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西安咸阳合并不了?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我也纳闷。但是,我觉得作为西安和咸阳的市民,要积极表达合并的意愿,为什么呢?

我在西安呆了9年,只去过咸阳一次。如果咸阳是西安的一个辖区,地铁早就通了吧,那么多景点资源,这9年,我去个几十次没问题吧?这几十次少说消费万把块没问题吧?

这是多大的财富损失?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统计,咸阳的湿地面积是比西安要大的,大渭河、咸阳湖。咸阳离机场和高铁站也更近,如果不是顶着个三线城市名号,成为大西安的一部分,这么好的资源,你猜有多少人愿意来咸阳买房?

太多了!

这又是多少资源和资本没有充分结合?

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域,其内部自由流动的人口总质量(质x量)每增长约41%(1.41倍),GDP翻一番。西安咸阳一旦合并,人口达到1500万,GDP一定会有一个五年的井喷期,在相加之和以外,至少再增加20-40%,最终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5000-16000亿,总体人均收入也会增加约20%(主要是咸阳部分)。西安会成为北方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城,与成都不相上下。

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成都在合并了周边区县之后5年,各方资源充分结合,经济打鸡血的效果。

1500人口的特大城市,全国只有5个。

统一行政,全域交通,哪个品牌、哪个企业不愿意来做市场、卖东西?

你来做市场、卖东西不得成立公司和渠道?不得跟本地人合作?不得租房购件?不得招人?

这跟当年开放国门、市场换技术、人力换资本,有什么区别呢?

最后企业有了、税收有了、就业有了,市场丰富了,收入也增加了!

关中平原本来人口承载力就不如成都平原,不合二为一,各自为政,缺少马太效应,反而消耗自然资源的劣势倒是越来越明显,因为人口并不少!

北方真的该好好反省了,眼看南方越来越好,优秀的北方男女不得不背井离乡去给南方城市添砖加瓦、奉献一生。

优秀的北方人,考上名校,最好的归宿就是嫁给南方城市的土著?凭什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来建设北方?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四川。成都的存在,使大量的四川人不至于成为沿海城市的廉价劳动力。

这方面做的最差的,是东北。全国各地的东北人真的不容易,男的女的,多的我不好说什么,大家自己感觉得到。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己的家乡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最后被迫成为其他地区的韭菜和燃料,甚至还不如。

所以西安咸阳合并这个事,短期来说,是经济的事,钱的事,长远来说,有多重要?保证你的子孙不要去给别家做牛做马。保证我们的女人不要以给外人传宗接代为荣。

不能再让三秦子孙穷下去了。


user avatar   zhang-chen-xu-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几个困难

1.人员编制问题

合肥能合并巢湖,是因为省政府下了极大的决心,吸收了巢湖市所有的处级以上干部;济南能合并莱芜,是因为莱芜是由县级市升级而来的,公职和事业单位才几千人,济南全吃下压力不大。

而西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新区零零总总划了十几个,虽然没带动经济发展,但人员编制却增加了不少;咸阳则是省政府盘踞了几十年的地方,人员编制同样颇为臃肿,再加上省市两级政府糟糕的关系,除非国家出面,西安不可能吃下咸阳的人员编制。但是国家不可能干这种事,毕竟西安全吃咸阳,人员编制就超过部分直辖市,这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2.财政问题:

济南能顺利合并莱芜,因为莱芜是钢铁城市,近年来钢铁产业衰落,莱芜财政紧张,省里的包袱也很大,都有合并的意愿;而咸阳情况不同,陕西省府经营了几十年的地方,虽然发展的不好,但还不至于揭不开锅。

而且西安只想吃咸阳市区,想把北五县丢给铜川;问题是北五县让咸阳薅了几十年的羊毛,早就薅秃了,铜川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同样也是财政包袱,两个财政包袱合一块,给省里埋一个大雷,这任谁也不会同意。

3.互补性问题:

济南和莱芜,一个是有权有钱的政治中心,一个没钱但有大量用地指标的工业城市,互补性极强。

西安的主要问题是省市政府两级政府的恶性竞争,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算西安合并的咸阳,省政府还会在宝鸡、榆林或者汉中开辟第二战场,西安还是发展不起来。毕竟西安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咸阳是省政府重点经营的城市,发展不起来缺的并不是钱、权、政策或者土地。


user avatar   zhai-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21世纪第3个十年,我竟然还要在知乎上谈发展西安的必要性,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落后。我以为这个观点在20世纪都应该被广泛认同,没想到竟然还要延续到21世纪,要知道21世纪已经过去了1/5,马上要开始2/5,竟然还要为这种蠢问题写答案。

我在小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西咸合并的问题,在脑海里将西咸合并的可能性论证了20年,我认为大多数人的信息量和思考能力肯定是强于小学生时代的我,但是为什么20多年下来合并还是遥遥无期?

