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崔永元在复旦大学与复旦生科院卢大儒教授就转基因问题的激烈争辩? 第1页

     

user avatar   maga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崔永元没有那么容易「战胜」。

是的,在支持转基因的人看来,他的观点、逻辑全是漏洞,不堪一驳。但是,推广和普及转基因知识的关隘,并不在于说服同一阵营的人,要考虑的是怎么去说服科学素养普遍薄弱的大众。如果说大众对转基因的了解原本是一张白纸,为什么现在是「反转」的观点占了上风?为什么「挺转」的一方有更多的科学证据作为支持,面对大众时反而常有说不过「反转」的感觉?

尤其是在现场辩论,短兵相接时,崔永元更加难以「战胜」了。至少在话术和诡辩的技巧上,在对观众情绪的把握上,一般的科研工作者的确不是他的对手,很容易被带入他的节奏和陷阱。

有一点我们应该意识到,崔永元在长期的「反转」斗争中,已经发展出了一套他自己的不讲理逻辑。尽管这套逻辑在科研工作者看来十分荒谬,但对大众来说,它是「貌似自洽」的!所有支持转基因的证据,他肯定每一条都听说过,但即使被当面质询,他也可以用自己这套逻辑来化解。这套逻辑从外面看千疮百孔,但在藏身其中的反转者眼中,它刀枪不入。

你诉诸科研共同体,他不承认(还捏造出一个子虚乌有的新闻共同体);你讲科研和实验,他讲伦理和知情权(这确实很重要,但和科学本身不是一回事);你说一个专家的名字,他也说一个专家的名字(也许根本没人听说过,但急切之间谁会分辨)。趁你不注意,他还突然考你一两个精心预备的细节,若你一不小心应对失误,那就更加被动啦。

这些诡辩逻辑,事后来看的确是低劣的。但在现场,它们真的奏效了。

用不着过分地羞辱复旦新闻学院的学生,这么大个学院,有一批人「反转」并不奇怪。说白了,其实也只是大众普遍科学素养的真实反映。这件事也说明了辩论这件事的不靠谱。并不是掌握了事实和逻辑就一定可以赢得辩论,有时候还不如懂得怎么煽动气氛,民众常常是盲目的。

崔永元的「反转」巡回之旅在大学如此受欢迎,的确让人看了气馁。但科研和科普工作者,不要去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没有谁能永远蒙蔽所有人。除了继续坚定地向大众科普,没有别的选择。


user avatar   chen-tong-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崔同志的nb之处在于:无论是打断技能以及控制技能释放的时机,还是走位以及嘲讽的合理运用,都显示了他作为一个专业pvp选手的素质。不愧是一路战场升级上来的。

老崔同志的2b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只打pvp从来没打过pve的玩家,他竟然在看了几份国外的所谓的战报,然后就在别人开荒的时候来指手画脚各种添堵啊。


user avatar   unclek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难受的是听众几次鼓掌的契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被崔永元的话术牵着走。尤其是那句「我告诉你,新闻界共同体,就认为你们的共同体(科学界)不靠谱!」,这句结束后听众竟然鼓掌了。完全陷入了崔永元的陷阱里。

崔永元设了多个局,把卢大儒和一部分听众给绕进去了,这一场辩论完全是诡辩和逻辑错误的教学视频。(卢大儒其实也有问题,开了个「资格论」的先驱,然后两人的对话就不是有意义的探讨了)

1.转移话题+故意设套

偷换论题是违反同一律对判断运用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辩论中最常见的表现有两

种:

1.故意回避对方的问题,王顾左右而言他;

2.故意歪曲对方的观点然后加以振振有词的“批驳”,然后宣布自己“得胜”

崔永元把转基因的科学问题转换为「卢大儒是否知道黄金大米转了几个基因决定了是否有资格评论」,并设套「两个」后引卢大儒入套后说出「七个」,宣告胜利。

崔:您告诉我黄金大米转入了几个基因呐?

卢:他有几个基因是转基因,中间有几个代谢酶,但是我跟你讲它还在不断地完善。

崔:它转入了几个,在湖南实验的那个,转入了几个?

卢:它是用β-Bruise(我口胡的)代谢酶的两个基因转进去的。

崔:几个?两个吗?

卢:这中间有第一代和第二代,这个我就…

崔:我问你湖南的黄金大米实验转入了几个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嘛?您是老师啊,转入了几?

卢:我不是今天来跟你争论这个的。

崔:开玩笑啊你这太开玩笑了你知道吗?你连转入了几个都不知道你说安全啊?太有意思了你!

卢:我不是来跟你讲细节的。

崔:几个?几个?你说这样,几个?

卢:有两个还有一个的都有……

崔:七个!

崔:「开玩笑啊你这太开玩笑了你知道嘛?你连转入了几个都不知道你说安全啊?太有意思了你」

2.诉诸权威

指在论证中对论题不作具体的论证,而仅靠不加分析地摘引权威人士的言论,以之作为论证论题正确的充分论证的一种谬误。

崔永元不加论证,把「索尔克研究院舒伯特教授说的」当做终极武器。

崔:而且我告诉你,说黄金大米不安全不是我说的,我确实没有资格说,这是索尔克研究院舒伯特教授说的,这也是生物科学的专家,明白吗?

卢:不能因为你某一个生物学的科学家就否定这个业内共同的事实。

崔:不是说我告诉你某一个,这就说明在科学家中间有争论,不要说什么业内共同体,那我想问你,你学过播音主持吗,你有什么资格跟我争论呢?

卢:你今天不是来讲转基因,你不讲转基因我会跟你争论吗?

崔:这莫名奇妙啊!

卢:你才莫名奇妙呢!

主办方: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总之。这场辩论就是一场闹剧,比罗永浩和王自如那场还要没有逻辑。卢大儒在气头上说了句「说句实话,你有什么资格和我讨论科学」时,彻底进入了没有意义的环节。

在场的听众一部分非常不耐烦这部分没有意义的对话,但有一部分则被崔永元的话术蛊惑而起哄。

前者我尊敬,后者我觉得还要再提高自己思维判断的能力。

在场很多的新闻学子,若是未来做媒体。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思考,而不被采访对象的名气、话术而蛊惑,很可惜这次现场体现出来的并不好。

最后说点其他的。

  • 生科学生延迟了很久才收到预约确认的通知。因此是「理科生不让进」谣言的起源。责任在组织方。
  • 新闻学院请崔永元讲基因,不合适。君子不立于危墙,请一个人做讲座,即是对对方演讲内容部分的肯定。比如,1984 年里根来复旦演讲,也不会让他谈谈主义谈谈颜色的。

这几年风口浪尖的。总的流程大致如下:

  • 组织活动未考虑周全:「国防生护卫梁朝伟事件」、多次热门讲座活动传出「XX 不让进」(XX 学校、 XX 专业)
  • 学生爱在公众平台发表个人或团体意见,并被媒体放大:所有的事件(投毒、支持崔永元)。不得不说复旦学生在讨论氛围上比很多学校都热烈,当然林子大了什么言论都有。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可惜在这个时代对学校形象来说不算特别的好事。(我个人觉得有讨论总比没有好,就是正确的言论很难被传播)
  • 事后校方、甚至上海限制传播、讨论,导致舆论适得其反。

