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游戏《生化危机2重制版》? 第1页

  

user avatar   ai-wan-app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卡普空身体力行地为业界同行以及未来的自己,重新树立了制作冷饭的标准。这饭,真香!


作为游戏界发展至今典型的长寿系列,《生化危机》在许多玩家心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不过在近年来,一些相关电影/CG动画/游戏的产品都受到了一定的非议,让不少人作出了系列正在“偏离轨道”的发言。所幸的是,凭借《生化危机7》回归生存恐怖初心的思路,许多人重拾了对系列的信心。

而早在《生化危机7》尚未面世之前,粉丝们要求系列重回生存恐怖正轨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停止,加上CAPCOM本身就热爱“炒冷饭”的行为,此类呼声更是不绝于耳。

其中系列杰作《生化危机2》无疑是声响最大的一款,但官方暧昧的态度则让许多粉丝苦等许久,直到2015年官方才下决定启动《生化危机2》的重制计划,并且是破天荒的“完全重制”。

如今,与原版相隔21年之久的重制版终于面世,站在完成度极高的原作肩膀上,这么多年来的技术进步会带给新老玩家怎样的体验?


再度明晰的噩梦


由于时隔20多年,技术和硬件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生化危机2:重制版》(下文简称《生化2:RE》)采用了与《生化危机7》相同的RE引擎的“Remake”版,所以浣熊市的翻修成果异常出色。游戏偏灰且带有类胶片效果的画面风格颇有《生化7》的影子,但燃烧的街道和面目狰狞的丧尸则毫无疑问是属于浣熊市的独特风景。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一缕月光照进血迹斑斑的过道,全身腐烂的行尸走肉在暗处觊觎生者的气息,这让游戏氛围变得前所未有的逼真渗人。某些血腥场景的冲击性甚至会让玩家感到“不适”,回归原点的生存恐怖气氛呼之欲出。

与画面相辅相成的是游戏的音效设计。除了普通怪物在暗处中低鸣嘶吼的声音让人不安外,面对强敌时响起的配乐和环境音也让紧张的氛围一触即发。

比如警局中阴魂不散的暴君,每当他靠近玩家时,其时远时近的沉重脚步声与木质地板的咯吱作响都让人感到头皮发麻。当然,玩家还可以替换成原汁原味的原版配乐,配合新版的画面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比起视听效果的大幅提升,《生化2:RE》对场景重构的努力更值得肯定

由于本作视角从原版固定视角更替为现代的第三人称越肩视角,玩家能够自由探索的空间翻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重新设计场景以及在其中填入更多细节也是必要的。而游戏大部分场景都具有足够鲜明的特色和结构,由博物馆改建而来的警察局如同一个巨大的迷宫,污水与血渍横流的下水道让人惴惴不安。

稍显美中不足的是,游戏的前期场景与后期场景在复杂度上似乎有着一定的的差距,错综复杂的警察局和路线简单的科研所相比起来,难免会给玩家带来一种落差感。


原初的生存恐怖


视角的大幅度革新也让玩家的行动和游玩方式有了大幅进化,原先的坦克式探索方式终于跟上时代潮流。

“生化危机”作为最早提出生存恐怖,并将其发扬光大作为核心发展的系列。《生化危机2》对整个系列的贡献和地位无可置疑,是教科书般的存在,这也是许多玩家对本作念念不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游戏视角和分支系统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做出不失原版精髓的微调以适应现代玩家的口味,也是本作的一大重制重点。

顾名思义,与普通的恐怖游戏不同。生存恐怖会通过设计资源分配以及敌我差距来营造紧迫压抑的氛围——即使你有反抗手段,也知道前方有强敌,但资源与敌方配置展现出的极大差距感还是会让玩家感到不安。如何调控这个度,让玩家在“弹尽粮绝”的边缘战胜敌人正是该模式的精髓

由于视角与场景的改变,《生化2:RE》主角的行动与射击比起原版要变得更为灵活。与之相衬的是,敌人也同样棘手。它们的攻击模式和欲望都变得更强,像是作为系列经典怪物的舔食者在本作更是极端致命,让人压力倍增。

而对于普通丧尸,即便是一度将其击倒在地,它们之后也会缓缓爬起继续追击。要将一个丧尸杀死需要彻底破坏它们的头部,而这将消耗不少的弹药。在其他丧尸题材游戏里“爆头致命”的这一固有印象,很容易就会被本作仿佛修炼铁头功的丧尸所改变,让人捏一把汗。

虽说重制版更为现代,不过很多原版不具备的要素更多是从本系列的其他游戏中汲取。

比如交互与/UI界面很显然是来源于《生化危机7》,而副武器设定则来源于《REBIO》。原版中的一些道具性能也进行了更改,诸如只能解毒的蓝草在其他药草的配合下可以短时间增加防御力,而原本的格斗匕首变成了有耐久度限制,使用需要更为慎重。这些系统的调整也让本作玩起来更具新鲜感。

