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90后平均每月储蓄只有1339元? 第1页

  

user avatar   he-yun-sheng-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有的90后们,请大家不要忘记了资本的套路。

还记得当年80后怎么被忽悠瘸的吗,先是莫名其妙的有个什么鬼美国的研究报告,说80后是会垮掉的一代,那个时候各种专家教授一起上电视轮番轰炸,你们忘记了吗?

然后,现在80后就被忽悠瘸了,996这种鬼东西就是80后奋斗的人生写照。

垮掉的风波过去,然后就是神操作来了,那个时候房价还不贵,结婚也不需要立刻买新房子。

到80后普遍要结婚了,然后就突然某一天,各种报纸啊,电视啊,疯狂的报告什么80后结婚丈母娘必须要先买房之类的

轮到轰炸了多少年,最后硬生生的营造成了两代人的世界观的一部分,你看,80后就这样被迫背上了房贷。

现在同样的操作模式来了,但是也更高级了,学会了假装懂90后,背地里在制造焦虑然后在吸你血的套路。

80后:情感焦虑-生活的焦虑-人生焦虑-社会意识-996-房贷。

90后:懂你-个性-未来焦虑-假装专业-偷换概念-理财。

既然房子和当下的焦虑已经忽悠不了90后,奋斗比的套路也不行,那我们换个方式忽悠。一个好端端的还不到30岁的人,非得为未来65岁后的人生焦虑买单。

呵呵,真的是故事和人设包装的在好,资本骨子里还是喜欢血味的。我特么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管你P事!

---------------手动分割

你看这个题目立场设的,里面首先就预设了两个立场。

1.在职时间短=垮掉

2.没有存款=垮掉

然后,还制造了一个焦虑

90后=垮掉,焦虑就是90后得证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这个套路似曾相识啊。到现在,多少80后还在为当年被贴上垮掉的一代愤愤不平呢。

可是,我只送你一句话,与其在那里哔哔90后的在职时间。你们这些资本家企业家大肆搞996,制造奋斗比养猪场,你们的良心哪里去了?


user avatar   luo-yij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问题真的是…错误百出啊。


首先,这个调查不是什么官方数据。这个《中国年轻一代的养老储备现状》是由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做的。蚂蚁金服是什么?它是支付宝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PDF地址:


富达国际又是什么?投资管理公司,卖理财产品的。


它们做这个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蚂蚁财富宣布,将利用开放+AI技术推出用户养老服务。今后养老服务区将会陆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关于养老的一站式服务。


显然,这项“调查”是为了让90后产生养老危机感,从而选择支付宝的养老基金产品。


简单的说,这个报告的目的,就是要用养老吓死你们90后:


根据《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超过半数还未准备养老储蓄,不少年轻人期待政府养老金成为养老主要支撑来源,但却对养老金制度知之甚少,调查样本中,有超过97%的年轻人对养老金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
大多数年轻人认为舒适养老需要180万。如果每个人都开始将目前四分之一收入作为养老储蓄,达成这个目标平均需109年。然而,几乎一半的年轻一代(44%)和35岁以上人群(45%)深信将有足够储蓄养老。


整个报告的逻辑是:


1. 中国人有养老危机


2. 中国90后缺少养老意识,对养老盲目乐观。


3. 所以要“教育”中国90后,让他们树立起“健康”的存款和理财观念。


4. 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更加简单易懂的养老产品。



所以,这个报告本身并非科学性的报告,不是为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现状,而是为企业制作的一个类似于宣传册的东西。


它就是一个利益相关方做的调查,不公布计算方法、不公布统计方式,数据张口就来。

储蓄预计考虑90后未来工资增长吗?考虑未来国家政策变化吗?考虑过社会消费模式的变化吗?60年会发生什么事儿鬼才知道。


而且,文章里拼命强调积蓄对养老的重要性。我真是奇了怪了。美国人都不存款,不是照样买房、照样养老?凭什么到我们中国人头上了,就必须存款养老?


更何况,调查里说要舒适地养老,90后平均需要工作109年…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我第一反应是:那还养个P老啊,有多少花多少,破罐子破摔呗。


所以大家看一看笑笑就好了,根本不用当回事。


报告里甚至都写了:

╮( ̄▽ ̄"")╭


当然,发报告、鼓励存款、教育投资者,都是理财产品公司的正常操作,其实也没什么不合适的。都是生意嘛。但面对这样的报告,我们必须考虑作者的利益相关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最后还是吐槽一下题目里提到的点。


这里数据可能没有大问题,但解读简直是随心所欲。


18-34岁的年轻人平均月储蓄1339元?18-22不是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吗?人均自然会被拉低啊。


还有95后在职时间不到一年。我想想,现在大学毕业的也就是96一届吧?人家才工作才一年左右年,在职时间低肯定也正常吧?


再说换工作频繁和垮掉有什么关系?槽点真心太多。


m.changjiangtimes.com/b


user avatar   chang-si-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去是80后是垮掉的一代

现在是90后是垮掉的一代

将来00后也是垮掉的一代

人类没有一代不垮的


user avatar   zombiewri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


user avatar   neo-anderso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口径差异?当场没死就不算?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创业者让客户孩子叫他“爸爸”且对呛徐小平周鸿祎? 
  怎样看待90后小伙来深圳访友,却中了2注双色球1136万? 
  想读书,该怎么办呢。? 
  2021年留学生在疫情下放弃出国的理由是什么? 
  如何看待徐州教师夫妇发布的绝笔信?事情真相如何? 
  中青冰点特稿《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是否真实反映了教育现状?网课直播是教育普及的出路吗?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小说都是喜欢描绘人上人和有钱人的生活以及世界而很少会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世界? 
  我是一个女生,为什么我感受不到大家口中的「性别红利」? 
  如何看待基金业绩很好,但基民却都吐槽亏损的现象?普通人理财有哪些常见误区? 
  中国为何看重基础教育,却忽视高等教育? 

前一个讨论
在星巴克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让你欲罢不能的土味情话?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