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觉得哪些漫画家的画风精致?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xu-64-61-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百年一遇的天才、鬼才、异才——“亚洲至宝”漫画家郑问(1958-2017)

自从1972年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的电影《教父》上映之后,很多行业的翘楚都被冠以“教父”之名。

港台地区有两位“教父”级别的人物,其中一位,是音乐“教父”罗大佑。

在他的《童年》中,有一句歌词,“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走了那只宝剑?”提到了漫画《诸葛四郎》。

中国台湾漫画家叶宏甲创作的漫画《诸葛四郎》非常受当时台湾小孩子们的欢迎,其中的第一部名叫《大战魔鬼党》。

《诸葛四郎》漫画发售的时候,罗大佑刚刚5、6岁,正值美好的童年时光。

在《诸葛四郎》风行之后,港漫代表人物黄玉郎,创作了《天子传奇》、《神兵玄奇》等一系列港漫佳作,也因此被冠以港台地区的漫画“教父”。

在黄玉郎的公司里,人手一本漫画《阿鼻剑》摆在每个人的办公桌上,作为参考范例。

这本教科书级别的漫画《阿鼻剑》,作者是中国台湾的漫画家郑问。

1987年,当时23岁一心想画漫画的年轻人钟孟舜,投稿给一本叫做《欢乐》的台湾漫画杂志,结果杂志停刊了,杂志主编觉得很不好意思,然后钟孟舜要到了郑问的地址,干脆去郑问那里学漫画好了。

现年55岁、头发花白的钟孟舜回忆,就这样,他拜郑问为师,做了他的漫画助手。

郑问教给他的画画方法非常奇怪,先在报纸上沾一些墨水,然后用一些牙刷之类的涂绘。

“这个随便弄个什么都可以吗?这到底是干嘛啊?”当时,钟孟舜一脸懵逼,还以为郑问师傅在逗他。

原来,这个叫做油水分离,是一种非常抽象的画法。

郑问笔下、“割骨奉君”的介子推。

相传,介子推背着晋国的公子重耳逃难,重耳饥饿难忍,于是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吃,后来重耳成就一代霸业,被奉为晋文公。

钟孟舜做郑问助手时的第一幅作品,画了4天,画到胃疼,为什么会胃疼?因为压力太大,画了4天,结果被告知“不能用”,你说这压力大不大?

“然后,郑问他就,几下就改好了。有时候自己画了2、3天,画到完全没有感觉,结果他5分钟就搞定了。”

那一刹那,钟孟舜当时感到非常的震撼。

郑问有很多奇怪的方法,比如这幅李牧后面的山,是用打火机烧出来的。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大将军,曾经带领赵军大破匈奴、斩杀10万骑兵,让匈奴一度望李而逃。秦国因为有李牧在,没有信心去攻打赵国,结果使用离间计,最终,让赵王杀死了李牧。

当年那个一心追求漫画的年轻人,郑问的弟子钟孟舜,现在已成为台北漫画峰会理事长。

郑问有很多时间都坐在这张饭厅的桌子旁。

这里也凝聚着郑问夫人王传自,对郑问的很多回忆。

王夫人拿出一张画,这是郑问小学3、4年级时画的,王夫人嫁到郑家的时候,郑问的妈妈一边念叨着“画漫画没出息”,一边拿出这幅自己珍藏的画,郑重的交给王传自。

这幅画上,布满郑母对儿子的宠爱之情,当年郑问的妈妈先是一点一点剪下来,然后细致的上好颜色,她看有那种布袋戏的画就是这样做的,去外面买了一张很大的纸。

最后,趴在地上,一点一点耐心的上色,把画拼在上面。

《诸葛四郎》在台湾风靡之后,台湾的漫画界经历了20年的冰河期,再次点燃漫画热情的是《乌龙院》,一下跳跃到了80年代。

漫画家郑问的作品,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郑问的早期作品有《装甲元帅》、《斗神》。

不过,真正让郑问的漫画获得升华的,是《刺客列传》。

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彩绘+水墨润法。

上面这幅画中的,是荆轲的背影,也就是荆轲刺秦王中的刺客荆轲,在郑问的漫画中,荆轲手持匕首跳上了大梁,俯视着秦国的群臣,然后冲向秦王,这正是那个瞬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个悲情故事配上郑问的画风,别有一番味道。

