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学校是如何扼杀我们的创造力的? 第1页

  

user avatar   LinkinBry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教育,创造力就没有什么卵用。

(图为

gang wang

知友在另一个题目里的搜集)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是教师队伍里的傻逼太多了。
这种傻逼呢,指


自身眼界狭窄、知识面不足、思维固化、照本宣科,且没有师德的人。


热烈欢迎符合条件的人对号入座。就骂你了怎么滴吧,来咬我啊。

我妈全家都教书的,我自己也师范毕业的,教过半年公立重点中学,工作中也见过不少这种傻逼,所以就骂了怎么滴吧!

教师界的辣鸡! 来啊,勇敢地在评论区自曝身份啊~!有本事开大号来啊,披马甲算什么好汉!自己也知道丢人是吧!


审个题哈:题目说学校是如何扼杀我们的创造力的。扼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学生本来有,愣是被耽误了或者整没了。


这题并不是讲怎么培养创造力的。请不要随意转移话题偷换概念。


除了做人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高考不考创造力啊!
真的和创造力沾边的也就作文了吧,还不敢写得太跳,生怕阅卷的是个老古董,大笔一挥,让你再考一年。


小学讲正方形长方形的时候,老师提问说生活中哪些是方的呀?
大家说了一些书啊,纸啊,黑板啊,桌子啊之类的教室里就有的东西。
我举手说:豆腐是方的。
老师说:放屁!你就知道吃!
然后全班就莫名其妙地哄堂大笑了……我至今不知道豆腐是方的到底哪儿不对……她家买豆腐都是切圆的吗……豆腐脑用扁的勺子挖,倒是圆的,可我没说是豆腐脑啊。


后来三年级转了个学,这个数学老师带我搞奥数,很喜欢我。

这也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她鼓励我用各种天马行空的方式去解题,并预言我以后能考上清华的数学系。
我也着实争气,省里面奥赛,在女孩子里面算拔尖的。


结果上初中的时候,又一个傻逼数学老师,还是国家重点中学的老师,刚毕业。
他出题,准备自己帅一把用两种方法解题。
结果第一种方法用八步,第二种方法六步,做完了还强制全班同学鼓掌。
正在嘚瑟中,我举手说老师我会个五步的。
他不信,说那你上来做做?
结果我用高中立体几何的思路五步做出来了。
此人恼羞成怒,他可能当时没办法理解为毛初一的小孩会用高二的辅助线解题。这个题一般的思路是代数来解,几何太奔逸了太出乎意料了。
遂嘲讽我说:就你比别人能,是吧?谁让你用立体几何做的?会点歪门邪道特了不起是呗?到门口站着去!


我现在都心疼当时的自己,如果能穿越回去,我都能把他从二楼扔下去。
同时很感慨当年一起玩奥数的被数学系的爸爸教会微积分的同学,上初中千万别分到这样的老师。
我俩这种已经被奥数老师惯野了的孩子,一旦遇到觉得豆腐不能方的老师,下场会很惨烈。


后来他作为班主任,经常给我小鞋穿。我的作业只要不是按照他上课讲的思路答题,他就给我打×,和发作业时特地冷嘲热讽一下,即使答案是对的。
而且特地让班长、课代表联合所有同学挤兑我,说我做题不规矩,到说我做人不规矩。
再后来我就厌学了。偏科到飞起,拒绝答数学的卷子,拒绝上数学课,拒绝写数学作业。


高中的数学老师吧……人不错,但是着实上课让人着急……经常在黑板上写竖式来算两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我上课看漫画写小说时,偶尔抬头看一下……觉得他讲课真是太辛苦了……经常讲着讲着就忘了下面怎么讲了……教数学真是太难为他了……
此人倒是真的对我不错,因为从来不好好答数学卷子的我,给他解了一题他自己忘了怎么解的立体几何,解救了他挂黑板的尴尬。


反正我是个考体育的,有没有数学成绩都无所谓了。总分怎么都够使。


我非常怀念那个做着奥数题、神采飞扬天马行空用各种歪门邪道解题的小胖丫头。


============


我自己就是读师范的,我们的教材没有同意任何的老师用辱骂挖苦讽刺的方式去授课和教育学生。


不要说现在的教育现状就得这么上课这种废话。 这锅,大环境不背。

在这种环境下依然有很多懂的尊重学生的好老师在,评论区有很多学生现在还在感激着这样的老师。


一切的不合规矩、和考教师资格证答卷上相悖的行为,都是因为老师个体素质不够、智力不够导致的。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到底多少老师能以身作则? 自己的器量小、知识量匮乏,还死要面子,这才是傻逼老师扼杀学生创造力的根本原因。


