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本的巨额国债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1页

  

user avatar   dabai-z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昨天写的这篇文章,跟这个问题也比较贴合,也发到这个问题里。

最近看过一些文章,是在讨论世界经济未来会不会日本化的问题。

这些文章总体上是挺有道理,数据也比较详实,再加上当前欧美国家普遍进入了0利率时代,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已经0利率很多年的日本。

不过,我自己在独立思考之后,还是得出一些不一样的结论。

我并不太赞同世界经济未来会日本化,所以本文会从各个角度,来跟大家全面深入分析这个问题。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就明白,日本经济过去这20多年如何维持0利率,高负债,不断印钞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汇率稳定。

同时为何日本这套经济模式,难以复制推广到全球。

(1)何为经济日本化

日本经济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创造了一个经济学之谜。

那就是日本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不断的印钞放水,债务急剧扩大,然而不但没有通货膨胀,还通货紧缩了。

也就是日本经济保持着三低和三高特征:

三低: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

三高:高福利、高货币、高债务。

这也是日本被称为失去三十年的主要原因。

首先经济日本化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日本在过去30年里GDP几乎原地踏步,被称为失去的30年。

包括日本的整体工资收入,在过去30年里也基本没有提高,甚至还下降了。

但同时,日本过去30年保持着基本0通胀的状态,所以即使工资收入没提高,但物价也没有上涨,这使得整个社会仍然保持着稳定。

但这样一个日本经济,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缺乏活力、死气沉沉”。

如果这就是世界经济的未来,那确实并不太美妙。

不过,虽然我一直跟大家提醒风险,要提防今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

但对于世界经济更远期的未来,我倒是没有那么悲观,会认为世界经济会在未来步入日本化状态。

因为如果世界经济步入日本化状态,就意味着可能未来20-30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会基本保持停滞状态。

这是一个相当黯淡的未来。

但实际上,如果今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泡沫能够被刺破,全球泡沫化的资产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充分释放出泡沫风险。

那么实际上世界经济的未来20-30年,仍然还是有比较大的概率继续保持每年至少2%的增长速度。

关于世界经济会不会日本化的问题,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日本过去这30年的经济发展特点。

(2)日本过去这30年

大家也都知道,1990年日本泡沫被戳破之后,日本就进入了经济发展停滞的三十年里。

虽然这三十年,日本在一些高精尖的技术产业仍然还是保持高速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过去三十年,日本整体经济的发展停滞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说明。

下图是日本过去50年的GDP曲线图。



可以看到,日本经济差不多是在1968年开始腾飞,然后到上世纪80年代达到了巅峰。

但1990年日本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的GDP总值就迅速达到了峰值,并开始停滞。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日本经济开始衰退,并长期停滞,一直到现在基本属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就开始通过降息、扩大资产负债表等印钞的方式来刺激经济。

下图是日本过去这40多年的利率变动情况。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1990年的日本泡沫破裂,某种程度上跟当时日本加息有关系。

在1990年~1992年日本有过一波短暂的加息周期,把利率加到了6%。

然而在资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只能很快重新进入降息周期里,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997年亚洲经济爆发之后,更是给当时虚弱不堪的日本致命一击。

这使得,日本在1998年之后,就基本进入了0利率时代。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日本曾经试图加息来攒点冬粮,让其货币政策回归正轨。

但日本加息不到一年的时间,2008年次贷危机就爆发了。

跟美国经济高度绑定在一起的日本再次遭到重创。

于是,日本短暂的加息周期胎死腹中,迅速重新把利率降低为0利率。

但这个时候,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对日本经济已经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实际上在1998年之后日本就率先进入了量化宽松模式。

所以,在2008年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日本量化宽松已经失效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安倍经济学登场了,他推出了比QE更进一步的QQE,也就是量化+质化宽松。

日本QEE是指利率为负的量化加质化货币宽松。

这个多的Q,是指质化。

这个质化的意思其实也就是比传统量化宽松,更注重在负利率情况下,如何通过控制收益率曲线,让量化宽松的质量更好一些,但说白了就是印钞规模更大而已。

所以在2012年安倍上台之后,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就开始急剧膨胀起来。

下图就是过去50年的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



可以从上图看到,日本央行在98年之后就开始实行0利率和量化宽松。

2007年的短暂加息,对应着缩表。

但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而戛然而止,并在2012年安倍上台后,开始QQE的疯狂印钞模式。让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涨了3倍多。

这也使得日本债务跟GDP的占比,也是一直水涨船高,因为这些年日本GDP几乎没有增长,这种情况下债务持续快速增长,必然会导致债务和GDP占比持续增长。

下图是过去40年日本债务占GDP的比重。



目前日本的债务已经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8%。

远超过了国际60%的债务警戒线。

但为什么日本债务这么严重,却没有出现债务危机呢?

