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Legal High》呈现的是怎样的三观?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bu-ming-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legal high 有非常完整的三观体系,而且非常易于理解,那就是一个右派对自由的认知,就是一个右派眼中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此处经 @Willoughby 老师指正,我认识到自己对右派的认知和使用是不准确的,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太有限,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替代描述,因此就将原答案放在这里了,各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对左右的概念再去深入研究)


虽然已经有好多回答了,但看了排名靠前的几个答案,真觉得挺失望的。大多数答案都是说,“这是作者的圈套,只是不断变换观察世界的角度,给观众以新鲜感罢了”。竟然还有人说legal high不负责建设三观,只负责颠覆三观。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我只想说,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法理解别人的三观,就言之凿凿信心满满地说别人其实没有三观这种话。


回到正题, legal high 的三观就是想告诉你一个右派的世界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按现有规则行事是文明的底线

首先,legal high的中文翻译就导致了很多人对这个片子的误解。国内主流翻译是“胜利即是正义”,很容易让中国人想到“成王败寇”,“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之类的意思。虽然剧中古美门经常强调要不惜一切手段去赢得胜利,但他并非不择手段的,那就是他从来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事(此处也有许多专业人士提出异议,本人承认自己是法盲,法律专业知识完全没有,因此这句话说的也很不准确,本人想表达的大概意思是“在游戏规则框架下行事,即便钻规则的空子也是对规则的尊重,聪明人钻空子,制定规则的人再去修补漏洞,这个过程总归是一个良性的过程,远远比无视规则、破坏规则要强得多”。不过还是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太有限,难以找出替代的表述,同时认为这个表述不影响我对这部剧三观认知的表达,因此也不做修正了)。即便是看起来下三滥的手段(例如怂恿记忆模糊的证人作出有利于委托人的证词、用不光彩的手段窃取证据等等),那也是利用现有规则的漏洞。注意:利用规则漏洞其实也是对规则的尊重。如果一个人无视规则,那他根本不需要去费心研究规则有什么漏洞,只需要无视规则、破坏规则就可以了。(与之相对,羽生就是规则的破坏者,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国”,一直在试图破坏掉现有的规则,后面再详解)所以古美门不管动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去打赢官司,法律要什么证据,我千方百计也要找到这个证据。有的证据是模棱两可的(比如证人记忆模糊情况下的证词),那就是说不清的事了,只要证人相信自己的记忆是正确的,那就没有问题,这种证词依然是在规则框架下支持的证据,虽然有诱导,但完全是证人自己认可的证词。如果你觉得这样有问题,那么请去修改游戏规则,但今天,此时此刻,你辩不赢我,你就是输了。


与之相反,满口仁义道德love&peace的羽生事务所,却多次出现做假证的情况(例如第二季犬老爹一集中邀请的临时工证人,就完全是事后补了一张画作,谎称是N年前创作的,在离整形离婚官司一集中,教唆女方谎称自己怀孕等),或者完全违背他人意愿,强迫别人做出自己并不愿意的选择(例如世界遗产一集中,以检察官身份威胁开风俗店的村民做出有利于他的选择)等等。这就和古美门钻规则的空子有着本质的不同,要么事实完全是假的,要么是胁迫别人说出违心的话作为证词,这属于破坏游戏规则。羽生一直强调的“输赢不重要,大家幸福才重要”,只是一句虚伪的口号,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大家越来越漠视规则,漠视是非,只要能和稀泥把问题敷衍过去,一切不是都很美好吗?也许有人觉得这样不错,但当所有人都不重视规则的时候,也就是文明体系崩溃的时候,因为人总是有欲望的,在一个漠视规则的世界里,人的欲望不受约束,只会最终让世界变得更糟。第二季中的主线案件,那个万民讨厌的恶魔女人,大家都认定是她犯了罪,但不管怎样,检察院确实被证明是在证据上做了手脚,也就是刻意陷害了这个女人(当然,这是基于他们“认定”这女人一定是罪犯的基础上),所以不管是舆论还是法庭,都有一种“肯定就是她啦,虽然证据差那么一点点,但是个人就能看出肯定就是她啊”这么一种态度。正如古美门最后在最高法院上的辩词一样,虽然证据有缺失,但既然你们都讨厌她,那你们就这样判她死刑吧。今天大家都觉得为了除掉了一个万人恨的恶魔,证据差一点也无所谓了,那明天有人嫌你碍事的时候呢?检察院也一样可以捏造证据轻轻松松判你的死刑。舆论是可以制造的,情绪是可以煽动的,事实真相又不可能完全复原,如果唯一剩下相对客观的证据、法理也可以不讲,人们最终会活在怎样一个世界里?