评论区多少小伙伴现身说法遇到了多少垃圾老师,也有很多小伙伴现身说法遇到了多少靠谱好老师。某些圣母从业者请睁大眼睛不要无视之。


我认为,老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最基本的点。


如果能力不够,起码心地善良。而不是对自己意料和知识之外的范畴去讽刺挖苦辱骂。


正常的学校老师好好教书就可以了,可以参考我这一条答案。

想骂人的教育界从业者看完再骂,莫要着急对号入座误伤友军。

有的人,人心不坏,但是智商着实着急。
如何理解「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 杜嘟嘟的回答



对于创造力,如果教师水平不够,可以不培养,但是不要讽刺和扼杀。


话说我这种早就从教育界撤退的人,还写过几篇教育类的干货呢。
马甲嘴炮现役教师党,你们除了喷人和维护自己龌龊的教学方式,还为知乎和世界输出过什么?
是善意还是靠谱的答案?
真善美与假恶丑都分不清,难怪知道披马甲来掐。
到目前为止,342个赞同。你们真的有种呢,就注册343个小号,把这答案踩下去,你们就赢了。加油哦。

我现在过得还不错,但是觉得其实是浪费了一些才能的……没有把最有优势的地方最大限度发展起来,有些可惜。

其他的才能,可能并没有被耽误的才能的潜力大。


=====
一天后,我发现被骂的群体,想要扳回来,得注册1447个小号了……感谢大家的赞同,双手合十!
心疼留言的朋友们被傻逼残害过的历史……


有些人说我写这个毫无用处,没数据,没支持,没说服力。
可这真不是一篇论文,而只是一篇吐槽而已。给被祸害的大伙留了个地方宣泄一下当年的苦而已。
一个没有办法具体统计数据的题,就真的因为没有数据这一点可以掩盖掉这些人渣犯下的罪孽吗?


评论区的大家,总不是我自己注册的三无小号来编故事的吧。对这些血淋淋的伤害视而不见的人,到底是在逃避什么呢?


说我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嘿,我还真有资格往那儿站。

我在这发誓:如果这辈子我语言上或者肢体上伤害过我任何一个学生,我下辈子现实里遇到的永远都是喷子。这个够毒了吧。


不在被骂范围的老师们,你们到底都在担心个啥?我火力集中的地方非常明显,你不用急着对号入座好吗?你好好教书,尊重学生,我骂不着你啊,咱俩有什么仇呢?

还有说我秀优越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你觉得我这是优越?我有优越可秀?为什么要用秀这个字?


还有说我骂人不配为人师表的。嗯,这个我认。

我这人以直报怨,从来不虚伪。

别人伤害了我,我自己过得去这坎儿的,大度点,骂骂就算了。

过不去这坎儿的,我就弄他了。

就算不骂,我心里记着总行吧? 这种仇还不让记了是咋的?
你包子你慈悲你大度,愿意人家打了你左脸后,你再伸右脸过去,那是你的事,别来道德绑架我。我只对对我好的人好。


跪求把我们当做“有小聪明做事不踏实干不了大事”的人就行了,谢谢!
希望这种人万一当了老师,遇到有能力投机取巧的学生时,能高抬贵手,放学生一马。

我替这种学生感谢你八辈祖宗。跪。


离开教师这个岗位仅仅是因为:这么下去,万一我娃也是个脑子和脱缰的野马一样能把脑洞开很远的货,遇到了那样的老师,也被耽误了,我会很难过。
所以得多挣钱,得去给他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远离垃圾老师。


我爸妈真的尽力了,小城市我读的都是市里最好的学校,还躲不开。所以这种恋家不要也罢。
但是同时,我不会和我妈教我的那样让我娃对任何人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的人做的事不值得尊敬也不值得团结。尊敬和团结,在于对方做的事,而不是所在的地位、职业。


热量欢迎实名反驳另开答案,我尊重你不喜欢我的言论。求有理有据写成文,带相关靠谱数据,带更深入的分析。记得别和我一样爆粗口哦。

发好了艾特我,我第一个去礼貌性质地点赞。




user avatar   summer-clo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觉知乎最近有两股很差的风气。