当然,游戏的资源分布依旧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如果你的目标不是杀死全部丧尸的话,游戏始终鼓励你用有限的资源与敌人周旋,找出逃生之路,而不是靠火力杀出重围。

由于《生化危机2》本质是由战斗+探索+解谜三部分所组成,因此在探索未知过程与解决谜题时所需要不断在场景之间进行来回移动,把握不好力度很可能影响整体节奏。

《生化2:RE》在三者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本作的大部分谜题难度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部分道具和场景很明显在致敬原版《生化2》,但是从机制上又没有完全照搬,不至于让玩家在来回跑动中浪费太多时间和资源。

不过即使是这样,为了在生存挑战的兴奋感和失败的挫败感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生化2:RE》同样也采用了系列惯有的动态难度设置作为保险机制

玩家的失败/死亡/资源数量等一系列数据都会被系统记载,并做出实时调整;当我正因为储蓄箱里拥有大量补给而打算“放肆一翻”时,游戏中的怪物面对我展现了更强的攻击欲望,伤害也更为显著。而当我处于子弹稀缺,危机四伏的环境时,游戏中的补给也会适时的增长,平常要数发子弹解决的敌人也更容易被秒杀。

这种动态难度的设计既不至于让游戏失去生存恐怖本身迷人的紧张感,也有助于减轻玩家因为挫败带来的压力感。


通关不是终点


《生化危机2:重制版》的整体框架用现代技术和思路进行了重构。不过,在内核上,游戏本身依旧保留着原版核心,没有增添太多花哨的枝干。因此,在体验标准的剧情模式后,不断重试一些额外的挑战和分支模式才是游戏的另一大乐趣。

其中规划路线速通无疑是系列的一大保留项,在不同难度下以规定时间拿到对应的无限子弹解锁,不过要达成这一目标则必须对怪物的攻击模式,资源摆放位置以及谜题解法烂熟于心。

更进一步的挑战则要求玩家不受伤/不使用资源调控,甚至对玩家的行走步数都有严格要求。在本身就有严苛生存恐怖玩法的要求下,一步步切磋技艺,不断突破极限也是一种用以满足中高端玩家的方式。

除了不断挑战剧情模式,游戏还复刻了原作中的一些高难度模式,比如第四生还者死神汉克的脱出模式,以及造型谐星,内容硬核无比的豆腐模式,对玩家的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在当下服务型游戏大行其道的现在,CAPCOM也推出了一些限时挑战,而游戏本体之后也会更新一些DLC提升耐玩度。例如幽灵生还者,以IF的形式讲述浣熊市其他角色的故事(枪店老板/市长女儿等),卡普空的诚意是没得说的。


融合创新与传统的得与失


原版《生化危机2》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其优秀的关卡设计和生存恐怖玩法外,另一处就在于其采取的双主角以及相应的表里关设计

在原版中,角色之间交错进行的设计不仅在游戏流程上互相影响,一些场景和敌人布置的不同也会对情节叙事起到互补作用。而且这样的设置也让玩家在游玩不同流程时能带来足够的差异感和新鲜感,效果显著。

在本次重制版的官方负责人在早先采访中曾提到,为了游戏的剧情统一,将不会保留原版中的A/B面设计。不过正式发售后,游戏中似乎有一个类似的系统:在玩家完成游戏普通模式的任意角色剧情后,游戏会解锁一个名为新游戏(第二版本)的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游戏的流程,武器以及谜题设置都会产生变化,游戏的真结局也需要通过这个模式解锁。

这样一来,第二版本剧情模式虽然从场景布置和演出形式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在还原《生化危机2》中的A/B面设计。但实际上的差异性并不如原作大,改动之处大多只留在了游戏的前期,中后期趋于统一,若是接连打通普通模式再进行双主角的第二版本模式,这种小差距带来的重复感很容易让人感到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原作的表里设计除了体现在游戏性上有所体现,在情节上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大。不过,重制后的4条线路几乎对另一路线的影响都可以视为“忽略不计”。在剧情表现上并不适合将其看为原作中的A/B面那样,更像是同一时间线中发生的“平行世界”

对那些喜欢考据生化系列剧情的粉丝而言,若是硬要将第二版本模式对位原版的模式,会发现许多不协调的剧情冲突,不免感到混乱。

对原版剧情进行统合的方针可能是出于成本或是减少理解难度的设计。

不过从结果上来看,《生化2:RE》新修的剧情有好也有坏。新版将不少配角的性格与形象刻画的更为饱满,甚至加入了全新的可玩部分;比如工作过度而疏忽了女儿的亚妮·柏金在最后关头展现出了更真挚的悔恨和歉意,而雪莉·柏金和变态警察局长的情节在本作中变成了一段可以互动的“躲猫猫”玩法,对角色起到了更好的补充作用。