二、任何人都无权 judge 幸福的定义

关于幸福:

1、立场不同,幸福不同。你觉得告倒大企业,那些被大企业欺负的人就幸福了,但那些靠大企业吃饭生活的人呢?你觉得保持自然遗产之后,那些喜欢传统生活方式的老人家就幸福了,但那些渴望现代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呢?你看到委托人哭诉的时候,觉得他好可怜,帮助他他就能幸福,那和他利益冲突的一方呢?对方有没有权利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如果对方在法律框架下辩赢了,是不是就应该承认这个结果?


2、你以为你给人家的幸福,不一定是人家想要的幸福。在丈夫得知妻子整容之后要求离婚的一集中,黛律师和羽生等人,只单纯的从妻子女性弱势的地位和柔弱可怜的态度就深深相信,丈夫抛弃妻子是不道德的,如果能留住丈夫,妻子就能幸福,因此不惜让妻子谎称自己怀孕的方式来留住丈夫。但是,你以为的幸福就真的是别人的幸福吗?这样一个渣男,仅仅因为得知老婆整形就抛弃多年的结发妻子,就算通过种种手段强迫对方不和自己离婚,就真的能得到自己的幸福吗?古美门在本案中的处理就完全体现了他的自由观:作为一个律师,尽力完成委托人(男方)的要求,拆穿对方的骗局,促成离婚。但离婚之后,从个人情感上,再祝福被离婚的妻子,终于甩掉了这样一个只会以貌取人的渣男,祝她找到更好的如意郎君。这就是他对自由的认知,尊重每一个人的诉求,诉求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按照现有规则框架去碰撞,输赢都要认。至于谁到底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没有任何人能够定义。


三、任何人都无权定义正义,只有神才可以

关于正义:

第一季中,黛律师总是首先有个自己的判断,觉得打官司的人中谁是正义的一方。如果自己的委托人处在“正义的位置”,她就对对方充满仇恨;如果自己的委托人处在“不正义的一方“,她就根本不想接这个案子,或者在接下之后也经常支持对方,甚至有意无意制造一些对对方有利的线索。但是事实总是那么打脸,参加抗议建筑挡光的居民代表团中,很多人根本不在被遮挡之列,只是为了凑凑热闹分点赔偿金;口口声声说自己被变态骚扰的新娘,其实也对对方心怀好感,并且给了对方许多暗示等等,这些情节充斥在每一集的剧情反转中。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反转”,而只是作者想告诉你,人是有局限的,即便是目击者,也可能因为视角不全而并不了解事情的真想,其他道听途说,只听了一面之词的人,就更没办法证实自己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了,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谁是正义一方”的主观判断就更不可靠了。


所以,关于正义,legal high想说的就是,正义本身就是一个主观概念,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正义的定义,正义也不天然属于某些人(比如看起来可怜的,冲突中受害的,长得好看的),在日常生活茶余饭后的谈资中,有预设立场没什么关系,但在涉及冲突和他人利益的时候,作为认知能力有限的凡人,最好还是尊重自己认知范围内的规则和事实。虽然这些规则和事实也可能有漏洞,不完善,但这些规则已经是人类现有认知能力下制定的相对最公正的规则了,所以我们就应当尊重它。除非经过反复的验证,规则需要修改,那也要非常慎重。



综上, legal high 的三观总结起来,就是尊重规则、不要代表他人的幸福去替他人做决定、不要试图去定义谁是正义的一方。这部剧名的翻译根本不应当是“胜利即是正义”,而应该是 (在正义不可能被凡人主观裁定的情况下)尊重规则,规则最高


其他:

除了上述主线之外,legal high还顺带传播其他一些关于自由、自由的界限之类的观念,比如


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古美门在私德上很招人讨厌,贪财、好色、唯利是图,但这是他的个人选择,他有权利这样过自己的生活。在法庭上他永远把脚搭在桌子上,但法官并不能因为这种让人讨厌的举止就判他输,还是要看你辩不辩得赢(当然这中情况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只是电视剧想表达的观点以荒诞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


关于羽生:

羽生毫无疑问是本剧(截至第二季)中设定的最大反派,外表完美,没有私欲,没有缺点,满脑子想的全是“别人的幸福”。但是,这种人真的存在吗?就像古美门说的:“还没有察觉到这个人的危险吗?他没有缺点,难道这不是最大的危险吗?”