(3)日本的债务问题

日本的债务危机一直没有爆发,让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个实际上也是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观。

关于日本为何债务这么高,却没有引发问题,这个很多文章有过分析。

比如说,因为日本这些债务95%是内债,由日本央行、机构和民众持有,内债只要印钞就可以解决问题。

日本过去这些年疯狂的增长的资产负债表,似乎印证这个观点。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日本印钞这么多,却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呢?

下图是日本最近这30年来的通货膨胀率数据。



可以看到,除了极少年份之外,日本的通货膨胀率基本都维持在2%以下,基本就是在0%附近波动。

日本这么多年通货膨胀率一直很低,实际上是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

日本印了那么多钞票,却没有通货膨胀,甚至日本央行一直把提高通货膨胀率作为首要目标。

比如日本之所以推行QQE的量化质化宽松,就是为了把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以上,但除了QQE刚施行的头3年,也就是2012~2014年日本的通货膨胀率有过一波快速上升,一度在2014年超过了3%。

但2015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让日本的经济重新回到了低通胀状态。

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衰退,这是日本所不愿意看到的。

但日本印了这么多钱,却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原因有好几个:

1、日本央行印钞,很大一部分货币是在银行系统里空转,形成银行的准备金沉淀下来,没有流出金融体系。

2019年,虽然日本央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很低,只有0.79%。

但实际上日本银行的准备金月达到了惊人的346.2万亿日元,差不多是3.26万亿美元。

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6万亿美元,日本债务是12万亿美元。

这说明,日本央行过去这么多年印的钞票,至少有1/4是沉淀在银行系统里空转,没有流向市场,说白了就是“白印了”。

之所以存在如此严重的金融资金空转问题,主要是日本当前国内固化问题很严重,整个经济失去活力,在日本国内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投资机会,整个社会资金稳定年化率非常低,这使得日本银行宁愿吧这些钱当准备金浪费,也不愿意把钱拿出去在日本国内投资。

不过日本国内不行,但日本国外则可以,这实际上也是日本破解债务问题的根本所在。

不过这个是这篇文章最关键的内容,我等一下会单独展开说明日本庞大的海外净资产的事情。

2、日本央行印出来的钞票,除了1/4在银行系统里空转之外,好不容易流出去的货币,其中一部分又被企业给存回来了。

在1990年日本泡沫破裂之后,日本企业长期进行去杠杆行为,并且开始不断囤积现金。

到2019年底,日本企业留存收益资金达到了479万亿日元,折算为4.51万亿美元,这些钱被企业存回了金融体系,又造成了大量资金沉淀。

大家可以看一下,光光这两部分就占了多少货币。

银行准备金余额3.26万亿美元,企业存有资金4.51万亿美元,这两部分加起来就7.7万亿美元了。

差不多已经占了日本这些年印钞的2/3了。

在这个基础上。

3、日本央行还通过直接购买股票ETF的形式,把一部分印钞的钱流向了股票市场。

以上种种最终归结起来就是,日本央行印的钱,大部分都流向了富人,而少部分流向了普通民众。

这使得日本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是越来越严重,富的人群越富,普通民众大部分一直原地踏步,少部分则越来越穷。

下图是日本过去这50年的平均工资水平。



可以看到,在1990年日本泡沫破裂之后,日本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在这么多年里,基本是处于一个长期停滞,甚至小幅下降的状态。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并没有从日本央行这样大印钞中获益,收入并没有随之增高。

而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就是,通货膨胀率,很大程度跟绝大多数民众手里的可支配收入是息息相关的。

民众手里持有的货币越多,通货膨胀率就会越高。

日本这么多年印了那么多钞票,但大部分都流到了银行、企业和股票市场里,并没有流到民众手里,那么通货膨胀率自然就上不去了。

根据Kitao Yamad在2019年的测算,日本在1994年~2013年之间,前10%居民的财富累积增长了26.1%,而倒数20%居民财富反而缩水47.2%。

这主要是因为,富人拥有资产更多,信用更好,而且大多拥有企业,这使得银行更愿意把钱贷款给这些富人。

这就使得日本央行放得钱,其实大部分都是流给富人。

这不是日本央行独有的问题,是全世界央行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所以实际上日本已经用自己过去这20多年的经验证明,无限量化宽松只是在“劫贫济富”而已。

在解决了日本央行印了那么多钞票,为何没有引发通货膨胀的问题后。

我们再来看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日本央行印了这么多钱,为何没有引发货币大幅度贬值?

