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薛兆丰对汪丁丁《社会博弈与中国教育的两极化》一文中,声称文章里所说的「需求曲线」是杜撰的争论?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还就想回答这个问题了。因为我是读张五常当年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连载的『经济解释』对经济学才产生的兴趣从而转的专业。他提出的“需求曲线一定向下”这个说法,我在以前读书的时候很认真的想过。


张五常说的“需求曲线一定向下”,要让这句话正确,有一个很关键的隐含假设,就是只有价格在变化,其他条件不变,并且价格的变化也不能引起其他条件的变化


前一条,很容易理解,但是后一条,在现实中经常是很难满足的。


在汪文中引用的Gary Becker画的需求曲线,就是一个典型的因为网络效应而导致的需求曲线不再单调的例子。如果一个人用餐所带来的愉悦感,不仅仅和食物质量以及价格有关,而且和同时有多少人来吃有关,那么显然当来吃的人越多的时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于是在某些情况下,价格增加了,消费者的效用未必会减少,反而会在一定的区间内出现增加的情况。就拿吃饭这个例子来说,同样一盘菜100元钱,可能只有10个人来吃是均衡,但是可能还有另外一个100个人来吃的均衡。为什么呢?因为有的消费者看到这么多人围着一起吃,就非常high了,这个high所带来的效用,就补偿了那些爱热闹但是不怎么享受食物本身美味的消费者的,促使他们来消费。

因为网络效应的存在,同一个价格可能会出现好几个均衡的数量,这算不算违背需求定律呢?说算也可以,说不算也可以,完全取决于怎么定义。说算,是因为我们明确的观察到需求曲线向上了;说不算,是因为毕竟这种向上的需求曲线并没有遵守『其他条件不变』这个假设。因为每个消费者所享受到的『网络外部性』——毕竟随着消费者的增加而发生了变化。用薛的话说:十个人的时候吃的这个饭店,和一百人的时候吃的这个饭店,是两个不同的饭店,因为这两种情况下,饭店就餐本身给消费者提供的效用是不同的。那么如果我们强行控制了这种网络外部性,规定当人数增加的时候,网络外部性不变,那么显然需求曲线会回复到最一般的状态,也就是单调向下。


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吉芬商品——也就是价格越贵,销量越大的这种特殊的商品是怎么来的。张五常画的这条『一定向下』的需求曲线,其实不包含任何的『资源再分配』的情况。而吉芬商品之所以存在,在于当人们的实际收入下降之后所引发的对收入分配到各个商品上比例的调整,也就是所谓的收入效应。所以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改变了消费者对预算的分配,从而导致需求曲线向上,这又是一个价格影响环境,从而影响到需求曲线的例子,不满足『其他条件不变』。


所以这个『需求曲线是不是一定向下』的争议,经常变成一个各说各话,谁也无法说服谁的讨论。双方对『什么是需求曲线』这个定义有着微妙而根本的区别:


一方认为要严格的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连价格或者数量本身的变化而带来的外部性都不能有,那这个时候需求曲线就简化成了一个概率问题:


给定消费者愿意为某个商品支付的最大价格为S,然后这个P满足任意一个概率分布函数 ,那么显然只有当消费者最大支付意愿大于商品价格P的时候消费者才会购买。那么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他或者她会购买该商品的概率就是 。毫无疑问,因为在设定中不存在负的概率密度函数,从而这个概率一定是P的一个单调减函数,所以需求曲线一定向下。


另一方则是认为需求曲线就是价格和销售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价格本身的变化、数量本身的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应该被算在需求曲线的范围之内,这种情况,我们有很多很多的办法可以通过建模构建出千奇百怪的需求曲线来。




  

相关话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能否介绍一下经济学家 Gary Becker 提出的餐馆定价问题和解答? 
  中国人民银行增发的货币是如何流向市场的呢? 
  有没有感觉经济学比较伪科学? 
  科技发展会扩大还是减小贫富差距? 
  基尼系数对中国有意义吗? 
  像程序员这种吃青春饭的职业,让工资随着员工的年龄增长递减是不是更加合理? 
  有没有比较好懂得例子解释维克里-克拉克-格罗夫斯机制? 
  薛兆丰在经济学家的群体中水平如何? 
  中国腾飞的经济是否说明中国的教育在宏观上没有问题? 

前一个讨论
张华为何一直拒绝参与颠覆贾后的政治行动?
下一个讨论
比特币会夺取政府货币发行权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