果然,一边口口声声的说世界是充满爱的,背地里其实觉得“人民是愚蠢的,需要引导”,需要谁的引导,听谁的话?答案很清楚,就是听他的话。用美好的口号和乌托邦的幻想去引诱他人,走进他设计好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他来规定别人的幸福是什么,他按照他自己的认知为别人安排幸福的结局,如果有人不认可他规定的幸福,他就可以通过作假、胁迫等手段让被人屈服,并且还要冠冕堂皇地说:这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啊~”


羽生所构建的,恰恰是很多不走脑、只走心的理想主义者幻想的世界。他总是在劝别人和解、双赢,消磨在法理上占优势的一方,达成双方各退一步的所谓双赢结局。这是场面上的说法。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大家有什么必要去纠结谁占理呢?都互相体谅一下不就好了吗?”再翻译一下就是:“占不占理不重要,(我心目中认为的)大家幸福才重要”。他的心中,一直是无视规则的,只要规则妨碍到他的理念,他就觉得没有必要去纠结于这些规则。所以他可以制造完全虚假的证据、可以胁迫别人、可以利用和检察官的私人关系去影响甚至操纵审理的结果。


我们先不去诛心,就算设定他是一个内心绝对毫无私欲杂念的人,在第二季最后一集里古美门也已经问到了这种“理想主义者”的痛处:”你以为被你劝架各退一步的人们就一定幸福了吗?如果他们因此遭受二次伤害又怎么办?“那个满口love&peace的女人歇斯底里的叫着:“那我们就再去拯救他们!” 这就是真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


再退回现实,人是不可能没有私欲的。当所有人都习惯不去钻牛角尖,不去纠结证据和道理,剩下的事就是让一个金光闪闪的玉面青天抛给你一个迷死人的微笑,然后告诉你“你们就这样、这样、这样各退一步,大家就幸福了哦~”的时候,理想主义者们想过没有,谁能扮演这个玉面青天?大家都听他的就会幸福,这个“他”又是个怎样的人?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没有缺点的人都是很危险的,因为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如果一个人能显得没有缺点,只能说明他太善于伪装。至于伪装的背后是什么样的面孔,我们很难知道。这就是最危险的人,恰如沙特玉面小王子在最后露出的阴笑。


关于片中插播的小片花:

按照表象来说,第一季中的反派应该是三木律师,但插播片花中却一直是古美门和黛律师之间的搏斗,这也印证了编剧主要想表达的,其实是古美门和黛律师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第二季中的小片花,变成了古美门和黛律师搏斗的过程中,羽生出现了,于是古黛二人转移注意力到羽生身上(这也和剧情相契合,最后黛律师也逐渐认识到了羽生的另一面,并对他的理念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并最终与古美门合力击败了他)。


最后,是古美门独自顶起法典,坚持着legal high的理念,抵御着乌托邦winwin教对人们意识的清洗,告诉每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丑陋的人类:你是丑陋的,你要接受这个现实,只有知道人类(包括自己)是丑陋的,才能在尊重自己欲望的同时,理解他人也有遵循自身欲望的权利,警惕骗子描绘乌托邦圈套,让大家冲突不断却能彼此尊重地活在这个世界里,不至于美滋滋傻乎乎地走向那条通往奴役之路(本段感谢 @Pats Chen 的指正)。虽然可能也会有种种不幸福、不满足,有矛盾有冲突,但这才是真实的人类世界,总归要比一个所有人都被乌托邦迷惑了双眼和思想,被假面王子洗脑,被伟光正的“神”规定了怎样才是幸福的世界要好得多。


user avatar   juventusyq 网友的相关建议: 
      

依法治国,哪怕这个法律有多少漏洞,有多少错误,只要现行的法律法规是他,那么所有人就必须遵守。

印象最深其实是第二季的主线故事,难道因为所有人都讨厌一个人就可以弄死他么?民意可以凌驾在法律之上么?不可以,坚决不可以!但是其实故事里面比较悲哀的是,古美文也说到了,还是得依靠黛的受伤去逆转民意。面对的膨胀的民意(或者说是民粹),法律依旧是那么苍白。


user avatar   linjian03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legal high》呈现的是一个典型的”法律人“的三观,不仅仅是通过古美门研介来表现,而是整部剧都沉浸在这样的三观之中。


一、世界观——世界是由”法律事实“构成的

关键词:法律事实;证据;程序正义


法律事实是根据通过质证、没有被排除的证据认定的推断的事实,法律事实不是真实,而仅仅是一种推测。

法律人认为世界是由”法律事实“构成的,这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法律人相信证据,而不轻信一面之词,更不诉诸情感,对“我弱我有理”更是嗤之以鼻,这就是所谓的”证据意识”;第二,法律人不是机器猫,不执着所谓的“真相”,只要经过质证后的证据形成了一个法律事实,那么法律人就相信它就是真的,这就是所谓的“程序正义”。

举个例子,甲借给乙1000块钱,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如果甲无法拿出证据证明这一事实,那么这一事实对法律人来说也就不存在,而不会因为甲苦苦哀求“如果拿不回这1000块钱我妈妈的病就没钱治了”,或者“我跟你关系这么好你还不相信我吗”而认为甲曾经借给乙钱。反之,甲未曾借给乙1000块钱,但只要甲拿出证据证明乙向他借过钱,而乙无法证明这些证据是虚假的,那么这一事实对法律人来说就是存在的。

