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模拟法庭我演被告,是不是坐在那里不用说话就行? 第1页

  

user avatar   gao-si-t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过我多年研究观摩,已经总结出模拟法庭被告人的诸多技巧,现在给你分享一下。

被告人的庭审过程两个词可以概括,气场,加戏,把握好以上两点,你就是主角。

注意,关键就是一定要善于利用刑事诉讼法赋予你的权利。

首先很多人都不重视宣布开庭之后,被告人被法警提到庭上前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会给旁听群众留下第一印象一定要把握好。首先当审判长说出法警提被告人到庭时,肯定是意气风发,准备小试牛刀,这时候你一定要从气势上压倒合议庭,所以在你进门前一定要大喊,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种类似的话,一定要让大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知道你还没有被半年的羁押击垮,具体参考王熙凤初次亮相。

进门之后,进笼子之前,这是你为数不多的走动机会,一定要妥善把握,一定不能让法警押着你,你要走在他们前面,昂首挺胸,四方慢步,目不斜视,把他们显得跟跟班一样。

站好之后,转过身来,慢慢环视旁听群众,不能让旁听的把你当loser。

以上工作完成之后,一定要迅速调整状态,不能让审判长在你前面说话,自己主动说,我知道我的诉讼权利,我不申请回避,我提出的证人出庭申请已经被法庭驳回了,那我也没有什么申请了。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法庭准备工作中的点睛之笔。

身份信息核实的时候,一定要慢慢说,不时提醒书记员,让她注意错别字,显得你铁汉柔情的那一面。

法庭调查开始后,控方宣读起诉书时肯定要给自己加戏,显得你十恶不赦,这时候一定要沉着应对,不卑不亢,首先绝不认罪,对罪名实事都要提出异议,然后把你自己编的故事说一遍。这时候你已经对控方占有优势了。

当举证质证开始后,首先一定要翻供,就说自己挨揍了,然后就是怼证人,怼鉴定人,怼控方,这时可以配合一些肢体动作,给法警同志一个展示的机会。

法庭辩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被辩护人抢走风头,辩论开始之后,你先给你的辩护人下个定义,就说他是法庭指派的,你没给他授权,你要为自己辩护,这基本上就把辩护人的路堵死了,因为合议庭肯定不知道这种问题怎么处理,只能听你的。辩论的时候,只要张口一定要援引边沁,黑格尔,康德的观点,张明楷,刘凤科的看法,再引用几个高法指导案例,本院以往判例 ,而且一定要多说术语,什么对象不能,什么三阶层,四要件,什么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总之会什么说什么,一定显得自己见多识广,博学强记。

最后,最终陈述,这是刑事诉讼法赋予你绝好的表演机会,你一定不能辜负立法者,权力机关。首先,你要重复不认罪 不服判,让大家都以为你是当代,吉l图。然后你就开始讲述你的故事,什么双一流,什么学生会,什么jd,llm的,都要涉及,给人一种富二代海龟高智商的感觉。最后最后,你在陈述完之后,一定要用柔和的语气对法庭提出期许,希望能在庭上对你的女友说几句话,显得你专一钟情,经过你一系列操作这时合议庭肯定已经相当愤怒了,肯定会敲锤,大声拒绝你,但是你不要理会这时候你一定要高呼,表达你的爱意,让她不要等你了。

最后就是宣判,这是诉讼法给法官的表演机会,特别是全体起立判决你的时候,不得不说诉讼法高瞻远瞩,这么高的台子,法袍,还有法庭礼仪,这时候你再怎么操作气势也压不倒合议庭了,但这时不要向之前那么硬扛,要服软,显得你被量刑之重给吓到了,这时旁听的看你,不是司法的权威,而是权力的专横,你的目的也达到了。

经过这一系列操作,你就是主角,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发生,你应该属于认罪态度恶劣,从重判罚的那一类,但是,经过你一系列的操作,旁听的同学已经对你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坚定并且果断,礼貌而又细腻,博学并且多金,专一而又大气,不畏强权却又儿女情长,既有着法律人的理性,又有着社会人的感性,因为树大招风你含冤入狱却不卑不亢,因为放不下儿女情长你又卑躬屈膝当庭请求,多么感人的一个爱情故事啊,不用谢我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一男子连夜回家看病危儿子,苏州一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女子地铁里当众让孩子下跪,乘客劝阻反被怼「我的孩子我想让他干嘛就得干嘛」,如何看待这种教育方式? 
  《失孤》原型的养父母应该被判刑吗? 
  律师遇到胡搅蛮缠的当事人应该怎么办? 
  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中冯森说「舍得一身剐,才敢干政法」,体现了怎样的情怀?在你眼中,检察官有哪些特质? 
  为什么几乎所有非发达国家的百姓都认为小偷被抓打死活该? 
  恒大楼盘承建商主张的优先受偿权意味着业主血本无归吗? 
  有没有可能实现完全的罪刑法定? 
  如何评价最高法关于大学生借校园贷不还,不纳入失信名单的新闻? 
  您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或经历过哪些不懂法真可怕的案例?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科技日报》「『中国天眼』10 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这个新闻?
下一个讨论
送孩子上幼儿园,妈妈天天上班迟到。如果是你的同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