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消防部队改革后与以前有什么区别? 第1页

  

user avatar   da-da-da-da-da-da-97-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改革属于为了改革而改革。

边消,就是边防,消防,为什么是现役,自然有他们是现役的原因。

比如都是艰苦的,现役可以保证所有人艰苦一段时间后转业回家,而不是艰苦一辈子。也不用两地分居一辈子,相当人性化。改革后,对不起,回不了家了,和家人说拜拜。

比如边防消防最基层的部分,也就是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在条件不好的地方,地方政府经济保障不行,实行部队现役,他们经费是垂直特供的军费,可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改革后,消防可能还有经费,边防就没有了,得向边境政府要钱。边境的政府,一般穷的叮当响,自己的职工工资都不一定能发出来,现在又多了这么多边防人员工资。

比如可以提高荣誉感等等。改了,没了。

就像边防部队,那是改革了无数次,最后才行成现役制这个比较成熟的经费有保障的戍边部队。

你现在不调研就改了,那真是为了改而改。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行业相关人员说两句吧,供大家参考:

1、从应急部(以前的安监总局)成立那一天开始,消防归它就是必然了。

2、消防以前有审批权和一定执法权。一个项目企业要走多个部门审批,且会相互影响,后面政府朝简政放权路线走,这也是大势所趋,以前的各自审批,现在是联合审批(一次审批)。消防改制前,已经逐渐剥离了相关权利。

3、各地原安监局/所(基层安监单位)人员多为专业军人安置过去的,个中感受相关行业自有体会,这个也不多说。

4、安全生产事故的频发以及事故后果造成的政治影响,促使国内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很大程度影响了消防改制(安监总局改为应急部就是信号)。其中天津“8.12”加速了这个进程。

5、消防改制后,人员的工资相对提高了(我了解的区域),但取消了相应待遇,有利有弊。同时因剥离了审批权和执法权相应隐形收入减少了,因此总体待遇一定程度减少了。

6、应急(包括消防)走职业化、专业化路线是趋势,但这条道路一定是坎坷而曲折的。

7、消防去除了军队荣誉这个BUFF,近期来看是弊大于利,远期无法预测。毕竟与生命和荣誉相比,金钱不足道。

最后,消防员兄弟也不用担心,个人认为应该会建立相应荣誉体系,同时也会提升待遇的,毕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必须是光明的。


user avatar   spikena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消防部队的改革只是武警部队改革的一小部分,按照“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的原则,与消防部队一同退出现役的还有公安边防、警卫部队;武警水电(改制为企业)、森林(和消防部队一同并入应急管理部)、黄金(改为事业编制)部队;交通部队司令部被裁撤,降为若干支队并入两个机动总队,保留为现役;和边防有血缘关系的海警部队正式转隶武警部队。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给这些部队的定位是:

武警内卫部队(包括机动部队)、被降格的交通部队、海警部队是“军”。

公安边防、警卫部队是“警”。

武警水电、黄金部队是“民”。

消防和森林部队现在还不好定位,毕竟消防部队原来依据《消防法》是有执法权的部队,未来怎么捋顺这个执法权现在看还不明朗,涉及到应急部和公安部职权划分的问题。

对于这些退出现役的警种部队官兵来说,包括消防官兵,最大的改变:

第一是身份发生了彻底改变。原来是现役编制,改革后是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企业,失去了军人身份。与此同时,军人的荣誉体系、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可以说也都没有了。举几个例子,以前这些警种部队的官兵因公牺牲,是要被追授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的,立功走的是军队的荣誉体系,荣誉称号和一二三等功、嘉奖等;按照军队的休假管理制度,军官家在驻地一年是20天休假,不在驻地是30天探亲假,配偶异地是40天探配偶家,改为行政编制休假怎么执行就不知道了,但至少不可能多于部队。以前官兵家属是军人配偶,也就是军嫂、军姐夫,可以享受随军家属相关待遇,可以随调(体制内调转工作)、随迁(迁户口到军人部队驻地);另外,军人可以享受依法优先待遇,大部分景点免票或半价。以上种种这些待遇,在改革后可能全部消失或有重大改变,对士气的影响还不好说。