在审判中,法律事实就是法官所认定的事实,或曰”内心确认“。法律人并不在乎事情客观上是怎么样的,而是”法官“(或者别的什么人)会如何认为。

《legal high》第一季第一集,当黛闯入古美门律所时,古美门正在拉梵阿林。


氮素!他并不是真的会拉梵阿林,而是用拉的姿势+CD的声音来让蓝衣女伴认为“这个男人会拉梵阿林,好性感啊”。

对于这种行为,普通人会认为古美门实际上不会拉,这是欺骗,但是你看古美门那专注的表情,这货哪里有什么心理负担,在这货看来,只要能够通过质证,不被揭穿,那么“法律事实”就是:我古美门研介就是会拉梵阿林啊~~啦~啦~啦~

同样的,在接下来的剧集中,古美门律师充分发扬了“有证据要上,没有证据创造证据也要上”的精神,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制造甚至“伪造”证据,来让法官形成他所希望的“内心确认”,从而获取诉讼的胜利。而实际上,法官也遵循这一规则:仅以经过质证的证据所形成的法律事实来判案。

还是让我们以第一集中的几个片段来举例。

片段1:地铁让座之争——情感vs证据


在这个小场景中,黛律师仅凭老人家叹了口气,就同情心大发,要求古美门让座,这是一种典型的”诉诸情感“。而古美门则通过老人的健身包的磨损程度,胸大肌、小腿肌的发达,来证明老人家的身体状况比他更为良好,且老人家的健身包也证明老人家常去的健身房就在下一站,因此”何止是没有让座的必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黛律师一开始真的是很傻很天真。


片段2:询问坪仓——论证据意识

在小黛恳(za)求(qian)之下,古美门律师终于动容,决定接这个案子,然后两个人就愉快地来看守所询问自己的当事人了。

首先是黛律师询问,黛律师问了几个问题,分别是:

”那么,菜刀上有你的指纹也是正常的对吧?“

“对方在审讯你的时候,踢了你的脚对吧?”

“对方是不是还吓唬和威胁你了?”

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该问,但是黛律师询问的方式显然是有问题的,第一,这些问题是律师需要向法官回答的,而当事人的陈述的证明力显然是匮乏的;第二,她已经选择相信当事人所说的就是真实的,而实际上当事人也是会骗人的,可能是有心的,也可能是认识存在错误;第三,这些问题都是“复杂”的事实,本身需要用更加基础的证据来证明,比如要问“对方在审讯你的时候,踢了你的脚对吧”,那么更好的方式其实是:你的脚上是否还有伤痕?

反观我们的古美门律师,他首先研究了案卷材料,归纳了案件的焦点问题,然后就焦点问题问了基础的事实。他提了三个问题:

“案发时,你在哪里?”

“你在干什么?”

“你买了咖啡吗?”

这三个问题其实指向一个事实:案发时,坪仓不在现场。

问完以后,古美门就去寻找证据了,并当事人说:好好享受你所剩无几的看守所生涯吧!

这姿势水平,比黛律师高到不知道哪里去!

在这里,黛律师和古美门律师之间差了一个“证据意识“!


片段3:真相,抑或证据

在询问了坪仓之后,古美门大大方方地找到了目击证人:小卖部老板斋藤。面对出庭作证的要求,斋藤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duang地一声,在古美门律师的鼓励之下,斋藤终于答应了出庭作证,并且超级自信地作证,那天只有一个人来买咖啡,而这个人就是————坪仓啊!

看看着小眼神,看看这cos柯南的手势,会心一击有木有!

氮素!

检察官也不是吃素的!检察院迅速找了另一位证人,岛村智子小姐。这位岛村小姐保持着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咦,我好像想起了我国某些官员),根据她的日记,那天来买咖啡的人,是她啊!

然后古美门这一方的证人感觉自己受到了成吨的伤害,当控方询问证人的时候,顿时说不出话来,羞射地低下了头,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有蜜甜的忧愁——阿勒,跑题了噜。

让我们重新回到正题,古美门又展开了反击,找到了岛村智子小姐日记里的破绽,然后岛村小姐也表示很受伤。故事的最后,法官采纳了斋藤先生的证人证言,并作出了无罪释放的判决。

然而,释放以后,仓坪不经意间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下子我们的阿黛就真的呆住了!!!

尼玛啊!什么叫“接下来就杀了你”?意思是之前已经杀了一个人对吗?一定是这样的?

