酒的生铲和征榷

宋史研究论丛(一至五辑)

唐宋诗之争概述

唐宋变革期之军政制度——官僚机构与等级之编成

唐宋变革期军政制度史研究 (一) 三班官制之演变

宋代草市镇研究

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 以金银之货币机能为中心

宋代官制辞典

宋史纪事本末

宋代地域经济

宋蒙关系史

宋蒙关系史研究

宋代社会保障研究

宋代地域文化

南宋社会生活史

北宋文人与党争——中国士大夫群体研究之一

求是集(上下)

宋代农业地理

萍洲可谈

宋代军用物资保障研究

南宋史研究集

南宋军政与文献探索

宋史丛论

南宋地方武力

宋代社会研究

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

宋金纸币史

宋代商业史研究

富国富民论 立足于宋代的考察

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

两宋财政史(上下)

宋代经济史(上下册)

宋史研究论文集

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宋朝兵制初探

宋大诏令集.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人轶事汇编

武经总要

宋代说书史

大宋宣和遗事

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

明镜高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各地守臣年表

南宋史稿 政治军事文化编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南宋的农村经济

祖宗之法

宋史论集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调整

宋代婚俗研究

宋代修史制度研究

宋代四川经济述论

宋代财政和文献考论

宋史研究集刊

宋代开封府研究

南宋史学研究

经略幽燕:宋辽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

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宋代教育

宋史考证

宋史研究集(共36辑)

国际宋史研讨会与论文选集

宋代茶法研究

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

北宋与辽的边疆经略

翠微北征录浅说

范仲淹研究

靖康纪闻

靖康传信录

南宋两浙地区农村家庭经济探析

北狩见闻录

南宋文人与党争

科举与宋代社会

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

两宋史研究汇编

宋代家庭研究

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

宋代茶法研究

宋辽关系史研究

宋代东南市场研究

宋人出使辽金“语录”研究

宋末四川战争史料选编

宋代经济史

宋代民间巫术研究

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

宋代驿站制度

吴家将:吴玠吴璘吴挺吴曦合传

南宋吴氏家族的兴亡——宋代武将家族个案研究

宋枢密院制度

宋史研究论丛

宋史研究

宋元社会经济史研究

宋诗选注

宋元时代史的基本问题

宋朝典章制度

西夏方面

西夏藏传绘画: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

西夏地理研究

西夏法典——天盛年改旧定新律令(第1-7章)

党项西夏资料汇编

西夏史料汇编

西夏经济史研究

西夏辽金音乐史稿

西夏史若干问题探索

西夏天盛律令研究

西夏书籍业

西夏书事校证

宋夏关系史

宋夏关系史研究

西夏天都海原文史

西夏研究论集

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史

西夏文德行集研究

西夏纪

西夏经济史

西夏简史

西夏史论文集

西夏语比较研究

早期党项史研究

党项史研究

二十五史新编 辽 金 西夏史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西夏通史

异形之美:西夏艺术

中国少数民族文库 西夏文化

明清时期

明史研究专刊(一至六集)

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

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

明代辽东都司

明代市镇研究

明代驿站考及一统路程图记

士商类要

明代史学的历程

明史佛朗机传笺正

明史论丛

明代州县政治体制研究

明代粮长制度

郑成功档案史料汇编

明清社会保障制度与两湖基层社会

明代嘉隆间倭寇海盗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绿营兵志

明代中后期边镇粮饷危机

张献忠屠蜀考辨

湘军兵志

明代赋役制度史

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

明季南北略

困学集

全边略记

河套图考

开元图说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大义觉迷录

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

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

明代的军屯

康雍乾时期城乡人民反抗斗争资料

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

明代城市研究

明清内阁大库史料 第一辑

明实录研究

明代政府运行研究[1]

袁崇焕学术论文集

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

明代社会生活史

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

西方古代史

印度各邦历史文化

剑桥欧洲经济史

Middle Ages:Almanac

阿米安和他笔下的晚期罗马帝国

埃及古代史

拜占廷帝国史

拜占廷研究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剑桥战争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一编)

