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女童过斑马线被碾压致死一事? 第1页

  

user avatar   yu-bo-90-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扣分罚款维持秩序,最快速,也最无效。

国内车主其实是很弱势的群体,接下来会从车主的角度来说一些,欢迎理性讨论,不喜勿喷。

先说驾校吧。驾驶人都要从驾校毕业的,我们就拿新规定礼让行人来说,没人教过什么情况下怎么让,如何让。况且科一到科四这一个流程考下来,基本上除了能让你开动和一些基本的知识明白了以后,深层次的东西根本没有教过。所谓的教只是让你把题背一背然后过了就行了。就像雾灯,有些人考完驾照找不到雾灯,手动挡的车不知道档位和扭矩的关系,甚至什么是扭矩都不知道,能开车和会开车是不一样的。

然后这样的二把刀上路了。

上路以后那可就是神仙打架了。国内开车的路况是我开过这几个国家里面最复杂最难的。有多难呢?你可以看到:

1、乱变道的司机。其实我个人是不反对变道不打灯的,但是有个前提是你要开的比我快啊,你变完道一溜烟跑了,我无所谓,连刹车都不用踩,但很多不是,变完道刹车,安全距离不够就变道,我不刹车直接刮上。但是如果你是新手,你打灯了,等三秒了,后面的车大概率会一脚油门让你变不了道,别人怎样我不知道,你减速转弯,不打灯不好意思不让,你打灯离我如果近,我会加油给你让过去,离得远我就减速,这很正常。毕竟我是想让道路变高效,所以我会根据情况来选择办法。

2、汽车乱插队。等红绿灯,实线不能变道,但仅限于能拍到的,拍不到的你就可以看到新的神仙打架,比如一个队伍排的长长的,总有一两个趁你起步的时候,嗖嗖嗖,插进去了。甚至有时候我在排着和前面有点点距离都会有人把车头往前挤,我肯定不惯着。没选好道路路况不熟那是你自己的责任,不是我的,况且你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想往里插,我是不愿意的。久而久之这个新手就看会了插队。因为摄像头拍不到的地方肯定是没事情啊。

3、摩托车/三轮/助力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随意行驶。这就比较烦,有些摩托车没牌照,想怎么骑怎么骑。你根本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开,只有减速或者离他远远的。路窄减速,车多就形成了堵车。新手呢只能减速。慢慢观望。

4、行人。行人是最头痛的。你甚至不能让他们碰到一点点。因为你俩只要零距离接触,你就有责任,对此我真的觉得这个方面对于车主来说有点太不公平。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就是人行横道在一个路段,可以高达三个,三个是什么概念,每个都有人的话,一段一分钟能走完的路,要至少两分钟。就算你修了天桥地下通道又怎样?翻越护栏了解一下?不是每个地方护栏修的都那么高。你在一条马路上开着开着发现有个行人翻越护栏不走斑马线,你敢撞吗?不敢,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可以为所欲为。有红绿灯的斑马线闯红灯了,你敢撞吗?也不敢。碰瓷的为啥这么多,因为行人弱势,之前没有行车记录仪的时候,就是一个字,赔。

行人闯红灯,不扣分,不罚钱,车主罚分罚钱。闯红灯自然不对,但是这政策能确保道路通畅吗?不能。车主买了车,加着不便宜的油,油品还差,有些地方甚至用乙醇汽油,也不降价,不禁烧还坏机子。每周有些地方限号一天,天气不好还要单双号。

5、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我见过最奇葩的了。限速120可以,但是你能保证全程120吗?在有些地方我见过前面120限速,紧跟一个80的。这就是谋杀。

再来说说斑马线让行,这规定没错,真的。错的是这个大环境。自从让行出来以后,前车看到行人减速,后车追尾撞到行人,这样的事故不少了吧。行人不确定车会让自己,我让过很多次,每次都要确定我停稳定了不动了,还犹豫要不要走。后面车一看我让,加上这个斑马线没有拍照,便不停的按喇叭,我开车几年遇到太多奇葩了,尤其是按喇叭我很容易路怒下车骂一顿。同时很多司机没有这个意识,根本不知道如何让行,让这个字在国人司机心里被这么多因素弄没了。在意大利的两条单行道上只有一个车道。交替通行这个概念我第一次看到,直行一个车走,转弯一个车走,没有一个抢道的。你敢让吗?你让面临着后面车按喇叭,加上无限的车往里面插,所以能挤叫「本事」,被插队叫「废物」。

