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辞职前,老板竟然这样把她搞定》这篇文章?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抱歉,关于这个问题,不得不写点不同的看法了。

我理解大家对鸡汤的厌烦,我自己对鸡汤也毫无好感,但我觉得大家矫枉过正了。

这个段子当然是鸡汤,也当然不够严谨,但它说得有没有道理?

其实是有的。

这其实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基础能力:高效沟通。

换言之,你得学会正确地理解需求和传达需求

我猜测,批判这个段子的,也许大多是开发工程师?

如果是的话,这就很好理解,因为开发人员需要精确无误地按照开发文档做事。

但是,绝大多数其他职业,是没有这种详细、精确的需求的。无论是产品、市场、销售,还是乙方的AE、创意,都一定会需要与他人协作。协作对象可能是客户,同事,也可能是上级。你不可能要求对方每一次谈话、每一次沟通都100%表达无误,因为这连你自己也做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能否高效沟通,就成为能否高效完成目标的关键。

什么叫高效沟通?就是对方也许只讲了50%的话,但你能理解到对方90%、甚至100%的需求,然后把事情做到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作为一个设计师,当甲方对你说「这里大一点」时。对方是什么意思呢?是「我希望这个元素大一点,这样整体的画面会更好看」吗?不是的。对方的意思往往是:「我希望我们公司的LOGO更大一些,这样会更加醒目。」

那么,你就会知道,如果你试图跟他交涉「这里不能再大了,因为画面的构图刚好是平衡的,再大就会破坏平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对方并不关心这一点。

你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有其他的方式,不改变大小,但可以更好地强化对方的LOGO呢?

同样,当我对团队里的小伙伴说「麻烦查一下上周的新增」时,我要的也肯定不单单是一个新增用户数量——最起码,你得给我上上周的环比增长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留存、来源、是否有异常数据(某一天特别高或者特别低),这些相关的信息都应该一起附上。你或许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想了解新增数据——有可能是想知道上周的运营情况,有可能是想了解上周的某次推广有没有效果,也有可能单纯想了解上周完成了OKR的百分之几……但你需要去思考:呈现怎样的数据,才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读出更多的信息。

在不过分耗费时间的前提下,把事情尽量做得严密一点、周全一点,有什么错呢?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那些优秀的人,通常都具备这样的素质:他们未必在任何事情上都有过人的能力,但是他们考虑得特别周到,很多事情在他们手中,总是会省心很多。

在团队里,这就叫做默契。

这不涉及任何办公室政治,而是建立于对项目高屋建瓴的理解上。

绝大多数沟通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对项目的理解程度不够深。许多习惯了「按部就班」方式的人,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双方的需求和目的,而只是抱着「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心态。

这样一来,只要双方的理解不是100%吻合,就势必会出现偏差,从而导致返工、修改,乃至于多次的扯皮。而凡事多想一点,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修正机制。它可以使你在开始工作之前,确保将双方的理解调校到同一个方向上,从而事半功倍。

不同的理解,很多时候,是因为视角和层次的不同。做一个方案,执行者会去想:这个方案要怎么引入?这里的文字要怎么表达?这里用什么图表会更有效?而运营的主管可能就会想:这个方案的逻辑是否清晰?是否传达出了最重要的信息?总监则可能会想:这个方案是否符合品牌的战略和方向?是否能带来足够的收益?

诸如此类。

这就要求我们多想,多问,多去理解别人(包括同事和上级)的工作。只有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弄清楚了,才能明白,优先级是什么,真正的目的和需求到底是什么。

这也是我对新人一向的要求。每个新人入职,我都会对他们说,在完成手头工作的基础上,一定要去理解你的团队伙伴和负责人的工作。不懂就问,还不懂就再问,问完自己多思考。只有充分理解了整个团队的目标、进展和工作方式,你做起事情来才能事半功倍

上面这一段话太重要了,重要到加粗了我还觉得不够。

你从一个任务的执行者角度去看待问题,跟你从其他同事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结果往往是千差万别的。这些不同的结果,影响的是什么呢?它们决定了你能否作出最优的选择,寻求整个团队的效率最大化。

一个团队最害怕的是什么?不是每个人的能力不突出,而是大家都很突出,但却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反复的沟通、返工、重复、来来回回上面。而这些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双方彼此之间不理解、沟通存在障碍、需求没有传达到位上。就我所见,这拉低了至少50%的效率。

另外提一点。

在这个问题下面,我看到了一些声音,说:只给2k的月薪,却要求做到月薪2w的水平,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我感到非常诧异。

一个人能够升职、加薪,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拿2k的月薪,做着2k的工作,突然之间,天上掉下来一个职位,刚好砸在他头上吗?

