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北方城市污染这么严重,而南方城市要相对轻很多?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zui-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楼都不在点子上。我想题主这种印象主要来自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方面的情况其实不是这样,这里先不谈,单论大气污染。
为什么北方城市(更准确地说是华北的城市)空气污染比南方城市重呢?起码是「空气质量比较差的时候更多一些」?诸位提到的人口密度、产业结构、植被覆盖等等,皆非关窍,人口密度上海大于北京,工业污染南北方差距并不显著(参看【注1】),植被的净化功能一般只能辐射林区边沿地带,城市则完全指望不上。什么?你说杭州?西湖边的山包包们还过得去,至于大马路上么……其实只要想想,北京还有燕山呢,帝都的空气质量又如何?北方植被少,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土壤表面缺乏固着,容易沙化,进而造成严重的扬沙、扬尘,这些都对PM2.5贡献很大;而干燥少雨的气候除了不利于污染物沉降之外,也加剧了这一问题。

大气污染究竟有多么严重,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源,二是汇。后者主要受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影响。

源方面:北方和南方城市的差距主要集中在燃煤土壤尘上。

  • 燃煤源方面,北方有燃煤供暖,南方无;北方多火力发电,南方少;钢铁工业煤耗量亦高(仅次于火力发电——2014年数据),亦呈北重南轻之势。
  • 土壤尘源包括沙尘和本地扬尘;两者的根源都在于北方气候干燥、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水土固着很差。西北大漠、内蒙沙化草原和黄土高坡是全球数得上的沙尘暴老窝,这玩意对南方也有影响,还能吹到太平洋上去,但总归不如华北地区首当其冲。沙尘暴携带的细颗粒物,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久,成为春季雾霾的元凶之一。至于扬尘,在南方城市也是个角儿,但因为湿润多雨,到底不及在北方凶猛。

汇方面地形因素很复杂,须得就地论地。一般来说,南方多山地,易形成局部对流,在无外来强气流的情况下,比华北平原地带更利于扩散;但有强气流光顾时,又显露出弊端。两者间更重要的差异体现在气象因素上。

一些气象条件利于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如雨雪天气、大风强对流天气等,或者晴朗干燥(空气湿度高有助于生成二次颗粒物,促进雾霾发生)也不错;反之,静稳的大气层结会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而不断积累:逆温层结就是其中一种。
通常气温是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的,下层空气较热,上层空气较冷,冷空气重会下沉,热空气轻会上浮,就形成了对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晴朗少云的冬季夜间,因为地面温度急剧降低,导致贴近地面的下层大气温度很低,上层空气降温没那么快,反而温度比下层高。这种下冷上热的「逆温」一旦形成,空气无法上下对流,污染物也很难扩散。
北方入冬早,夜间冷,逆温天气更多;降水少于南方,污染物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相对更长,更容易积累;南方气温高,大气垂直运动更活跃,近地面湍流作用更强,有利于扩散。
另外,沿海地区因为海陆风的影响,扩散条件一般好于内陆,南方海岸线较长,海滨城市较多,这点也占优。

综上,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在空气质量上的差距,最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气象条件;燃煤;沙尘和扬尘


【注1】:工业污染问题争议较大,我列几条给大家参考:

  • 工业源对PM2.5究竟有多少贡献,尚难厘清。就秋冬季节的雾霾事件而言,一般并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具体可参看zhihu.com/question/2246
  • 华北的钢铁工业分布更为密集,这可能对污染物排放和传输有一定影响
  • 有色金属冶炼,以及盛产二次颗粒物的化工业,都是南方产业规模较大

很难认为工业污染在南北方的差距中是一个显著因素。不过,目前只是推测,尚缺乏翔实的数据支持。




  

相关话题

  郑州 15 棵法桐树被灌农药濒临死亡,涉事者该承担什么责任? 
  生物多样性为什么如此重要?若生物多样性丧失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影响? 
  自制的风扇+HEPA的空气净化器靠谱吗? 
  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我们通常说的环境问题是威胁到人类生存还是生物的生存还是地球这颗星球的存亡? 
  一个国家能不能没有化工产业 ? 
  核动力航母被击毁后,会造成多大的污染? 
  不粘锅涂层是真的有害吗?对环境有害可以理解,对人健康呢? 
  在 2015 年左右的中国,降低雾霾必须依靠天然气替代煤炭(煤改气)吗? 
  沙尘暴是否比雾霾好治理?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认为破坏比创造或者维持简单?
下一个讨论
当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讲,分别会有怎样的解读?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