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手枪子弹弹头不是尖的? 第1页

  

user avatar   pin00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说,子弹终点动能取决于弹头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弹头外形就是质量和速度打架。


弹头长度有限(或者说整个子弹长度有限)的情况下,圆柱形弹头质量最大。

但圆柱形阻力最大,速度下降快。而且入膛不便。

尖头体积小,质量损失大,但超音速状态下,尖头阻力最小,远距离存速明显高,终点动能高。



因此,20世纪开始,步枪弹广泛消减了脑袋。


手枪弹就不同了。亚音速下,钝圆形头部的阻力小于尖锥形。这也是亚音速飞机钝头,超音速尖头的原因。

手枪子弹大部分飞行区间是跨音速、亚音速段。钝圆型弹头很好的解决了质量和阻力的矛盾。


然后就是一些小口径高初速的手枪弹,5.8x21啊,5.7x28啊,速度快,靠速度保持动能的,又尖头了。


user avatar   ma-yue-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12更新:经评论区提醒,删除关于民用FN57穿甲能力的描述,原因是ss190对民用限制。

1110更新:受彩云答案启发,修改了关于弹头初速叙述,修改了关于子弹发展阶段的叙述。

-----------------更新日志结束----------------


谢邀,彩云来终结问题之前简单说一下……


题主的观察没错。这个问题可以从这个角度想:弹头一开始都不是尖的,为何最后只有步枪弹弹头瘦下来了,手枪和霰弹枪(独头弹)普遍没有瘦下来?


一、子弹发展简述

弹头发展有四步:

1、枪最一开始被应用的时候,只有弹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子弹”,弹头就是个圆球儿。

图一:滑膛枪弹丸 Dug French .65 Caliber Musket Ball Ticonderoga NY Find


2、19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子弹开始被应用,弹头部分都是钝头,只不过被拉长了一点。

图二:大名鼎鼎的米涅步枪弹 米涅步枪图片_百度百科


3、1900年左右,随着空气动力学发展,人们对弹头的修正有了理论支撑,开始主动对弹头形状修正。步枪子弹从钝头迅速全面换为尖头,并在二十世纪中期形成了现代步枪弹头常见的尖头船尾。

图三:5.56 M855弹

7.62x51mm NATO图片_百度百科


4、二十世纪中后期,高初速小口径尖头弹头的失稳翻滚效用被发现并普遍接受,加上中近程弹道平直、体积小、后坐力低的优势,逐渐被各国应用在战斗距离较近、战斗目标为轻甲/无甲人员的突击步枪上。


二、手枪子弹的进化

手枪这种实质上就是“(前后)锯短式步枪”的东西,很早就出现了,但弹头与步枪弹弹头明显不同是第三步时候的事儿,也就是当人们根据空气动力学对弹头形状修正时,放弃了手枪。

此时不更改弹头形状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主要是没必要提高它们的弹道性能…

首先是有效射程的问题:

手枪握持方式、枪管长度决定了没人用手枪打上百米的距离。大口径低初速子弹的弹道性能也影响瞄准。

有人可能问,为什么不小口径化?小口径子弹弹道优秀,但在口径取胜的时期,小口径高初速并不被认可,所以宁可大口径低初速。关节就在于手枪的瞄准困难。

题主记住一句话,你能瞄多准你枪能打多准。手枪很难精确瞄准,训练有素的手枪射手,也难以保证在战术环境中可靠击中100米以外的人形大小目标。因而没人关注手枪100米开外的弹道性能,爱飞哪儿飞哪儿。

所以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手枪弹弹头没有必要维持长距离稳定,因而没必要修改成尖头船尾式,这是第一个原因。


尖头还有一好处,它看着就利于穿甲,实际上也利于穿甲。而穿甲对于轻武器子弹主要是穿防弹衣和轻型装甲-----这俩任务手枪通常都遇不到。

手枪在战场上被大规模使用的时候,防弹衣并没有普及。

防弹衣普及之后,手枪已经随着战场态势的变化,不再被大规模使用。

至于穿轻型装甲,上面提到了,大口径是基础,手枪那枪口初速还是算了吧……

所以从子弹任务角度,手枪没有或只承担很业余的反装甲任务,因而没有必要修改成尖头,这是第二个原因。


那么手枪相比步枪大佬们的优势在哪儿?

