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南京保卫战为什么没有打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1页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国民革命军不具备执行兵团级别的围歼战的能力,而即使是执行兵团级别的被围歼(而不溃散)战斗的能力,也是在十年后才具备的。

况且,1937年12月的国民革命军,完全没有能力维持浦口到南京对十几万军队的持续补给,也没有能力确保长江右岸的南京两翼不被侵华日军突破。



user avatar   li-jia-lu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面开打三个月(淞沪开打到决定启动南京保卫战)就指望弄出斯大林格勒,这速胜论也太夸张了。卫国战争打完三个月的时候,明斯克、基辅、斯摩棱斯克都已经丢了,苏军都无法在基辅弄出斯大林格勒,国军咋可能在南京弄出斯大林格勒。

到是应该问为啥国军在常德、洛阳、长沙、衡阳、桂林无法弄出与斯大林格勒比肩的战役。例如,1943年12月2日, 蒋公致电余程万,要求:

严督所部与常城共存亡,以完成此次辉煌之战绩,勿使史大林格勒之战史独美于前也。

然而余回话收到电报后,不足两小时就撤了。


user avatar   xu-zhen-yu-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可能。伟大的战役,只有伟大的国家才能实现。

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的废墟里写出了《列宁格勒交响曲》,公演时整个城市已经凑不出一个乐队了。在前线参战负伤的演奏家被抬到现场,演奏还没有开始,人们已经热泪盈眶。当交响曲通过广播在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前线奏响,战士们高喊“为卓娅报仇”向前冲锋,那一刻的苏联不可战胜。

大国间真正的杀疯了仅此一次。亚欧大陆上实力最浑厚的两个国家,整代人的精英和工业革命的家底尽数交代在这里了。从此欧洲沦为配角,美洲崛起,海权兴盛。

你不得不佩服离岸平衡的阴毒狠辣,祸水东引的张伯伦的作用被严重低估了。地缘上边缘化的英国和美国崽子,就靠一根搅屎棍,支配了地球几百年。以致工业革命后就该发生的陆权兴起,到今天才随着一带一路初具蓝图。

二战中德军总阵亡人数600万左右。美英诸国在西线和北非敲锣打鼓上蹿下跳,一共干掉了大概50万德军,其余五百多万都是在东线被苏联军队干掉的。只论GDP的话当时的苏联还不如英国,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想让乌克兰继续建造瓦良格号,厂长马卡罗夫的回答是:“瓦良格号不可能完工了。”大家问道:“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洛夫回答:“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他。”马卡洛夫继续说,只有伟大的国家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了。

国运就是这么神奇。人还是那群人,但老百姓都信你的时候会有精气神,国家的气血就旺。寒了老百姓的心,就像晚清和苏联后期一样,轻轻一掐气数将尽。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绞肉战。新兵上阵的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世界各国在思考如何让不同派系的部队听指挥,如何让减员三成的部队不溃散的时候,斯大林格勒双方的部队正在整编制的被消耗殆尽,无人后退,前赴后继。真TM让人寒毛直竖。

凝聚力最强的国家,用最狠的统帅,去指挥铁血士兵,才打得出这种烈度。

与之相比,耶路撒冷的千年战火更像是友谊赛。就算放眼整个人类历史,能打出这种硬仗的国家也屈指可数,曾经的赳赳老秦算一个,罗马帝国算一个,它们各自成就了自己的文明体系,延续至今。

第三罗马打出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新中国也打出了朝鲜保卫战,惨烈程度不逞多让,打出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霸权和平交接的希望。有此战之威,估计没有人会再触碰中国的逆鳞。

斯拉夫和德意志民族渊源颇深,投降也没那么不可思议,但苏联人用此战证明了其血统的彪悍。和我们的抗美援朝一样,一战之威奠定了未来太平。毕竟在这小小的蓝色星球上,一个能让亿万国民甘愿用生命去维护的国家,根本无法撼动。这股力量拧成一股绳,总能做出些惊天动地的事情的。

苏德在二战战场的伤亡比超过1.5: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有备而来的德国整编集团军损失超过150万人,那苏联军队的伤亡数字应该大不少。斯大林命令:凡投降士兵,家属流放古拉格群岛。政工团和督战队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德军就不用说了,兜里都揣着甲基苯丙胺。

民国想打出斯大林格勒级别战役?可去你的吧!常公和教员曾经面对相似的抉择——民国时期小日本要占东北,新中国成立美国要染指朝鲜。他们都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一个跪着爬出去了,一个站着冲过去了。格局之差真是判若云泥。

国军丢东北的过程之窝囊是小事,只是让我们失去了嘲笑二战意大利军的资格而已。应该说是让出东北吧,否则那么点日军,让他们放牧三十万只羊,人手也不够用啊!我坚信当时的日本根本没打算全面侵华,是被民国少帅的骚操作生生诱惑过来的。这TM中国最早的战忽局!直接导致日本国内下克上兵变,提前启动了全面侵华,并在后来制定了三个月拿下中国的离谱计划。