图穷匕首见之后。

荆轲纵身跳上了大梁。

留下“士为知己者死”这著名典故的刺客豫让,正处在千军万马的包围之中。

《阿鼻剑》的文字作者、马利,去郑问家里,两个人谈的兴起,一时趴在地上讨论漫画。

郑问对马利彬彬有礼,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不会马上讲出来。

他就笑笑,然后眯着眼睛一直笑。必须要跟他逗,讲到点上,他才会吐口。

“那个不够看啦,那个算什么啦”说出一些这样的结论,然后侃侃而谈。

马利回忆着当时郑问的样子,模仿着他当时的样子。

如今只剩下照片,可以追忆。

马利后来成为时报出版公司的总经理。

马利和郑问那时都只是刚接触佛教,于是就很好奇,就去看经书。

地藏经里有一句话,“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看到这句话,马上就有感觉了。

最后由这个概念发展成故事,就是后来的《阿鼻剑》。

《阿鼻剑》发行30年后,前几年,有次钟孟舜去香港最大的漫画公司黄玉郎那里,结果发现每个助手的桌子上还是放着一本老师郑问的《阿鼻剑》,钟孟舜想起那个场面,禁不住用手比划起来。

这一个画面是,《阿鼻剑》的主角何勿生,目睹亲生父亲被练成了阿鼻剑法的史飞虹杀死,之后更是经历了贪、愚、痴、嗔的武林恩怨,有人说,《阿鼻剑》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武侠作品,更有一层佛教的禅意在其中。

一般,用完毛笔是要洗的,但是郑问的毛笔从来不洗,这就让有可能用这毛笔作画的助手很紧张,郑问很喜欢这种毛笔不受控制的感觉,但在助手看来就很难理解。

在画18恶人的时候,郑问更是直接把恶字融入了画中。

还有这样的画面,如果不知道前因后果,很容易理解为作者在偷懒。

其实主角被打晕了,然后他挣扎着起来,眼中的世界就变的恍恍惚惚。

90年代,日本漫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变得成熟,也变得模式化和僵硬起来,画漫画要用沾水笔,要贴网点,漫画分镜要规规矩矩,一切都变成了流水线。

然后,讲谈社两本漫画杂志的总编辑,看到这一点后,觉得应该引进世界上不同的漫画,来刺激日本漫画,郑问就是其中一位。

郑问的漫画《东周英雄传》,也是因为这个契机,走出国门来到了日本。

郑问的夫人保存着很多郑问的草稿,里面有一幅是《东周英雄传》的。

“他画漫画的流程就是,先发呆,什么都不做,充分酝酿之后,先把故事大纲画出来,然后做人设和主要架构,每一个人物的精神都会雕刻出来。”

用文字来赋予漫画生命,然后用漫画来进行诠释。

郑问不光会做美术的设计,还会进行历史考据。

对郑问的夫人来讲,郑问的草稿更有生命力,每一笔都好像用尽心血来进行刻画,那种要传递的东西似乎要从纸上跳出来一样。

郑问经常对跟他学画的人说,就是要不停的画不停的画,一直画到自己可以唱歌,这样。

郑问为日本的动画《孔子传》制作的封面,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这个人物感觉这么细腻?

因为,郑问画的时候使用放大镜在做画。

其实,日本漫画家在创作《孔子传》的封面时,也做了诸多尝试,但始终无法把中国人的那种憨厚和中国人的特质表现出来。

郑问在画孔子的时候,后来用了一些直接泼墨的方法,为什么呢?

因为怎么画都画的不是很理想,非常放不开,于是郑问就变得暴怒,去用墨水来打那张画纸,那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2012年的一次访谈中,郑问说自己和很多创作人一样,一开始也是在模仿,然后慢慢的想和别人不一样,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去进行风格上的探索。

他自嘲一开始逼着自己去创新,然后忽然觉得还蛮得心应手,然后越来越顺这样。

另外,郑问笔下的俊男美女也很特别,他本人是比较邋遢、随意、不修边幅,不太注重外表的人,但却能把女人的美和男人的帅画出极致。

令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漫画《阿鼻剑》的主角何勿生。

这张画在2012年阿古兰展出的时候,引起了轰动。

2001年,由郑问参与的PS2游戏以他的名字命名——《郑问之三国志》,在这部游戏中,郑问进行了很多三国人物的创作。

这幅画是火烧洛阳后的西凉太守董卓抓着汉献帝的样子。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仔细看过背景的建筑,刻画的也非常逼真,这是因为,郑问曾经做过室内设计师,在建筑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空间感,也就是“无中生有”。

不仅如此,在画中还能感受到强烈的立体感,郑问在雕塑方面也有涉猎,这是永和区工所的“蒋公雕像”,就是郑问在学生时代制作的。

那时郑问的雕塑功力就已经是职业水准了。

郑问的画中,他擅长的这几方面都有体现。

郑问的短篇漫画爆发力很强,以前的漫画都是用沾水笔画,而他是用毛笔和牙刷画,有时又用破布去做着墨。

最彰显郑问漫画画风特点的是《深邃美丽的亚细亚》,讲述的都是亚洲一些精怪的故事。

比如蛤蟆精和蚊子精,另外还穿插了一些人性上的挣扎。

里面的很多角色都会被冠以一个“王”的称号,比如,倒霉王。

郑问的漫画甚至成为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日本讲谈社也称赞郑问是百年一见的异才、鬼才和天才。

