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在哪一刻发现自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第1页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感于最近自己的一篇论文:无论过程如何艰辛,当研究成果被同行肯定时,你会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分割线之我是如何被审稿人怼的-----------

氚这玩意特别贵,上亿美元一公斤。所以在核聚变堆当中,燃料氚得循环利用。

但氚这货又不肯老老实实的循环,经常躲在壁材料中,甚至聚集产生“氚气球”。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认为两个氚之间不相互吸gao引ji,玩不到一块去

既然玩不到一块,那这些“氚气球”是怎么吹出来的?这便是困扰学术界多年的一个问题了。

我琢磨着,两个氚不搞基,啊不对,两个氚不相互吸引,是不是因为氚太少,氚-氚之间的吸引力克服不了环境带来的阻力呢?

如果是氚太少太害羞,那么,多加几个氚会怎么样?

你还别说,一番模拟之后,我发现这氚的个数一多,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还真变强了

哦,原来氚喜欢group play.

既然能够自发聚集,那么吹出“氚气球”自然就简单了,困扰多年的问题自然就得到回答了。

不过学术界对氚-氚之间相互排斥的概念根深蒂固,相比之下,上面这个理论就有点“离经叛道”。

由于和学术共识相左,这篇论文的发表过程异常艰难,很多审稿人都觉得这理论不现实。其中有个审稿人甚至很不客气的评价说:The mechanism proposed in this manuscript is unreasonable and illogical。

被审稿人怼了几轮之后,我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搞错了,想的是不是太简单了。

折腾了快一年总算是发在一个小一区杂志上,之后身心俱疲,也就没怎么继续研究这个理论了。

直到今年9月份的时候,我看到一篇新出的论文,有人用另一种模拟方法验证并肯定了我提出的理论。(然而这家伙没引用我的文章o(一︿一+)o)

然后,12月份,我又刷到一篇北航的同僚写的文章,发现他们的实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我的理论。

自己的成果被同行肯定,这大概是科研中最令人开心的事情之一吧。

......

相关科普:上亿美元一千克的氚,可不能用来“吹气球”

相关论文:

doi.org/10.1088/1741-43

doi.org/10.1088/1741-43

doi.org/10.1088/1741-43




  

相关话题

  看很多博士话题,博士老被说凤凰男。博士只是一份工作一种生活方式,干嘛被吐槽成这样。? 
  读博和小老板关系崩了怎么办? 
  研究生科研中一个好的idea是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培养自己? 
  如何看待《自然》杂志 Mark R. Looney 教授团队在小鼠实验中首次证实肺是个造血器官? 
  本211,硕985,去部属双非读博,然后走选调? 
  目前(2017年初)国内的研究生博士生的收入状况是怎样的? 
  研究生告诉导师:毕不了业就寻短见,能对导师产生多大的压力? 
  SCI 文章被拒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没有哪一篇经典学术论文让你觉得学到了很多,值得反复阅读? 
  科研过程中同辈过于优秀,应该怎么舒缓压力、给自己及时强化? 

前一个讨论
中国投入 4300 亿用于植树的战略起到了哪些成效?目前带来了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怎么补充维生素,需要注意什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