然后黛律师就展开了内心戏:“斋藤先生的证人证言是被我们误导的,实际上他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真的是假的对吧?岛村小姐尽管被我们驳倒了,但是实际上那天到底有没有写错她也无法判断对吧?就算警方用了刑讯逼供的手段,但是毕竟办案的是很有经验的警官,万一人家是对的怎么办?我这么做究竟是对是错,是不是纵虎归山了?”

看出了黛律师内心的煎熬,古美门律师忍不住过来开解他:


黛律师听了,表示道理我都懂,但是真相呢?


于是,第一集的高潮来了,古美门律师重新给黛律师上了一课

在这里,“真相”就是客观真实,客观真实在发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淹没,除非我们有机器猫的时空门,可以回到过去进行观察,否则,我们只能运用各种手段,寻找证据,来反推客观真实,反推的结果可能是符合客观真实的,也可能是不符合客观真实的,但我们都认为这就是事实,法律事实。无论如何,我们都不知道法律事实是不是真实,但我们仅仅是卑微的人类,不可能知道真相,我们只能相信法律事实。

在故事的最后,面对黛律师“我们应该相信什么”的疑问,古美门律师一副“哔——了狗的表情”让黛律师自己去找答案,其实答案在第一集里都已经呈现出来了,而且每一个法律人进学校的第一课就已经学习了,那就是——相信程序正义。

没错,实体正义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实体正义非人力所能够掌握,而且容易被公权力以实体正义的借口侵犯个人的权利,因此我们只能相信程序正义,尽管程序正义比不上实体正义,但总比自诩实体正义的这货要好得多



二、价值观——法律至高

在《legal high》中,有三种价值观是很明显的,分别是道德、功利和和谐,而法律的价值观并不彰显。

黛真知子在第一季的第一集就用一句“老人优先”成功地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PS:老人家的表情可够销魂的)

羽生律师则是和谐大代言人,话说我真怀疑这货不是在阿拉伯长大,而是在中国长大,活脱脱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接班人啊!如果来中国会是模范律师,优秀法官吧。


(PS:这张图是我随手截的,没有任何特别的含义)

几乎全部案件的当事人以及涉及的人,都是功利主义者,为了利益,什么法律,什么真相,什么公道,都不过是工具。

第一季第3集的老婆婆,为了赔偿金而灿然泪下,这么直白的话语,让古美门律师都不由有点尴尬。


第一季第12集,为了赔偿金而诬告学校。


那么,为什么我要用几乎呢?因

为还有这货,这货绝不是功利主义者,他们是朋克!5000万日元啊!相当于人民币300多万,说不要就不要了,让古美门情何以堪!


这是三种价值观,整部《legal high》,几乎就是价值观的碰撞。但是,既然黛律师是道德主义者,那么为什么不学蝙蝠侠行侠仗义呢?既然羽生律师是和谐主义者,为什么不来中国实现理想呢?既然当事人是功利主义者,为什么要来打官司呢?可以去骗,去抢啊!理由只有一个,他们的价值观都不具有“强制力”。道德、和谐和功利,只有经过法律的认证,才能借助强制的力量来实现。法律是一种独立的价值观,而且是具有高于另外三种价值观的最高的价值观,整部剧就沉浸在这样的设定当中,什么事情只要获得了法院的胜诉判决就万事大吉了,正如本剧的名字反映的,本剧的基本设定之一就是——法律至高

那么,法律的价值观都有什么?法律价值观的代表是谁?又是如何呈现的呢?

自由——(私权)法无禁止皆可为,(公权)法无授权皆禁止。

自由是法律的第一要义,法律的最大价值就是划清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让每个人在界限之内各得其所,法律的自由意味着“私权)法无禁止皆可为,(公权)法无授权皆禁止”,这一箴言通过古美门律师和检察官来的作为来体现。

古美门律师代理的案件十分广泛,他既可以为了利益而无视老百姓的利益(第一季第4集)


(所以,大家通常会认为他是功利主义者)

也可以为了良心拼上全副身家性命(第一集第10集),甚至连服部都不由自主地问他:“既然您开始就不觉得会赢,为什么还要加入这场荒唐的战争呢?”

古美门律师为黛真知子做的傻事还有很多,比如第一集的时候,明明收取了黛的律师费,最终又退还给她,允许她打工偿债,这在经济上显然不划算,在第一季第三集的时候,明明表示自己并不喜欢代理离婚案件,最终为了教育黛律师,还是决定接下这场官司。综合全剧,他的行为很难用道德、功利和和谐来解释,而只有法律能够解释:法无禁止皆自由,千金难买我乐意。

对,法律并不关心你为什么这么做,你这么做可以有理由,也可以没有理由,但是只要法律不禁止你做,你爱做就做。比如古美门律师在法庭上通常是十分逗逼的,通过各种方式挑逗对方的情绪,来影响法院的判决,是他的拿手好戏,但是一旦被禁止了,他也不能这么做。比如碰到女王法官别府敏子的时候,他想调戏女王法官


然后他跪了......


