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西方的吹管乐器外观上有很多复杂的结构,而中国的吹管乐器外表很光滑? 第1页

  

user avatar   liu-qi-han-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个之前答主都忽略了的问题,管乐加键方便转调是一个伴随着十二平均律的逐步确立而发生的转变。明清中国主流音乐使用的是七律制。七律制中没有半音的观念,从底层逻辑上就不存在之前诸位答主说的不加键不方便演奏半音的问题。昆曲的一笛翻七调,广东音乐的七反转调,民间唢呐的三十五调朝元等等都是传统管乐在七律制下的转调实践,并不需要使用半孔或者换乐器。用十二根笛子和唢呐来演奏十二个调是建国后把七律制改革成十二律制才产生的现象。自从民乐改用十二平均律之后,已经产生了加键新笛加键唢呐等多种加键管乐,只是流行程度很低,一般人见不到而已。与中国情况类似,传统伊斯兰音乐、印度音乐、以及越南泰国印尼等东南亚音乐也都在律制层面就没动力发展加键乐器。当然,在技术层面明清中国确实也没有发展欧洲那种复杂的加键管乐的能力,但考虑到当时的乐理特性,即便有这种能力中国也不会自然产生加键乐器。

下面讲解一下建国前主流民间音乐使用的七律制。七律制中一个八度中只有七个音高,而非十二个音高。转调时七个音高不变,通过改变谱字(唱名)和指法(音高)的对应来实现(如下图):

这种转调表面上类似西方七声音阶的七个调式。但实践上有几点深刻差别:

  1. 中国音乐多以五声音阶为主干辅以两个变化音,所以一个七声音阶可以嵌入多个不同的五声音阶结构和相应的五声调式。
  2. 中国传统七律的音程关系可以有地方风格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使同一首曲子不同流派不同乐器的演奏产生鲜明的风格差异。而传统音乐大多数七律都和西方七声音阶有显著差别,所以你以十二平均律的标准去听建国前的民族音乐录音基本都会觉得“不准”。例子太多,请自行搜索。
  3. 过去中国有多种不同的七律制和十二律制共存。当律制不同的乐器需要合奏的时候,滑音可以被用来“融合”律制。这个在一些老录音中可以发现(譬如唢呐配笙)。这种融合在与中国音乐关系密切的越南音乐中还有保留,譬如下面这个秦琴(传统七律制)和吉他(十二平均律)合奏的视频。

当然,我国也有悠久的使用十二律的历史。先秦的曾侯乙编钟就已经使用完整的十二律体系了。唐代的燕乐二十八调也是建立在十二律体系上的。但宋以后二十八调体系就开始自发简化。到明代俗乐——如昆曲——就已经高度七律化了,只有雅乐还在坚持十二律。明末朱载堉为雅乐所发展的十二平均律算是中国十二律最后的辉煌。进入清代,连雅乐也受七律影响改为十四律。到清末,除了古琴和笙管乐还保留一些十二律实践,主流中国音乐已经普遍采用七律制了。

现在我们见到的基于十二律的民乐是建国后为了和西方接轨发展交响民乐才改造的。传统音乐中的各种七律应该归类为十二平均律中哪个调并无明确标准,往往会结合测律、西方调式理论、和古代十二律文献决定。现在把工尺谱和十二律中的七声音阶相对应已成共识,但观察原生的传统音乐其实并不存在这种十二律解读。改革成十二律之后虽然使用的音增加了,但是调式的色彩反倒变少了。譬如传统笛上七调的每个调的音阶都不同,现在都是一样的西方大调音阶了。而传统音乐的多种基于七律制的转调技术也因此作废。


律制比较烧脑,可以参考我的其它一些回答:




  

相关话题

  我想知道吉他每一根弦每一品的音,这有什么规律的吗? 
  作曲或编曲时,您主要在花时间想什么? 
  如何看待学生去老师家里一对一上乐器课? 
  为什么华语乐坛中有很多优秀的蒙古族歌手,蒙古国音乐却并不出彩? 
  如何扒歌? 
  周杰伦最巅峰的中国风歌曲是哪首? 
  你觉得哪些歌手是真正的有才华的歌手? 
  舟舟的指挥到底是什么水平? 
  弹钢琴时看琴还是看谱呢? 
  为什么说对于音乐,美术,舞蹈,孩子一定要学习一项? 

前一个讨论
游戏《原神》的角色「珊瑚宫心海」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民族乐器多定D调?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