一是打击题主。

或许有些问题很幼稚,但只要没有恶意,题主就值得被温和地对待。

别人问问题,你不喜欢可以不回答,老是把题主批斗一番的人是什么心态。

不知道该怎样为一个天真的问题献上有趣或有用的答案的话,请不要污染别人的时间线。

二是反“反思”。

当“反思”变得老土,反“反思”又开始流行。

公众永远为主流点赞。知乎现在的主流是反“反思”罢。

-------------------------------------------------------------

回到正题。

首先,这个问题和高考制度无关。美国、欧洲、日本都一样,糟。

简单来说,学校干涉了教育,让学生变得更标准化。而且愈演愈烈。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

I have never let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

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为大多数人带来的好处其实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只说明,统计意义上来讲,Benefit>Harm。

但这并不代表Harm是不存在的。

学校(高等)教育的成本非常高昂,无论是时间上的还是金钱上的。而偏偏大多数人甚至已经把这样昂贵的成本视为理所当然。社会对于未接受学校教育的人则有普遍的歧视。

schooling挤占了education的空间。

而且,大多数人也把在学校上学等同于了教育。

而且,这大多数人以为在学校只要上好课就行了。

而且,这大多数人还觉得只上专业规定的课就行。

这大部分人有着相似的学习态度,相似的知识结构,相似的阅历。

大多数人在学校的时候甚至不敢往真正的社会踏出一步,有的甚至连未来都不敢想。

只知道完成好学校提供的教育似乎就能找工作了。让schooling成为了education的全部。

参差不齐不只是幸福的本原,也是创新的源泉。

尽管学校没有标准化所有人,但是所有程度的标准化都抑制了创新。

更糟糕的是,

学校还是一些人的温室,是保护伞,是囚笼。

这里囚禁着年轻人的勇气,年轻人的冒险,还有美梦。

还尽可能地维护这优等生们建立在考试上那脆弱的骄傲。

那考入高考前0.1%的优等生们还要靠那学校的光环过活,这可能是很多名校生一生中最值得称赞的成就了。

学校是踏板,是踏脚石,你可以选择踩着它前进,也可以选择绕过它前进。

它给了一条平坦的路,但千万别把学校的指引当作唯一的路。

实际上在你确定地知道自己在学校获得了哪些宝贵的东西前,待在学校的每一秒都在付出高昂的代价。

20 under 20是Peter Thiel的一个项目,每年资助20名20岁以下的青年才俊10万美元做自己想完成的事。

哈佛前校长认为,这是10年来导向性最错误的慈善项目,它旨在贿赂学生抛弃学校教育。

而MIT校方则热烈祝贺了自己的两位学生入选此项目。



美国高等教育的学费在过去30年飙升。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要负担助学贷款。

现有的学校教育值得质疑的地方太多了。

而就是会不断地出现质疑,教育才能进步。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化是理所应当的。

(可惜知乎上抵制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已成风气。

学校教育好不好?好!兹瓷不瓷兹?瓷兹。

但是这不代表学校教育完美到不容质疑啊,对吧。)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可以看到我们下一代的青年才俊们是在完成了自己想要的教育后离开学校,而不是完成了学位要求的教育后离开学校。

【另一个关于教育的愿望是, 让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尽可能以接近0的边际成本推广。

希望这个时代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些领袖的选择对下一代人来说不再是异类。

让世界各大名校的教育资源以科技手段辐射更多人。




  

相关话题

  上大学了,离家不远,爸妈老想着像高三一样给我送水果送汤,有点厌烦怎么办? 
  大一新生穿lo裙去报到会不会引人反感? 
  坚持去做一件事,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 
  如何看待大学的宿舍制度? 
  两个儿子一个 7 周岁,一个 5 周岁,在一块儿就打,分开还想,有什么好办法教育引导? 
  如何阻止2020年高校封闭式管理? 
  女儿爱上了动画中的男角色,我该如何引导? 
  如何看待学校封闭管理禁点外卖,强制师生充饭卡且月底清零?师生认为学校饭菜不卫生、分量少,该怎么办? 
  如何评价湖南湘潭大学? 
  对于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应该先教育父母,还是应该先教育孩子? 

前一个讨论
电动牙刷没电了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如何委婉地拒绝下班蹭车的同事?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