这似乎有点过分,人家不过是出演调戏,就关禁闭,罚下跪,但这是合法的,因为这是法律赋予法庭(公权)的权利,别府敏子只是在法定的权限之内行动,并不不当。


相比之下,第一集中侦查机关为了查清楚案件事实,采取法律没有明文许可的行为,最终这一证据被排除了。而第5集政治家的案件,检察机关也涉嫌通过伪造证据来引诱询问,这也是法律没有授权的行为,同样的无效的。


这部剧用古美门夸张多变的行为来吸引眼球,这是任何其他一种价值观都无法包容的,而只有法律能否包容,他的所作所为,有时候也在拷问着他的良知,比如他曾经为了胜诉而牺牲了沙织,这让他十分痛苦,但如果不这么做,他又违反了律师法定的忠实义务,最终他只能选择堕入地狱,让自己时刻忍受着良心的煎熬。


正义——正义即程序

正义,或者说善,用来指代值得肯定的事物。《legal high》里,对于当事人来说,只要能拿到更多的利益,这就是正义,这样的正义是通行于世的,在我们国家的医院和学校里尤其如此。本剧借着古美门的口,把三种价值观的正义大大地批判了一番,搞出了一个大新闻。

道德的正义,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确定,你难以了解事情的真相,因此只能诉诸感情,最终论文情绪的宣泄——

“你弱你有理”

“他还只是个孩子”

“我JJ大我先说”(咦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就像古美门说的——


(我觉得《legal high》可以改名为《黛真知子调教记》,讲的完全就是古美门如何调教黛真知子的嘛!)

对于羽生的和谐主义,他是这么评价的——

本剧对功利主义好像没有批判?看起来似乎是是的,然而在一些细节,还是可以看出古美门律师作为法律主义者对功利主义的态度。

第一季第五集:富樫议员跟古美门抱怨媒体都在攻击他,法院的判决也不公正,古美门却说法院的判决很公正,富樫反问,这破判决哪里公正了!古美门微微一笑——


(这部剧里,古美门毕竟表面上是功利主义,因此对于功利主义的批判都是隐形的,但仔细体会,还是有差异的。)

那么古美门的正义是什么?在第一季的第十一季当中,古美门给出了答案——


没错,只要法院根据法律和证据来判决,所得到的结果,无论会侵害谁的利益,无论是否符合客观真实,这都是正义。人类的历史上对正义下过很多定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道德主义者所追求的实体正义,但我们最终承认客观真实无法还原,而判断结果也往往失真,能够保证的仅仅是程序上的正确。最终法律选择程序正义,也就是“正确的程序”,这是人类悠久历史的成果。

(ps:许多案子的当事人,我真心诚意的相信他们的主张是真实的,但还是败诉了,因为没有证据,法院依然不能认定该事实是真实的,这就是法律的正义,对此我很无奈,但决不退缩。)



总之,在本剧之中,古美门律师和主审法官两位一体,共同为我们呈现什么叫“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全剧也是围绕着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两个方面以及道德主义、和谐主义和法律主义的矛盾冲突展开。在全剧的气氛之下,在法律的范围内做文章求正义成了不言而喻的箴言,也是法官和律师共同的信念。如果败诉了,古美门也会通过法律的途径上诉或者再审,而不是组织盲流去闹访,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三、人生观——独立人格

为什么大部分漫画里的超级英雄都是父母双亡的呢(想想鸣人、佐助、路飞)?我想可以从这个问题里找到答案父母有哪些常见的逻辑、思维令人难以接受? - 家庭教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有着家庭的羁绊的人能够叱咤风云,《legal high》无疑也面临着这一问题,但这部剧的良心之处在于并没有简单粗暴地让古美门父母双亡,而是通过他与父亲的冲突、决裂,让我们见证古美门的成长。在第一季里,我们见证了古美门的三次决裂。

1、与父母决裂——

第一季第8集为我们呈现了两代古美门的交锋,而这场戏最吸引我注意的是这一幕是:


正如我在另一个问题所说的(日剧《Legal High》一、二季中有哪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 - 逻格斯的回答),古美门爸爸的说法与证据法的规定相违背。是他不懂法吗?不是的,只是在这一刻,他是一个“父亲”,而不是一个“法律人”,所以他不讲道理,不讲逻辑,只管训斥孩子,古爸爸是典型的“家庭本位”的人。通过与古爸爸在这一场戏的冲突,古美门不仅仅获得了经济的独立,更重要的是标志着他在人格上脱离了传统的“家族本位”,进入了“个人本位”,完成了从身份到契约的跨越。其中的细微之处,值得细细品味。