但另一方面,取消表里设置,类平行世界的做法则让双主角之间的不少互动和关系看起来有些突兀;在各自的个人线中,主角之间的互动交流屈指可数,但在关键过场又表现的像信任深厚的老友一样,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出戏。

还有一些类似的争议设计同样出现在非主角的高人气角色上,究竟孰好孰坏还是由玩家自己定夺吧。


总结


尽管CAPCOM经常被玩家戏称为“冷饭大师”,但《生化危机2:重制版》并不属于这一范畴。它在遵循原作精髓的基础上,用全新的技术与思路对其进行了大幅度的重构,让整个游戏不只是从外表,更是从内核上也变得焕然一新。

经由RE引擎的优势而构建的浣熊市变的前所未有的危险和迷人,残破的景象与尸横遍野的街道将人间炼狱的面貌渲染的淋漓尽致。以现代标准融入整体的视角玩法让游戏散发出了全新的活力,加上原作大师级的资源分配以及重制后细心雕琢的场景结构,缔造出了压抑紧迫,却令人欲罢不能的生存恐怖体验。

稍显可惜的是,也许是出于统合时间线或是成本考虑,一些原作中独有的东西也被摒弃或是替换。差距较小的第二版本设定相比原作的表里关设定显得有些分量不足,容易让人感到体验疲劳,而对部分情节和过场的调整精简可能也会让对原作剧情上心的粉丝颇有微词。

不过,游戏素质仍瑕不掩瑜。《生化危机2:重制版》不仅拉高了重制版游戏的标准,更是让那场21年前席卷全球的恐怖以最适合它的全新形式卷土重来。对于老玩家,这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间炼狱,对于新玩家,这是一次回顾往日杰作且不必担忧时代隔阂的绝佳机会

感谢“冷饭王”卡普空身体力行地为业界同行以及未来的自己,重新树立了制作冷饭的标准。这饭,真香!


作者 孤岛上眺望,爱玩评测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知乎专栏【爱玩评测菌】阅读更多原创内容(づ ̄ 3 ̄)づ

您还可以继续阅读↓


user avatar   chang-si-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化危机2重置版让人失望了 而听说3的主线只有4个多小时 卡婊果然在让人失望方面不让人失望

如果你只玩到里昂表关或克莱尔表关通关为止时 这还是一个好游戏

里昂表关之后 我打开了克莱尔里关 我被震惊了 不夸张的说 8成的内容是重复的 扣除剧情的一点差异 九成重复都可能有了 同样的一个警察局 里昂把坠落的直升机的火灭了 克莱尔又灭了一次

暴君追着主角跑 我不知道警察局究竟有几个暴君?但无论几个 你操作的角色也是绝对不会碰上另一位的 钟楼的时钟被修复了两次 警察局大厅的下水道机关被开启了两次 G1G2也分别被两主角各暴打一次 就连被打败的方法都一模一样 哦 对了 问一下 G1登场破坏的那截金属板路 是哪位“好心人”又修复了?

还有停车场的门 到底是里昂先出去的还是克莱尔? 但无论哪位 他(她)都“好心”的把打开的门又关上了

我以为 至少克莱尔会有一个孤儿院的新场景和里昂篇不同 可惜到最后 原来只是个过剧情的 剧情后克莱尔又来到了里昂篇来过的下水道······ 难怪里昂篇通关奖杯获得人数有50%多 克莱尔篇通关奖杯只有30%多 看来不少人玩吐了

生化2重置的实际游戏内容只有10个小时左右 但通过所谓的双主角表里关 把游戏时长拖到二三十个小时左右 真有你的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che-da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bozarsky-bre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SNH48以前就它一家,现在和teamsh比起来就有天然缺陷了,毕竟有版权和没版权就是不一样。所以team sh的前景我还是看好的,现在来看资源也还可以。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突破,就是剧场公演,现在虽然没有具体日期,不过好像有在准备开公演的消息了。SNH48的优势就是已经有了多年的剧场经验和一批固定粉丝。所以team sh如果在这一点上能够做好,那么赶超SNH的最大阻力就没有了。




  

相关话题

  有哪些游戏具有史诗级的过场动画/CG(包括片头片尾)? 
  怪物猎人世界的生态系统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是《上古卷轴5》剧情开头的那个偷马贼洛克尔,你会如何求生? 
  如何评价游戏《赛博朋克2077》将在2020年4月16日发售? 
  那些喊着“暴雪倒闭”的人是怎样的心理? 
  仙剑四结局的第二块墓碑到底是谁的? 
  群星 Stellaris 有哪些令人细思极恐的地方? 
  一个游戏人,是如何从满怀游戏理想,走到怀疑人生的? 
  中国电竞史上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 
  可以推荐一下适合女生入门玩的精心制作的电脑大型单机游戏吗?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有关俄罗斯/苏联历史、政治或经济的优秀书籍?
下一个讨论
如果有一天你穿越到生化危机里,成为了里昂的队友,你会做什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