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苏联红军光复东北后,关东军的武器装备哪去了? 第1页

  

user avatar   si-nei-zheng-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名反对高赞的 @赤枫 的奇谈怪论

主要是他的两个论点:

一、苏联承认伪满洲国是国家,所以伪满对苏联来说属于同盟国的敌国而不是中国,所以拿走缴获合理。

过于牵强的偷换概念。

首先,苏联承认伪满洲国的时间在二战爆发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之前,其次,同盟国阵营中除了苏联在战前承认伪满之外,包括之前的国联调查结果在内,都没有承认伪满是主权国家。这位答主把概念给偷换成:

苏联承认伪满是国家-苏联是同盟国-中国也在同盟国阵营-日本和伪满是敌国,所以苏联击败其后可以拿走全部缴获。

这位答主的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公务员,很难想象一名国家公务员居然能得出这种逻辑链。在国际社会广泛不认同,尤其是满洲的真正所有国:中华民国不承认的前提下,你一个外国自主宣布承认满洲是独立国家,那么满洲就真的是了?你就可以自行把伪满和中国分离开,然后把苏联抢走所有物资辩护为合理了?

尤其是论证这“符合法理”,一个国际上广泛不承认的伪国家,就凭你苏联自己承认就具备法理了吗?这国际法是在哪里学的啊?

二、不能说苏联是掠夺东北。

这条更加神奇。如果说苏联军队仅仅把日本关东军和伪满仓库里的军事物资带走了,那么可能按照缴获原则倒也说的过去。

但问题是,苏联把伪满银行里的金银钞票、民用工厂的设备和库存、农产品和粮食、矿产资源,甚至在撤退时把铁路铁轨都扒下来运回去了,这还不叫掠夺?

根据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北历史.黑、吉、辽及东蒙通览》一书记载,东北光复后,苏联红军对当地工业的破坏情况简述如下:

苏军占领东北后,从9月起,开始没收粮食和其他存储的物资,随后便大规模地拆卸工矿企业的机械设备。他们无视中国的同盟国、战胜国地位,将这些设备作为”战利品”,源源不断地运回苏联国内。据后来调查,鞍山钢铁厂主要部件如鼓风机、卷扬机等设备,悉数为苏军搬走,生产能力由200万吨,降至40万吨。其他大小80余工厂的主要机器,亦被拆运。丰满水电站,抚顺、阜新火力发电厂的大量设备多被拆卸运走。哈尔滨以南的车辆和设备,机车2000辆、客车2500辆、货车35000辆被运到苏联,等等。苏军的掠夺性拆迁,给东北经济造成了难以置信的损失。根据盟国日本赔偿委员会美国代表鲍来统计,各部门生产能力下降幅度为:电力71%,煤矿90%,钢铁50%-100%,铁路50%-100%,机械80%,液体燃料润滑油75%,化学部分50%,水泥50%,有色金属75%,纤维75%,广播电信电话20%-100%。除对工业企业的掠夺性拆迁外,苏军在金融业更是这样。仅在9月28日一天,苏军就从长春伪满洲中央银行提走满洲币7亿元,黄金36公斤,白金31公斤,白银66公斤,钻石3705克拉,各种有价证券75亿元。最后统计,苏方共从东北各银行掠走价值300万美元的金条,十几亿的满洲币,并自己发行了与东北币值相同的10亿元占领军用票(即红军票)。


如果苏联单纯拿军事物资那倒是算了,那么,对民用物资和工业设备的破坏性拆迁又算怎么一回事?根据美国人的估算,仅仅苏联从东北破坏性拆迁拿走的工业设备价值就价值九亿美元以上,而李立三的言论认为破坏过程给东北的损失得是这个数字的十倍以上。

这不叫掠夺,还有什么叫掠夺?