不是的,是因为他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出了超过这个职位的能力和成绩

如果你拿2k的月薪,只做2k的水平,超出一点你都觉得是浪费,会怎么样呢?

你做一辈子,也就是月薪2k而已。


希望与各位年轻的朋友共勉。


user avatar   shang-guan-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文的逻辑大前提是基于这个道理:

你到底值多少钱是市场决定的,不是你自己以为的

你能够判断你值三万的唯一前提是有人给你三万的Offer,除了这个,你就是在意淫而已。

在这个逻辑前提下,你觉得委屈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你值三万,你却拿着三千的薪水,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拒绝了三万的Offer。既然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对哪怕稍微做过管理的人来说这也是非常基础的内容,这都理解不了的,也就不要想太多了,乖。

言尽于此,关闭评论。

---------------------------------------------------------------------------------------------------------------

作为现任的领导,来谈一下看了这么多回答之后的感受。

这个故事,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这就是个编造的鸡汤文,毫无价值。

但是这个鸡汤文试图讲述的道理,是工作中要多想一想,把事情办妥帖

这个道理我是同意的,那么如果要我来说明这个道理的话,我会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

公司有个紧急的需求,只有两天时间测试,然后就要上线。而这个事情又特别麻烦,需要多方配合,测试开发一大堆,偏偏,项目经理已经在进行工作交接了。于是,测试负责人就兼任了项目经理的角色,要发进度报告。

就这么一篇简单的报告,这位同志就犯愁了,憋了一个多小时,憋出几百字,然后喊我,哥,给看看行不行。

我一看,哦,有这些这些这些问题。然后呢?你们一共多少人,要干多少活,干完多少,还剩多少,剩下的什么时候能干完?出了多少问题,多少解决了多少没解决,没解决的什么时候解决?

我擦你这就是个问题列表啊!我想知道的事情,你就回答了一个,其他的压根都没提啊!

咱俩换位思考,你是领导,我他么就给你个问题列表,你晕么?明天就是最后期限了,能不能干完,就看这个破烂报告,你心里有底么?你是领导你能满意么?

他被我喷了一顿,继续去改去了。我陪丫改了4版,问一点儿说一点儿,甚至帮他重装了Office2013,半夜才弄完。

就这破B报告,我20分钟就搞定的事儿。

所以,你知道,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差距有多大了?

---------------------------------------------------------------------------------------------------

展开了说。有些人说,我拿3k的薪水,你让我干3w的活儿,美死你得了。

我不知道你们公司啥样啊,我也算干过不少公司了,公司里,永远是这样的啊。

我只见过两种员工,一种是,拿3k薪水,只干3k以下的活儿的;另一种是,拿3k薪水,抢着干3k以上的活儿的。

前者哪怕在团队内部也是让人看不上的人,后者或者是核心员工,或者是各种升职。

你还别说,不光中国这样,美国也这么管理。

我以前团队,有个分支,分支的负责人工作非常懈怠,属于拿3k干3k活儿的类型。结果他的领导换了,来了个特别注意细节的美国人。这美国人一开始还找负责人谈心,谈了几次,负责人就这个态度,不愿意改变。美国人于是找到了负责人的下属,一个小组长。所有的工作,都交给这个小组长干。这位小组长,没名没分,以小组长的身份推动了整个分支的管理工作。在三个月之后,负责人滚蛋,小组长升职接替。

这里边的逻辑很清楚:我想培养你,我才锻炼你。永远是先让你做这个事情,你体现出自己能够胜任这个职位了,我才可能正式任命。有些人可能就会说,难道不能先提拔再干活么?