痛心,母校各个环节还需要改进。

抱歉有点走题,激烈争辩怎么看,我不支持崔永元的逻辑。


user avatar   ou-yang-ming-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听听袁隆平教授对转基因的看法。视频是网上看到手机录屏录的,没找到完整版。(不太会用录屏,效果不太好,请见谅)。

https://www.zhihu.com/video/988477127733436416

user avatar   xiil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论:

1):卢教授和崔永元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但他们始终没能对同一观点进行讨论。

2):卢教授先跑题,先进入情绪,先放出强力嘲讽,均是重大失分点。

3):从pvp的角度,崔永元开启战斗模式后就全程碾压对方。

场面总结:崔永元占上风。

但这并不说明,崔永元是对的,而大儒教授是错的。只是1:崔永元刚(si)正(bi)面天赋点满。2:崔永元准备充分。3:大儒教授准备不够充分,在刚正面这件事上,和崔永元也不是一个量级。

利益相关: 生物从业, 欣赏崔永元的不忠实观众。

转基因相关:敢吃.

本问题内大多数生物从业者的答案都令人失望。 (

@大肠杆君

除外)。所以我决定自己写一写。

---------

各位我来晚啦。又看了一遍视频本打算把对话打出来,结果发现

@万铆工

已经作了此事。感谢一下他的辛勤劳动,我的吐槽部分就直接复制他的对话原文啦。

以下为分阶段讨论

阶段0背景知识

两人讨论的焦点是”黄金大米“。黄金大米作为一个转基因产品,本身没什么特别可黑的,就是高表达胡萝卜素。但是这个项目有一正一负两个特点:

正:黄金大米的专利所有者放弃了专利权,将无偿提供给任何国家使用。

负:黄金大米在美国进行了针对成年人的安全性试验后,直接在中国进行了对儿童的转化试验。且在实验过程中,并未告知实验对象及其监护人此为转基因食品,只含糊的称之为营养餐。

这是很严重的黑点。

最值得黑的点在于,一个美国塔夫茨大学牵头的课题,已经在美国成年人中进行过实验,那么为什么接下来为何不在美国儿童中作实验,而要在中国贫困山区的儿童作实验呢?

一个情感上比较可接受的说法是:美国儿童不缺胡萝卜素,中国贫困山区的儿童才会缺。

但我个人不接受,因为你跳过了在美国儿童身上作安全性试验这一步。 (成年人安全不代表儿童安全)

最直接的解释是:美国儿童的人命太值钱,中国贫困山区儿童的人命不值钱。

这实际上是国内生物学界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在中国,与人相关的实验样本非常易得(相对于欧美), 或者说,成本非常低。

开头动机存疑,具体操作时又实在惨不忍睹,堪称欺诈。 还好吃的是黄金大米,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补充一句,在评论区为这次湖南儿童实验洗地的人,我会直接拉黑。除非能证明,此前就有超过25名美国儿童对黄金大米进行过安全性试验。

这个黑点,也被反转人士屡屡抛出,来说明转基因这项技术在推广时可能会出现问题。

阶段一:问题的提出

卢的问题本身是很好的, 即黄金大米这个项目确实出现了违反伦理。 但这不是黄金大米本身不安全。 相反,黄金大米这种算是比较很好也比较安全而且不要钱的转基因单品,仅因个别人的操作失误就全面否定,即可惜也不理性。

但卢教授在表述时用了个略带贬义的“混为一谈”,崔永元吐槽了句。但此时,崔的态度还算是相当和缓有风度,在别人插嘴打断提问时,崔永元维护了秩序,保障了卢提问的权利。

卢:应该说,我……多年前推动我们生命科学院成立伦理委员会。那么这些问题上,知情、同意是一个最大的问题。黄金大米其实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程序问题、伦理问题。但这些问题跟转基因混为一谈,那将会使转基因更加的妖魔化。所以我希望……
崔:呃——对不起,这位老师,什么叫“混为一谈”?我没听懂。
卢:这是一种误导。比如说黄金大米——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具体讲这一件事?(崔:可以。)科学性的问题……
(台下有人插嘴:这个事情我觉得……)
崔:不不不,让他说完您再说好吗?

我们在这里要注意,卢的最核心观点就是A0:黄金大米是个好项目。A1:一个好项目因为有研究者违规进行儿童实验而被全盘否定是过激的。A2:由此继而全盘否定转基因是更为过激的。

其中卢教授最想讨论的观点,是A1. 我个人支持这个观点。

但讨论A1的前提是A0成立,即:“黄金大米是个好项目”,这一点在卢和我的知识储备里,都算的上是没什么可讨论默认选项。

但崔本人是不认同这个前提的。可惜在整场谈论中,卢教授并没有意识到崔的不认同,所以他一直想进入到自己观点的关键,“即因涉嫌违规而反对黄金大米是不对的”(A1)。 而崔不断的将他拽回 “黄金大米究竟好不好”这个问题(A0)。

那么崔有没有权利怀疑“黄金大米是个好大米”这件事, 并要求先讨论这个前提呢? 我认为是有权的。

卢:我就是讲这个问题(讨论A1)。我是讲科学问题和程序问题是两个问题,我们不能……
崔:(继续阻止插话的听众)我们只讲黄金大米(强行拽回A0)。好好好,您先说。
卢:黄金大米有很多科学需求。对于夜盲症儿童,对于贫困、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粮食)。这事大家知道,应该是从几代人的努力,也是得到了很多公益的、社会的支持,才把这个项目做出来的。这就是……

阶段二:谁的观点?

在这里出现了第一次严重跑题,而卢教授犯了一个可惜的错误和一个可敬的错误。

可惜的错误是,他强调自己的观点是 业内专家 的“共同观点”。 业内专家,在此时语境表达了一个“我内行你外行”,算个小嘲讽。而共同观点这事,则实在是过度代表了,而且不属实。

业内专家+共同观点,组成了一个槽点满满的新鲜词汇“业内共同体”。 这算是免费送崔永元一个大大的靶子。崔永元后面对这个靶子无数次挥拳攻击。

我个人观点:科研界的词典里是没有“共同观点”这个词的。

我觉得卢教授只要说:“这是我个人,一个从事基因领域研究二十余年的研究者的观点。” 我觉得就足够有分量了。 因为这本质上,是卢教授个人对崔永元的提问。

可敬的错误则是他不断强调的 “我个人不是做这个工作的”。这就属于科研人员实诚的有一说一了。卢教授在之后的谈话中多次强调此事,到达了影响自己流畅表述的地步 。在临场战斗中算是自砍一刀。

崔:(打断)这是您的观点吗?
卢:应该说是我们业内专家共同的观点。开始跑题)
崔:请问一下业内专家(此处听不清,疑为“会有什么”)观点?
卢:因为我个人不是做这个工作的,但是呢我们这个转基因的很多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们有一个——我们叫“业内共同体”,这就叫专家(共同),不是个人的观点。
崔:这个业内共同体不是作家协会,是吧?
卢:当然不是你作家协会,是转基因研究的这些专家,这叫业内专家。

崔接下来就“业内共同体”一词接连吐槽,卢此时率先进入情绪化,是失分点。

情绪化中的卢意识到跑题了,想把话题拉回自己的主论点:“因涉嫌违规而反对黄金大米是不对的”.