欧洲中世纪生活

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政治和经济史

塞种史研究

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帖木尔帝帝国兴衰录

西方战争艺术

西洋军事史

历史(希罗多德)

博罗奔尼撒战争史

印度文化史

于阗史丛考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

古代希腊人的地理学:古希腊地理学史

卡尔梅克史评注

印度史

罗马风云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西亚细亚、印度和克里特上古史

西域欧亚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类

阿拉伯马格里布史

阿拉伯人波斯突厥人文学作品注释

阿拉伯人的历史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阿拉伯通史(马版)

阿拉伯通史(希提版)

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

海屯行纪

鄂多立克东游录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利玛窦中国札记

道里邦国志(古达玛税册合编本)

蒙古入侵时的突厥斯坦

世界境域志

拜占廷文明

拜占廷帝国史

拜占廷历史研究

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

波斯帝国

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

二元神论:古波斯宗教神话研究

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

伊朗旅游指南

伊朗通史(二辑全)

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

古代伊朗史料选辑

波斯列王记

草原帝国

黄金草原

敦煌学十八讲

敦煌地理文书汇集校注

高昌史稿(二辑全)

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

古代东方史

古代罗马史

古代交通地理丛考

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

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

古代中国与亚非地区的海上交通

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

河陇史地考述

河山集(六辑全)

河西历史地理研究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

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

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

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

喀喇汗王朝史稿

叶尔羌汗国史纲

厌哒史研究

于阗史丛考

中国经营西域史

穿越帕米尔高原

历史地理研究(葛剑雄版)

马可·波罗游记

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

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

丝绸之路史研究_(长泽和俊版)

丝绸之路与西行行记考

疏勒河出土汉简

西域地名(两辑全)

西域历史地理(两辑)

西域史论丛(两辑)

西域通史

西域文化史(羽田亨版)

西域文化史(余太山版)

西域研究-中亚史

西域历史研究——八至十世纪

历史(希罗多德版)

博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版)

中国西北地区古代居民种族研究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中亚史地文献综述(山田信夫版)

中亚通史(王治来版)

中亚文明史(五辑全)

西域历史地理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六辑全)

河西走廊历史地理

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

王北辰历史地理论文集

西北古地研究(藤田丰八版)

西亚细亚、印度和克里特上古史

西域史地丛稿初编(张广达版)