讨论的态度有2种,一种叫观点,一种叫立场。观点说白了就是脑子,观点是可以被论证被说服的,但是立场不行。立场就是屁股,是决定了你要站在何处的东西。所以道理说的再明白,屁股不变,等于白说。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所以没有脑子,只有屁股。


先说结论,西安是上天赐给陕西的礼物,希望陕西不要暴殄天物。

一个人口3800万的小省拥有一座1000多万人的城市,这本身就是个意外,国家对关中城市群的地域划分其实很清楚。就是传统的关中+关陇+晋南,如果再算上传统辐射区的三门峡以及省内其他地方,保守估计能到4500万人。

所以只能说,不是西安不够大,而是陕西太小,西安能承载的人口应该再增加最少200-300万人,如果考虑到未来两年的发展,因为东庄水利工程完工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持续推进,用水问题基本破局,增加到1400万人问题也不是很大。这个人口数和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相符的。


顺便驳斥一下某些土锤的所谓的“西安吸血论”,2018年西安的一般公共预算排名是23位,同年西安的gdp排名是21名,预算赶不上经济发展规模,谁在输血显而易见。所以下次再想打断你省大哥的腿前,先确定一下自己的大腿够不够粗壮,有没有能力带全省的小弟们共同致富




所以对于陕西来说,其实问题就是如何处置西安,作为大市小省这个配置在全国只有武汉、哈尔滨、长春以及半个成都可以做参考。

那就来看看这几个省的省市政策

湖北的

黑龙江的

吉林的

成都就不说了,太多了,简直就是这个领域的标杆。

西安的,呵呵了

2020年了还停留在“将”的阶段

2017年的调调还是西安咸阳“齐头并进”,但是显然丰满的想法被咸阳这两年的疲软打了脸,西部这种环境还想撒胡椒面式发展?

2018年初就批复的项目,2019年过了一半才想起来要给西安政策,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简直陕西发展的常规操作。

@和光同尘 说的已经很清楚了,陕西省靠咸阳作为制衡西安的手段,这是一种上古思维的延续,但是这种思维放在21世纪的第3个十年已经过于落伍,因为现在所有城市的竞争都不是一省一地而是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争夺,作为西安的上级单位,竟然直到去年因为挤水下滑才姑且意识到要靠西安这个明星城市作为吸引资源的筹码,但是已经很晚了……

城市化的前期没有发力,没有跟紧第一方阵,在这种强者愈强的现实中只能被越拖越后。

但是你说有没有机会,我这里想引用毛主席在朝鲜战争时所说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不靠西安这个陕西最大的拳头去打开发展之路,还是想着撒胡椒面、兄弟阋墙,那陕西只能继续沉沦,西北的年轻人不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留住生产和消费,就只能背井离乡去沿海拿血泪给别人做嫁衣。

最后送大家学习资料一套,要常学常新


最后我想额外补充一点,目前第四次普查后,北方经济大幅挤水,实际上南强北弱的局面已经形成,而且在马太效应下会将呈现愈演愈烈的情况。

整个北方仅有北京、天津、青岛和郑州在万亿以上,考虑到这次挤水中,青岛被下调1000多亿,而且工业占比不足40%,且还会继续下滑。天津滨海新区2018年被挤掉3000多亿,2019年天津还能挤掉5000亿说明,天津经济存在很大问题,继续崩盘也不意外。

山东经济转型困难的原因恰恰是缺乏明星城市,留不住科研和资金,造成升级力量不足,所以这次普查之后就是整个山东满盘皆输。

目前来看,北方唯一的亮点城市只有郑州和郑州代表的河南,而从产业结构来看,郑州发力点一是第二产业占比达到40%,其次是第三产业中中小微企业数量占优,可见“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句老话在当今依然适用。

上面的观点总结下来为3点

一、经济南强北弱已成事实。二、工业发展依旧是一个地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三、明星城市对于地区的带动作用凸显。

说实话这里每一个观点我都能写一篇文章,但我懒的写。

我只谈对于陕西的启示

1.南强北弱的格局下,陕西必须跟紧全国步伐,该承接就承接,该合作就合作,这个时间点绝对不能掉队,时间窗口所剩无几,政治挂帅、口号挂帅已经毫无意义,没有发展的进步性,剩下的只是不断为自己的无能找合理性的借口。

