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主动降噪耳机为什么对人声降噪效果不好? 第1页

  

user avatar   liu-to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看到的几个答案都不太准确,没空细说,简单说说。

第一个问题,既可以算技术原因也可以不算技术原因。

为什么说算技术原因:

市面上的主动降噪耳机降噪频段确实集中在1kHz以下的低频范围,一般有效的上限范围在几百Hz,因此覆盖不全语音频段,对语音噪声降噪效果不好。主动降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与噪声信号相位相差180度的反相信号与原信号进行叠加抵消,因此对于相位比较敏感。而在耳机和耳廓/耳道形成的狭窄闭空间内,不可避免地由于人耳个体差异或佩带差异会引起相位的偏差,注意此时波长较长的低频成分的相位相对高频成分更加稳定。举栗来说,波长3m多的100Hz噪声信号和反相信号,两信号之间相差了3cm的话,相位的差异不足1%,但换作波长30cm多的1000Hz噪声信号和反相信号,相差3cm那相位就差了将近10%,如果偏差再大一些或频率再高一些,完全有可能设计为反相的信号在偏差下反而变成了同相的信号,变成了增噪。所以,越高频的成分越容易出现不减反增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主动降噪不往高频做的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主动降噪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做到高频,因为中高频的噪声用传统被动方式做就好了,效果一点不差,不需要非得主动降噪。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阅innerfidelity等网站自己做的测试数据,像入耳耳塞这种,结构本身的被动隔声效果在中高频轻轻松松就能有30~40dB。

另外,语音信号本身变化较快的特点也可以算原因之一,不过个人认为只能算次要问题,因为语音信号的变化还没快到像脉冲声(枪声炮声撞门声)那样让主动降噪电路来不及反应。

为什么又说不算技术原因:

如果能为每个人根据耳道结构佩戴习惯专属定制专属调试,对特定结构的中高频相位做精确估计,那高频想做主动降噪也不是问题。

第二个问题,现在市面上用的几乎都是模拟电路,前馈/反馈两种方式,或二者混合的hybrid方式,没什么用数字电路的。因为数字电路存在延时、AD/DA噪声等问题。高频效果不好和用数字电路还是模拟电路无关。

(想简单说两句,还是写了这么多,草。。。)


更新几点说明:

我这个答案写于2015年初,关于数字和模拟降噪方案的问题写得值得商榷。

1、当时已经有人指出 @leowood,Sony采用的是数字的方案,这个属于我孤陋寡闻。

2、2014、2015年前后的市场上,就我所知确实是模拟方案居多。而这些年数字方案开始成为主流(Bose大约从QC20开始 @文西十五斤 )。

3、“高频效果不好和用数字电路还是模拟电路无关”这一点仍然成立。




  

相关话题

  高频成分衰减快,为什么摘下来的耳塞却只能听到中高频? 
  铁三角PHA55BT这个耳放可以改善手机听歌的音质吗?? 
  为什么有些 HiFi 问题,科学无法解释,但大师却可以解释? 
  想问问为什么现在这么多TWS耳机都没有电子分频技术?都是一些少量的旗舰TWS耳机才有? 
  为什么所有耳机都是用一段时间就坏了? 这是为啥? 
  2020 年双十一有哪些性价比高的蓝牙耳机推荐? 
  如何评价爱否科技的耳机完全音频发烧指南? 
  普通上班族会用半个月积蓄买耳机吗? 
  哪款千元左右的头戴耳机隔音效果好,适合听电子摇滚之类的? 
  XM3, QC35 ii & QC700 怎么选? 

前一个讨论
iPhoneX能推动IE80S嘛?
下一个讨论
耳机价钱差不多选Beats还是索尼?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