崔:只要是研究转基因的专家都叫业内共同体,是吗?
卢:呃,我们要讲,这个具体的细节——这就是你们做新闻人和我们做科研人的不同。我不跟你计较这个细节概念。(众笑)你要把我……(此处听不清)这些细节,没有意义。
崔:我跟您说,有意义!因为在我刚才争论的时候,他们说,这是科学家的共识。我说:“是吗?这是生物——分子生物科学家的共识,是吗?这是‘有良心的分子生物科学家的共识’。”
卢:那你能代表所有媒体人吗?你也不能说的呀!所以你这话不要这样去展开。我只是说他把转基因——黄金大米的科学性,跟它的伦理、程序的问题混为一谈。我讲的是这件事情,对不对?好,有必要再展开吗?(卢教授试图将话题拉回A1,但同时言语开始情绪化)

阶段三:你有什么资格?

前面我说过了,卢想进入自己的主论点,但崔不认同这个论点的前提,即“黄金大米是好大米”。 所以崔要求先讨论这个问题。

之后因为迟迟无法讨论自己想讨论的问题,卢教授失控了,并率先发动强力嘲讽 “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谈科学问题”。 我认为这是非常大的失分点。 即使没有受过学术训练,崔永元毕竟在此问题上作过很深的功课,还捐过一百多万智商税,不能聊一聊么?更何况,这是崔永元的报告主场。

退一万步说,崔永元并没有断言黄金大米不是好大米,他只是想先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崔永元在此时的反应,也算的上克制,他说 您不要那么激动.. 你也没必要那么激动。 但卢教授显然此时是很激动的。

崔:(打断)呃,不,我们说第一个问题。我们先说黄金大米本身的问题,再来说……(崔再次要求先讨论A0)

(前方高能预警)
(前方高能预警)
(前方高能预警)


卢:(打断)不,我跟你讲,这个问题,我认为科学的,你讲不科学,这是你的事情,但是我讲了,问题是在程序上,是在伦理的问题上,对不对?你一定要跟我讲这个科学性,说句老实话,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谈这个黄金大米的科学问题呢?(零星的掌声)

(卢教授率先发动强力嘲讽。或者通俗点说,先撕破脸)

崔:您不要那么激动……
卢:我不是激动,(你为什么)要纠缠这个问题呢?
崔:你没必要这么激动。
卢:我没有激动,我是要纠正……

阶段四:崔永元开启战斗模式


崔永元两次试图安抚失败后,认定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他决定发动攻击。

我认为崔的这套攻击是在场下专门准备的,属于一个PVP专用应急预案。 因为他的问题选的非常简单,但角度非常刁钻。

"黄金大米转了几个基因哪?"

我看视频时听到这个问题也是倒抽一口凉气,现场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死。我觉得换谁来上场,只怕都会死。 黄金大米的所有科普材料中,都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当年写了答案的paper则是老paper,一篇99年,一篇05年。 当年看过paper的人,肯定记不清。而转成去看这两篇paper的人,只怕也没必要记的这么细。因为那是一篇发表于10年前的老paper,技术设计都算是过时了。

但是你来讨论黄金大米的科学问题,却答不上来答案,场面上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注,该问题正确答案见

@大肠杆君

的回答 )

难得的是卢教授居然知道正确答案(2个),算是功底深厚了。可惜当场,他有些不确定。这个不确定不是他的错,谁上场前还专门重读一遍paper呢?所以他慌乱了,又被崔永元带了一波节奏不断追问(播音主持的种族天赋),再大喝一声“7个”后。卢教授算是完全乱了阵脚。

(其实广义上说,崔永元非说7个,也不算错。毕竟是六神合体的“超级基因”。 但倘若此时卢教授咬定说2个,倒是可以反过来嘲笑一遍崔了)

崔:(听不清)……确认这位教授的意思,不是要纠缠,我要在这给大家说清楚了,您告诉我黄金大米转入了几个基因哪[?
卢:它有几个基因(是)转基因,中间有几个代谢酶,但是我跟你讲,它还在不断地完善……
崔:它转了几个?在湖南实验的这个,转了几个?
卢:它是将胡萝卜素代谢酶的两个基因转进去的……
崔:(立刻,提高声音)几个?两个吗?
卢:这个(黄金大米)有第一代和第二代,这个我就跟你讲,……
崔:(继续提高声音)我,问,你,湖南的黄金大米实验,转入了几个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吗?您是老师啊!转入了几个?
卢:我不是跟你今天来争论这个的……(现场骚动)
崔:你是不是开玩笑?你这太开玩笑了!你知道吗?你连转入了几个都不知道,你就说安全呀?
卢:这个,这个我跟你讲,细节……
崔:(坚定地打断)几个?你说定了,几个!
卢:有两个还有一个的,都有。
崔:七个!
卢:不是七个。不全是七个。它这个代谢途径有很多种…… (这里可以看到,卢教授已经被带拐,而且疲于招架了)

崔的第二次攻击,放了个召唤兽。

这里补充一下,崔说的是salk institute的Dave Schubert教授. 此人也确实著文抨击过黄金大米的“人体试验”, 这招放的没问题。 salk麻瓜们可能听着不熟,但实际上是很厉害的巫师研究所啦。

卢教授的这个反击非常无力, 只要一个业内专家唱反调,就可以宣布所谓的“共同观点”和“行业共同体”实际上是伪概念了。

然后崔放了本场最强的大招, “你学过播音主持吗?你有什么资格跟我争论呢”。

这句话单拿出来是非常无理的,但在当前语境下,却是有的放矢。 这是对卢教授先挑起的“你没有资格跟我讨论科学问题”的同质回击。 这两句没资格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

卢:你不是科学家,在科学问题上会被我秒杀。

崔:你没学过播音主持,当面争论(pvp)时会被我秒杀。

实际上,在阶段四崔永元开启战斗模式后,局面就是单方面碾压了。卢教授当时已经非常着急,说话很含混了。所以崔永元的“你学过播音主持吗?”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吐槽。

再说深一层,局面之所以进入撕逼环节,部分原因是卢教授没能在 不侵犯对方主观感受的前提下, 清晰简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果卢教授点满了播音主持的天赋树,这次冲突本可以避免,也可以选择在冲突中反杀。

崔:(坚定地)而且我告诉你,说黄金大米不安全,不是我说的,我确实没有资格说。这是***(此处听不清)学院舒伯特(音)教授说的,这也是生物科学的专家,明白吗?
卢:不能因为某一个生物学的科学家就否定这个共同体……
崔:不是某一个和某一个,这就说明在科学家之间有争论!不要说什么“业内共同体”,我想问你,你学过播音主持吗?(众窃笑)你有什么资格跟我争论呢?(众笑,鼓掌)(崔发动反嘲讽,这句话后来被有心之人忽略上下文单拎出来,反过来攻击崔.)

阶段五:崔永元补刀: 用这种方式推广转基因,就是没戏!