中国东北疆域研究

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要籍介绍

~~~~~~~~~~~~~~~~~~~~~~~~~~~~~~以上引用结束~~~~~~~~~~~~~~~~~~~~~~~~~~

从这个书目可以看出来,咱家的路子是很野的,因为根本没有老师来带,也没有导师来指点,全靠自己摸索。

但是,就算是没有老师来带,只要掌握了方法,有成熟的方法论的工具,那么就算是自学,也一样能发展到专业领域出身的程度。

那么,具体是什么方法呢?其实无非几条:

1、熟悉掌握基本史料:你如果对一个历史时期感兴趣,那么这个历史时期的基本史料有哪些是一定要熟悉的,至少其中最重要的那些你要非常熟悉才行。咱家在这方面是走了一点弯路的,直到后来看了历史专业的教材《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之后,才算补上这一课。那么,这个非常熟悉,要做到什么程度呢?要做到任何时候,看到任何一条这个时期的史料,你能判断出来说的是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事;或者你要论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能想到这个时期有哪些史料能说明问题。如果到这个程度了,差不多可以说熟练掌握了。PS:所以说,以两宋为界,两宋之后能熟悉基本史料的,做到这个程度的,记忆力都是超人的。因为两宋以后的文献明显暴涨了,而两宋之前的文献相对来说少得多,一个人治几个朝代是没有压力的。

2、熟悉掌握学术情报:史料是第一步,在熟悉掌握史料的同时,你要经常注意关注相关的国内外学术动态,把专业的学术刊物能尽量订一份,例如唐宋时期的重要学刊《唐研究》。如果你有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外国学术界的学刊你最好也能搞到,例如美国宋学研究领域的学刊《宋元研究》。这些重要的刊物,往往标志着目前最前端的学术领域和动向。

3、掌握学术人物动态:其实这个和第二步是同时发展的。你跟踪掌握学术情报的时候,就是跟踪掌握学术人物的时候。你熟悉基本史料,又看了那么多专业文献、论文、刊物,哪些人比较有水平,哪些人擅长什么领域,应该有所心得体会了。所以如果你对这个人从事的领域感兴趣的话,你就要随时注意到这个人现在所从事研究的领域,他有什么动向,有什么课题,有什么思考。这可以节约你很多的时间,避免你在一些低级问题上反复循环。

4、注意考古和考古文献的分析信息:中国古代史搞文献很重要,但方志和出土文献也很重要,有些时候甚至可以直接推翻传世的历史文献的记载。很多很优秀的学者,在出土文献面前都曾“阴沟里翻了船”,例如宋代史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邓广铭先生,和他非常著名的学生王增瑜先生。正因为此,所以要严肃的对待考古工作和文献发掘研究,这些研究往往不出成果则已,一出成果那就是要打死一群人的。

这只是最基本的一些准备性的学习,你们以为咱家会在这里讲能长驱直入,登其堂奥的治学方法么?

哈~!想得美~!

至于上面很多人说的写论文的规范,说实话,不是搞专业研究的,这些就不要将就了。规范不规范的都是他们混饭吃的工具,作为野路子的爱好,又不靠这个吃饭,所谓的论文格式也好规范也好,就丢一边去吧~

PS:

治学方法这些东西,其实一点就穿。最关键的法门,就是在以上这些基础上,使用史料和研究成果的方式。每个学者都是有每个学者的路数和特点的,你看某一个人的文献看多了,自然就能自己悟出来。


user avatar   du-jiao-xian-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学历史的人都特别喜欢聊历史,而历史系的人闲聊的时候一旦听到历史话题,要么岔开,要么就沉默。


user avatar   Jok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纠结xxx为什么不xxx之类的问题


user avatar   lan-ling-wang-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4年至今的库里,可以利用自己历史级的外线投射能力结合跑动能力撕扯对手的防守,最开始库里的无球没有这么强,就像起初的杜兰特一样,名声大噪之后,其他球队的教练组自然会根据你的特点重点看防布置防守战术。科比在争冠的那些年,在球队的意义是强力擦屁股机器,其他四个人怎么跑也跑不出战术了,得分又很难的时候,科比站出来不停的用两分去惩罚对方,最后依靠纯实力改变对方的防守策略,不得不包夹。诺维斯基07年以后基本大成,在进攻中就是面框或背身去冲击对方内线,作为一名内线,在进攻读秒阶段会接到队友的传球打高压球,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是为了弥补自己球队的战术不足,或在对方防守战术相对完美的情况下用自身能力强行改变对方防守计划,俗称擦屁股,这类球员是为了解决球队进攻便秘存在的。

也可以这么理解,上述球员,实际上也是一块球队的拼图,他们的功能是不讲理,争冠球队必须有进攻端打高难度球的人。他们在场上是在帮助队友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勒布朗废队友,这是比出来的。

