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除了北上广深外,哪些城市具有发展成国际大都市的潜力?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喀什,伊宁,哈尔滨,昆明,南宁。

国际化是现象,不是级别。拿所谓“国际化”作为城市最高级别,可谓嘴上说不要,潜意识里还是外国月亮更圆。


user avatar   liu-jia-wei-76-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两个很少人提到的城市吧,青岛和乌鲁木齐。这两座地处北方的城市都已经停在当前段位非常长的时间了,青岛甚至还一度出现下滑。

但是一旦周边环境好转,这一东一西,一个是中日韩自贸区的桥头堡,一个是“一带一路”向外最重要的核心。以前由于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日韩自贸区和一带一路都是难以开展的,但是现在已经实实在在看到了松动的希望。

所以,现阶段这两座城市的未来,我还是更加看好的。

为什么不是其他的大城市

南方、东南以及华北已经存在了成型的超级城市,这就很难出现新的超级城市。剩下的区域那就是东部、东北、中部、西南和西北,其实这些地区已经有了很强的中心城市,但是其地理位置决定,这些城市实际上是很难成为比肩一线的国际化大都市的。

东部这块为什么选青岛,下文会说明;

东北地区其实有点可惜,物产非常丰富,但是临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显然没什么市场,而且继续向外的话,就不得不提海参崴这个让人遗憾的地区了。如果东北有一个向东出海的优良港口,那么其下限都会很高。但现阶段,只能说短期看不到破局的可能;

中部地区武汉、长沙已经是非常好的城市了,主要是其地理位置,很难大规模发展对外经济,国际化大都市的难度会很大。郑州反而是这里面相对好一些的,由于其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中欧铁路的关键节点地位,其国际化的机会明显更大一点;

西南的成都和重庆其实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不过要单独提一嘴重庆,重庆在中欧铁路制造业方面跟进的确实很不错,依托中欧铁路形成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啥的都做的有声有色,是很有想法的产业布局了;

西北,可能现在绝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城铁是西安,但是我这里要给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乌鲁木齐。这里现阶段其实也主要是根据陆权理论和一带一路政策推演出来,后面会详细说为什么是乌鲁木齐;

为什么会是青岛和乌鲁木齐这两座城市

青岛--将京沪和日韩进行连接的最佳选择

其实这个位置上候选会有好几个,大连、烟台、威海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综合看还是青岛会更好一些。

青岛最强大的两个优势是港口和制造业。青岛港一直稳坐国内港口吞吐量前五名,是绝对意义上的北方第一大港口。

如下图所示

青岛的位置刚好处于京沪两座超级城市中间,而且去首尔的距离也没有比京沪更远,到达日本的距离会稍远,但是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从青岛为首的胶东半岛上聚集着数以十万计的韩国人就不难得出,自贸区开展之后,韩国人在咱们国内开展业务的时候优选是哪里了。(韩国疫情刚爆发的时候,飞青岛的机票直接被疯抢,现在新闻应该也能查到)

而且选青岛的王炸就是RCEP落地,中日韩自贸区正式落地。而山东这个地界以前是空有中日韩贸易区的金饭碗,而受制于外界种种限制,中日韩自贸区各种难产。终于在今年开始落地了,这个局算是开始破了。

再一点就是制造业和农业,经过疫情的考验,大家对这个GDP总量第三的山东,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家底应该都有概念了(第三产业拉胯也是事实),工业门类可以说是国内最齐全的省份。农业这块山东优势同样巨大,就拿韩国的大白菜和泡菜来说吧,山东占比达到三分之二,断菜基本就是要了韩国的命。

而且现在像华熙生物、歌尔、万华、东岳、英科、潍柴、海尔、海信等等这些或新或老牌的企业,都处在不错的状态,而且前沿领域也占了不少好位置。强化工这个特征很适合与日韩产业链融合发展。未来中日韩自贸区深度铺开的时候,其实整个山东都算是青岛的基本盘,继续向上的空间可期。

乌鲁木齐--我国亚欧大陆腹地的桥头堡

其实我觉得伊宁(伊犁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的地理位置最好,但其资源汇聚能力和发展制造业的能力相比乌鲁木齐就明显不足了。综合看,还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在自治区内更有资源整合能力和产业开拓能力。而且这个我国离海最远的地方,却恰好是亚欧大陆中心地带。

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他认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

只不过当时麦金德口中的中心是东欧,但以现在的视角以及地理事实来看,新疆才是那个心脏。而且随着一带一路计划的推进,新疆这条发展之路才真的开始出现机会。

除了卓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外,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估计也让人眼馋,石油天然气和各类矿石资源都很丰富。要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新疆没有形成足够规模的配套产业生产能力,甚至连石油这个金饭碗相关的石油炼化、橡胶等产业链条都没有发展好。