(4)日元为何坚挺

大家如果对金融了解的话,应该知道日元是世界上最通用的避险货币。

为何日本央行印钞那么多,日元还能这么坚挺,甚至成为避险货币呢?

这是研究世界经济会不会日本化的一个最重要问题。

日本过去这30年的经济,虽然停滞不前失去活力,但至少没有崩溃,整个社会比较稳定,在高精尖产业仍然还是保持快速发展。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日元币值稳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想要跟日本学习,通过无限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那么首先需要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保持汇率稳定的问题。

下图是美元兑换日元的走势图。



可以看到,过去这30年,日元跟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在一个十分稳定的区间,整体在106附近上下徘徊。

整整30年如此,这实际上也是日元能够成为避险货币的其中一个原因。

那么日元为何能保持稳定呢?

这是我最近看那些说世界经济会日本化的文章里,基本都没有提到的问题。

有不少国家,也想跟日本学习,通过这样大规模印钞来刺激经济,但诸如巴西、阿根提、委内瑞拉之流,都因为大规模印钞最后导致汇率崩盘,整个国民的财富被洗劫一空。

可见,无限量化宽松并不是经济能够日本化的关键。

无限印钞,不一定会让经济日本化,也可能让经济南美化。

这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

而日本之所以可以在大规模印钞之下,仍然保持汇率问题,最关键的我认为有两点:

1、日本制造业发达,日本本土资产是相当优质的。这使得如果日元大幅度贬值,会让日本本土资产成为香饽饽,但这种外资虎视眈眈的趋势,也是的日本资产很难被出现白菜价抄底的情况。

2、1990年的日本泡沫破裂,让日本资产已经出现过一次暴跌,风险泡沫被挤出来了,这使得日本资产要再出现一次暴跌,就需要先经历一次暴涨。

但实际上,日本股市从1990年见顶之后,这么多年就一直没有涨回去过。

下图是日本股市最近这30多年的走势图。



即使日本股市在2012年QQE后,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但距离1990年的高峰,还相去甚远。

所以,日本在1990年泡沫破裂,已经释放过一次风险,使得日本国内优质资产抗跌能力比较强。不像南美洲那些国家基本都没有优质资产,是可以随时找到替代的。

日本很多资产,都是有稀缺性,比如日本多一些高精尖制造业,是比较难找到替代。

这使得日本过去这些年,在1990年泡沫破裂,资产大幅度暴跌后,已经具备一个抗跌性。再加上日本因为泡沫破裂的问题,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里最早进入0利率和负利率时代的,一个长期保持0利率状态的日元,是避险资金最看重的地方,再加上日本资产比较抗跌,所以国际资金喜欢拿日元作为避险资金。

3、以上这两个原因,其实还不是日元坚挺的最主要原因。

日元汇率稳定,甚至日本债务危机没有爆发,以及日本之所以可以维持这样一个“日本化”经济模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日本庞大的海外净资产规模。

而这也是为什么世界经济很难长期维持日本化的根本原因。

日本有一个特点,特别喜欢进行海外投资。

上面也有分析过,日本本土经济失去活力,并没有什么投资机会。

这使得日本国内的资金,很喜欢去海外投资。

这其实也跟日本的特性有很大关系,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小,人口高度密集。这使得日本特性里有强烈的海外扩张性。

在和平年代,日本的扩张性特征,只能通过海外投资来体现。

在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度升值,这使得日本当时更热衷于在海外到处买买买,甚至当时日本忘乎所以的觉得要把整个美国买下来。

所以,日本骨子里就有很热衷于海外投资的基因。

在1990年日本泡沫破裂时,日元一度有过大幅度贬值,但很快就重新稳定下来,甚至很快继续升值。

所以,汇率的一度贬值,并没有改变日本热衷于海外投资的特性。

下图是1995年~2010年的日本海外投资净资产曲线图。



从1995年的差不多1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到2010年的3万亿美元海外净资产,日本在15年里海外投资增长了3倍多。