女童死亡不单单是车主一个人的责任,相反车主是可悲的,撞死了人之前还不知道怎么开车,这个女童是驾校,道路设计,其他车主,执法立法部门,以及整个中国交通体系共同害死的。


user avatar   Designer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这个社区一个特性就是有逻辑、讲道理。这是它可爱的地方,也是它幼稚、可怕的地方。

可爱的地方在于,每当有一些现象出现,这里会看到很多科学的分析去讲背后的逻辑。比如火箭发射是个什么原理,我们国家又做了哪些努力;比如某个股票逆市上扬,背后有什么政治、经济上的因素……

可怕的地方就是无论什么事,都有人跳出来要跟你讲道理,告诉你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你要按照对的方式去做就好了。非黑即白。

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人和事都是讲不了理也讲不了法的。

法律不是A.T.Field,无法在事件发生当下保护你,它并不能抹平已经发生的悲剧。法律是事后处理的依据和手段。

比如说这个事件:

按照报道,司机开车走神,所以才撞到了女孩。这时候你讲什么法规第几条,你讲什么“礼”……有什么意义呢?是,人已经在斑马线上了,无论怎么讲,是礼还是法,车都应该停下来让人先过去,这没错。可是大家也都知道,开车的人不是AI,会超速、违规、走神、酒驾、看手机。无论我们如何指责、法律如何惩罚肇事司机,被一两吨的汽车碰到的人,还是碰到哪里哪里断,痛苦实实在在的发生在被肇事者身上……这个事件里小女孩的生命是回不来的。


按照惯性的第一反应,深夜出这种事情我首先想到的是超速驾驶,时速怎么也在80以上,大人可能走过去了,小孩没来得及,被撞飞了。

可是按照回放来看,肇事车辆速度并不快,比旁边的电瓶车还要慢不少。按照报道,司机是新手司机,在注意旁边超过去的电瓶车。嗯,这司机的确是新手,因为大晚上的连近光灯都没开……

而且我们要注意一下,电瓶车是从汽车后面过来,然后在左侧跑到机动车道内侧超过汽车的。假如电瓶车规范行驶,贴着路的右侧骑,那么司机的注意力也就不会被分散太多,起码不会被分散到车的左侧而无法注意到行人。从这个角度说,这个事故中电瓶车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也不过分。

生活中,我们的周围,只要行人选择等一下,或者司机踩一脚刹车,这个路口也就过去了。但是你看,万一不就是这样么?

一女子牵着4岁女孩过斑马线
并抬手示意前方车辆礼让
但该车没减速,女孩被卷入车底碾压致死

从司机层面说,这是一个新手司机,开的是路上最常见的十来万的家用轿车,走在黄色网格线上,晚上不开近光。平时路上我最怕的就是这个类型的车,比怕大车还要怕,因为这类型的车往往是新手的第一台车,在路上经常给你来个出其不意,红绿灯路口经常给你来个实线加塞……平时走路的时候我第一怕的是电瓶车,第二怕的就是这类入门家轿。看看这个视频里、想想你身边风驰电掣的电瓶车吧,中国私家车保有量越来越高,多少三四年前那样骑电瓶车的人这几年换上了轿车?法规和司机意识的培养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


从行人层面说,很多人基本没有道路安全意识,即使为人父母了也毫不注意。四岁的小孩就算跑起来也就跟大人正常走路速度差不多吧?大人伸手示意要过马路(螳臂当车?)……然后就很有自信的往前走了?相信每个开车的人都遇到过右转等待行人过去的时候迈着四方步一些人,每一步都有种“你敢撞我一下试试”的气势。也遇到过在小区汽车的出入口站着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人……