第二是由服役改为工作。以前按照《兵役法》、《现役军官法》包括刑法的部分章节以及部队的条令条例,官兵在部队的“工作方式”是“服役”,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工作,这是个义务性、强制性很强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官兵的日常工作是受军事法规调整,而不是民事法规。举个例子来说,部队官兵加班是没有任何补助的,在部队服役是为了国家尽义务,即使是5加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也是不受劳动法保护的。官兵临阵脱逃、逃离部队都是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要上军事法庭判刑,而改革后成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对官兵日常的约束肯定不能再和部队一个标准和强度了。此外,现役体制对官兵服役的时间、年限是有严格规定的,达不到下限走不了,达到了上限不想走都不行。改革后,成为普通的地方单位,工作年限会更自由一些,想走辞职就可以了,不想走努力工作通过考核就可以一直留下来,这也是一直说的“职业化”,减少人员流动,延长工作年限,有利于积累专业经验提升专业技能。

第三是人员补充和退出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前,这些部队的人员补充,士兵是通过统一征兵,军官是通过考军校、提干、特招等多种形式。在改革后,这些单位补充人员就需要依照《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的管理办法进行招录,改为企业的直接就是面向社会招聘。部队的官兵正常退出叫做“退役”,国家为了补偿部队官兵服役期间无偿的付出和所尽的义务,采取的是行政待遇加物质待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官兵退役安置,具体来说就是给满足一定条件的军官和士兵安置工作,同时发放一定数额的转业费、复原费,其他还有复员、自主择业、退休(包括病退)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对退役士兵的安置是非常重视的,比如在校大学生参军可以保留学籍,退役后减免学费,其他退役士兵可以有民政部门(以后是退役军人事务部)统一组织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同时考公务员各地还有不同的政策优惠。在改革后,这些行政待遇基本可以说都没有了,这次随着部队整体改制,官兵是属于集体转业,该有的物质待遇(转业费、复原费)还是有的,但是后续再从改革后的单位离职,上述的行政待遇就没有了。

第四对战斗力会产生一定影响,需要一段时间重新构建和稳定。消防是高危行业,光靠物质激励,没有配套的职业地位、职业荣誉、职业信念,是远远不够的,一句话得让消防员感到自己舍生忘死,“值”。不要小看这身衣服的作用,也不要小看理想信念的作用,现在中国的征兵制度,义务兵到哪只部队去服役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有很多人真的是抱的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参军服役,结果被分到消防部队,因为军人身份的认同感也就认了,遇到生死考验,因为部队严格的纪律和军人的信念,也真的做到了无谓生死。现在消防部队集体改制,整个部队官兵原有的信仰信念彻底崩塌了,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构建起来,这种非军非警的模式下,原有的其他职业体系是借鉴不了的,只能从头开始,最后是个什么效果现在还不好说。改革对官兵思想的冲击,现在就已经初漏端倪,十一前应急管理部下令全国消防部队进入2级战bei,取消休息,应该说对消防部队不是新鲜事,每年越是重大节日消防部队越是紧张、管理越严,但是这次集中爆发了,应急管理部微博瞬间被攻陷了,官兵质疑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已经不是现役军人了,为什么还不能正常享受假期”,可以看的出来,未来一段时间,改革对战斗力、对消防员思想的冲击是相当大的,急需构建起新的价值体系。




未完待续




  

相关话题

  许三多这辈子是不是也就一个士官到头? 
  如何评价中国陆军? 
  现在高三,家里人逼着我当兵怎么办,? 
  如何看待「昆明恶霸孙小果」获死缓 20 年后又涉黑? 
  战国七雄军队人数到底有多少?动不动几十万人的大会战可信度有多高? 
  如何一句话形容我军各军种最有血性的特征?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颁布,具有怎样的经济意义?海南可以成为下一个香港吗? 
  川军是个怎样的队伍? 
  如何评价中国军人的现状? 
  机械化时代跑五公里有什么作用? 

前一个讨论
明朝大臣为何一定要迎回朱祁镇,并尊为当太上皇?
下一个讨论
55授衔程子华未获军衔有何隐情?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