目前的最新数据是,日本在海外总资产达到了10万亿美元,净资产达到了3.4万亿美元。

单单从海外净资产来说,日本已经连续29年为世界第一债权国。



日本庞大的海外净资产是日本债务危机没有被引爆,并且日本汇率稳定的最关键所在。

而这恰恰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

日本庞大的海外净资产,是不计算入日本的GDP里的。

但日本庞大的海外净资产,却每年创造大量的收益,源源不断的输送回日本,这使得日本才得以保持强健稳定的汇率稳定。

我们可以把日本的海外净资产和GDP,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和日本国债,综合对比一下。

日本海外净资产为3.4万亿美元。

日本GDP为5.1万亿美元。

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为6万亿美元。

日本国债总额为12万亿美元。

我们如果把日本的海外净资产也考虑进来,那么日本的负债虽然还是挺危险的,但至少没有那么夸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1990年之后,日本整个经济得以维系的一个循环,大致是这样的。

1、日本先率先把利率降为0,并长期20多年保持0利率甚至负利率,使得日元能具备避险资金所要求的低利率条件。

一个货币能否成为避险货币,越低的利率越吃香。

这个再加上日本国内优质的资产,使得日元从90年代开始,这20多年来一直作为世界最主要的避险货币。

2、通过避险货币的优势,日本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购入日元。这使得日本国内的超发货币,可以通过这些避险资金,流出海外,变成美元开始大量的海外投资。

3、日本过去这些年通过持有庞大的美元,不断的在海外投资,而这些海外投资,在过去20多年的全球化过程里,获得不菲的收益。

比如说日本软银投资阿里巴巴,就是世界经济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2000年,日本软银投资了刚成立一年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并在不久后追加了4000万美元,这使得软银最高的时候持有阿里巴巴39.6%的股份。

而日本软银当年投资的6000万美元,最后也随着阿里巴巴的快速成长,变成了2000亿美元,增长超过了3000倍。

这被誉为世界经济史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而日本软银的投资,实际上只是日本过去20多年的海外投资一个缩影。

日本通过这样一个:0利率→避险货币→海外投资→海外收益回流国内→支撑国内债务和汇率稳定→维持0利率。

这样一个循环,才最终得以让日本印钞这么多年,在债务高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货币汇率问题和延长债务危机被引爆的时间。

然而日本的这种经济模式,也就是无限量化宽松,通过举债维持扩张经济,也就是现代货币MMT理论,真的可以永远一直维持下去吗?

这个答案,很多人有很多种观点。

我给出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日本这套经济模式,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

理由很简单,日本的经济模式,实际上是依托于全球化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通过庞大的海外投资来反哺国内的一个经济循环。

这个经济循环要成立,前提条件就是全球化经济必须持续快速增长,让日本的海外投资可以持续正收益。

而一旦日本的海外投资不能保持正收益,开始出现亏损了。

日本的这个经济循环链条,就会轰然崩塌。

这是绝大多数人,甚至是研究日本的经济学家,都忽略的一个至关重要问题。

包括我看过的一些文章,包括近期讨论世界经济会日本化的一些文章,全都忽略了日本海外投资这样一个核心因素。

(5)经济日本化不会永远持续

现代货币MMT理论,主张央行只要关心通胀和就业,可以通过无限扩张债务来维持经济增长的理论。

这个MMT理论,最经常拿日本来举例,声称日本就是现代货币理论的典范。

因为日本保持0利率都20多年了,一直在不停的量化宽松,印钞,持续大幅度提高债务。

但这么多年,日本经济虽然一直停滞不前,但至少也没有崩溃嘛。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选择性无视,现代货币理论却完全无视了日本庞大海外投资的核心关键。

日本这套无限印钞大法,之所以很难复制,更难以在全球大范围推广,原因有两个:

1、日本拥有本土优质资产,包括大量无可替代的高精尖制造业。

2、日本拥有庞大的海外净资产,每年给日本创造大量收益回补国内。

而这两个条件,这个世界上能达到的国家,屈指可数,不会超过3个。

目前能达到这两个条件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德国。

其他国家则都完全不达标。

所以你问我世界经济会不会日本化,我的答案很明确,就是不会。

其他不具备日本这两个条件的,也想搞无限印钞大法,通常下场只有一个,就是经济南美化,出现汇率崩盘的恶果。

所以,如果世界经济进入到日本这种无限印钞模式,不会导致世界经济日本化,只会导致世界经济南美化。

其次,即使是日本,也很难把自己这套无限印钞模式,给无限持续下去。

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周期性的,不可能永远保持单一轨道运行,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所以日本这套无限量化宽松模式,也必然不可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

