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亚马逊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家市值冲破 1 万亿美元的美国科技公司,说明了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shu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同时从事半金融工作并关注美国一/二级市场,回答一下:

$AMZN在过去数年保持了长期持续性增长,不是泡沫形态的增长,是真实价值之于市值的体现,且最终的成长空间可能会无穷大;其云计算和在线消费业务的“业绩飞轮”都具有类似的几个属性,分别从云和消费两方面谈谈:

首先,云计算的飞轮效应取决于快速的服务理念进化、产品功能的迭代演进和品类规模的扩张,进而与用户共同在长尾效应中持续扩大业务疆域。早期的AWS逐个推出云服务,每一个新服务的发布都旨在使其外向化、商业化,而不再局限于IDC内生需求,于是团队必须像创业公司一样紧盯着新产品的上线和生产运行指标,时刻关注它的订阅、用户留存/流失、失败请求的阈值和应用性能,为了保证一个新产品的上架生存状态,团队必须不断完善产品能力并敏捷的赋予其改进或迭代,这反映了AWS早期研发团队的生存状态;而下一层的Infrastructure团队必须评估硬件资产的利用率,并寄希望于更多的上层服务变现模式以降低边际成本,他们驱动上层产品/服务团队不断挖掘用户可能支付的扩容需求,以构建更多的应用服务入口,直到AWS从满足一般的存储和虚拟化需求转向去吸引那些还未曾受用云计算服务的传统商业软件存量用户、社区用户,以及新兴的敏捷化的互联网软件业态等,这是持续创新的动力。

云计算格外需要长尾的业态,其初始模式近似于重资产租赁,通过研发更多的应用软件和服务接口,优化了资产变现途径和价值,直至更多的新服务上线部署和订阅量,衍生出边际效益,优化出更低的边际成本,出于保持这个良性的飞轮效应且扩大业务疆域,于是追加更多的硬件设施投入就变得有意义,倘若再借助资本杠杆付诸IDC资产的证券化便会获得更好的资产流动性、外部融资途径、优化的资产负债表和抗风险能力;在规模经济效应的推动下保持长期持续增长。

SMB/Commercial等长尾用户对于云平台的依赖更强,且这些千面的长尾用户需求更有益于核心云服务(如DevOps)的实用化和迭代,也丰富了工具链和API,这些反而成为云资产变现模式的核心竞争壁垒。而用户通过DevOps留下的产品全部成为云生业态的一部分,如此,云原生特有的壁垒使这些用户不再浅尝辄止而是高度粘性的留存下来。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无法吸引上云的传统商业软件用户、部分社区用户(社区产品和文化具有号召力),则只需将这些产品提供商签入Marketplace,变成PaaS服务或工作链服务的一部分,引导那些富有传统商软和社区产品倾向性的用户间接使用Cloud Infra,未来,直至这一部分客群的数据资产留存稳定且客单价体系稳定,则云服务商择时发布自有的云原生产品替代Marketplace中的“副厂产品”,后者唯有保持较低的份额存在或是逐步下线退出竞争,平台特有的飞轮效应在更高的壁垒下继续运行。

AMZN的双飞轮效应,同时也体现在消费业务。倘若一个中国商户尝试拓展其新产品销路,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中国互联网电商平台注册网店,如京东,缺点可能是:削弱定价权、承担全部非自主定义的促销补贴、施展竞品策略的能力被削弱、不易延伸客户服务;二是选择在实体门店上架,如苏宁/国美,缺点可能是:承担店员/导购的成本、承担地推成本、承担中转物流/目的地货仓成本、库存周转的掣肘、受地理局限的有效促销范围,等等。于是商户理想中的销售渠道包含三个属性:一是尽可能的保住定价权,二是摆脱国内市场的营销掣肘和竞业制度限制、三是扩展营销疆域以面向更广泛的产品受众。AMZN给出了Launchpad计划,允许中国商户指定一个分销市场,如北美市场,并通过注册审查程序远程开店,仅需发货到目标市场所在的货仓即可,由亚马逊提供最终销售所需的订单、仓储、物流、结算、客服中心和外宣等一站式服务,这种模式在早期被称为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使产品供应与最终的消费行为解耦,成为另一个规模经济效应,且TAM映射全球市场的消费需求。

如下摘录一段谭聪老板的分析和几点总结:

$AMZN的市盈率其实并不贵,且是保持下降的,用P/E解读会有误解;AMZN的PGM也是几个大公司中可能最低的,operating leverage很大,且技术壁垒和市场天花板更为可观,从良好的基本面来看,其市值超越$AAPL/$MSFT是可期的。(BTW:不过除了AWS以外,华尔街分析师对于公司在零售业务基础上衍生的广告变现潜力还是过于乐观,AMZN的take rate实在收的太贵)。

  • Super big TAM:超级大的成长空间电商、云计算
  • Strong Scale of Economy:可以一直成长下去
  • Strong barrier, better monopoly:AMZN长年累月的持续投入所打造的几乎 无敌的行业壁垒(网络效应,持续投入)
  • Self sufficient:强健的现金流(最好是自由现金流),这样它的成长可以完 全不依赖于外部融资;
  • Robust:没有人能够保证永远上行,因此强健的商业模式和壁垒,健康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是必须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 苹果Mac 电脑不粘贴 Intel 标志? 
  隔夜美股或因美联储维持利率决议不变的影响集体收涨。那么今日的A股,会迎来大幅反弹么?还是冲高回落? 
  苹果数据线要不要在官网买原装? 
  如果你忽然拥有苹果公司10%的股份,会发生什么? 
  如何评价黑客吴石? 
  库克发苹果股东信称因中国市场销售不佳等原因,下调 2019 年第一财季预期,说明了哪些问题? 
  如何看待长江存储已通过苹果验证,2022 年将成为第 3 家 iPhone 的 Flash 供应商? 
  2018 年的 iPhone 会如何定名? 
  如何看待瑞幸公布调查显示伪造交易价值达 22 亿,盘前下跌超 80%? 
  富士康 70% 的订单都来自苹果,苹果有没有无限压价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懂亚马逊?应该如何给这家公司一个定位的坐标?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Ampere Altra处理器?以及性能/价格/可扩展性/电源效率上与intc/amd竞争?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