其实关于苏联在外蒙和东北干的那些事我真的对过的线够多了,对累了。对线这种事是无法说服对方的,因为对方对不合自己心意的东西根本就不看,对到最后双方往往都化身为木工,为对线而对线而不讲道理了。

那么为什么我这次还要来对一次呢?因为我看见他的回答已经一千多赞了。

不能放任这种歪理邪说继续误导大众了。

诚然,历史上的事都已经过去了,无论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但是一些苏粉左壬却非要不断的在那里论证苏联外蒙和东北干的那些事有理,这是不可容忍的。做个比喻,好比有一天你出门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奥利给,你无可奈何,怨不得别人,虽然心里一股懊丧但也只能忍了。但是这个时候,某些人却非要论证这个奥利给是香的,捧起来往你嘴里塞,要求你接受外蒙独立和东北抢劫问题是合理的,不应该引以为落后就要挨打的耻辱,还要当做诸如“人民革命”“反法西斯同盟的贡献”之类荣耀进行接受,这就很招人反感了。

因为这些都是典型的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这些言论如果信了,只会误入歧途而已。如果信了以后还要继续传播给更多的人看,那自己也就成了同犯的一种犯罪。


user avatar   wang-wei-3-97-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45年8月,在苏军发动远东战役中,关东军阵亡约8万人,被俘约60万人,那么这七十万关东军的武器装备都去哪里了呢?

当然,绝大部分武器都落到了苏联手里,这里大家要搞清一个概念,当时苏联面对的东北是苏联明确承认过的伪满洲国,又是包括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内同盟国阵营,强烈要求苏联出兵的,苏联出兵后占领东北地区,并视其为自己的战利品,我们现在作为中国人,在自己的立场可以质疑这种做法,但要说苏联掠夺东三省是肯定不对的,他在东北所缴获的所有物资,法理上也是伪满洲和日本的。


苏联方面对国民党政府并不感冒,没理由帮你出兵,当时国民党政府显然也不会给什么补偿,那么从中立的角度讲,苏联对东北的搜刮,是粗暴了点,但说不上无耻,他要愣占着东北不还给中国,接着日本人搞满洲国的套路都没问题,当时连溥仪都在他们手里,非要这么干,还真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这么大肆搜刮东北地区的物资,其实国民党政府反而松了口气,知道苏联没打算常驻东北,是准备捞一票就走的。这时候八路军大批人员(大约11万部队和2万干部)出关。苏联显然是不可能公开支持我党的,所以当时很多出关的我党部队去找苏军,苏军大都没个准话,然后一通烧酒一灌,给漏个口风说某某地方有个仓库,我们人手不足没法守卫,结果这个仓库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

当时第一批出关的部队,主要是冀热辽军区部队,都发了洋财。以至于后续出关的部队都被告知,只要空着手去,有的是武器装备给你,所以后续出关的不少部队都是空着手,或者只带少数自卫武器。

但是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真正厉害的是“一吨换一吨”,中共负责收集粮食农产品,然后用粮食交换苏联要拉走的废铜烂铁——关东军的武器装备,对于八路来说,当然是好东西,但对于苏军来说,早已有了自己成体系的武器装备,日式装备根本无法融合使用,那不就是废铜烂铁吗?

于是他们看不上,要回炉的装备,这事就拿到台面上都可以面向国际社会交代:我拿要回炉的废铜烂铁换急需的农产品,这没问题吧?至于换的人跟你们政府有矛盾,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我哪知道你们的这些弯弯绕绕?有了这个借口,才有了国家层面的出手,比自己去小打小闹强的多。而提出这个“一吨换一吨”的何长工,东北军区军工部长,正是最近有个惊了故宫龙脉的奔驰女,就是他的孙媳妇。

