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一谈到宋、明两代大家都喜欢把屎盆扣在文官头上? 第1页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维持一个帝国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稳定。而能维持一个稳定的帝国的管理者,绝对不是军功贵族老丘八,只能是文官阶层。

所以我们能看出来,虽然历史上锐意进取的文官很多,但从整个官僚阶层来说,文官这个整体都是趋于保守,只求安稳,往往都反对战争,甚至于反对改革反对进取(虽然发动变革的人物往往都是从官僚阶层产生的)。


咱就举一个例子,宋璟,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吧。

正面人物吧,好人吧,好官是不是?

宋璟做了一件事,让白居易觉得非常赞赏,让司马光非常赞赏。

白居易这样说: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 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司马光这样说:

璟为相,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积;刑赏无私,敢犯颜正谏。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
突厥默啜自则天世为中国患,朝廷旰食,倾天下之力不能克;郝灵荃得其首,自谓不世之功。璟以天子好武功,恐好事者竞生心徼倖,痛抑其赏,逾年始授郎将;灵荃恸哭而死。

夸了什么事儿呢。

就是后突厥的绝代雄主——迁善可汗 默啜的首级到底该不该赏。

默啜一直是唐朝最大的边患,武则天生前立下重赏,说谁剁了默啜的脑袋,受封诸卫大将军。唐玄宗继位后,多次宣布,以前我奶奶的话算话,默啜的脑袋赏赐早就定了,大伙牢牢记得不要忘。这就是一种军功贵族治国的心态。你剁了默啜的脑袋,你就得到了军功,你就能跻身贵族,你的儿孙就能得到荫庇,你这一家就能当人上人骑在老百姓头上拉屎了。

最后,一个唐朝的基层小军官,叫郝灵荃。他负责去拔野古人的部落,帮助拔野古人训练军队,做“军事顾问”。在郝灵荃和拔野古酋长的带领下,一个叫颉质略的拔野古牧民砍了默啜的脑袋,然后把脑袋交给了“军事顾问”郝灵荃。郝灵荃高兴疯了,赶紧回来,要拿默啜的脑袋去换一个“某某卫大将军”。

唐玄宗本来是要兑现承诺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啊,更何况是天子。

结果,宋璟就以和平稳定为重,劝唐玄宗不要赏郝灵荃,免得天下的能人士子都不务正业,只想着妄开边衅,弄得战火不止。所以最后,在宋璟的劝说下,唐玄宗给郝灵荃只封了一个小小的郎将,导致郝灵荃恸哭而死。

那么到底宋璟和唐玄宗做得对不对呢?

反正白居易和司马光是点赞了的。

因为宋璟、白居易、司马光他们无论出身如何,但他们都站在官僚阶层的利益上来看待问题。

而官僚阶层要的不是开边要的不是对外征服,他们要的是维持帝国运转、稳定压倒一切。所以虽然我们也能找到宋璟、白居易、司马光对中原王朝击败游牧民族的武功报以称赞的例子,但他们也仅限于称赞,对于军功贵族和努力做军功贵族的其他阶层,他们是万般抵触的。

(其实要我看,不给郝灵荃诸卫大将军是对的,但也不能用郎将打发啊。理由也不能这么不给情面啊,堂堂正正地说这脑袋是颉质略砍的,不是你郝灵荃砍的,你虽然有大功,但有瑕疵,所以削减削减不就得了?用得着直接指着人家鼻子说你不能开这个让好事者心存侥幸坏头,这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嘛!)


话说回来,这里咱说的是“官僚阶层”,并没有说所有的文官都是这样的。中国历史上最锐意进取的时代,周、秦、唐这几个时代都是军功贵族掌权,官僚阶层要么不存在要么是依附于军功贵族集权。而另外一个锐意进取的时代,西汉,则是布衣将相的特殊时代,处于平民乃至奴隶阶层靠着时代变革跻身新贵族的年代。

但我们都知道,贵族整体来说,都是反动的。扩张和进取都是为了私利,只是这种私利在特定的时代能和国家公利重合,所以就有了周、秦、唐的进取。但贵族也是最容易堕落腐化的,周、秦之间恰好处于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变革期,商鞅变法后,还没有完全彻底腐化的老贵族迅速被新兴的军功贵族取代,宛如大换血一样,避免了贵族阶层腐化后的恶果。而东汉之后,大伙也瞧见了腐化变质为门阀士族的贵族们是如何祸国殃民的。

所以说,贵族阶层的锐意进取,往往是一次性的,而且会迅速腐化堕落的。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帝国屡见不鲜,却很少有像中国这样持续延续到近现代的国家的原因。

