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人投清是维护国家统一?还是汉奸卖国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wen-fei-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甲是在辽东的汉地边民,一直累死累活的给地主干活,种地纳税,养家糊口,某年朝廷大败,主动放弃该地,甲莫名其妙就成了清朝的治下百姓,甲是该奋起反抗,还是继续种田养家?

乙是中原腹地的世家子弟,从小锦衣玉食,科举金榜题名,一路飞黄腾达,某年领兵出征,被清军大败俘虏,乙该不该投降?

丙是西北的农民,被地主,胥吏反复盘剥,卖儿卖女也活不下去,无奈起义,被主持镇压的文官嘲笑“为什么不安心在家饿死呢”。后来跟随丙的穷人越来越多,一直到推翻了衙门和地主。这时候清军打了过来,丙该不该投降?

你问我答案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也没用固定的答案,我只记得古人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而现代人也说过,权利和义务要对应。

——

读不懂文章的就不要强行发言了

再说一遍

朝代粉都是zz,我哪个封建帝王朝代都不粉,我粉的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


user avatar   ye-si-tai-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说是明朝人抗清,哪怕是南陈抗隋、六国拒秦这样的汉地内战,失败的抵抗者也绝对不能认为是阻碍国家统一的,相反,他们是国家统一的功臣。

我是治金史的,金朝有没有剃发易服?原本是有的,金熙宗时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蕹发,但是海陵王时代取消了,为什么?因为南宋尚在。蕹发是不得人心的,会激起人民的反抗,在前线尚有大敌的情况之下,女真统治者不敢在占领区肆意妄为。

如果不是岳飞等人的苦苦坚持,女真贵族们会主动汉化吗?会去学习汉文化的优点吗?他们会鄙视汉文化,因为这是一群连抵抗都不敢抵抗的奴隶的文化,是手下败将的文化。咱们都说汉文化是先进的,可如果外来人想征服这里的时候,汉人连抵抗都不愿意抵抗一下,那么他凭什么说这种文化是先进的?那这就是一种狗屁文化,投降文化,垃圾文化。


正是因为一些人的苦苦抵抗,才使得侵略者充分意识到先进的科学、政治、文化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如果不从根源上改造自己落后的民族,那么他们永远无法进入中原。


把这个道理放在中原自己的内战也适用,正是因为各个政权之间的竭力竞争,才能保证最后统一天下的是其中最杰出的那些人,这是一种残忍血腥,却有高度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保证了最后统一天下的是雄才大略的杨坚,而不是高家的神经病们。


所以说,抵抗是为自己的政权立功,也是为天下人立功,即便自己的对手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你的坚持也可以让未来的天下更好,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是有意义的。


最后,我还要补充一句:鸿茅药酒必须被惩戒。


user avatar   mo-wu-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江阴人早就回答过了吧。

在剃发令未下之前,满清任命的官员和要求投降的命令到江阴的时候,江阴人乖乖照做了——“二十四日,亨至,纱帽蓝袍,未改明服,年颇少,不带家属,止有家丁二十余人。亨入空署,耆老八人入视,亨曰:“各县已献册,江阴何以独无?”耆老出,遂谕各图造册,献于府,转送于南京,已归顺矣。”

甚至剃发令刚下的时候,江阴人也没有想过反抗满清的统治,而仅仅是反对剃发令这一条民族歧视的政策。——众问曰:“今江阴已顺,想无他事矣。”亨曰:“止有剃发尔。前所差四兵,为押剃发故也。”众曰:“发可剃乎?”亨曰:“此清律不可违。”遂回衙。诸生许用等大言于明伦堂曰:“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

随后,在抗拒剃发事发后,刘良佐写信以武力为后盾要求平息事态时,江阴诸人的答书对这个问题做了最好的总结——“江阴礼义之邦,忠勇素著,止以变革大故,随时从俗,方谓虽经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旧,岂意剃发一令,大拂人心,是以乡城老少,誓死不从,坚持不一。屡次兵临境上,胜败未决,皆以各乡镇勤王义师,闻风赴斗。若城中大众,齐心固守,并未尝轻敌也。今天下大势所争,不在一邑。苏杭一带,俱无定局,何必恋此一方,称兵不解?况既为义举,便当爱养百姓,收拾人心,何故屠戮奸淫,烧抢劫掠,使天怒人怨,惨目痛心?”

明清易代,本来只是朱家和爱新觉罗家肉食者鄙间的事情,若事情仅止于王朝变换,易姓改号,那么作为原明治下的普通人,改换门庭自然是无所谓的一件事。但倘若满清方面不止要易姓改号,而是为了维持以爱新觉罗为首的八旗贵族集团的特权地位,人为地制造民族隔阂和矛盾,将剃发、易服、圈地、逃人、投充、禁海种种暴政压到普通人头上,那自然是干他丫的。

对此,明末启蒙思想家顾炎武也有公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最后,看到很多人说这个问题不要拿民族说事,奇怪,在这个问题上人为制造民族问题和民族危机的,不正是满清自己吗,如果不存在民族区分,天下一体,又何必要求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遵从极少数满人的习俗?