不过从马书记自广东调任新疆就能看出要加强经济产业建设的意图了。而且新疆其实现在的制造业也还是有亮点的,比如多晶硅这块,新疆企业的产能就占了全国半数以上,集中度非常高。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新疆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多文化融合的地区。随着我国在中亚和整个亚欧大陆文化影响力的增强,新疆毫无疑问也是文化输出最有利的窗口。文化层面上,新疆对外交流有着其他省份不具备的先天优势,这也会反过来助推新疆在经济外扩方面的进程,更有利于其最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

不是什么东西都要锚定欧美,国际这个范畴可远不止于此。

所以,结合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这种老天爷赏饭吃的地方怎么可能一直碌碌无为。我是长期看好乌鲁木齐这个新疆自治区首府能够真正支棱起来的。

这两座城市发展起来能带来什么

先要明确一点,两座城市真正变成国际化大都市还需要时间,因为RCEP落地青岛可能快一些,但是两者应该都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行。

乌鲁木齐的意义会更大,一旦乌鲁木齐能成,那么我国在西部会有一个超级支点和对外窗口。而且从产业层面来看,西部整体的产销线路以及产业链节点可以更加独立于东部。基于此种情况,西部的产品完全可以通过新疆直接出口,这种模式也有利于西部的产业链整体向下游进发,从而拿到整条产业链上更多的利润。

青岛则相当于是中日韩自贸区成型后新增需求产生的国际化城市,其战略意义没有乌鲁木齐那么大,更像是补足了东部及东南沿海这条经济线上最后的节点。而且盲猜大连也会有不错的机会,双子星再现也是可能的。

而青岛和乌鲁木齐这种国际大都市未来的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参考沪广深。外贸需求就会带动本地制造业,而制造业+外贸体量的增加会产生海量的资金需求,从而把当地的金融业提升起来。

青岛由于位于京沪之间,可能金融业上限不会特别高。但是乌鲁木齐未来很可能会是西部最大的金融中心,潜力非常巨大。所以,如果你不想在一线卷,或者本身家乡就是这两个地方的小伙伴,完全可以考虑一下金融。而且这两个地方现在的金融市场也还算合格,下限不会太低,但是潜力就很大。这里有一个金融财会求职交流群,里面有各路金融圈的大神,来听听有经验的过来人是怎么说的,并且还可以进行招聘信息的共享。希望帮助你理顺思路,更加清晰、客观的面对这些问题。

最后

其实,西部(主要是西北)早晚要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线城市。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需要一个区域核心来进行影响力投射。而西部比中部和西南有潜力的一点就是,西北地处欧亚大陆腹地,陆上交通四通八达,可以向外持续大规模投射影响力。

目前看,西北第一大城市毫无疑问是西安,但是基于前文分析,加之我自己一些玄学的感觉,乌鲁木齐在未来很可能才是最终胜出的那一个。不过,要是双核心,那也挺好。

希望乌鲁木齐给力,不要让我打脸,哈哈哈。

----------------------我是分割线---------------------

如果对于CPA和法考有兴趣,可以移步我的知乎文章和回答~
(跳转之前记得点个赞~)

Jarvis:分析师视角看应届生的offer选择问题

Jarvis:为什么需要从基础会计进阶高级财务?

法考和CPA都过了会有怎样的优势呢?

财务在不同行业例如制造业、快消行业、金融行业中有什么差别?

如果对于房地产、宏观有兴趣,可以移步我的知乎文章和回答~

2021 年中国 GDP 突破 110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8.1% ,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称,中国正面临「沃尔克时刻」,并认为此轮房地产调控不会轻易退出?

中国哪个年代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波房价韭菜?

如何解读中国第一座「 4 万亿」城市诞生,有什么现实意义?

Jarvis:如何像咨询公司分析师一样去进行行业分析

高房价的最大悲哀是什么?




  

相关话题

  为什么长江中游的主要城市如武汉、长沙、南昌等不能组成中三角经济圈? 
  2020 年,你对你所在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三门峡作为一个五线城市,是座怎么样的城市?到底有什么好的? 
  为什么锡尔河历史上没有发展出像阿姆河一样发达的城市? 
  为什么广州被称为妖都? 
  中国的哪个城市当首都最合适? 
  成都和重庆在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甚至超过广州和深圳吗? 
  中国城市比“外国城市”看上去差点什么? 
  以空港 AOD 为起点,天津如何开启城市发展新赛道? 
  武汉有多大的发展潜能? 

前一个讨论
为何郑州能够成为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的规划?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