而中国的特殊性,就是在周朝老贵族的锐气还没有消耗殆尽的时候(消耗殆尽的例子参考战国时期的老大帝国楚国),出现了商鞅变法。中国又经历了军功贵族时代。在秦并六国及秦末战乱时,老贵族完全被淘汰,中国进入了全新的“布衣将相”军功贵族时代,使得汉朝仍然能保持进取。

等到汉朝的军功贵族,逐渐被新崛起的地方豪强、中枢门阀士族取代,中国进入贵族完全腐化堕落期后。由于五胡南下,老天爷借着一群胡人鞑子的手把中国的腐化贵族们扯下了朝堂。以关陇地区的新军功贵族为主力,中国又进入了锐意进取的唐代。

然而唐代对比汉代,先天不足。老门阀士族没有被日光,新军功贵族却已经开始腐化堕落,所以唐代嘛,晚节不保了。

而到了宋代之后,中国的高层政治,基本就杜绝了贵族。持久力为1的血统贵族也罢、持久力为3的军功贵族也好。虽然贵族能带来一次性的锐意进取,但伴随而来的后患是无穷的。这种后患足以摧毁一个文明。所以宋代之后,中国的高层政治,就完全由职业的官僚阶层把持,俗称“文官集团”。因为就宋代来看,中华文明的核心汉族文明基本维持住了汉族扩张极限的一大半,虽然丢失了河西走廊和燕云地区,但好歹也没有被赶出历史舞台。所以此时,中华文明要做的,不是抱着赌徒心理,把政权再交给可能会锐意开拓、但绝对会腐化进而毁灭整个文明的贵族们。而是交给职业官僚集团,和稀泥推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维稳就行了。

也真是因为如此,大伙能看到,我大宋虽然腐败,但做不到六朝那样的腐化堕落。我大明虽然开拓进取了几天,但立即便收缩防御,因为不存在强大贵族阶层,有才能有野心的人即便想开边进取你也得不到高额回报,所以大伙还是和稀泥度日吧。

当然这其中还有插曲,那就是蒙元的南下。蒙元的蒙古贵族正处于开拓期,但腐化堕落更快。不足百年,元朝便以覆亡告终。留给蒙古族的,除了一个伟大的回忆外毫无他物。反而不如和稀泥的官僚们管理的大宋、大明有耐久力。

但如同贵族们会腐化堕落,官僚阶层也会为了维持稳定,选择新的代理人。我大明被祸祸得差不多了后,带着新贵族血液、能给官僚阶层一个稳定国度的满清来了。于是官僚阶层便很容易地就接受了这个新的代理人,当然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在清朝前期,官僚阶层只能做辅佐人出现,而不能做统治阶层,所以会出现一些被人们误认为是民族主义的思念我大明、斥满清为胡虏的思想。

满清带着新贵族的锐意进取,为中国再次收复了外蒙、新疆和西藏。在满清贵族腐化后,又撞上大运。欧洲帝国主义者不想看到腐化的满清贵族这么听话的奴才灭亡,给满清续命到了上世纪。

新的变革又来了(以下省略一万字,原因是我也不懂)。


所以说,很多人只看到了贼嘚瑟,看不到贼挨打。

文官也罢、官僚阶层也罢,其实是统治者在进取和稳定这两个区间反复选择后,选择了稳定所致。你要稳定,肯定就不能折腾。军武宅们到底是想做军功贵族进取的炮灰呢,还是想做被官僚阶层欺辱的良民呢?反正古人都说了,乱离人不如太平犬……


最后再想想,为什么波斯帝国,没了?

为什么亚历山大帝国,崩一声,没了?

为什么罗马帝国,崩地一声,没了?

为什么阿拉伯帝国,哗啦啦地没了?

为什么奥斯曼帝国,在修炼了天蚕变神功破茧而出后,哗啦啦地变成了土鸡?

那都是只看到贼嘚瑟,看不到贼挨打啊。


一个新文明,需要贵族阶层为了私利,开边进取横扫四方。但也会因为贵族阶层的迅速堕落腐化,导致这个新文明完全死亡。

一个稳定有序的文明,需要喜欢武功开拓的贵族阶层,但同时也需要和稀泥维稳的官僚阶层。毕竟,在人类数千年的古代史中,越早觉醒的越早容易成为文物,只能供人观赏把玩。而我们之所以还活到了今天,主要是几次重大变革的机运,当然也有官僚阶层和稀泥维稳的小小贡献。


user avatar   dao-er-53-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帮人既不打游戏,也不看电视剧。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再简单的即时战略游戏,也不会让你按照兵种来分阵营。