2.工业发展,特别是新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能否能保持经济活力的根本原因。合肥这些年经济发展的亮点集中在承接长三角产业的基础上,发展了显示材料、电池、汽车等一系列风口产业并形成了实际上的生产优势。而郑州则得益于县域经济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密集型工业的聚集作用,同样的两地的各类中小微企业在创造纳税、制造就业岗位上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反观陕西,疲弱的宝鸡、咸阳、渭南充分说明了传统的单核式工业已不代表这个时代最先进工业的发展方向,保守残缺,只求量不求质的方针下,经济发展只能是打鸡血和引鸩止渴,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绝对不是拍脑袋弄个房地产、搞个旅游点那么简单,画地为牢的土锤思维跳不出,只能错过最后的时间点,让这片土地继续沉沦几十年上百年,这就叫历史的罪人。

3.明星城市对于区域带动的重要性。西部大开发这10年,最明星的城市就是成都,我虽然口头上对于成都假打的风气不甚喜欢,但依然不能无视成都在明星城市打造上的成就。成功打造明星城市,代表获得了进入下一轮产业竞争的门票,我们都在说头部效应,实际上未来中国的大部分经济活动只会在近30座头部城市内发生,因为目前这些城市虽然只占中国地级行政区数量的9%,但已经创造了42%的产值,而将来只会更多。而这以外的城市,说的残酷点,排位靠前的还相对可以保持,中游和靠后的已经失去了21世纪这100年继续竞争的资格,残酷但是现实。

那么西安和咸阳,西安和陕西的关系及做法已经不言自明,陕西的机会目前只有2个,一是榆林加入几字湾带动北部经济,二是全面确立西安在关中地区的唯一地位,不敢说倾全省之力(毕竟还有榆林也要扶持),但也要全面整合关中城市资源,用尽全力也要把西安推进万亿俱乐部,把排名推进前15左右。但是双城同撑,太考验能力和内部协调能力,我对于陕西内部的现状,不是很看好,做好取舍吧

================================================

现在中央要西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要西安承担更重要的使命,这是国家在新时代赋予西安的历史使命,这是国家站在最高层面做出的历史性决定,任何看不清的人,我觉得都不用再解释了,指望在下面搞小动作,不过是螳臂挡车 蚍蜉撼树而已,妄图和时代洪流的大势对抗,最后的命运只能是被时代的潮流冲到下水道里


user avatar   chen-feng-bao-lie-jiu-30-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咸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市监察委等几大班子领导无处安置。如果通过撤一设一的办法增一个地级市,把这些人搬过去也不是不行,但新增的地级市在经济指标上肯定不如咸阳,对考核绩效不利。再说了,咸阳市其面积和人口规模上并不小,不是说撤销就撤销的。正因为其规模大,相应的市直机关编制也更多,也更难撤销。过去地级莱芜市就是规模小经济差市直机关班子没那么多人,所以更容易被济南市吞并掉

其次,西安市行政管辖范围太大了,实际上并不缺地,对于合并没有紧迫性。

最後,西安市设置了过多的“黑区”,即非正式行政区的经济区划且起到了市辖区的作用并代管了部分区的行政职能。这些黑区为了自身利益都要证明存在价值,全城都是开發区等于没有开發区。。高新区、经开区过多导致西安无法集中资源建设一点,反而搞“摊大饼”,再多的经费均匀撒下去等于没撒,反而养活了十几个管委会的领导干部。

西咸新区项目进展缓慢时,曲江新区就推动了“西渭一体化”,用“西渭东区管委会”代管了渭南市华州区部分区域,又开始“东进”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泾渭两分明,秦汉怎合流?


user avatar   jin-ru-zhi-hu-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偶尔看见一个回答,

我就随便指出这个回答的很多基本错误,

这个回答还是高赞,

就这写的水当尿裤的回答竟然高赞?

多少小号啊?

结果这位大师就把我拉黑了。

还把我的回答给删除了,

多亏我有底稿。哈哈

那我只能开篇把我的回答告诉你们什么叫做胡扯。

1、合肥能合并巢湖,是因为省政府下了极大的决心,吸收了巢湖市所有的处级以上干部;-------------------------------------------------

你说的有错误,

哪来的极大决心?