2、与体制决裂——

第一季贯穿始终的是古美门律师与三木律师的交锋,三木其实是古美门的老上司。

众所周知,日本的企业与员工则几乎都是“从一而终”,以至于一旦企业大规模裁员,就会有一大批的员工自杀,日本人对于“组织”对于“体制”的渴望看来一点都不亚于中国人。古美门研介身为一个三流法学院的毕业生,一毕业就进入日本最大的三木律师事务所,正常来讲他应该感恩戴德才是,然而并没有,他选择了离职,这恐怕让人大跌眼镜。他离职的过程剧中并没有向我们呈现细节,但黛律师的离职或许是一种侧面的反映。


这一次的决裂,他脱离了体制,他不再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作为他的后盾,而是伸张自己的拳脚单打独斗,相比之下,像我这样在体制内吃饭的知友只能默默地前来回答这个问题在体制内工作的你遇见了知乎后,思想、工作和生活有了怎样的变化? - 公务员。毫无疑问,体制当然是安稳的,却也需要你让渡一部分人格,你首先是体制的一部分,要谨言慎行,而不能放荡不羁。古美门斩断了体制的枷锁,这让他有了更大的空间去施展手脚。

3、与爱人决裂——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是多么美好的寓言故事,然而现实是这样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结婚了? - 两性关系。没错,不论是越来越庞大的相ren亲kou市场,还是越来越多被催婚的吐槽,都反映了现在年轻人结婚意愿降低的事实。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个人更舒服

当我和前女友在一起的时候,我要辅导她的功课,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侧躺着抱着她谁,下了班还得给她做饭,在她的威逼利诱之下,要每天用洗面奶洗脸,时不时要打扫房子,洗衣服什么的,而她呢?也得随时被我来一发,可能是酣然入睡的凌晨,可能是将醒未醒的清晨,也可能是精疲力尽的下班后,总之,我两个人都有点不爽。等分手以后呢?心理上当然是难过的,但生活上爽爆了好么!!!(同意的朋友请举手!)而古美门当然是离过婚的,离婚并不代表不爱,只是我们都想过得更好。


所以,剩男剩女们,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to be a better man!

通过三次决裂,古美门的社会关系就很干净了,这也是他得以无法无天,恣意妄为的基础。同时,通过三次决裂,他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倚靠的肩膀”,再也没有什么“温暖的港湾”,他只能自己去拼搏,自己去奋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人擦屁股,必须为自己负责,成功了也很少有人能够分享喜悦,失败了也没人来为他兜底,在独立的基础上,他懂得了真正的自由——为自己负责。站在25岁的的十字路口上,面对着工作、婚姻的纠葛,再一次品尝《legal high》,我想用一句话与诸位共勉:对自己负责!

以上。


user avatar   ma-yu-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異議あり!

反对排名第一的答案!

  • legal high这部剧,它没有传递任何三观

《Legal High》呈现的是怎样的三观? - 法律

问题本身问得很清楚,怎样的三观。

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指我们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人生观指我们认为人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

价值观指我们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在这之中,legal high只涉及了价值观问题。

然而电视剧或者主人公真的有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吗?

完全没有!

我看完以后坚信,只要给钱,古美门完全可以为刚刚败在自己手下的人翻案。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律师,他生来就是为雇主打赢官司的。

雇主是不是真的正确,无所谓。

用什么手段,无所谓。

规则?只要能赢,破坏规则也无所谓。

你看别府法官禁止他“在法庭上演百老汇”,他有“尊重规则”吗?

(但如果破坏规则就会输,一定不可以。)

这是一个律师的自我修养。

中文译名《胜利即是正义》,一点都不错。

事实上,古美门是有展示过自己的是非观念的:

但紧接着他就换上了职业外衣,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

所以说,还是那句话:

legal high根本没有试图传递任何三观,只是贯彻律师的本质而已。

  • 看问题要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水平

古美门律师的做法之所以能让人觉得“颠覆三观”,是因为大家,甚至律师自己,都普遍赋予了律师这个职业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

“律师探明事实真相的,律师守护着正义,作为律师应该惩恶扬善。”

后果是什么呢?

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有人愿意给恶人包括贪官做辩护律师? - 法律

会有人因为律师的工作被骂:

律师为农民工追赔出名 代理重庆涉黑案被骂

然而事实上,律师是探明事实真相的吗?是守护正义的吗?应该惩恶扬善吗?

legal high告诉了我们答案:

律师是个拿人钱财替人辩护的职业,就这么简单。

在古美门的眼中,一切都是为了赢。不能赢的就不做。


本应是,也正是律师这个职业的核心要求。无关正邪,无关善恶。


  • 事实上,排名第一的答案也只是给出了另一种对于律师的“期许”而已。

律师应该守护正义,这是黛律师的信条;

律师应该照章办事,这是最高票的信条。

可是古美们自己真的有什么“信条”吗?