再弱智的宫斗剧职场剧,也不会按身份进行抱团斗争。

然后就是有人相信现实中都是武将找武将,文官找文官,太监找太监。


user avatar   li-meng-yang-8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挂个人再接着聊。明代前线带兵打仗的文人不说上万,抱着九边各督抚名单列个成百上千也不是问题。

兵备道,巡抚,总督,乃至明末的督师等各级文官全是带兵上阵的文人。督抚标下可直接指挥的直属兵力比九边一镇总兵兵力还多。

代表人物如王阳明(平叛),谭纶,辽抚张学颜(与李成梁一同作战),叶梦熊(平叛哱拜)熊廷弼(文武双全,射一手好弓),孙高阳,袁崇焕(两肋如猬),卢象升(大刀砍人),孙传庭等等,还有戚继光他老师教戚继光鸳鸯阵和枪术的唐顺之也是个文人,没事干就喜欢砍砍倭寇散散心的。


其实,我想说,逼乎至少99%的人对古代文人多有误解,文人就一定是倩女幽魂宁采臣那副文弱书生模样?

你们这是以己度人了。

至少在明代包括明代以前,你们眼中的文人,从小所受的军事训练比现代大学生多得多,就凭中学大学那点军训的水平,丢古代那是小儿科的。

一群键盘巴图鲁与古代文人比战斗力也就只有5。被大多数人鄙视的古代文人,军事素质其实比较高。

君子六艺,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就是一项基本的军事训练,从周沿袭下来数朝。

至明代,基本的军事训练内容都是存在的。生员们每天有半天时间在学习弓弩棍棒,还得考试。

具体参考如下链接。

王珑润:… zhihu.com/question/6006

由于兵书的盛行,文人也更容易学习到指挥谋略上的知识。

而且以明代而言,很多主管军事的督抚在上任前都已经在基层从事军务很多年,如被骂的很惨的杨嗣昌,督师之前干什么的?先做过新饷司郎中,搞军事后勤,后就任过山海关兵备道监军,山永巡抚,整顿山海军务,数年间训练出过万人铁骑,再就任宣大总督,军事经历丰富的很。

因此,尽管上阵砍人专业武将还有优势,指挥谋略,却未必就比真的文人强。

@刘淮秋

这回打个招呼好了。笑

谈境界?就凭宋朝的战绩配么?真是心里没个数?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文化普及依然任重而道远。

大多数人依然跟李云龙一样,天生看不起书卷。大学毕业的赵刚得需要枪法准才配当政委,军校生楚云飞就是打不过泥腿子李云龙。

大学生回去了,不会修电视电脑手机就是白念书了。不会干农活,分不清五谷就是废物了。你还担心自己会不会蹦出个普通话或者专业名词让人不舒服,人家就抢先一步先鄙视起你了。

自媒体营销号让一些半文盲有了获得信息和发表意见的渠道,什么千古伟业隋炀帝,什么晚辈拜见李中堂层出不穷,医药保健谣言骗局也屡禁不止。

那些读书人一天天只会之乎者也的放不出个爽快屁,某大将军斩首几十万都让那个文官写成几十个,还造谣那大将军屠过城,我呸。自己不上战场就会诬陷忠良,这就是文人的丑恶嘴脸。

大概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吧。


user avatar   qiong-qiong-luo-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user avatar   li-yin-qi-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大家评论的都是一群骗子,演员侠……

大家心里希望真正的高手能出来被大家评论,只是,大家都没想过,一群喷子,键盘侠的评论,对高手而言,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有高手的话……出场费,还是要的,至少不会一喷就跳出来,那是演员侠。


user avatar   leonardo-tang-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user avatar   kagurazakali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皮岛战神毛文龙为什么能被三个满洲妇女夜袭? 
  武周算唐朝吗? 
  朱棣诛方孝孺十族之事是否为实?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朱元璋杀了几乎所有的功臣,为什么徐达能善终? 
  4分钟看完世界5500年历史:武器能改变疆域演变进程吗? 
  古代人认为戏子低贱的原因是什么? 
  权贵经略幽燕我童贯被永封,朋友们怎么看? 
  朱棣五征漠北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只是打击一下蒙古人,作用好像不太大? 
  为什么都认为宋朝老百姓生活很好呢? 
  奥斯曼土耳其是非常强大的,但是总感觉土耳其没有和明朝清朝有过交流,也没有派代表团访华,这是什么原因? 

前一个讨论
男朋友动不动就对我下跪该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辽国耶律家和萧家世代通婚这样能长久吗,不会有啥遗传病吗?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