1 "此实参居杂处之所致也。朕反复思之,迁移虽劳一时,然汉各安,不相扰害,实为永便。除八旗投充汉人不令迁移外,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居住"

2“注册各处文武军民、尽令薙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3“官民既已薙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从前原欲即令改易。恐物价腾贵、一时措置维艰故缓至今日(与江南剃发令同月)。近见京城内外军民衣冠遵满式者甚少。仍著旧时巾帽者甚多甚非一道同风之义。尔部即行文顺天府五城御史晓示禁止,官吏纵容者访出并坐。仍通行各该抚按转行所属、一体遵行”

4“孙之獬于众人未薙发之前、即行薙发。举家男妇、皆效装。”

5“谕有为薙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牵连、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本不许封进。”

6“臣思陈名夏、屡蒙皇上赦宥擢用。眷顾优隆。即宜洗心易行、效忠于我朝。孰意性生奸回。习成矫诈。痛恨我朝薙发。鄙陋我国衣冠。蛊惑故绅。号召南党。”

7“谕户部前许民人投旗原非逼勒为奴。念其困苦饥寒。多致失所。致有盗窃为乱。故听其投充资生。近闻或被满洲恐吓逼投者有之,或误听屠民讹言畏惧投充者有之。”

8“谕户部前听民人投充旗下为奴者原为贫民衣食开生路也,诚恐困于饥寒、以致为盗。是以令各自便、不许迫胁今闻有满洲威逼投充者,又有愚民、惑于土贼奸细、分民屠民之言、辄尔轻信妄行投充者。”

以上这些顺治实录中的记载,这一口一个“满装”“满式”“满洲”的,难道也是19世纪以后的民族主义者发明出来的?


user avatar   bu-xin-zhong-yuan-bu-xing-zhu-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私以为,这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得看是怎么投清的,如果是白文选,冯双礼,马宝等在永历天子弃国后,灰心失望而降清的,他们都是英雄,因为他们已经贡献了所有能贡献的,除了以死明志。

抑或是陈蟒,郑袭这样的将领,他们举着抗清的旗帜到康熙年,绝不是为了把明郑卖给满清的。如果不是郑家内讧,郑经逼迫,他们也不会降清。所以也要分开讨论,上面这两类人都不是卖国。

而范文程,洪承畴,三顺王,吴三桂,孙可望,施琅,李国英之流,替入侵的满清出死力打击尚存的汉人政权,这就是汉奸卖国行为。

至于有位答主说,“民本主义、顺应时代发展”。

晚明确实君昏臣奸,官僚地主阶级彻底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欠了天下万民的血债。

但是连最仇视明王朝的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大西军和大顺军,这些被明王朝压迫到无法生活而奋起反抗的人,都为了民族矛盾而重新打起来明朝旗帜,来抵抗外族入侵。

而那些官僚,本来就贪得无厌地搜刮民脂民膏,是晚明实力最强的阶级,却在满清征服中原王朝的过程中却堂而皇之的投降了清王朝,甚至把屠刀伸向了自己的同胞,这些人既对不起百姓,也对不起汉民族,他们即是汉奸也是卖国贼。


user avatar   guo-zi-qing-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bisso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hei-jie-48-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跟之前NBA辱华,中国赛的门票退不退的问题一样。

成年人的世界,风险和代价是统一的。这几百块钱是您个人的财产,你可以采用任何合法的方式处置。没有人能强迫你为民族尊严牺牲个人财产。

但话又说回来了,入党誓词中有“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之后如果您加入党组织、考取公务员而政审不成时,也不要发泄和抱怨体制,请记得当初自己的选择。


user avatar   bu-wen-y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跟之前NBA辱华,中国赛的门票退不退的问题一样。

成年人的世界,风险和代价是统一的。这几百块钱是您个人的财产,你可以采用任何合法的方式处置。没有人能强迫你为民族尊严牺牲个人财产。

但话又说回来了,入党誓词中有“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之后如果您加入党组织、考取公务员而政审不成时,也不要发泄和抱怨体制,请记得当初自己的选择。




  

相关话题

  如果让崇祯和天启的顺序对调会怎么样? 
  如果清穿成溥仪,怎么合理地盘活这把烂牌呢? 
  谁能告诉我朱元璋为什么被吹的这么高? 
  如何看待有人说满清误我中华? 
  吴三桂已经被封为平西王,为什么还要背叛清朝? 
  如何看待郑成功抗清扶明的黑历史? 
  李自成如果不死在九宫山有没有可能迅速打下南明与满清形成南北朝的格局? 
  为什么有一部分人非常讨厌满清,但没有听说有人讨厌元朝有讨厌满清那么咬牙切齿?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列强侵华是拯救汉族? 
  如果清朝不丧权辱国,直接和列强硬刚,那会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刘备称帝的点评想表达什么意思?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红色警戒》这样一个抹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游戏在中国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