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会说三种以上的语言是种怎样的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感觉是,就算你英语很好,其实走出国门,也没人会高看你一眼,因为英语这东西,多数国家就是默认人人都得会,它就是解决些最基本的问题,不会就是你的问题。但西班牙语就不一样,随便哪里,你随口讲几句,周边人投来的目光,似乎就在默认你是个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人。

泰语则更不同,泰国很多地方是有本国人门票和外国人门票的,只要泰语溜,很多时候就可以享受本国人门票待遇。更重要的是,泰语除了交流,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认同,在世界任何地方,遇见泰国人随口聊几句,顷刻间就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建立一种信任,如老友重逢一般,而这是讲英语或西班牙语,永远感受不到的。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适合发到欧洲的知乎去,估计没人回答,欧洲知识分子没几个不会三种语言的吧?


user avatar   sophiatak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看过微博上的这段吗:

“之前老听人说霓虹国民英文捉急,其实不是。昨天在成田机场就遇到了中英日三语俱佳的服务人员。面对操着不流利日文、英文及流利中文的一家三口,填表处的日本大姐爆出一句:Where is your おとうさん's rū-jīng-kà? 中国小妹立马答道: It's eh…那个…in his かばん。”


user avatar   mooncatch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各类外网论坛上永远没人知道我TM到底是哪里人(实名制社区除外),因为我ID通常用希腊语,签名/个人简介一般用英语和拉丁语,发帖交流时则会不停蹦法语和德语,常用的meme又大多是英语、西语、日语、俄语等混搭,而我的关注话题又几乎不受任何地域限制。我大概是Diogenes嘴里的世界人()
  2. 同理,玩VRChat时我也可以给自己虚构身份;当然因为是语音聊天,对口语与文化背景积累的要求还是蛮高的,比如我可以装成一个「懂魁北克法语的英语母语者」,但没法装成真正的法国人,可以装成一个「在加州出生,在中西部长大,在波士顿读大学的美国人」(口音相对容易模仿),但没能力装成爱尔兰人或澳大利亚人(口音学不来)。
  3. 同理,玩CS:GO时,因为身份识别的门槛相对更低(不需要细致交流,骂就行了!),只要改个ID名,前一局我还是暴躁德国boy,下一局我就能变身正宗gopnik。
  4. 使用Wiki系列站点(百科、文库、辞典、旅游、大学、语录等)时的体验更加多元化,因为我不会被某一两门语言挡在信息门外,比如查古希腊典籍时我会直接去希腊语维基文库,查某位古希腊哲学家语录去直接去希腊语维基语录,查阅与具体国家/地区/文化有关的词条时会优先选择以该国/地区/文化母语写作的词条(例如伊斯兰教相关内容优先去阿语维基,波斯帝国历史去波斯语维基,苏德战争具体战役去俄语维基,意大利本土的古罗马考古去意大利语维基,北非近代史相关去法语维基,etc.)。
  5. 写作时能够汲取灵感的来源更多,尤其是需要架空一整个世界或是alt-history一类的题材;别的不说,光是对给人物、地点、文化概念起名就大有帮助,因为我能参考多个文化传统内的古书典籍。
  6. 在YouTube上看英语新闻、法语vlog、德语life hack、阿语纪录片、西语游戏直播、葡语a cappella、日语ASMR、俄语手机测评、etc.
  7. 翻译,翻译,翻译,翻译,翻译,我天天就负责给你们翻译......
  8. 经常整一些莫名其妙、毫无现实价值的玩意儿。比如我正在学梵语,前两天尝试用梵语训诂al-Farabi给柏拉图《理想国》(经阿拉姆语转译至阿语)做的注疏,折腾两个多小时后果断放弃。
  9. 这张嘴真是越来越溜了。
  10. 在导师和教授们面前依旧渣的飞起。

user avatar   josef-wann 网友的相关建议: 
      

Your Englisch ist très bien……


user avatar   francoi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主的母语是中文(包括普通话和上海话,以及通过看剧和听歌唱歌学得还算凑合的粤语),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能够凑合地使用德语和荷兰语,能够听懂看懂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但说得不好,学过的语言还包括阿拉伯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和现代希腊语,目前正在学波斯语。古典语言里会希腊语和拉丁语,学过一些叙利亚语,目前在学梵语和粟特语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的,相信在这里回答问题的朋友,大多都是以欧洲语言,以及日语韩语为主吧。。。其实欧洲人同时掌握3-4种语言的属于很常见,比方说英法德标配,我遇到过不止一个荷兰人同时会这三种语言,加上母语荷兰语就是会四种语言了。不过我觉得这种多语言的体验没太大意思,毕竟所有的语言都用罗马字母一种书写体系,每当学一种新语言的时候,需要适应的只是这套字母体系所代表的某些不同发音,而并不是需要去适应一套全新的书写体系,甚至是全新的语言逻辑体系——所以总得来说,欧洲的多语言者,如果不是那种会东方语言的,我其实觉得也就不过如此而已。。。


