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兴业银行暂停一切房地产开发相关贷款的规定是真实的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i-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这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房产市场牛市时期,推动房产价格上涨的各力量之间利益是一致的,首先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是基石,然后是投机资本,不惜倾家荡产作抵押也要投资,第三是房地产商,惜售捂盘大幅宣传,第四是银行,一边赚开发商的贷款利息一边赚房贷利息,第五连老百姓都自发加入买房行列,以房产自封身价。总的来说,房价持续上涨对于以上各方来说是双赢的,多赢的,因此各方对于房产市场都进行了切实的付出,以对自身影响来看,从五到一依次排列。

所有力量共同作用下,房价必然会被推高到顶点,透支所有购买力,举例如果甲有400万不去买房而借给乙,乙会立即用这400万买房并将升值部分据为己有,于是甲就倾向于自己买房而不是出借,直买到无钱可买为止。

当购买力被充分释放,楼市价格出现顶部波动时,各方力量从前期的团结一致开始发生利益背离,于是利益集团内部博弈。

博弈中,对利润和风险最为敏感的投机资本首当其冲跑在最前面,如果能够成功撤资抛楼就完整保留了前期所有涨幅,打了一个大胜仗,但这样就伤害了船大难掉头的地方政府的利益,为了阻止游资率先跑路,政府就祭出了二手房交易税,有针对性地利用特权,将高位接盘的买房力量从游资的二手房里抢走,引导入自家的一手房市场。

这里要说明的是,任何一个市场要维持长期牛市,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牛市前期我们看到的五组力量里有任何一方停止注资,那么另外几方可不是傻子。这时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政府有政策托底,投机资金早已盆满钵满割一些肉无关疼痒,房地产商大不了出售牌照出国旅行,到最后你会发现最无计可施的就是银行,这也是美国房产市场波动后最先倒闭的为什么是房二美。

更为欺负人的是,不仅大家用房贷将银行牢牢绑架在楼市中做垫背,一旦缺乏新鲜血液注资房产市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有钱人还是银行。银行可不是傻子,它当然知道别人争相往外跑却要拿它的钱当垫脚石是什么意思。我朝的银行到底和美国不同,而一旦连银行都坐不住了那就是娘家这回也不给兜底了,同是娘家人还有亲疏之分,兴业这种股份制银行自然最先坐不住。

如果说中央财政会给楼市托底的话,一经注入流动性,银行是再乐意不过把到手的钱投给房地产商再转给地方土地财政,把经济过热和实体经济倒挂的烂摊子丢给政府去伤脑筋的,问题是后者的脑筋已经伤够了,它发现再这样下去相当于中央财政流出的钱最终都贴给了地方政府,流动性养肥了老虎,还要辛苦去打,不打它吞进去的好处就不肯吐出来了,回想前任敞开国库大门各方利益均沾,这等好事再不会有了。

---

补充一下关于地方城商行,由于关系复杂不易理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方政府自制了一台ATM机推到马路中央,储户把钱存进去-银行把钱优先贷给房产商-房产商¥给地方土地财政-买房人¥给房地产商-房产商¥还给银行-银行¥给储户。这样一条链,可以看到真实的两端是买房人-地方财政,银行与房地产商只是起到一个套利的作用,套利的的费用也在买房人这端。当买房人买不起,链条左端断裂,那么银行还不出给储户,最终就要链条右端的地方政府怎么吃进去的怎么吐出来。中央收紧流动性的最终结果就是这个。因此在没把握时,地方一般鼓励开发商不要找自家兜底的城商行来借,找个好欺负的借,卖不掉还不出大不了就赖着,资金进了地方财政的口袋,一般别想它掏出来。明确了这一点,如果碰巧贵行既不是城商行,又不是四大,那么相当于地方和中央之间一个姥姥不疼另一个舅舅不爱,这时贷款给开发商是没有任何一个亲戚肯给撑腰的。

----

更新。

题主更新了问题,初始表述是如何看待兴业喊停这一现象。

更新答案。题目附上的这张实际上并不是决策文件,而是执行通知,相当于是发给银行基层,重点在于告诉基层员工该怎么做,不需与之探讨缘由。为了凸显任务执行的必要性,通常会给出一些比较直观简单拍脑门的因果,起到师出有名的作用,如原文中三点(但在经济下行、资产泡沫、政策收紧云云..)。可以理解为"为了迎接新一年,我们要如何"类因果模式,不必深入。

这次暂停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以这样一张基层通知受众之广,绝称不上机密,内容之普通,都不能算业内先行---居然能够让市场闻风破位关键是利空出尽二次下行!

证券从业人员不是第一趟进银行的刘姥姥,市场对这种不是新闻的新闻平白无故有这么大反应,如果被行业基层理解为"咱见过的绝密文件这回也给市场开了眼界"未免呵呵。

想一想银行在这个时间节点认可传闻相当于公开表态,市场的连挫,将这个表态解读为2会前央行手握流动性紧箍咒,直指房产-地方财政这条产业链,吹的什么风。




  

相关话题

  为什么马来西亚人均GDP超过中国,但房价只有越南的水平? 
  今年到底有多少人失业啊,怎么国企都开始裁员降薪了? 
  买房是凑首付令人头疼还是还房贷更令人头疼呢? 
  为什么在香港90平方米的公寓会被称为「千尺豪宅」? 
  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他们把钱都投到哪儿了? 
  本次房价迅猛上涨是什么原因,是否会加速见顶?如果由于房价下跌导致经济危机,现在应该买黄金还是美元? 
  如何看待许小年所说的「中国已处于中等收入陷阱」,该陷阱是房地产行业的魔咒吗? 
  市中心老房子老小区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为什么北美的银行房贷大多数都可以30年固定利率贷款,而中国的房贷都是浮动利率或者最长5年固定利率? 
  未来五年(2019 年 ~ 2023 年)房价何去何从? 

前一个讨论
「一定限度内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的说法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究竟是否是合适的?
下一个讨论
假如重新设计「验证码」,应该如何设计?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