崔那句:你这样的老师教出这样的学生。 我没看懂,不知道是指那个学生。

总体来讲,这波补刀很不好看,而且补刀中间听不清了。

但是那句 “用这种方式推广转基因,就是没戏!”这句,我要举双手赞同。

为什么? 就是这种居高临下的推广转基因的方式,没戏。

就是那种,你不懂,你不同意我就恨不得把你吃了的态度,用来科普,是没戏的

就是那种,你科普就科普,非说什么我一个人代表全体科研界的态度,用来科普,是没戏的

我今天跳出来写这个帖子,就是为了声援这句话的。

崔永元会投身“反转",就是被这种高高在上的科普态度打到对立面的。而转基因推广连让崔永元这样的人信服都做不到,是一定不可能消除大众的疑虑的。

卢:你今天是来讲转基因的,你不讲转基因,我还会和你争论吗?
崔:莫名其妙!
卢:你才莫名其妙呢!
主持人: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崔:你这样的老师教出这样的学生,一点都不奇怪!你还研究科学伦理呢?
主持人:呃,我们不要……
崔:你的语言就……
某学生:不学播音就不准讲话了吗?!
崔:你的科学伦理……(此处听不清,主持人继续努力维持秩序)……复旦大学的……
主持人:我们感谢……(把话筒递给前排的另一教授,示意卢可以终止发言了。众鼓掌)
崔:(继续,坚定地)我告诉你,用这种方式推广转基因,就是没戏!
教授2:(接过话筒)小崔你讲的这个我也同意,但是……
崔:(无视)看来你还是老师,对吧?我没学过分子生物,那么我在……你恨不得把我吃掉?你就用这样的方式科普啊?
卢:这是你的感觉吧,谁要把你吃掉……
崔:这当然是我的感觉啦!
卢:我首先是……
崔:你为什么要让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
卢:作为一个细节在不断纠缠……
崔:什么叫细节?本身那是你研究的专业!你连转了几个基因你都不知道……
卢:我首先讲过了,不是我自己研究这个专业!我只是说,我是在这个方面做相关工作的。
崔:我告诉你,新闻界共同体,就认为你们这个东西,不靠谱儿!(众笑,鼓掌)哪有这个共同体!对不对?哪个诺贝尔奖是颁给科学共同体的?都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接下来是其它教授打圆场时间,与本题无关,不作分析。

---------------

看了看评论区,我补充一段我对科普的观点。

一个科学问题你懂我不懂,那么你是老师而我是学生。你来科普,算是给我上课。那么课上完了,我还是没懂,还是有疑问,这件事怎么看?

答案A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答案B是,新知识的消化吸收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

答案C是,学生仍有疑问是正常现象,若老师继续答疑解惑,会很有帮助

答案D是,学生不够聪明, 学的不够快。

正确答案是ABCD对不对? 但太多的参与科普的人,强行认定答案是D。其中部分人念答案时是这么说的,”D:你就是个SB。“

对应到崔永元身上,就是太多人在说的,“文傻”,“智商硬伤”。

对应到大家自己身上,要是上中学时老师讲一道数学题,你没听懂,举手提问。然后老师说:你是SB。 你会怎么想?

这种教学方式要是个好方式,真是见了鬼了。

这种科普方式能成功推广转基因,才是见了鬼了。

---

忽然想起一件事。怎么说呢,卢教授提到了,转基因被妖魔化了。 但其实在争论的漩涡中,崔永元也被妖魔化了。 这里在另一个问题下写了个答案:

如何客观评价崔永元微博发布的《班门弄斧转基因》的演讲内容? - 溪流的回答

---

我又非常无聊的提了一个问题,

崔永元说湖南实验中的黄金大米转入了7个基因. 他这么说因为无知还是别有用意? - 科普

只所以提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我查了查发现很有意思。我邀请了本问题下前6位答主回答,也希望大家都能来讨论一下。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懂转基因,也与卢教授素昧平生,说白了就是我层次太低,接触不到人家。

但是踏马我就想问一句,

崔永元是个靠嘴吃饭的主持人,可能现在算演员了,一不是学农业而不是学生物三不是学基因工程。

他有什么资格站在那里跟一个科班出身的高级科学家辩论人家的专业?

这就是不掌握专业在胡喷,怎么很多人还说喷的好喷的妙?

难道就是因为当喷子很爽?


user avatar   he-ku-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卢大儒教授学生,复旦生科在读研究生。

作为卢老师的学生,我不想再就转基因的事情发表什么看法,想讲两句我的切身感受。

那天晚上,卢老师从广州赶回来,在实验室和我们就一周的实验问题进行了一番沟通后,说是要去本部参加崔永元关于转基因的讲座,叫班门弄斧转基因。

他说人家既然都来科普转基因了,我们作为“班门”的人,还是应该出席一下的嘛,现在去估计还能赶个晚场。

所以要说是准备不充分,的确是这样,卢老师全靠平时积累。我们实验室平时也不是做转基因的,研究方向就不在这里细提了,总之是和人类疾病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实验室。所以说到几个基因这种无聊的问题,卢老师不能马上准确地答出,毕竟一个科学家的素养告诉他,不能信口雌黄,不确定的东西不能一口咬定。

我们其实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场争论。我们都很清楚,卢老师平时是一个热衷于科普的教授,愿意给更多的人科普生命科学的知识,类似的活动真的很多。由于还有实验,加之本部离我们校区还有一段距离,交通不便我们实验室没有人跟去。这让我们很遗憾,我一个师姐说,如果我去,我至少能帮卢老师把话筒抢过来,让他至少能把话说完

晚上在微信上看到了现场的小视频,第一感觉是气愤,义愤填膺,恨不能朝崔永元扔鸡蛋。我完全能理解卢老师激动的心情。科学家心中神圣的净土,绝不容一个不懂行的外人肆意践踏。况且卢老师只是想和崔永元谈谈转基因安全性问题不能跟程序性问题混为一团。而崔永元则是抓住一切话头,以推翻你所有的话为目的,单纯的为了占据话语权而争论。

接下来的感觉是莫大的悲哀。一个赤诚的科学家,一个我们平日尊敬的老师,被一个站在台上的“主持人”逼得面红耳赤,口吃不利,被人质问有什么资格争论?是的我知道最开始说你有什么资格和我争论转基因的科学性的是卢老师本人。但我也确信,站在台上的那个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而最让我悲哀的是台下的掌声,那些起哄的同学。“我们新闻界共同体觉得你的科学共同体,不靠谱!”

这么一句话怎么就能让你们台下的同学高潮了呢?无数奋战在科研一线,没日没夜搞科研的科学工作者,就被你们一句话,一阵掌声定性为不靠谱了吗?我们每天在一堆致癌的,剧毒的瓶瓶罐罐中穿梭实验,你们一句话就否定了吗?