便携啊!!!好藏啊!!!

不要说从裤裆掏出来,有人能从后面掏出来我都信。

所以从手枪便携性的角度讲,子弹短一点有利于缩短手枪长度,因而不适合修改成尖头,这是第三个原因。


然而,小口径高初速时代,该弹种能够提高子弹弹道和穿甲性能,又不影响子弹长度、威力,还能降低后坐力,手枪有没有跟着更新换代呢?

有的。

譬如说著名的FN57。得益于优异的子弹,这手枪(当然是配SS190,人家是枪配弹而不是弹配枪)枪口初速高达700m/s,对比9mm一般在400左右……其子弹设计是步枪的尖头船尾,能够在有效射程稳定击穿IIIa级防弹衣。

图四:FN57手枪及弹药 FN57手枪图片_百度百科


然而。

手枪在这个时候,退出战场了……

小口径步枪弹发展后,短管卡宾枪和无托步枪蓬勃发展,CQB战术环境,补足了长度短板的步枪,全面优于冲锋枪、战术(锯断)霰弹枪及手枪等传统CQB枪械,实现普通步兵枪支通用化。

于是手枪彻底竞yu赛le化,成为“靶场武器”。

手枪靶场撑死不超过50米,目标是…靶纸。

至于穿甲性能,千万不能穿甲……把人家钢盘子打穿了,小心红脖子的怒火。

执法/特勤人员可能是手枪唯一的实战用户,然而他她们的战术要求基本都是CQB低烈度环境,无甲目标,传统手枪足矣。


答完了,题主我们一起坐等彩云@彩云


user avatar   cai-yun-58-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因为大多数手枪弹初速都很低,在这么低的初速下要提高弹头动能唯一能走的路子就是增大弹头直径和质量,所以只能选择圆钝的弹头,如果是削尖的弹头,弹头质量会更低,动能更小。

当然,也有一些手枪弹剑走偏锋,比如比利时FN57手枪发射的5.7x28mm弹,这个弹最初是用在P90PDW上的,设计要求是为了能打穿凯夫拉防弹衣,所以特别注重侵彻能力,弹头为钢-铅复合弹芯,在P90上打初速很高,有716m/s,用FN57手枪打也有650m/s。不过据用过的人说,5.7x28mm弹在手枪上射击时,火药燃烧不充分,导致枪口火焰、噪声都太大。

还有一个产品是中国的5.8mmDAP92式手枪弹,它是寄希望于较轻的弹头射入人体后翻滚,提高动能释放的。

这里需要纠正的一个错误观点是:

手枪弹弹头圆钝,初速低,不会穿透人体浪费能量,所以近距离停止作用比步枪弹大。

这个观点其实是把弹头圆钝和停止作用之间的因果关系搞反了。

关于这个错误观点的反驳,可以看我以前的一个回答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公众号以浅显的科普短文为主,介绍枪炮弹药知识。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手枪也就是三十米之内的吓人用的。

所以:

距离,很短,不用担心存速的问题;

重量,单头轻,要考虑如何提高停止作用;

防护,场景化应对,无防弹衣手枪上,有防弹衣长枪上;

公共安全,能打一个,不伤第二个;




  

相关话题

  国军豫湘桂会战惨败,如果换算到苏联卫国战争进程那边,大概是什么仗打败了? 
  为什么美国没有制造一架米-26大小和容量的直升机呢? 
  战斗机的锁定目标的原理是什么? 
  如何评价中国的军工水平? 
  日本陆军二战前后的战斗力是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非管制的冷兵器威力最大的是什么? 
  如何评价项英? 
  万历朝鲜战争中,日本是否准备侵略中国? 
  在一块平地上被不明方向的火力射击后该原地扑倒还是随机逃跑呢? 
  给你一只冷兵器军队,你选择如何攻破守卫重重的西安城城墙? 

前一个讨论
如果三战爆发,谢里登坦克能用橡树棍对T72实行风筝流打法吗?
下一个讨论
子弹的长度与口径哪一个对杀伤力影响更大?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