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央文件都是“建议”、“意见”?而不直接说“规定”? 第1页

  

user avatar   fei-yue-hai-tian-zhi-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央的全称是中共中央,是党的机构名称,其做出的决议只是在党内通过,要想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经过人大或相关国家机构的批准,才可称为法规或规定。在此之前只能是建议或者意见,但实际情况是,中共是执政党,相关国家机构肯定会通过。具体的例子还有十八大选出的委员、常委,在担任国家领导人之前都要经过提名,然后再由人大批准。


user avatar   jian-dan-de-dian-nao-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地民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风俗也不经相同,如用了“规定”这个词按照我国的执行能力很容易造成“一刀切”、“二极管”的现象。所以需要各个地方按照自身情况根据所谓的“建议”和“意见”量体裁衣,自己拿捏执行力度和宽度。

保证原则和方向不错就行。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国党政公文公有15类文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其中,意见是一类文种格式。

至于建议,不是党政文件中的,是人大政协提案中的文种。

ps:本来就是很简单平常的文种格式问题,这么多人都想趁机黑一把TG,也是让人醉了。


user avatar   emm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国政府各层级之间的职能基本同构,上级领导下级。原则上,上级对下级的各项工作都有最终决策权,可以推翻下级所有决定。但上级不可能掌握和处理所有信息,所以很多事务实际上由下级全权处理。即使上级想干预,常常也不得不依赖下级提供的信息。比如上级视察工作,都要听取下级汇报,内容是否可靠,上级不见得知道。如果上级没有独立的信息来源,就可能被下级牵着鼻子走。

获取和传递信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上级要不断向下传达,下级要不断向上汇报,平级要不断沟通,所以体制内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山会海”。作为信息载体的文件和会议也成了权力的载体之一,而一套复杂的文件和会议制度就成了权力运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国政府上下级之间与各部门之间的事权,大都没有明确的法律划分,主要依赖内部规章制度,也即各类文件。为了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和偏误,降低传递成本,文件类型有严格的区分,格式有严格的规范,报送有严格的流程。按照国务院2012年最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文共分15种,既有需要下级严格执行的“决定”和“命令”,也有可以相对灵活处理的“意见”和“通知”,还有信息含量较低的“函”和“纪要”等。每种公文的发文机关、主送机关、紧急程度以及密级,都有严格规定。为了防止信息泛滥,公文的发起和报送要遵循严格的流程。比如说,《条例》规定,“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这也是为了减少产生无法落实的空头文件。




  

相关话题

  为什么苏联当时要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 
  要是晚清时中国也发生了像日本一样的改革,跟上了世界潮流,会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斯里兰卡向中国求助,这是怎么回事? 
  日本右翼可以有多可怕? 
  为什么我觉得霍尊没什么大错就是惩罚过重而陈露用隐私相逼手段很不舒服呢? 
  袁隆平院士于 5 月 22 日去世,袁隆平院士的贡献到底有多大?他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范冰冰逃税属实,按照美国法律相应的情况会如何处罚? 
  如何看待女子在精神病院住院期间怀孕事件,医院副院长称「可能女子情感上孤独,跟男护工产生了感情」? 
  请问最初的共产主义者和如今的公知是否是非常相似的?他们如今又为何对立呢? 
  国家有权作恶吗? 

前一个讨论
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他们四个被定义为奸臣,那他们事实上是奸臣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国企铁饭碗制度?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