巢湖县级市,

那来的那么多处级以上干部。

合并该干嘛还干嘛,

合肥合并了巢湖,巢湖也需要各级管理人员。

干部按照根本不是问题。

2、济南能合并莱芜,是因为莱芜是由县级市升级而来的,公职和事业单位才几千人,济南全吃下压力不大。---------------------------------

这本身就是不是啥大问题,

因为合并之前就是自收自支。

合并不意为莱芜没有了,

而莱芜的人都给了济南,

这不过就是隶属重新划分而已。

3、而西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新区零零总总划了十几个,虽然没带动经济发展,但人员编制却增加了不少;咸阳则是省政府盘踞了几十年的地方,人员编制同样颇为臃肿,再加上省市两级政府糟糕的关系,除非国家出面,西安不可能吃下咸阳的人员编制。但是国家不可能干这种事,毕竟西安全吃咸阳,人员编制就超过部分直辖市,这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没有你说的那样,

你想多了。

咸阳是地级市,

历史上没有省会城市合并地级市。

除非国家和陕西省疯了,

才会所谓让西安合并咸阳,

这是胡闹而已。

4、咸阳则是省政府盘踞了几十年的地方,人员编制同样颇为臃肿,再加上省市两级政府糟糕的关系,除非国家出面,西安不可能吃下咸阳的人员编制。但是国家不可能干这种事,毕竟西安全吃咸阳,人员编制就超过部分直辖市,这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陕西省省会不是西安市吗?

怎么省政府盘踞咸阳几十年?

1954年以后西安市不就是陕西省会吗?

陕西省跟全国不一样吗?

编的离谱吧?

5、南能顺利合并莱芜,因为莱芜是钢铁城市,近年来钢铁产业衰落,莱芜财政紧张,省里的包袱也很大,------------------------

人家是强强联合,

这都扯哪去了啊?

6、西安的主要问题是省市政府两级政府的恶性竞争,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算西安合并的咸阳,省政府还会在宝鸡、榆林或者汉中开辟第二战场,西安还是发展不起来。毕竟西安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咸阳是省政府重点经营的城市,发展不起来缺的并不是钱、权、政策或者土地。------------------------------------------

开啥国际玩笑?

哪个省会能跟省里搞你所谓的恶性竞争?

你就别闹了,

西安市是地级城市,

你会告诉你西安是副省级,

你说的西安市的副省级是指西安市党政一把手的行政级别是副省级,

不代表西安这个城市是副省级,

这个城市就是地级市。

跟咸阳一样。

国家根本不可能同意这样随便变更行政区。

7、而且西安只想吃咸阳市区,想把北五县丢给铜川;问题是北五县让咸阳薅了几十年的羊毛,早就薅秃了,铜川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同样也是财政包袱,两个财政包袱合一块,给省里埋一个大雷,这任谁也不会同意。--------------------------------------------------------------

这就是造谣了,

哪个城市合并也不会就吃菜心,

你怎么不把北京中关村兼并了呢,这给你牛的。

8、一派胡言乱语

陕西省好比是一个家长,

西安就是陕西的长子,

下边那些地级市就是陕西省其它的孩子,

作为父母的陕西省不能那个把其它孩子都弄死,就管长子。

并且西安在陕西省还有带动陕西省其它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重大责任,

这是作为省会,作为西安的义务!

这位尬神满篇就都是胡言乱语,

对国家政策、行政体系完全是外行,

也不知道点赞咋整这么多?

花钱了吗?


user avatar   tian-ji-zai-na-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直观…

灵玉看诸葛青的战斗,他懂,要想打,就必须占吉位,不然没得打,而诸葛青不会让他那么容易占上吉位,所以灵玉也挺头疼的,但灵玉也有北境苍潭,全图aoe,所以也有优势,灵玉和青是一个档次的…


而王也呢?直接告诉灵玉,你随便占,我即是吉凶,我即是天道,四盘随我拨…


王也》灵玉=青》楚岚

给罗天大醮分个档次…

王也独一档…

青和灵玉第二档…

楚岚贾正亮风沙燕第三挡…

唐文龙玲珑云第四挡…

挂马仙的咱不算,宝宝手动挡…


user avatar   cheng-shi-jin-hua-l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挂版

爆改版

正常版




  

相关话题

  为什么在唐朝以后陕西尤其是西安就再也没有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西安一女子不配合防疫称「我不是平民百姓,我美国待七年了」,被行拘 10 日,如何看待这一处罚? 
  大型城市在战争面前有多脆弱? 
  为什么民国时期的上海在知乎上被批评成这样? 
  如何看待西安W女士发贴后秒删事件? 
  如何看待「陕西一男子当街侵犯七旬聋哑老太」?他可能被量刑3年零3个月,应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中国抗疫中哪座城市(以武汉做参考)表现最佳? 
  除了自己的家乡城市外,你最喜欢哪座城市? 
  同样的体制,为什么上海市政府的管理水平尤为高? 
  有哪些建立在湖心岛上的城市? 

前一个讨论
生活中有哪些带给你惊喜的科技智能产品?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文斯卡特和乔老爷子的滞空?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