在库里身边,格林,汤普森,巴博萨,大卫李们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都有自己的专职,但同时,也会给他们很大的空间去发挥。

科比三连冠时期是没有这个说法的,那时候他对队友怎么想根本不关心,可以说,那个时期他想赢的不是总冠军,而是全世界,太贪,太自私。08年以后再看,除了阿泰斯特以外,所有队友基本都可以激活,队友进球球未必是他传的,但那个时期他懂得应该给队友一些空间,让他们发挥,也是他电影中说的,我现在终于可以相信队友了。

他们在夺冠时期是为了球队存在的,队友表现的比自己好?那也高兴,哪怕是科比,在两连冠时期也是这样。队友有不足,这些球员是要想办法帮忙的。

勒布朗不是这样,无论是他招募的队友,还是在场上的比赛方式,都是队友在帮助他。

很多人说印象流不好,不懂球才用印象说事,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会打球的人才会聊印象。

印象里詹姆斯就不是个得分高手,但明明他得分很高啊。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

骑士1.0时期我没有这个印象,那时候的詹姆斯在我眼里就是个得分狂人,技术有点缺陷罢了。那个时期喜欢詹姆斯的,绝对是真詹迷,你能看出来这个少年一定是地球上最会打球的几十个人之一,飞天遁地,队友得不了分?我来!硬生生顶开防守队员在人家脑袋上劈扣,有激情,有态度。

那时候他很少打easy ball,简单的进球尽量给队友。那时候我觉得,他以后搞不好要比科比强。

热火三巨头时期,詹姆斯彻底废了

技术确实完善了一些,防守也上来了。但他开始不停的打easy ball,在勒布朗三次夺冠的系列赛里,队友出彩的地方很多,但他本人的经典时刻真的不多。

大家总能想起在比赛中他会快下,无人防守暴扣得分。不是说防守反击有问题,而是战术定位中,那个反击得分的人大部分是詹姆斯而不是韦德,甚至年轻的博士跑起来也是很吓人的,勒布朗完全可以保存体力,利用自己的视野和传输能力给出长传给运动能力同样出色的队友助攻,保留体力用来攻坚。攻坚不是没有,但比重很少。

很多伟大的球星带领队友,可以让队友的能力越来越强,球星为了团队做出努力,给角色球员帮助。勒布朗需要队友帮助自己,其实大部分球队只有一个攻坚的关键球员。特别是外线。但詹姆斯自己不够还要再来一个,并不是他不好。他就是这个风格,

我一直觉着詹姆斯和邓肯其实有点像,总是觉得除掉勒布朗的反击暴扣以外,他们两个都是在48分钟内不停得分的那个,都挺稳,对我觉着詹姆斯挺稳。

詹姆斯的球队打系列赛,总能抢七,哪怕很弱的球队,经常就打的很焦灼。具体原因?我觉着是他的球队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关键阶段希望勒布朗接管比赛了,结果看到的是韦德站出来了。。。很怪异


user avatar   jh-zhao-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说“插件是否能达到与硬件完全一致”这事。

理论上插件想达到与硬件“完全一致”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实世界就是不完美的,同一个型号的两个不同设备都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多少会有点微小差别,那么插件怎么可能跟硬件完全一致嘛……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像硬件一样”又是完全可能的——因为除了建模以外,我们还可以采样啊!老铁Acustica Audio了解一下呗?我直接对硬件进行采样,理论上你过硬件什么动静我就是什么动静。

不要跟我说什么“硬件基于的是模拟电路或数字驱动的实体”,在电声学领域里,采样和傅里叶变换破一切玄学,就这么简单。




  

相关话题

  1066年征服者威廉夺取英格兰王位事件在英国史和欧洲史上是怎样的地位? 
  如何看待老外群嘲SHMA的所谓“中式盔甲”?中式盔甲真的无法用于全甲格斗吗? 
  喜欢欧洲史的人和喜欢中国史的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八年抗战里,37,38年,国军虽英勇但节节败退。为什么日军没有一鼓作气打下去,而是让战争转为战略相持? 
  苏联解体后,权力落到什么人的手里? 前苏联的高官后来怎样? 
  如何看待《文明6》里忽必烈成为中国和蒙古的领袖? 
  如果你穿越到古代,发现你的父亲是穿越者,而且已经打下了一片基业,这时候你应该显露出自己也是穿越者么?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担忧中国人口太多呢? 
  如何评价共青团文章 《警钟:72年了,法西斯从未远去》? 
  怎么看明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前一个讨论
元朝清朝都认为是中国,为何统治大量西罗马人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罗马呢?
下一个讨论
最近都再说天津的房价一平米降了5000元,你怎么看?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