第二天我们都希望能当面跟卢老师表示一下自己的支持,但是第二天是生物工程硕士的面试,卢老师忙于此事,我们一直没有这个机会,只能在微信群中表达了对卢老师的支持。

“……已做好被崔粉丝黑的准备,果然被骂的莫名其妙,狗血淋头……昨天仓促而去,准备不足,技能也不高,对不起大家了。谢谢大家的鼓励”

这是他回复我们的。

中午吃完饭回来的路上,我们终于看到了他独自一人去食堂吃饭,我们跟他打招呼问好,笑着表示我们的支持。

他半低着头,一脸苦笑,挥一挥手,

“惭愧,惭愧”

不,该惭愧的,不是您。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建议修改: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

-----------------------------------------------------------------

(卧槽,知乎果然流弊,各种花式莫哈都被要求修改答案)

小崔来到柜上,拍出一张毛爷爷,说:来碗米饭,再来份鸡汤,都要非转基因的。

掌柜的为难地说道:崔啊,你还欠着几顿饭钱呢。

小崔局促不安地说:下次罢,这个是这次的饭钱,先结了。

店里的人又逗他说:崔啊,听说你讲座又闹笑话了。

崔说:没有,没有。

那人说:怎么没有,那天我去复旦,亲眼见你在那里胡说,还胡搅蛮缠,被人吊起来打。

小崔涨红了脸说:讲座不能算胡说,讲座,新闻人的事情,能叫胡说么?

接下来就是满嘴“致癌物”、”人体实验“、“FDA”等让人听不懂的话了。

于是周围的人又哈哈大笑,店里充满了“快来看煞笔”的空气。

小崔扒了两口饭,喝了口鸡汤,大约又有了力气,于是问我说:你既是学生物的,那我来考考你,你知道黄金大米转了几个基因吗?

我大概也不想理他,随便就说:2个嘛。

他脸上又露出“让我来教你”的表情,说到:唉呀,你这个生物没学好,我来告诉你,是转了7个。你记好了,是7个,将来装逼有用。

我叹了口气,刚要答话,饭店里又有人问他:崔啊,你真的懂转基因嘛?

小崔说:当然啊!我还去了美国做节目。

那人又说:那你怎么只能混成个民科呢?

小崔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新闻播音说话资格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user avatar   allen-xu-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旦新闻学院历史地位跌到谷底的一天- -


user avatar   ben-dan-a-r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5.3.31

更新今天听姜韬先生转基因讲座提问环节。后部分提问未写完,时间不足。


开场:

卢老师:姜先生的讲座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转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就是讲一些我们遗传学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个呢,就是我们转基因的安全保障,从理论上,从实践上。第三个是我们转基因作物的最新进展,包括2014年产业化的情况介绍。



现场提问:

学生A:我就提两个小问题吧。第一个问题就是说您之前提到选择权这个问题,因为首先我自己是支持转基因的,然后比如外面有人问我,我不想吃转基因的,但是您刚才说转基因的种植是逐年上升的,也就是说明非转基因食品的种植量会逐渐下降。那么到后面比如我想吃非转基因食品是不是说吃不到了?还有一个问题是您刚才说有一篇 文章说转基因不好的,您又说转基因是许多文章正式靠谱的可以证实,我认为您应该把重点放在转基因是靠谱的问题上,您说了只要有一篇过硬的文章说它不靠谱它就是不靠谱。

:好,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样,关于转基因的推广,关于转基因的安全性,科学家承担无限责任。但是推广,要看政府的政策和生产转基因的食品的厂家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科学家关系不大,你了解我的意思么。它更根本的是一个社会商业行为,更应该由他们来回答。如果转基因产品非常优秀,最后都变成别人都买你不买,你就被独立出来,这和科学家没有关系。说起来就是这样。转基因推广不是科学家的事了。科学家负责转基因有效,转基因安全,这个是无限责任。但是转基因将来谁吃,吃多少,这个得看社会、经济学家、企业家,这个得看他们的行为。这是这样。

学生A:这个我能理解。但是现在有很多社会群众是非常不理性的,他们如果吃到这个东西会怪罪到可能说做生物这个人的头上。

姜:好。这正是说明我们国家一号文件内容之一,要进行转基因科普就要让大家正确平和的认识到转基因是个什么东西,大家就不会从感情上排斥。如果社会上长期对一个现象处于非理性的排斥,这不属于一个正常的常态。只有在这个常态化了之后,社会才能稳步前进。你刚才提到的非常态人群,如果这个人群太大,我相信也不会。这也体现了人文关怀。只有当形成了一个常态,比如说大部分人都进入了有他一定的地位以后。所以转基因作物也是这样。不可以能在一夜之间大部分人都不接受就取代了。如果大部分人都不接受它就没有市场价值。没有社会价值的话他不会被替代。你听懂我的意思了么。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和公众完全互动的过程,就像有冰激凌,还又出了一个冰块,但老百姓不愿意吃冰块,人家还吃冰激凌,你就得等人家接受,不可能强行把冰淇淋换成冰块,这就违法了。所以经济活动有经济活动的规范,是保证经济的重要的保障。所以大家算清楚帐,不要把帐算在国家头上。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它不靠谱的地方太多。我有专门的文章将这个为什么不靠谱。还有世界上很多文章都说明它不靠谱。由于时间原因我不能停留太长时间。不是我们说它不靠谱就不靠谱,杂志评估之后就把它撤消了。


学生B:我想说一点,我对你刚才说新闻共同体不存在这个是不同意见的,我认为它是存在的。而且那天崔永元说新闻共同体说你们科学共同体不靠谱恰恰可以反过来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他们不靠谱。因为他们是利益共同体,他们有什么利益,他们要掌握话语权。而我是从什么事情知道的呢,我是从三年前那个倒韩这件事情知道的。从韩....

姜:稍等。我们就讲转基因,这就媒体我不同意的一点,不要把问题扩大到转基因之外。我不知道谁是韩寒,都没听过。

学生B:我就举一个例子,崔永元的问题在哪里呢,他名为反转,实为反智。我不提具体的人名,有存在这么一个以反智为目的攻击科学共同体的这么一个新闻共同体。他们觉得新闻共同体(姜:不要说新闻共同体),那就叫反智共同体(姜:为什么要叫共同体),他们觉得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姜:一个名字的出现是要通过论证的,是要学理要求)因为你不让我说这个话题,我无法呈现给你看,倒韩是有很多证据的。我举一个栗子,前两天我跟别人在做科普,崔永元就说这个黄金大米事情后来在微博上扯到重水上去了,我不知道您知不知道这件事情。崔重水这三个字您在网上搜索一下。他们那个实验,首先他们这个是其心可诛非常阴险。因为他们那个实验就是说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方法是不算你是转基因也好不是转基因也好都是用这同一种方法(姜:可以可以,对)。而这本身这种方法【黄金大米】如果用在小孩身上你觉得有问题你可以质疑,但是他不仅拿这个重水在转基因食品上,他们同样用在普通大米上这种方法上,他倒不质疑了。这故意把这个重水灌溉黄金大米把这个东西捆绑上去,给人非常糟糕的印象。因为我和其他人交流的话,比方说你转BT嘛,抗虫嘛,一般人可能觉得不太安全,但是黄金大米,他转的是营养啊,你同这个文科生说最简单的道理他应该可以理解。这个相对来说就是最安全的。但是他们就是知道这一点,就是要把黄金大米搞臭,然后就用这种捆绑重水的方法。后来我就就事论事,说重水本身也没什么不安全的啊,重水很贵啊,只可能是同位素标记,不是用来培育。说到盟军那个时候炸弹结果你知道对面说了一句什么话么,结果那个人说你都拿重水去造原子弹了你还告诉我它没放射性没毒啊?和这样反智的人你是没法。而这个恰恰是因为他们反智共同体,他们在社会上面就是塑造这么一个氛围造成的。您可以不同意我说这个倒韩,但是我的观点就是这个是联系的。为什么现在科普推动这么困难,就是因为像反智的西门红和xxx,像崔永元自己也是科学是非常差的。像卢老师他没有参与过不知道这些典故。如果我当时在那一场,我直接反问崔永元,你崔化钠你四八多少个基因啊,我给你算算,四八三十六个基因你要不要?他们有那么大的缺陷他们还在。我的意见我就是说对于这样的反智共同体我们科学家理应迎头痛击。比方说崔永元xxx啊交出来啊。