比如我所住的小区,我家楼下:

我住在图中右侧的浅灰色楼中,停车在楼下的深红色停车区域,每天都按照箭头方向进出。楼后面就有一个比底面高半层的花园,上面有大片空地,甚至还有一个半场篮球场;通过路边的楼梯和居民楼里的电梯都可以上去。然而每天都是在A和B点聚集很多家长带着小孩或者推着婴儿车活动,甚至有好几次看到大人在路边聊天,婴儿车横在路中间!就是不去那个几步距离又宽敞、又安全的花园平台……各位说,谁给这些不上知乎的大人讲讲道理?


类似的,前一段时间在“快车”安全时间爆发的时候有一些组织机构说,女性晚上最好不要单独打车、不要穿着暴露balabalaba…被各路高喊自由法制平等的人喷了个底朝天,大呼“我可以骚,你不能扰”……

这样的观点我们在网络上去分享是对的,没问题的,无论男女大家都支持,因为理想的世界就应该是这样的,知乎上大家都讲道理,穿什么是每个漂亮姑娘的自由,其他人不应该如何如何。是的呢~可是,深更半夜,在漆黑的巷子里,在密闭的车厢里,真的要跟上了头偏要“扰”一下的人讲道理、讲法律?你会让你的女儿、你的女朋友去在那种情况下高喊“你不能扰”吗?

售票处遇到就不要脸就要插队的人,我们大多数人没那个口才和时间跟人讲道理;地铁上遇到强行让你让座的“老年人”,你既没法讲道理,又没法跟他来拳头。

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什么是黑、什么是白。然而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是灰色的,事件中的每一个人都不那么“白”,有一点“黑”。我们的日常也都是这样“灰”着过去。只是不巧某一点或者几点黑被突然放大,就成了悲剧。

别成天想着“讲道理”,我们能做的选择只有相对安全和相对有风险的选择,而不是讲道理的选择。当我开车的时候,我让;当我走路的时候,我也让。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斑马线上有行人的情况下无论交通信号灯如何都必须停车让行。


礼让是指行人在无信号灯的斑马线前等待时应停车让行。(有信号灯的你绿了行人肯定就红了)


user avatar   feng-si-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在国内,通常,

如果你开车,在有的斑马线停下来等行人过,那么你可能永远走不了;

反过来,如果你是行人,过有的马路,你不把自己当成车,你永远也过不去。


所以,无论你是司机,还是行人,在国内的道路上行驶或者过马路,

记住一个“躲”字。


很多人对车辆缺乏必要的敬畏感,

事实上,当车仅40km/h的速度行驶发生碰撞时,冲击力已经相当于从4层楼上扔下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块。

而40的车速,对国内绝大部分人来说,从发现情况到做出正确动作刹车停下来位置,至少需要2个车身位的距离。


怎么躲?核心在于——预判。


作为司机:

1、过路口时,要把各个方向有来车或行人的可能性纳入“计算范围”,哪怕对方是红灯!牢记一慢二看三通过的纪律。什么左转加塞到直行,直行加塞到左转,各种鬼探头啥的,留足心理准备。


2、视野前方附近有自行车、摩托车的,要把对方突然摔到或者失控的可能性纳入计算范围。视野前方附近有行人的,要把对方突然横穿马路的可能性纳入计算范围。

如果你的右前方有非机动车,先提前观察好自己左侧车道的情况,随时准备刹车或者往左边打。


3、视野前方附近有小孩、宠物的,加强警戒,要把对方突然变速变向移动的可能性纳入计算范围。


4、在最左侧车道行驶时,要把左侧突然窜出行人的可能性纳入计算范围。在最右侧车道行驶时,要把旁边停车突然左转或者突然开门的可能性纳入计算范围。


5、在中、右侧车道过路口,被左侧车遮挡视线的,要把左侧突然窜出行人或自行车啥的可能性纳入计算范围。


6、只要视野内有大车,不管啥情况,先默认对方可能会疲劳驾驶、超载驾驶、刹车不灵啥的,纳入计算范围。


7、视野内对前后左右各条车道上面车辆可能的变道行为的可能性纳入计算范围,先默认对方会不打灯变道。


8、汽车是有盲区,比如A柱盲区,后视镜盲区,但是,没说不然你转头看吧?左转、变道啥的多转头看看哪有什么看不到的?起步之前围着自己车转一圈,有看不到的地方?