不能。风险太大了,因为你从来没干过,没人知道你能不能干。如果你最终结果是胜任了,皆大欢喜;如果你最终结果是不胜任,领导肯定不能留着你尸位素餐,必须要给你调岗或者降职。这时候可就难看了,很多人直接就离职了。问题是,如果不提拔你,你做原来的工作,是称职的啊!何必让一次提拔,变成了一次离职呢?

再说了,哪怕不提拔,不加工资,你都能干3w的活儿了,还找不到3w的工作么?你回头还要感谢那些给你机会的领导们,因为如果不是他们,谁会让你上手做这个?

我这里的人都是要抢活儿干,不抢没绩效,不抢人家拿走了,人家锻炼了,人家升职了,自己呢,自己滚蛋了。

-----------------------------------------------------------------------------------------------

@徐辰

这位同志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我就不说他理解的偏差问题,就假装这句话就是我的意思吧!

你知道有种管理方式叫做"末位淘汰"么?

你知道有种绩效评定方式叫做"正态分布"么?

整个团队都在不断的提高和前进,你以为你这个月做的工作,到下个月还这样,到第二年还这样,你就可以安稳的留在这个团队了?

不好意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年公司认为你干的活儿值3k,不代表明年公司依然这么认为.今年公司需要你做这些事情,不代表明年公司依然需要你做这些事情.

2014年我的团队有4名实习生,后期招聘进来10名中高级工程师,没有初级工程师.就在我敲下这段文字前一个小时,这4名实习生中的两位已经通过中级工程师考核,升为中级工程师.

团队的理想比例是初中高级比例3:4:3.那么,我请问这位知友,以前的中级工程师怎么办?以前的高级工程师怎么办?

自然是淘汰掉.拿着中高级的薪水,做得和刚刚工作一年的初级工程师差不多,你以为你值一万五,不好意思,我有八千的,做得还比你好.

你要么就变得更有用,要么当别人认为你没用时,你就不理他们,找欣赏你的人去.

-------------------------------------------------------------------------

知乎有个定律,就是一个回答会被修补得又臭又长。这个定律在我关注的哲学大拿那边压根不会有,这帮人很仔细的将自己的回答切成小品,然后编制成册,体现了高超的编制水平。

我这人能力不行,所以只能让回答又臭又长。

这里谈一个小领导的心愿,通过让员工知道我的困境,事实上可以帮助团队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拧成一股绳。

我的心愿就是在我不在的时候,团队也能自主的工作。

这个自主的工作有几个级别:

第一层次的自主,是依照惯性工作下去的能力。比如,我在上一家公司设计的流程到一年以后仍然在被使用,并且事实上我的继任者并没有在这之上进行有效的创新,甚至连维持都无法做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流程的许多分支已经逐步荒废,尤其以质量保证的环节被废弃得最多,团队逐渐只做最简单的那个主干去了。

第二层次的自主,是能够自主应对变化的能力。我现在的团队就已经拥有了这样的能力。评论区里有同学不理解我为什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帮助一个人去做一件他从来没做过的工作,那是因为我希望培养他们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所谓独当一面,就是能够应对变化,识别风险,采取措施,对于解决不了的,上报风险。团队里如果有几个这样的人,就可以都升为组长或者经理;团队里如果都是这样的人,那么这个团队的战斗力会非常的强。

第三层次的自主,是我对团队的期望,是反思并改进的能力。每个人应当将工作变成自己的事业,主动承担,主动为工作负责,主动的深刻反思。只有深刻的反思自己做过的工作,才可能在质量、效率和风险识别等方面做出改进。这其中的方法是非常多的,但是作为一般的员工,这方面的能力是相当的差,很多人工作十年都没有这个意识。目前推进这些方式最主要遇到的阻力是员工认为,自己干活是最重要的,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干扰自己工作的障碍。事实上很多培训的时间花在了转变员工的工作观念上。

自我管理,自主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我目前正在集中力量,推动公司的自我管理能力建设。其实私下里吐槽一句,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人,是必然可以管理他人的,增加了沟通能力之后,当个经理没问题。


user avatar   bei-kan-tai-a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最讨厌这种鸡汤。

你真以为老板的话有道理?你真以为别人辩论不过老板?