看过legal high的人都知道,每集结束的片尾部分还有一段剧情,往往让人大跌眼镜。

如果legal high真的是宣扬尊重规则之类的三观,它为什么不直接在古美们伟光正的时候结束,非要狗尾续貂一样在片尾加段剧情?

它仅仅是为了强行颠覆剧情,让观众陷入混乱吗?

它就是为了破除观众看完剧集之后,产生的对于律师的“另一种期许”的呀。

legal high不希望观众看完之后认为“律师应该怎么样”。

那样的话古美门和黛就都只是被自身价值观所鼓舞的律师而已,观众也会产生“古美门能赢是因为他的价值观更现实”的错觉。

因此片尾往往用来——提醒观众,古美门根本没有什么价值观,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赢。

仔细想想,古美门哪里按信条行事了?


按现有规则行事是文明的底线?

为了赢,规则算什么?

任何人都无权judge幸福的定义?

只要你能让我赢,你爱定义不定义。

任何人都无权定义正义,只有神才可以?

看看古美门自己的反应:

换句话说,他也是个人,也有自己的价值观。

(当然,从职业角度看,古美门是在说:

只有知道人类(包括自己)是丑陋的,才能在尊重自己欲望的同时,理解他人也有遵循自身欲望的权利?

  • 大众给予太多的职业以不切实际的期许,是这部剧能够“颠覆三观”的根本原因

在生活中大家也是常常被“颠覆三观”的:

医生就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所以只要有病痛,我就应该找你们。即使我没有医药费,即使这个病医不好,也不是我的错。

——所以医闹剧烈如斯。

心理咨询师就是大智大慧、拨乱反正、给迷路的孩子指引前进方向的人生导师。

——所以你们一定能理清楚我心里的困惑,几句话直击要害,扫去我心中的雾霾。

——所以旁人听闻心理咨询师采用的方法时,会惊诧,会指责。

(有心理咨询师建议来访者出轨、帮助来访者制订自杀计划。是不是闻所未闻?在特定情境中,这样做是正确的。)

政府就是保障大家生活的,有了什么困难都能求助的地方。

——所以一切都是体制的问题,都是政府的失职。

——所以县里民间高利贷破产,民众居然要求县政府来买单。

程序员是学电脑的。

——所以我的电脑有了什么问题,他们一定能修好。

——所以程序员会被修电脑。

……

实际上这些职业真的是这样的吗?

人们寄予一些职业美好的期望,又反过来认为它们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legal high做的,仅仅是把有关律师最真实、最底层的东西展示出来而已。

奇葩的案件,癫狂的辩护风格,都只是为这一点服务的垫脚石。

不需要另行传递什么三观,展示最真实的一面就足够了。

所以我现在毫不怀疑,如果用legal high的手法拍一部有关心理咨询师的电视剧,分分钟都能“颠覆三观”。

P.S. 安利一部日剧,雅人叔的4月新番《Dr.伦太郎》就是讲述心理咨询师的故事的~但不是legal high风格的哦。


user avatar   heart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听装及不同容量的塑料瓶包装的可乐是否味道会有差别?是否与溶二氧化碳的量有关?
user avatar   da-li-mao-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鬼子有点自作多情了,人家泽连斯基讲话是给你们听的吗?在泽连斯基眼里,鬼子和黄皮猴子不见得有啥区别,怎么可能听得懂人话呢?就算听懂了,有什么资格感到不满吗?

所以总结起来,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你泽giegie和你拜爹爹在唠很重要的事情,你跟那裹什么乱呢?




  

相关话题

  因为《民王》喜欢高桥一生 他还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出演? 
  如何看待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高军被学生实名举报性骚扰? 
  法律里的“ 等 ”怎么解读,是只有以上方面还是说还有其他方面。如果是后者的话,这算不算规定的范围不明? 
  沈阳一超市员工因与顾客发生纠纷,持刀伤人致 2 死 7 伤,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喜茶店员拿错饮料致顾客喝下后入院洗胃?消费者如何维权最有效? 
  如何评论北大法学院教授苏力(朱苏力)? 
  美国法律中,保释金的数额是怎么确定的? 
  如何看待小红书滤镜景点事件当事人回应「没有商业营销,保留法律追究权利」,旅游前你会参考别人的照片吗? 
  日剧和日本漫画中,「在警察局接受审讯就能吃猪排饭」的奇特传统是怎么来的? 
  未来可不可能用思想钢印取代死刑? 

前一个讨论
史上有没有间谍打入其他国家/地区当选国家最高领导人?
下一个讨论
怎么判别一个空间内有没有针孔摄像头和监听?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