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忠义水浒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guancha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谈《水浒传》的中心思想,就必须试图了解施耐庵的内心世界。

施耐庵大约生于1296年,是为崖山海战后17年。元灭金、宋后废止科考,直到延祐复科,造成隋朝立科以来最长的一次科举中断。施耐庵复科前5年入塾读书,复科第二年19岁时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虽然学无惊人之处,但也不愧为孔门七十二贤施之常的后人。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但看施耐庵,骨子里是地地道道的儒家子弟。儒家不断,尊崇正统的思想不断,中国怎么会断?

仕元三年后,施耐庵弃官归家。正当义军四起。盐商张士诚造反,请出这位老进士当军师。施耐庵花甲之年了。攻城略地,好不爽快!可毕竟张士诚浑身散发着low low的土豪气,估计“不似人君”吧,也没能像韩家父子那样捏造个正统的身份。于是施耐庵早早退出。朱元璋灭张士诚,施耐庵为躲避朱的清算,终于隐居写书去了。

这本《水浒传》不过是借历史这颗钉子挂自己的抱负而已!书中豪气万丈气吞山河的好汉们,根本不是反宋的英雄,而是反元的义军。通览水浒传,宋江从来都没反过宋,他不断喝退反宋的主张,杀败君侧的奸佞,驱除入侵的异族,剿灭造反的同行。真正反宋的晁盖、王庆、田虎、方腊,宋江根本不屑于和这些人相提并论。将他们一个个剿灭干净后,宋江完成了“天命”,甘心受死。

从《水浒传》出来,宋江并不孤独。他是明知列国无人君还要拼老命传播仁义的孔子,他是明知蜀汉无机会还要六出祁山的诸葛亮,他是明知功亏一篑且性命不保却还是要回朝受戮的岳飞……这就是施耐庵的抱负,也是儒教治下的中国列代知识分子的抱负。

既然是天命,就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什么是天命?以下引我在另一篇答案(

如何评价智多星吴用这个人?

)所写:

吴用如此聪明,最后落得自缢宋江墓前的下场,题主或许由此而问“吴用穷其一生才华究竟为了什么”。不讲忠义了,讲讲天命。中国知识分子最重名节。其中名节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为的就是天命。这里的天命,是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天命,无关迷信,不是上天主宰的命运,而是每个注重名节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历史使命。有这两个字,才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明明知道没有君王能施仁政却依然努力游说的孔子是这样,明明知道凭借蜀国之力无法恢复中原却六出祁山的诸葛孔明是这样,明明知道受招安后即使再怎样出生入死忠君爱国也不会得到好下场的吴用、宋江是这样。说他们迂腐也好,说他们狭隘也好,这就是中国儒教的教义。不求长生不老、不求轮回转世、不求极乐天堂,只求当世问心无愧,后世名垂千古。

可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实现这一抱负。本愿苟安于乱世,岂料随波逐江湖,有心匡扶正统业,不得人君相吐哺——这是施耐庵的写照。终其一生没有找到许以驱驰的“明主”和“真君”。不是张士诚不给他机会,而是张压根就没有寻求过“真君”以成为“明主”。这样的人,施耐庵岂能相随。于是寂然回乡,专心于意淫之道、穿越之术,终于托借水浒故事谱写了一册“乱世儒家治世指南”。在这本指南中,施耐庵化身吴用,张士诚化身晁盖,元朝化身大辽,四方义军化身王庆、田虎、方腊,而宋徽宗和宋江,正是施耐庵求而不得的理想中的“真君”和“明主”。施耐庵所意淫的,当然是做掉不争气的张士诚,拥立一位和自己同心同德的“明主”,共同辅佐未必“明”但一定继承正统的“真君”。这才是《水浒传》的真正意图。

乱世中的儒家道义,就像卞和手里捧着的那块石头。识货之人,看到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苟安乱世,不给逆贼卖命;宁可抛头洒血,也要忠于真君”的大义;肉眼凡胎的,只能看到乱世江湖之中的鄙陋粗俗——大秤分金,大口吃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哈哈,好个替行道!这个天不在头上,其实在心里,就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天命啊!




  

相关话题

  如何做出一个吸引人的奇幻设定? 
  各位历史大牛,如果明朝和清朝的顺序调换,会是怎么样的场面? 
  怎么评价英国布尔战争时的南非集中营,维多利亚女王是不是一个类似于希特勒的人物? 
  为什么现在的传统文学没有网络文学的宏大世界观?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作品? 
  如何看待1949年毛泽东没有听从苏联的建议与国民党划江而治而是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 
  为什么古典时代的中国没有如同古典希腊罗马的主要武器为投矛标枪的部队? 
  公孙氏起于何时?为什么春秋战国出了公孙起、公孙鞅、公孙衍这么多牛人? 
  之前流传甚广的「世界十大文豪」名单是谁提出来的? 
  埃及和英国(1821-1881)对苏丹的长期殖民给苏丹造成了什么结果?这些结果是如何影。。。。?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如此单薄?
下一个讨论
作为一名法学生,很想知道律界前辈们在庭审时被法官打断发言会不会感到紧张恼怒,要怎么应对呢?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