我是老板的话,如果看张怡不顺眼,我会说:

张怡,你是个不合格的员工,工作中自以为是,自作主张。

第一,我让你问客户何时过来,没有让你问其他的,你浪费了多少时间在这个电话上?你以为你的时间我没有付钱吗?你以为一点点时间就可以随意浪费吗?

第二,你为什么不思考一下我为什么单单叫你问这个问题呢?他们几人来,做什么车来我昨天都问过了,单单忘记问什么时候来,所以才让你补充这一个问题的,你倒好,把我问过的问题又全都重新问了一遍客户,不知道客户很忙?不知道客户对这种不专业的问题很反感?

第三,你为什么要自作主张去做没有布置给你的工作,是涨自己的志气还是灭同事的威风?把同事的工作给抢了很光荣?你知道为什么你做了那么多事还是得不到同事的认可吗?正因为如此。

看人家小王,布置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不失为不越位,不胡思乱想,不自作主张,你呀,就是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老板的鸡汤之所以说得对不是因为他有道理,而是因为他是老板。


user avatar   maga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问的是如何看待这篇文章,我就说文章了。

本文是职场鸡汤文中的一种典型类型。职场鸡汤文大致有这么一些风格:

* 鼓吹人定胜天,违反客观规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常见于各类奇葩销售类文章。

* 强调细节决定一切。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莫名其妙被淘汰,原因是细节没有做到位。常见于应聘求职类文章。

* 鸡血励志。你是最好的,没有你办不到的,不管多么困难,只要你为百分之一的希望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你一定会完成那个不可难完成的任务!

* 脑筋急转弯。你在工作中遇到某个困惑,百思不得其解,前辈点拨一番,让你豁然开朗!原来问题要反过来看,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呵。

* 白日梦。莫名其妙得罪公司里的一个神秘女郎,后来谜底揭晓她是老板女儿!一对欢喜冤家在斗嘴和竞争过程中更深入地认识了彼此,最后迎娶千金,平步青云。这是screwball comedy看多了。

* 成功前的名人。一个天才少年,很早就完成了惊人的壮举,只是因为他做了一些看上去很平常事。这个人通常是爱迪生、比尔·盖茨、巴菲特……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人果然有他成功的理由啊,但他们做到的事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所以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我们啦!

* 每颗钉子都有它的用处。一般工作能力特别低下,升职无望的人最爱这种故事。不是我不行,只是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在我这个岗位上,我就是最好的!

* 洗尽铅华,平安是福。这类文章专攻那种人生已经没有希望的,比上一类还不如。故事的哲理最后都是说原来追求这个那个都不重要!其实平平安安才是真!你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user avatar   nan-gong-jing-m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差别》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后,

叫阿诺德的那个小伙子青云直上,

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

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

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

“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

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

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四十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

老板对他说,

“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阿诺德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

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

一共四十口袋,

价格是多少多少;

土豆质量很不错,

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

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

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

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来来来,干了这碗鸡汤,来生还是中国人。刚上小学的时候看到的这篇文章,现在知乎上居然又出2.0版本了。真是毅种循环啊


user avatar   male-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标题党


user avatar   qian-xiang-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要是那个客户 一会儿打两遍电话问我啥时候来 我一定削他




  

相关话题

  如何提高职业安全感? 
  怎么看待「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 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的说法? 
  赶重要会议,可以带客户坐地铁吗? 
  一个天资平平的人写作,若笔耕不辍10年,能得到什么好的结果吗? 
  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如何评价衡水中学张锡峰的演讲? 
  大学教会你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一个28岁的男人依然穷困潦倒该怎么救? 
  律师有可能「转行」从事别的行业吗,前景如何? 
  数据分析师的薪酬大约是多少?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国军对台海方向误射一枚雄风 - 3 导弹」事件?后续会有什么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第十集 S06E10「The Winds of Winter」?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