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95式不考虑从握把下方之类的下抛弹壳方式? 第1页

  

user avatar   shi-zi-qi-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抛壳口的设计算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高赞回答已经从三姿射击方面(个人觉得最主要的方面)进行解答了。

下抛壳口这一设计,起初就是为了解决一个


无托弹壳老打脸的问题

(AR-57就是拿来玩的)

右撇子说“啊?有吗?”的时候,隔壁左撇已经被打哭了,甚至英国的左撇都被L85的拉机柄把嘴角都勾飞了。


有几个算是走对道路的厂设计了左右开窗的抛壳口(对称抛壳窗),左右都可以抛壳。

比如AUG,Famas(这里我主要列举无托式,有托的对称抛壳窗可多了,意大利的ARX200就是,现在有些AR也可以做到)


也有前抛壳口

FN2000,RFB

但是!但是!FN2000的前抛壳是尿腿上的

(说好的“抛”壳,你给我从抛壳口里 滑~ 出来是几个意思)


于是俄罗斯有人弄了一个……ADS(不是耶格的主动防御系统!)

ADS水陆两栖突击步枪


它抛壳是这样的↓

(直接朝前飞了出去)

我也不知道它怎么做到突然飞出去的,最后就来讲讲


下抛壳口

这个设计用的并不是好,本身就有点科技树点歪的。

像P90和RDB

好吧,到这里,Kel-Tec公司双杀了,这里的RDB是Kel-Tec的,之前前抛壳的RFB也是Kel-Tec的,这个公司有点意思,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RDB↓

抛壳口就位于弹匣后方。


有点了解的人(当然不了解也应该知道)枪抛出来的弹壳温度都是很高的。

不但不有利于三姿射击了。

↑这老哥实际上很难受的

还会干扰瞄准

以及……胸大的还会被弹壳烫到胸。


所以!综上,还是对称抛壳口实用(ADS那个就算了……我都不懂原理)但如果弹壳先天打脸的……


这里我们就可以回到题目了!

题目里说“为什么95式不考虑从握把下方之类的下抛弹壳方式?”


实际上,关于抛壳,95-1已经改得可以了,向前倾斜45度抛壳的。


至于为什么不从握把下方。

如要让弹壳经过握把,枪本身就要做出巨大牺牲。


你的扳机组怎么设计?

快慢机要放哪去?

握把要多大才能保证抛壳的时候弹壳不卡在里面?


这里面无论哪个问题,如要解决,无疑都是要把枪重新规划一通,而且还不一定可行的。

若要改成下抛壳,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把枪重新改一通。

为了保证简单可靠,95-1的设计无疑是最佳的。

在现有抛壳口上改良。



这里实际上还可以引出个问题,当一款武器成为军队的制式武器时。

如果有什么毛病,最好的方法只有改良

(看看人家 英国用的L85,和印度的INSAS)

↑暴论


——————分割线——————


就先写这么多吧,自己还是个小白。之前就关注了那位高赞答主,我算是他的粉丝吧hhh

如有问题或者要补充可以写在评论区里,另外,欢迎指出!欢迎批斗!


另外这是自己收集的谜之资料,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相关话题

  现实中的武器怎么附魔? 
  二战结束后各国的武器都去哪了? 
  是不是大威力的狙击步枪都是拴动式的? 
  苏联M43中间威力步枪弹为什么继续沿用7.62口径? 
  一战时期合成氨工业才起步,各交战国是如何大量获得无烟火药的? 
  俄国防部长称战略导弹部队等进入战备状态,这对当前战局有什么影响? 
  假设在三国有一万魏军向你进攻,你有一把无限量子弹的加特林重机枪,能不能保住一条命? 
  美国为什么不禁枪? 
  如何评价二战时期的英制武器? 
  有什么手枪全球知名? 

前一个讨论
中国为什么不支持越南建立印度支那联邦 ?
下一个讨论
高级黑低级红是什么?错在哪里?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