姜:我不说这个共同体,是因为你一说这个共同体,就是把一些新闻人排斥在外啊。有些人他在媒体,那么你了解转基因,你推广转基因,那么你是不是就不是新闻共同体的人呢?新闻共同体到底代表着什么,这就是疑问(B:所以我说是反智共同体)。反智的力量,我们恐怕叫共同体就就....它是多元的,我同意他的很多观点。

学生C:老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做科学研究的话都是有那个科研赞助的,来自国家科学基金会或者企业资助的。那会不会说就是在上个世纪美国发生过一件事,就是那个发现地球年龄的那个科学家,他在测量的时候发现铅的含量超标。于是他当时对那边主流的提出不同意见。然后因为他的赞助公司是来自那个四乙基铅的公司,然后那个公司和研究所都撤销了对他的资助。那么现在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就是你从事检验,专门去质疑安全性的那些得到的资助会不会比较少。

姜:我给你列个数据。在我们国家有20%-40%的经费,是关于转基因安全性的,他们一旦发现转基因不安全,他们得到的学术上的成就要远高于这个发现转基因安全的成就。这个毫无疑问。所以你现在包括任何人问他们做这个检测或者研究的人,如果发现有这个迹象或者苗头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

C:但是现在有没有可能就是....

姜: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们现在有许多人喜欢用类比的方式进行推理。我提醒大家,类比只限于对一个问题的启发和关注,不代表证明。好吧,你在类比某些问题,但是咱们就说转基因现在,大量的经费,包括国家大量的力量在做什么,转基因。最靠近的项目,1800-2000篇文献。每篇你算算,多少钱。关于转基因安全的研究,投入了3亿欧元的,跟我们现在得到的就是科学家的。我们不要用类比来怀疑,那样没法过日子了。类比仅限于进行某种启发,不能作为证据。

某老师:刚才正好和卢老师在讨论这个问题啊。这个因为我正好是国家xxxx,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或者说我们如何能联系媒体的朋友做科普的这样一些朋友,进行这样一些科普,这是我们更关心的。

姜: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关键。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号文件如何落实如何贯彻的一个问题。那么我想这个问题很大。因为有些人对这个一号文件的理解,认为科学家认为可以直接的沟通,有些人还要进行细化,将来要在科学家的考核当中要加入科普的这样一些。这个我就觉得应该提醒有关方面注意一下。就是说我们对科学家、包括理科生进行选择的时候,我们要考数学,科学家主要工作是做实验,或者理性分析的。那么科学家是否能够保证向公众沟通起来非常简单能把道理用生活中的道理讲清楚,这个没有经过训练,也不是他的专业,所以难度非常大,这是第一。第二呢,前两天复旦新闻学院发表一篇文章,对科学家和媒体和媒体,认为他们是割裂的。所以我刚才紧张这个朋友讲的关于媒体的....

学生B:这个问题有一个评论是这样的。看到报道,如果说我们这么平衡报道:我们平衡报道,读者请自行选择对错。这样报道:新闻学院是个混蛋学院;新闻学院不是个混蛋学院。你觉得这叫平衡报道么?

姜: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如果像刚才郑先生说的认为让科学家和媒体完全两份这个不太好。在我们的科学家在宣传之前,许多科学媒体已经进行科普了。这是实际情况。而转基因科普难,难在谣言横行多年这个问题上。所以对于学者而言啊,你看他这个态度,如果他把转基因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听不清),那么这个态度就有点问题。如果他上来就告诉你,转基因被妖魔化了,这是真正的学者,说明他非常清楚转基因的真实状况。这是第一。第二就是科学家做科普和公众直接沟通是他们业余的功夫,不是他们专业的能力,不代表他们做的不好。所以我想特别强调这一点,所以让每个科学家都承担这个科普任务呢,是不太现实的,是难度很大的。那么现在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比如说我们解决办法就是这种。就我们通过一些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是科学工作者,还包括很多媒体,实际上是一个传播平台。这个平台就是科学家和媒体进行不断沟通。

略,后续看时间和心情更。

================================================================



2015.3.27 16:57更新

1. 最后微博图片为个人微博,非新院官方微博。请勿以一概全。

2. 从未删评论,均为直接举报。原因:不友善内容。

3. 为什么科普转基因不容易:因为证明不安全很容易,有实例或有机制可推即可。但证明安全不容易。的确不能说现在没有安全问题以后皆没有,正因如此,科学家的严谨作风可能会被说成没有底气。

同理:证明A不是人很容易,证明A是人不容易。

4. 反转基因的各位,请不要吃木瓜,现在能吃到的木瓜基本都是转基因。当然,可以自己家买非转基因木瓜种,自己播种。记得,中病毒的木瓜别吃。

2015.3.27 9:35更新

有的评论说是卢老师打岔、先说资格问题,不礼貌在先。由于昨天没有看到视频,今天补看了文字记录。礼貌问题谁对谁错很明显了吧?【A】内为我的补充,仅为卢和崔争论部分,第二个教授未看。

感谢下面答主的视频翻译和答案链接。

@万铆工

原答案链接:

如何评价崔永元在复旦大学与复旦生科院卢大儒教授就转基因问题的激烈争辩? - 万铆工的回答
卢:应该说,我……多年前推动我们生命科学院成立伦理委员会。那么这些问题上,知情、同意是一个最大的问题。黄金大米其实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程序问题、伦理问题。但这些问题跟转基因混为一谈,那将会使转基因更加的妖魔化。所以我希望……
崔:呃——对不起,这位老师,什么叫“混为一谈”?我没听懂。【打岔】
卢:这是一种误导。比如说黄金大米——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具体讲这一件事?(崔:可以。)科学性的问题……
(台下有人插嘴:这个事情我觉得……)
崔:不不不,让他说完您再说好吗?
卢:我就是讲这个问题。我是讲科学问题和程序问题是两个问题,我们不能……
崔:(继续阻止插话的听众)我们只讲黄金大米。好好好,您先说。【打岔(好像有小品中用这一招?和其他人搭话达到打岔目的然后再反过来说您说】
卢:黄金大米有很多科学需求。对于夜盲症儿童,对于贫困、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粮食)。这事大家知道,应该是从几代人的努力,也是得到了很多公益的、社会的支持,才把这个项目做出来的。这就是……
崔:(打断)这是您的观点吗?【打岔】
卢:应该说是我们业内专家共同的观点。
崔:请问一下业内专家(此处听不清,疑为“会有什么”)观点?
卢:因为我个人不是做这个工作的,但是呢我们这个转基因的很多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们有一个——我们叫“业内共同体”,这就叫专家(共同),不是个人的观点。
崔:这个业内共同体不是作家协会,是吧?
卢:当然不是你作家协会,是转基因研究的这些专家,这叫业内专家。
崔:只要是研究转基因的专家都叫业内共同体,是吗?
卢:呃,我们要讲,这个具体的细节——这就是你们做新闻人和我们做科研人的不同。我不跟你计较这个细节概念。(众笑)你要把我……(此处听不清)这些细节,没有意义。
崔:我跟您说,有意义!因为在我刚才争论的时候,他们说,这是科学家的共识。我说:“是吗?这是生物——分子生物科学家的共识,是吗?这是‘有良心的分子生物科学家的共识’。”
卢:那你能代表所有媒体人吗?你也不能说的呀!所以你这话不要这样去展开。我只是说他把转基因——黄金大米的科学性,跟它的伦理、程序的问题混为一谈。我讲的是这件事情,对不对?好,有必要再展开吗?
崔:(打断)呃,不,我们说第一个问题。我们先说黄金大米本身的问题,再来说……【打岔】
卢:(打断)不,我跟你讲,这个问题,我认为科学的,你讲不科学,这是你的事情,但是我讲了,问题是在程序上,是在伦理的问题上,对不对?你一定要跟我讲这个科学性,说句老实话,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谈这个黄金大米的科学问题呢?(零星的掌声)【打岔】
崔:您不要那么激动……
卢:我不是激动,(你为什么)要纠缠这个问题呢?
崔:你没必要这么激动。
卢:我没有激动,我是要纠正……
崔:(听不清)……确认这位教授的意思,不是要纠缠,我要在这给大家说清楚了,您告诉我黄金大米转入了几个基因哪?【这问题十分没有水平,而且他根本不清楚基因的概念】
卢:它有几个基因(是)转基因,中间有几个代谢酶,但是我跟你讲,它还在不断地完善……【脑内小剧场:该怎么把内含子、启动子、代谢酶等问题和你讲清楚。。。。】
崔:它转了几个?在湖南实验的这个,转了几个?【重复就此问题提问】
卢:它是将胡萝卜素代谢酶的两个基因转进去的……
崔:(立刻,提高声音)几个?两个吗?
卢:这个(黄金大米)有第一代和第二代,这个我就跟你讲,……
崔:(继续提高声音)我,问,你,湖南的黄金大米实验,转入了几个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吗?您是老师啊!转入了几个?【打岔】
卢:我不是跟你今天来争论这个的……(现场骚动)
崔:你是不是开玩笑?你这太开玩笑了!你知道吗?你连转入了几个都不知道,你就说安全呀?
卢:这个,这个我跟你讲,细节……
崔:(坚定地打断)几个?你说定了,几个!【打岔】
卢:有两个还有一个的,都有。
崔:七个!【!?!?把启动子、内含子、抗生素基因等全都算在内了】
卢:不是七个。不全是七个。它这个代谢途径有很多种……
崔:(坚定地)而且我告诉你,说黄金大米不安全,不是我说的,我确实没有资格说。这是***(此处听不清)学院舒伯特(音)教授说的,这也是生物科学的专家,明白吗?【打岔】
卢:不能因为某一个生物学的科学家就否定这个共同体……
崔:不是某一个和某一个,这就说明在科学家之间有争论!不要说什么“业内共同体”,我想问你,你学过播音主持吗?(众窃笑)你有什么资格跟我争论呢?(众笑,鼓掌)
卢:你今天是来讲转基因的,你不讲转基因,我还会和你争论吗?
崔:莫名其妙!
卢:你才莫名其妙呢!
主持人: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崔:你这样的老师教出这样的学生,一点都不奇怪!你还研究科学伦理呢?【礼貌呢】
主持人:呃,我们不要……
崔:你的语言就……【打岔主持人】
某学生:不学播音就不准讲话了吗?!
崔:你的科学伦理……(此处听不清,主持人继续努力维持秩序)……复旦大学的……
主持人:我们感谢……(把话筒递给前排的另一教授,示意卢可以终止发言了。众鼓掌)
崔:(继续,坚定地)我告诉你,用这种方式推广转基因,就是没戏!
教授2:(接过话筒)小崔你讲的这个我也同意,但是……
崔:(无视)看来你还是老师,对吧?我没学过分子生物,那么我在……你恨不得把我吃掉?你就用这样的方式科普啊?【礼貌?】
卢:这是你的感觉吧,谁要把你吃掉……
崔:这当然是我的感觉啦!
卢:我首先是……
崔:你为什么要让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
卢:作为一个细节在不断纠缠……
崔:什么叫细节?本身那是你研究的专业!你连转了几个基因你都不知道……
卢:我首先讲过了,不是我自己研究这个专业!我只是说,我是在这个方面做相关工作的。
崔:我告诉你,新闻界共同体,就认为你们这个东西,不靠谱儿!(众笑,鼓掌)哪有这个共同体!对不对?哪个诺贝尔奖是颁给科学共同体的?都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教授2:大家……大家稍微都冷静一下,我也……
崔:不用嘛。冷静什么?(众笑)我跟他谈正事儿,我彬彬有礼能解决问题吗?
教授2:当然是要彬彬有礼而且是要非常理性客观科学的态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今天我听了(您的演讲),开始我觉得不错,……(这一段听不清),后面我觉得,(可能是说卢,可能是说崔)愤怒之情,溢于言表。确实是有点被人误解……这个也都可以理解。那么我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角度来说,我自己的感觉,我觉得今天讲的这个转基因的角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角度……
崔:(打断)不是,您误解我了。不是我选了一个非常聪明的角度,而是我作为一个记者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我说实话。【打岔】
教授2:OK,OK。那刚才有一个同学(指后排)已经把转基因是怎么回事说清楚了。所以说,其实这几年关于转基因的证件(政见?)、报道也好,或者是科普,我自己认为,证件……或者是比较科学理性的报道也有很多,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咨询,非常棒,都可以看。包括政府,各方面,国内外,都分析了。那么今天为什么我说你选了一个非常聪明的角度呢?因为这几个角度我完全赞同:第一,不能滥种;第二,公众要有知情权;第三,转基因食品安不安全要经过非常严谨的科学实验。不但是对环境,而且是对人体,这有没有经过(讨论?)……从很早以前(我们就在讨论),今天我们集中在一个群里讨论了一下,讨论了之后有非常好的数据,而且是非常好的杂志,有各方面权威的科学家,对各种生物,各种转基因的安全性做了一个一致的判断。……(此后声音渐小,听不清)但是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社会要前进。科学家有科学家的承担,媒体有媒体的承担,怎么样让社会更有序地前进,这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今天就讲这些,谢谢。(掌声)
崔:这位老师,我想跟你说,听你发完言,我没有任何一点想反驳你的意愿。(掌声)我们都这么交流过,我觉得没有问题,大家交流的非常好。而且今天……
(被一个无话筒的听众打断,听不清)
崔:其实这位老师,我跟你说啊,我一直是这样的。所以现在就存在——我们说媒体。媒体有什么问题?我们的传统媒体,广播电台也好,电视台也好,他也存在剪辑的问题。让你哪个声音放大,哪个声音缩小。然后到了新媒体,(大家)觉得高兴,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其实新媒体也有他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出现的问题就是碎片化传播。比如说你可以写一年的微博,把你的观点明显地表达出来,但是人家可以挑你三天的微博,凑成你的观点,然后就无缘无故地分成了各种派,因为各种各样的事,一直挖到祖坟。所以有很多误传,比如说微信朋友圈,有时候我的朋友转给我,说“你看,你的语录,我们这特别受欢迎啊”。我一看,那根本不是我说的。凡是有复杂数字的,基本上都不是我说的,因为我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那么我刚才给你展示我的这个观点,从一开始到后来调查,到辩论,我一直就是这个观点,我没有变过。
教授2:(在没有话题的情况下继续提问,大部分听不清)那么我是想,如果我们要讨论转基因安全性的问题……
主持人:我来……{//你是吴克吗?}作为主办方要不我来最后说几句……(明显想尽快结束)
崔:我也想问这个老师一下,就是我们对这个基因技术的研究,我们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是不是完全掌握了?
主持人:这样……这样我觉得……
崔:(无视,继续)还是说每一个表达基因和每一个沉默基因在这里面所起的作用(都完全掌握了)?
学生:老师,再给一个问题吧。
崔:或者这样说是不是更通俗?有可能有一天科学发展了,会推翻我们对基因技术的一些结论?
(教授2大概作出了“会”的表示)
崔:对!那就没有任何可争的了!(后面疑似是刚才说“不学播音就不许讲话”的学生在说话但听不清,亦不能确定崔是否在与之对话)所以我觉得特别简单,我们把它当做一个科学,或者科学技术来争,那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对吧?现在大家是在把它当做一个宗教,当做一个真理在争。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很简单。
卢:(再次发言)哎呀……讲得尽兴了吗?
崔:争得还不尽兴。(众笑)因为我作为一个主持人,我特别不希望大家憋在肚子里,刚才这位老师说,要取消我这演讲,我一点都不生气。我们做主持人,越到后期,做到什么程度?就是所有人见到你,愿意跟你说心里话,说真话,不掩饰,那你就是个好的主持人。(掌声)不是对你虚情假意。所以这位老师最后说的话,我觉得特别听得入,我觉得我们没有什么争……
卢:那你现在……越来越(因没有话筒而听不清)
崔:好,没有问题!这位老师,现在你都可以说出我的一个错误观点,就是关于转基因的,我哪个说得不对,你可以说出来,没有关系。(半秒后听众大笑,意义不明)
学生:再给个问题吧……
院长:这样吧,我们简单说几句。我们今天办这个大讲坛,非常荣幸,请小崔老师……主要是给我们的传播人士(讲?)。我们看到,在一些事情上,主要是这个知情权,新闻透明,让公众有选择,这些都非常重要。小崔的初衷呢,应该也是非常……(听不清),你就想想,他为什么去管这些事情?我不想说具体的结论,这些大的字眼。从我们传播的角度来讲,我们(与其)告诉观众对或错,最重要的是让公众自己去选择。你可以选择对,也可以选择错,这些对于我们传播来讲,对新闻的客观的要求。那么今天在座的应该说绝大部分都是我们新闻学院的学生,今后你们在学习当中呢,包括你们进入社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即使成为像小崔这样,或者比他更出名的一个主持人或者记者,或者编辑,你们都会揭示……(此处听不清),也会面对社会的很多古怪,但是没关系。我们这个大讲坛今天是第一次,除了我们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以外,还有生命科学院的这些老师啊、学生啊,刚刚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我想对这个问题如果感兴趣,我们今天也请生命科学院的老师给我们普及普及,那么即使这些学生不当记者,他们也会把我们生命科学院的关于转基因的这些知识,更好地传播出去。有一句话我想说:在转基因方面的知识普及,我们真的做得还不够。下面我们还是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崔永元今天到我们这里来。(热烈的掌声)好,我就代你宣布结束了啊!今天我们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槽点略多请待我睡一觉回来再以注脚形式整理……先不要急着点没有帮助……

