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计划生育真的导致性别失衡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q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的性别失衡仍然会很严重,但不会有现实中这么严重。

一般来说,当一个地区的农耕传统越需要重劳动力,这个地区的「重男轻女」的现象就越严重。

例如,

这项研究

发现,在历史传统上,如果一个地区使用犁来耕地而非使用轮作法来进行种植,那么由于使用犁需要更高的身高、握力和爆发力而更适合男性,该地区的女性地位就更低。而轮作法不需要考虑土壤肥力,只需要锄头和刀把原本生长在此处的植物清理干净就可以,这些地区的女性地位就相对更高。

反过来,

这篇文献

发现,在中国的某个地区,由于种植茶叶是女性的比较优势,种植果树是男性的比较优势,因此当该地区的茶叶价格相对于水果价格上升时,该地区的女性地位就有所提高。如果茶叶价格上升使得该地区女性收入上升幅度达到了平均家庭收入的10%,该地区的男女性别比就下降1.3%。如果该地区的女性收入上升幅度达到了家庭收入的20%,该地区的性别比就会回到正常水平。这意味着女童的死亡率不再偏高。

中国是一个需要重劳动力来进行传统农业种植的国家,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重男轻女」思想,即使没有计划生育,出生性别比也会很高。不要说自古以来,就是上个世纪有详细数据记载以来,女婴「消失」的现象就已经十分普遍。例如

这篇文献

提到了一个例子:

19世纪末,一个传教士向40女性进行了调查,她们共生了183个儿子和175个女儿。有126个儿子活到了10岁,但只有53个女儿活到了10岁。

他同时使用了历次人口普查画出了历年出生女性相对于的「消失」比例,其正常基准为106:100。从上个世纪初的8%到抗日战争时期的14%,这些「消失」的女性,可能是出生被溺杀的,可能是因为没有被良好抚养,也可能是在战乱中比男性更快的死去了,见下图:

「重男轻女」的现象在许多亚洲国家都存在。即使移民到了西方国家,和传统农耕完全脱钩了,美籍华人也仍然会存在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文化,导致选择性流产女婴的现象发生。

上图来自

Son-biased sex ratios in the 2000 United States Census

,表示在美国白人和中国、韩国和印度裔人口在美国的生育情况。从左到右可以分别看到三组柱状图,表示第一胎、第二胎和第三胎的性别比例,柱状图下标表示之前的孩子是什么性别。

可以看到,美国白人无论第一胎是男性还是女性,第二胎的男女性别比例都没有显著差别;而中韩印裔人口的第一胎如果是女性,那么第二胎的性别比例就会上升到1.17:1;如果亚裔的前二胎都是女性,则第三胎的性别比会上升至1.51:1,这显示了非常明显的选择性堕胎现象。

这篇

研究将中韩印三国区分开来,分别看他们移民在美国加州的移民的生育情况。

其中空心点代表第一、二胎的男性比例,实心点代表第三、四胎的男性比例,可以看到美国的黑人、白人和日裔美国人的各胎次性别比例十分接近,而中韩印三国移民虽然第一胎的性别比例正常,但第三、四胎的男性比例显著上升,印度第三、四胎的男性比例甚至在某些年份接近60%,显示了大量的选择性堕胎现象。

要注意的是,这些严重的选择性堕胎现象,并不是发生在有计划生育的中国,也没有发生在需要重劳动力农耕的家乡,而是在移民之后美国。且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溺杀女婴屡见不鲜,到上个世纪仍然有着超高性别比的国家。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即便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例也会是一个居高不下的数字。特定的农耕文化可能是这个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这并不是说计划生育在中国的性别比例的提高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很好理解,假如一个家庭想要一个男孩,那么他在连续生了几个女孩之后,可能会在在第三、第四胎进行选择性堕胎,因此如果第二胎是女儿,那么她还有较大可能被生下来。但是如果这个家庭的生育数量有限制,那么选择性堕胎就会提前发生,此时第二胎的女儿就可能会被杀死,使得性别比例上升得更快。比如,

这篇文献

发现,中国一些地区的计划生育是「一胎化」,而另一些地区进行了较为宽松的「一胎半」政策,政策的不同导致两个地区的性别比例出现了差异。

上图表示了不同地区的第一胎的性别比例。随着计划生育的收紧,在那些「一胎化」更严格的地区,第一胎就是儿子的概率比起其他地区高的程度更大。

上图表示,一个「一胎化」地区的母亲如果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她第二个孩子是儿子的概率要比一个「一胎半」地区的同样情况平均要高出3%。


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计划生育罚款力度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度量出计划生育的严格程度。上一篇文献发现,在计划生育收紧之后,超生罚款每增加家庭平均年收入的一倍,该地区生男孩的概率就会上升1%。但同样是这些地区,在计划生育实行前的出生性别比却完全没有差异。

因此,说计划生育导致了性别失衡,不太妥当;但要是说计划生育进一步加剧了出生性别比的上升,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注:这篇答案参考了微博上的

史律

老师给出的一些文献,史律老师针对计划生育写下了一句话,我很喜欢,想引用在这里:

如果只考虑那一部分受益者,那么黑死病流行也是有好处的,增加了幸存者的耕地。英国城市被希特勒炸成废墟也是有好处的,显著增加了幸存妇女的职业参与度。现在黑非洲艾滋病流行也是有好处的……除非那一部分受益者在你眼中就是全部,别的什么都可以不管。

这句话,谨与那些因某些原因(女童教育提升、妇女不必沦为生育工具)而无条件支持计划生育的人共勉。




  

相关话题

  日本如果出生人口多一点能解决现在的困境吗? 
  知道自己的男朋友没有吃饭,想尽办法蒸了白米饭,但是没有炒菜给他拿了榨菜咸鸭蛋,他嫌弃吵架了怎么办? 
  支持计划生育的人不担心以后点外卖,去外面吃饭,去理发,淘宝上买东西都很贵吗? 
  如何看待微博上对于“北京非婚生子女可随母落户”一事的评论? 
  为什么知乎上那么多人批判女权?现实中真的有这么多田园女权或者所谓的真女权主义者吗? 
  为何某些中国的网民对easy girl如此喋喋不休?是为了男性自尊还是国格? 
  中国女权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中国计生协面向社会征集「三孩」宣传标语口号,弘扬婚育新风哪些口号可以朗朗上口? 
  女权主义者在理论建构/实际辩论中最容易犯什么错? 
  中国人口激增是由于毛泽东时期鼓励生育造成的么? 

前一个讨论
能否科普一下骑士与勒布朗·詹姆斯?
下一个讨论
西安城怎么样?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