台湾第一位拥有“漫画编辑”头衔的黄健和,也是和郑问最早合作、和他工作交集最多的人之一。

他解释说,为什么郑问被日本人那样赞誉呢?他们日本人觉得郑问就像是宫本武藏,他没有什么厉害的师承,但是他非常专注,所以他知道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为了表彰郑问对漫画做出的贡献,日本漫画家协会颁发给他“日本漫画家协会优秀赏”。

这个奖,其实就相当于足球里面的世界杯“第一射手”啊、篮球里面的NBA“得分王”啊之类的。

当时,颁奖给郑问的是日本漫画家协会的理事长石森章太郎(代表作《假面超人》),他说,为什么要颁给中国漫画家郑问这个奖呢?

“因为他画的是日本人喜欢的,他画的是日本人做不到的。”

后来,郑问会把禅意加在角色的对话中,放入漫画作品里,比如《深邃美丽的亚细亚》中的溃烂王。

他说,“既然我从劫难中来,就从劫难中过吧。”

郑问夫人认为,他作品中无数角色,唯有溃烂王最像郑问的个性,很内敛又不懂表达,但是内心却很温柔。

郑问就是坐在这张照片中的座位上离去的,正如他从画画中来,又在画画中去。

郑问曾经有一幅自画像,当时,郑问离去时的样子,像极了自己的这幅画。



user avatar   michael-47-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森熏










只是选了一些不太精制的日常的图。建筑细部、中亚刺绣和打馕的图都还没放。


user avatar   yuan-chen-38-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居然有人要华裔赶紧离开美国,我就想知道,他们都是美国公民,享有神圣的美国宪法的保护,在自己的祖国里,凭什么要跑?跑哪里去?

华裔应该拿起枪来,组织起民兵团,象那位十七岁的里腾豪斯那样,见到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直接开枪,警方管不了那就代替警方维护治安,记住要用热武器!

另外对于赤果果的种族歧视,华人应该学黑叔叔那样上街抗议,甚至可以适当考虑暴力形式,用ylm运动去给整个社会闹腾个天翻地覆,这就相当于给种族主义者划下红线,谁敢公开挑衅华裔,跟他们个没完。

我们华人不好过谁都别想好过!就象《死神永生》中那个艾aa一样,自己跑不了谁tm的都别想跑,要死一起死。做人就要有这种狠劲!

当然最优选择的还是学犹太人,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掌控美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把反华渲染成象希特勒屠犹一样的极端邪恶行为,谁敢公开表示反华反亚裔,各种封杀!

美国华裔要记住,在这个地盘上一味的忍让与退缩,甚至通过骂自己的母国的方式来取悦他人(红脖),换不来安全,反而助长那些人的气焰,让自己谋生更加艰难。

只有拿出血性才能在北美争得自己种族的生存地位。

====

(新添感言)

不要拿华人数量少当借口!这种借口一点意思都没有。

美国犹太人口数量比华人还少一大截,但在美国谁敢招惹犹太人?犹太人甚至把母国以色列整成了太上皇国,要美国纳税人出血汗钱去每年供养这个海外的爸爸国。

反观华人呢?你们只能靠着骂母国贬自己的同胞讨好白人来获得生存机率,真为你们感到既恶心又可怜。更恶心的是某些高华还在为打击同胞和出卖母国出谋划策,纯找死的节奏!

美国华人应该反省了,你们越是放低姿态做出讨好,就越是在鼓励变本加厉的欺辱,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就算中美没战争都可能进集中营。还很可能连累了其它的亚裔族群,日、韩、越。。。最终都会恨死你们的。







  

相关话题

  学习和画画要怎么选? 
  你觉得最经典的动漫台词有哪些? 
  如何看待条漫的流行? 
  如何看待《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一拳超人》等漫画作品要进行重新翻译,你都有哪些期待? 
  如何评价动漫网站「E 绅士」将要关闭? 
  专升本画室老师给我画了一个苹果,是什么水平? 
  日本那些头发米黄 肤色黝黑的妹子是什么来头? 
  如何评价《进击的巨人》漫画135话? 
  原泰久在创作《王者天下》这部漫画时真的是参考了《史记》吗? 
  夏健强的画是否抄袭了幾米? 

前一个讨论
去哪找数据?怎么挖掘?
下一个讨论
真实的蒋介石是个什么样的人?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