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小凤雅事件家属正式起诉作家陈岚?从整件事情看,各方会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第1页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湖南电视台最伪善的节目不是《变形记》,而是一档把贫困孩子请到现场主打慈善的《心得乐》。

一个成熟的社会,连接捐助者与受捐者的不应该是道德审判机制,而应该是成熟的慈善资金监管审计体系。

众筹与传统公益慈善最大的不同在于捐助者与受捐者之间没有承担道义上的第三方。

如果善款筹集不到位,社会可以向红十字会、壹基金之类的机构施加舆论压力甚至追究法律责任而不是把冷血的指控抛向不确定的大众;

如果善款使用不善给了不该给的人,舆论谴责最重的也是慈善组织而不是对某一个受捐者进行围剿。

慈善组织作为中间机构缓冲了捐受双方的道德压力。

在这种机制下,捐助者与受捐者是隔开的,不会出现一方不得不接受道德审判的情况。否则要么是捐助积极性被打击、要么是需要帮助的人慑于道德压力而不敢积极求助。两者都是违背慈善初衷的,会造成慈善公益文化衰退。

施与者、被施者的关系直接建立在道德优越感与道德审判机制,是一种落后的现象,会导致两种恶果:

乞讨心态,卖卖惨就能骗得廉价的同情

生意慈善,用慈善的道德优势争名逐利

两者都是病态的,在利益驱动下总会演化成道德绑架。

既然人们喜欢施于轻易又廉价的善意来获取道德满足,那么就会有人去运作它。职业乞丐村的怪象以及陈光标、陈岚这样的所谓明星公益人就是这一现状的两个方向的畸形产物。

当这个道德感优越被别用有用心者运作到极致的时候,就连小额捐款都不需要的,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进行道德审判、获取廉价的正义快感。

真正人道主义的慈善,应该在人格尊严上保护受捐者的隐私、在自愿自主上尊重捐助者。这一点在红十字会这样的专业慈善机构信誉崩塌后被完全抛弃了。中国慈善事业为此直接倒退回“X大善人”的时代,只不过这种道德病态优越感借助网络传播到了每一个人身上。




  

相关话题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表示「由 1200 名选委选特首并非一成不变,也可协商产生」,对此你怎么看? 
  媒体评王力宏事件,王力宏暂时退圈恐怕还不够,失德艺人必须凉,这说明了什么? 
  女子买房首付 745 万,因银行贷款延误被判退房赔 500 万,律师觉「合法不合情」,如何看待此事件? 
  如何看待律师代理原配起诉「小三」案后,被男方开车连追十几公里后撞伤,律师代理类似案件时是否会有压力? 
  沃尔玛收购 1 号店控股权关于 VIE 部分的陈述是限制还是试探开放? 
  如何看待此次知乎采购的「月饼」导致腹泻的事件? 
  庄祖宜受到的算不算网络暴力,大家是在国家层次上仇视她,还是她作为一个“中国人”嫁给了美国人? 
  如何看待刘强东提出的 8/11/6+8 工作制? 
  如何看待网警查处全国首例 pua 案件?及为什么初衷是好的 pua 在中国传播后人人喊打? 
  如何反驳“药家鑫依法死不了,法官面临的压力太大”? 

前一个讨论
应届毕业生今年将入职银行,看到网上这么多消极情绪,难道银行真的一无是处吗?
下一个讨论
口红效应通常出现在经济萧条时期,近两年国内口红大热的原因是什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