而导致日本这套无限量化宽松模式崩溃,最关键的就是世界经济的衰退。

上面其实也分析过,日本这套经济模式得以维系,最关键的就是其庞大的海外投资能够每年带回庞大的高额利润。

所以,负债累累的日本之所以可以不崩溃,是因为日本是寄生于世界经济之上。

我还是用我惯用的形象举例说明一下。

有一个胖子,在80年代吃得超级胖。

结果这个胖子,在1990年被戳破了,整个人跟气球一样瘪了下来。

不过这个胖子虽然瘪了,也瘦了,但骨头还算比较硬(本土资产优质)。

再加上这个胖子胃口很好(0利率),可以吃很多东西(容纳世界大量避险资金)。

吃了这么多东西(外汇储备),这个胖子开始大量的进行海外投资,买了一大堆东西。

这使得这个胖子,相当于是趴在了一只巨大的猛犸象身上(世界经济)。

这个巨大猛犸象,在过去20多年里,因为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急剧增大。

这使得这个胖子趴在猛犸象身上,大肆的吸血(赚钱),来补充自身营养。

然而,有一天,整个猛犸象在过河的路上,遭到了巨大的洪灾(疫情),整个猛犸象都被卷入洪流之中(世界经济衰退),这使得趴在猛犸象身上的这个胖子,自然也是很难幸免。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日本的经济模式得以维系,是建立在全球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里,这个猛犸象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这使得日本没办法通过庞大的海外投资收益,来回补国内。

甚至还可能因为庞大的海外投资亏损,全面引爆国内债务危机的爆发。

这里,我还是用日本软银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因为日本软银实际上就是很典型的日本这些年海外投资的一个缩影。

我们都知道日本软银是日本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

日本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管理规模达到了1000亿美元,可谓是巨无霸。

软银做的投资很多,早些年最著名的是雅虎、阿里巴巴。

近几年软银大肆全球收购投资各类独角兽,但这些独角兽,最后都变成了毒角兽。

这是因为从2018年开始的红蓝之争,让世界全球化开始出现了阻力。

单单2019年,愿景基金就巨亏180亿美元。



注意,这是2019年的亏损,还不计算今年疫情所导致的世界经济危机风险。

昨天有一个新闻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软银的孙正义宣布退出阿里巴巴董事会。



这个新闻大家要结合下面这个信息,才有更清晰的理解。

软银集团2020年3月23日宣布,正在寻求出售或货币化其多达4.5万亿日元(约合410亿美元)的资产,来解决其债务问题。

说白了,就是软银要从买买买模式,进入到卖卖卖模式,腾出大量资金来降低债务。



此前,孙正义曾表示,今年愿景基金投资的88家公司中至少有15家将会破产。

软银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实际上就是日本经济所面临的的困境。

日本过去这些年海外投资大肆买买买,在2018年之前,也确实每年都给日本创造高额收益来回流国内,维持日元汇率稳定。

但是从2019年开始,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大。特别是今年疫情爆发,已经让世界经济衰退板上钉钉,甚至可能爆发世界经济危机。

这种情况下,日本经济的循环模式链条,就被打断了!

日本庞大的海外投资,没办法给日本带来高额的收益,甚至可能面临巨额的亏损,从而增加了日本国内经济的负担,这实际上是很有可能导致日本过去这20多年维持的这套无限量化宽松印钞,来维持经济的模式,也很难以维系。

所以,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风险下,日本自己都很难维系这套“日本化”经济,就更别说世界经济会走向日本化。

其次,大量新兴市场国家,比如南美洲很多国家都有可能出现债务危机和汇率崩盘的问题。

比如最近阿根廷已经即将连续第9次债务违约,有可能成为今年第一个“破产”的国家,阿根廷的信用评级已经被下调到最低级别的垃圾级。





所以当前世界经济需要担忧的不是日本化问题,而是会不会南美化的问题。

而个别国家,比如美国或者德国,能不能走上日本化的道路?