9、别太相信自己的反应速度和制动能力,与前车留够安全距离,不就是被加个塞嘛,能死人吗?谁人不曾加过塞,谁人不曾被加塞?就算你反应快、车子制动能力强,你能保证你后面的车也一样?


10、遇到视野不好的地方(急弯,陡坡,停车场啥的),过路口,放慢速度,灯光喇叭用起来啊,留着过年呐,你管他有人没人的,安全第一。


11、大车(大卡车、大客车)啥的,他要并道你就让他,留够安全距离,牺牲这么点时间怕啥,说实在话人家碰了你车体都没感觉的。


作为行人:

1、即便绿灯,即便斑马线过马路,先假设会有车辆闯红灯,并且把新手、醉驾的可能性纳入计算范围,原则:1)慢慢接近路口;2)仔细观察各个方向;3)快速通过路口;4)如果是晚上,警戒度提升两个等级。


2、在路口等待时,千万不要站在转角位置,多往里面去一些,不差这点时间,否则小心公交、货车啥的教你做人。


3、很多人喜欢看垂直方向的信号灯来判断自己方向的,没问题,但一定要考虑到,为了赶最后点时间的绿灯甚至黄灯,有的司机会加速冲路口……


4、如果没有人行道,必须走机动车道,特别是晚上,有时候靠右行真的不如靠左行安全。


5、带小孩子过马路的,尽可能抱起来过。


6、过马路如果绿灯快完了,不是不能抢,要看你的走向,比如同样从南往北过马路路口,如果你从西南角去西北角,可以观察好了抢一下,但如果你是从东南角去东北角,那就别抢了,老实待着等下一个绿灯。


7、三蹦子(北京这里叫蹦蹦),号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能不坐尽量不要坐,真的,特别危险。要么走路,要么共享单车。我们开车都是假设大家是坏人,人家蹦蹦司机都是假设大家是仙人。



总结:

1、不论你是司机,还是行人,要把周围的环境(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啥的,当做或者说起码纳入可能性,即除了自己以外大家都是“坏人”、“醉人”、“傻人”。


2、司机不要抱着“让者孙”的心态,行人不要抱着“他不敢撞”的心态。


3、别老想着这应该那应该的事情,应该的事情多了,自己多小心注意,宁可牺牲一些时间才是正路。比起修车、去医院的时间花费和金钱花费,你多等一会儿的时间算个啥?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翟欣欣时隔半年重出江湖开始投诉知乎上的有关她和苏享茂的回答? 
  女子失恋不顺网购祈福产品,请大师做法被骗 582 万,卖家在网购平台从事封建迷信行为,平台是否有责任? 
  张三意外落水,附近只有刚好路过的李四,李四水性很好但没救张三也没报警就走了最后张三溺亡,李四有责任吗? 
  如何评价张如柏所著《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 
  实习生工作群点个赞被公司开除,公司开除理由「价值观不符」,如何看待该公司的做法?作为员工该如何维权? 
  甲家里有一块1kg的金条,乙偷偷把金条换成了1.1kg的(品质相同),乙是否构成盗窃? 
  于欢案件会不会成为中国舆论干预司法判决的案例? 
  深圳地铁一外籍男子褪下口罩脚踩扶手,地铁官方回应「正在调查」,该男子或将承担哪些责任? 
  是否应当禁止无知短视和狭隘的普通民众参与选举投票以及各种严肃的政治活动? 
  古代贩卖私盐犯法,那贩卖咸鱼呢? 

前一个讨论
中国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知识分子是否待遇过低?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车祸后到交警队调解被肇事逃逸司机持刀追砍,男子夺刀反杀,赔40万获刑6年?#正当防卫#?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