日本占领东北那么久,假如在大庆多钻几次发现了那油田,二战的战局很可能会被改写,历史书上的常公会是世界级的罪人。毕竟德国跟小日本二战中后期很多无脑作死,起因都算是因为石油。

我以我血荐轩辕。那些慷慨赴死的国军将士,临死前最多的期望,是用自己的死唤醒国人的抗争精神,实在让人唏嘘。他们真正想唤醒的,只怕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委员长吧?东北是前朝龙兴之地,几千里沃土拱手让人,白白给了日本最好的桥头堡。

1937年的中华民国,常公如果要用举国实力决绝一战,总统宝座都未必保得住。如此大规模的军团集群作战,国军上下都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统一有效的指挥。新败之军,劣势兵力,后勤糟糕,无险可守,怎能不败?

当然,中华民国如果能让自己的人民吃上饱饭,让自己的士兵有足够的训练弹药,让国家政令合一,人民万众一心,百姓和士兵为保家卫国悍不畏死,也不会有八年抗战了。可惜军阀混战耗光了中华民族最后的元气,也让日本人看透了外强中干分崩离析的国民党,看透了色厉内荏惯于绥靖的常公。

实力才能赢得国际尊重。打不出立国之战,你就立不了国。历史上华夏每次完成大一统之后,都爆发过辉煌,然而民国没有。国破家亡的生死关头,民国竟然凝聚不了中华民族的洪荒之力,挥出一记重拳守住东北?还没宣战就先给自己做了个死局。真是万里航行靠舵手啊!平心而论,中日的国力差距是大,但直到九一八时,大清的家底还没被败光,没到完全碾压的程度。黄金十年绥靖到最后,国力竟然被印度土著比下去了。

哪怕我们只有人和步枪又如何?《赛德克巴莱》里的台胞都比我们血性,抗美援朝的轻步兵,更是打进了全世界的军事教材。国军打不了战场横行的小豆坦克,其实应该从自身找到原因的。

1937年底,阎锡山要撤离太原前,决定将兵工厂的武器弹药支援八路军。等八路军清理这些武器物资时,发现了很多废旧炮弹,特别是一批晋造山炮弹,八路军根本没有配型的山炮消耗它们。

于是八路军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很快想出一个变废为宝的好主意,先在一个竹筒底放一个竖立的大铁钉,铁钉上放着一个薄木板,木板上放一枚山炮弹,然后将上口封住。要打仗的时候,将大竹筒竖着埋入土中,鬼子步兵经过时,即使踩中,结实的竹筒也不会有反应,而沉重的坦克压过来可就不一样了,竹筒被压裂,下沉的炮弹继续压裂薄木板,下方的铁钉就会击发炮弹引起爆炸

1938年,日军第八战车连队奉命经天长关,去支援正在泽县酣战的第14师团,在他们行进的路上,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缓缓前进的坦克不断被炸开,有的甚至连炮塔也被炸飞。当时负责阻击日军战车部队的八路军344旅,正是用这批废炮弹改造的反坦克地雷制造了有效杀伤。

1937年的日本甚至都不配称作工业国,它只是个集举国之力建立起了军工生产线的农业国。在和苏美的正面对抗中的一败涂地可见一斑。无论是武器设计,火力配置,作战理念,后勤补给还有产能,都远不能和正牌工业国相比。

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

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 10:1


战争的核心因素不只是武器装备水平,还包含人的战争意志,统帅的大局观,军官士兵的执行力和主观能动性。特定的战场条件下,农业国对抗工业国并非全无可能。

十几年后的新中国还是农业国,志愿军在更大的武器代差和火力差距下,用轻步兵干的联合国军人仰马翻,就是明证。

这还是在志愿军对联合国军没有什么国仇家恨的情况下。如果麦克阿瑟当时答应日本去参战,联合国军估计会很惨很惨。


user avatar   sun-shi-wen-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冬将军加buff

没有政委加buff




  

相关话题

  航母上的核动力与潜艇上的核动力有哪些不同? 
  为什么这次俄乌冲突中死了那么多的俄军将领? 
  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每年需要多少钱?如果把这些钱充作军费会怎样? 
  仅从地理上来看哪个国家最难入侵? 
  迦太基输掉三次布匿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乌克兰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是否意味乌克兰没有军事能力了? 
  假设,美国要把福特号航母高出一倍的价格卖给中国,我国会买吗? 
  西方军队的步兵现在还有单手提枪跃进这种战术动作吗? 
  如何评价阿利伯克级神盾舰? 
  从技术角度如何看待台湾误射雄三导弹? 

前一个讨论
生活在民国时期是什么样一种体验?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北京动物园熊猫翻墙「越狱」,工作人员对其「批评教育」?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