我觉得也是很难。

上面提到过,日本这套日本化经济,是寄生于世界经济身上,要以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才能维系的。

如果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即使是美国,也不可能将自己的经济日本化,妄想让美元无限印钞,还不引发任何危机。

日本之所以可以,是因为他过去这些年是寄生于世界经济。

美国之所以不行,是因为他自己体量太大,世界经济经不起他的寄生。

这就好比一个比日本还大十倍的霸王龙,直接踩在了猛犸象身上,这个猛犸象是不可能支撑得住的。

在整个世界经济找不到下一个新的突破风口,重新高速增长之前,世界其他国家,很难复制日本这套经济模式,甚至日本自己都已经难以维系了。

这就是本文分析总结下来的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

当前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实际上是一场大洗牌,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机会。

不经历这样的经济危机的洗礼,世界经济很难甩掉过去这些年积压沉重冗余的问题,来重新焕发光彩,轻装上阵。

现在全球各国央行都试图幻想通过无限印钞的模式,来复制日本经济模式,来拖延时间。

这实际上只是一种逃避行为,而不是真正想要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态度。

纵观全球央行,目前也就我们央行当前是具备这种定力,不搞无限印钞和大水漫灌,也只有我们当前是有这种准备过苦日子的觉悟。

这是一种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其他国家,比如欧美国家都只顾着通过无限印钞来透支国家信用,这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也必将失去未来。

本文来源于“大白话时事”公众号,我每天都会写深度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阅读!


user avatar   fatfox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巴罗-李嘉图等价,国家收税和借钱,意义是一样的,反正都是肉烂在锅里,不分彼此。

日本外债不多,还是比较切合巴罗-李嘉图等价的预设条件的,所有这无非就是日本税收低,利率也低,用借钱解决财政问题也不错。

不必做太多解读。


user avatar   kuaij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很懂现在人怎么买啥都成投资了,买车也要核算一下机会成本了,买手机也要考虑卖二手了,买游戏主机也要考虑跌价了,买游戏卡带也要考虑好不好出手了。

车是消费品啊,什么手机电脑主机卡带也都是消费品,消费品就是用来让你用,感受效用的。

你需要这个效用,它能提供这个效用,它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最终维持在一个你愿意接受的水平,这就够了。

你要是不需要这个效用你就不买呗,如果你的城市真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确实省钱,省时间还省力,那你就别买呗。你买了难道不是你需要么?既然需要那还说什么呢。。


要我说,撸串才是一生最坏的投资,变成了肥肉你还得花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减肥,可能还会带来未来潜在医疗成本。那为什么撸串摊子还是这么火?因为爽啊,因为它提供的效用我们确实需要啊。


所以不要干什么事都用投资思维去理解,这样会成为资本增殖的奴隶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得到效用,而不是让生产进一步扩大。


user avatar   galitur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很懂现在人怎么买啥都成投资了,买车也要核算一下机会成本了,买手机也要考虑卖二手了,买游戏主机也要考虑跌价了,买游戏卡带也要考虑好不好出手了。

车是消费品啊,什么手机电脑主机卡带也都是消费品,消费品就是用来让你用,感受效用的。

你需要这个效用,它能提供这个效用,它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最终维持在一个你愿意接受的水平,这就够了。

你要是不需要这个效用你就不买呗,如果你的城市真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确实省钱,省时间还省力,那你就别买呗。你买了难道不是你需要么?既然需要那还说什么呢。。


要我说,撸串才是一生最坏的投资,变成了肥肉你还得花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减肥,可能还会带来未来潜在医疗成本。那为什么撸串摊子还是这么火?因为爽啊,因为它提供的效用我们确实需要啊。


所以不要干什么事都用投资思维去理解,这样会成为资本增殖的奴隶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得到效用,而不是让生产进一步扩大。




  

相关话题

  日本新皇后雅子有什么传奇经历吗?怎么评价她? 
  请问以下关于日本政治的传言,其真实性如何? 
  为什么日本都曾和军力强大的唐朝,明朝交过战,而未与我们眼中“积病积弱"的北宋发生过战争? 
  英国脱欧,为何日元会大幅升值? 
  有精日、美分为什么没有或很少有精苏、卢布? 
  为什么日本出不了一个“米哈游”? 
  如何看待 @砍掉重练 @袁蕾 等知乎用户制造的影响? 
  为啥美国影响下的日本和韩国都成发达国家了? 
  中国人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是什么样的体验? 
  为什么日本文化里有很多地方出现「天津」字眼?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安倍晋三无意退出政坛,将参加下次众院选举?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日本拒绝发表涉港联合声明及日本国内舆情走势?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