你们啊,总想搞个大新闻。酱紫不好。事情起因:有同学在朋友圈发状态,表明明明很早报名却未能收到确认短信,觉得限制人数限制专业。(后于下午澄清已收到确认短信,仅晚了5小时而已。)


而后讲座开始,由于预约人数有限,新院为确保没有闲杂人等混入,挨个查学号确认。(事实上这是很正常的行为,有预约规则就应该有执行,只不过是这次事情特殊所以此行为被放大。)


有微博表示生科院老师被拦截在外,不允许进入。(多方消息显示,在该老师表明身份后得以入场。事实上后来该老师在提问环节精彩撕逼【划掉】讨论)

------------------背景结束---------------

其实这件事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

转基因本来就是风口浪尖的话题,对峙和讨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崔的态度问题。

从同学传过来的视频中,觉得他十分没有素质。和一个学术界副院长,简单来说和一个生物方面大牛在讨论问题时,说你没有资格和我争论,出言不逊程度让人汗颜。

再从转基因事情本身来看,崔始终在谈论知情权和标识等文科领域,老师则从科学领域来谈。两者不在一个层面,自然没法好好交谈。

-------------------

最后我想说的是:

1.新院在我心中地位变的很low。(个人微博,非新院官方微博)

1.1 某新院同学

更有某新院同学拿努力说事,在微博上大拿努力说事“我们能看到他的坚持和执着,调查走访咨询,理应受到重视和承认”。ok,希望以后广大phd毕不了业时,和导师说我有多努力你造么,我应该毕业。

1.2 新院low是因为他们请一个歪曲事实、对自己放出观点不做深入考证就想当然的人来进行讲座,并且讲的内容不是其的长处--新闻传播,而是主讲人并不了解却声称了解的转基因。

1.3 low的最大原因,并不是某一个同学怎么样,而是整个承办单位对这个事件的态度。

1.4 不知主持人是哪院的,主持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断打圆场但打的稀泥一样。我认为他不断试图终止争论,仅希望平平安安弄完讲座,而不是真正希望这次讲座能起到科普(或者伪科普)的作用。和了一手好稀泥。

2.科学人心中有一块宝地,不允许不懂行的人践踏。

3.欢迎3.31来大江湾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复旦大学举办的转基因讲座(≧∇≦)


利益相关:复旦生科学生




     

相关话题

  怎么看娃哈哈的「富氧水」,喝水补氧是什么机理,还是只是噱头? 
  学生物的人都有哪些特有的习惯? 
  NCBI如何关联到KEGG? 
  有性生殖能不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学一样东西过了好久再拾起来反而比先前更熟练,为什么? 
  如何看待崔永元赴美调查转基因? 
  怎样找到生物学家? 
  如何看待裴钢院士正式回应:请提供举报学术不端的实质证据? 
  复旦提前批和浙大竺院选谁? 
  铁线虫是如何驱使螳螂跳水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Gary Stanley Becker 的学术成就?
下一个讨论
日本轰炸了珍珠港,为何不顺便空投一批陆军直接占领夏威夷?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