答主本身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掌握欧陆各种语言作为一种很光荣的事情,或者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有过30多年来一拨拨中国知识精英普遍的崇欧意识,不过语言的学习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对自己过往的文明文化观念逐步修正,甚至彻底颠覆的过程。因为每一种语言本身,其实就在传递着一种不同于过往自己学过各种语言的逻辑,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相当于体会一种新的认识方式;甚至说,每一种全新书写体系的学习,其实都是在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因为文字本身也是在传递很多内在逻辑的


或者说,自己每一次学习全新的语言,每一次学习一套新的书写系统,都会产生一些对固有习惯“是不是”和“为什么”的疑问,而这些为什么,可能绝大部分人在平时生活过程中都不会考虑(或者是没法考虑,因为没接触过),不过这本身都是很有价值的为什么,比方说


1.罗马字母是不是标注发音最精确的字母系统?反正我是在接触了不同的书写系统之后,发现罗马字母的精确性真的很一般,尤其是在标注辅音的时候,比波斯-阿拉伯字母,以及书写梵文如今最常用的天城文差远了(需要通过特殊标记和字母组合来标注的音,显然不如人家单独字母标注的辅音来得精确);至于元音方面,其实罗马字母也是必须依靠特殊标记和元音组合来标注很多发音的,但是相比之下,天城文本身的abugida系统,就可以标注很多的单元音和复合元音


尤其是,有不少文字本身是有多套书写系统的,比如维吾尔语(波斯-阿拉伯字母,罗马字母,西里尔字母),哈萨克语(中国用波斯-阿拉伯字母,哈萨克斯坦用西里尔字母),阿塞拜疆语(伊朗用波斯-阿拉伯字母,阿塞拜疆用罗马字母,以及曾用过西里尔字母),我相信这可以产生更直接的对比。。。当然,这些突厥语系的语言答主都没学过,不过想拿来作为一个例证罢了


2.为什么书写的顺序一定是从左往右的行向书写?因为这并不是一种所有书写系统的普遍现象,众所周知,古汉语的书写顺序就是从上往下,列与列之间从右往左,甚至很多日文的书籍如今仍旧按照这个顺序排列;而回鹘文,以及其直系后裔蒙古文和满文,所遵循的书写顺序是从上往下,列与列之间从左往右;波斯-阿拉伯字母,希伯来字母,叙利亚字母,粟特字母(以及书写中古波斯语和粟特语的摩尼字母)等等,书写顺序都是从右往左的行向行进,等等。。。也就是说,从左往右的行向书写,从来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规律


诸如此类的是不是和为什么,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而且很多是不是和为什么,在思考之余,对于消除文化偏见是一种很大的帮助。在越多接触到不同的语言,文字和书写系统之后,我越发觉得自己曾经对于欧洲的那种推崇是明显过度了的,并且长期以来忽略了很多同样承载着璀璨文明的文字(比如波斯语,梵语,叙利亚语,等等),更越发觉得对于中国文化,我们应该抱有一种充分但不盲目的自信,大体如是。。。


答主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字

随想之伪多元化与真多元化


就把这篇文字里的很多图配到这里来吧,算是对这个答案的一个完善,也望诸位能够领略文字之美

再加了一些图

微信公众号:追忆的撒马尔罕城(zhuiyi_samarqand)


user avatar   gmjyxx 网友的相关建议: 
      

まあ、実は没什么特別な체험啦,就是可以在여러言語之间无缝切换,そして나와一样几种语言가できる사람と障碍없이混着話す、서로能听懂。

PS: Linguae european are très malfacilaj for moi, Ich ne могу pas говорить any γλώσσες Europae.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C,C艹,C#


user avatar   goldentyco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语专业,二外日语,工作后又自学了法语。

英语接近母语水平,日语一般,本身投入也不是太多。

法语由于是自学的,水平也是一般,但比日语水平要强。


user avatar   bo-fei-li-ao-di-ya-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问题其实你不应该来这里问,因为知乎不是一个单纯的查询回复软件,其中各式各样派别的人都有,单纯回复你问题的人不会太多。你要想知道查查百度或者翻翻历史书就就可以了,要是你实在信不过这些东西,去博物馆看一下也行。要是你做了上述调查还是得不出结论,那你就看看别的民族的服饰,特别是他们的服饰发展史,看看他们以前穿的和今天穿的差距多大,看看他们今天穿的到底有几年历史,然后再对比一下汉族的,我相信你会得出正常正确的答案的。

————————————

另外我也说一句,任何民族在他没达到工业化阶段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底层人穿不起能把全身盖满的衣服的,汉族有,和族有,韩族有,藏人有,蒙古人有,白人也有,但是如果有人拿这群人穿不起衣服来论证汉族或者其他民族所认同的民族服饰不存在,那么要么这个人没脑子,要么他蓄意为之。




     

相关话题

  有车是怎样的体验? 
  若干年后日语会完全片假名化、外来语化吗? 
  你所在城市的哪句方言体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 
  女生腿粗是怎样一种体验? 
  养兔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中国打橄榄球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自干五大本营论坛和自干五论战是什么体验? 
  小朋友五岁半,有一定英语基础,想学一门小语种,请问学哪个小语种更好呢? 
  「驿站」的「站」源于蒙古语吗? 
  运用五个感官词写一道你喜欢的菜。?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英国重新开放两年PSW签证?
下一个讨论
男篮失利,姚明作为篮协主席主动揽责,有什么团队管理上的启示?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