但是说看不上要回炉的物资,也不能睁眼说瞎话,主要留下来交换的,大都是以步兵轻武器为主。再者说了,当时出关的干部战士,真要接收飞机重炮这些装备,老实说也玩不转。


后来国共两党之间恩怨摩擦较多,当时接收也不是很讲究,所以这个接收、交换的确切数字,双方提出了数字差异很大,各有各的私货,这个其实没必要争,可以两边都不听,大致估算一下关东军原本还能剩多少装备就可以了。这时的关东军已经末路黄花,人是老老小小七十万,武器装备已经配不齐了,真正的精锐部队和好装备都已经抽调到太平洋战场和本土,靠留下来那点,即使全部留给四野,也不足以武装四野的百万大军。

所以,在这里有个盲区,“一吨换一吨”里,换来的真正精华,其实并不是那些关东军的遗留装备,关东军留下来的武器不算少,可是弹药已经非常紧张,真正武装四野百万大军,且让四野成为解放军装备最强的一支野战军,靠的是换来的军工设备和兵工厂的日本技工!我们的军队,也正是从这时起,开始摆脱了一人只能发三五颗弹药,打三枪就得冲上去拼刺刀的艰苦岁月!

真要细算七十万关东军的武器装备都去了哪里,主要是三个地方:

第一,少部分看得上的武器被苏联运回了国内。

第二,部分武器被苏军拆解就地销毁。

第三,还有大部分武器则移交给了中共武装。

关东军投降后,七十万部队的武器流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最初披露这一数字来自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指出“苏联的援助是人民解放军力量壮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苏军指挥部把缴获原日本关东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转交给人民解放军(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筒3700余门,坦克600辆,飞机861架,机枪约12000 挺,汽车 2000 余辆等等) 。尔后,苏联又向人民解放军提供了大量苏制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

不过这个数字可信度不高,因为苏联方面的资料不能以后来六、七十年代的声明或者百科全书抑或是某些苏军将领的回忆录作依据,因为这些数据公布的时机并不那么客观和纯粹。


相对于后来的回忆,苏联在打败日本关东军之际发布的战报显然更加可信。苏军战报显示: 整个远东战役缴获飞机925架、坦克369辆、野战炮1226门、迫击炮1340门、机枪4836挺、步枪30万支、装甲车35辆,摩托车2300辆、各种军需仓库742座。

此外,当时日本关东军虽然还拥有22个师团,但大多数是丁种师团,武器装备配备也不齐全,综合判断也不会高于苏军战报宣布的数字。

从目前公开的当时我军在东北的林彪、高岗、彭真电报以及一些高级将领回忆录综合来看,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从苏联方面获得了大约30万支步枪,1.3万挺机枪和1000多门火炮的援助。至于坦克、飞机方面的援助则不能从相关的文献当中予以证实,因为我军在国共东北作战中始终未出动过如此多的飞机和坦克,就是真有也没有这么多专业技术人员来使用。也没有别的材料佐证只是苏联在七十年代单方面宣布而已。

这些援助的武器为我军在东北地区站稳脚跟并迅速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于当时力量还不强大的我军来说,这时期的苏联军援无疑是雪中送炭。不过苏联援助武器的层次并不高,其中轻武器多、重武器少。

将苏联军援与后来在解放战争期间缴获的武器数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苏联军援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抗战结束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全军装备马步枪44.7万支,短枪4.4万支,冲锋枪2678支,轻机枪4.6万挺,重机枪1699挺,迫击炮1559 门。

解放战争期间,又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仅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短短八个月,就缴获长短枪38.9万支,机枪3.96万挺,各种火炮6166门。

据统计,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长短枪3161912支,机枪319958挺,各种火炮54430门。


将苏联军援与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缴获进行比较,步枪约为10% ,机枪约为3.8% ,火炮约为2.4%。考虑到中共军工也生产了大量武器弹药,如将其统计在内,那么苏联军援在中共武器弹药总量中的占比还将更低。

从战争发展的持续性来看,得到枪炮等武器装备并不能一劳永逸,还要有强大的弹药补充能力。枪炮等军械可以重复使用,但弹药却是一次性消耗品。苏方移交中方的日式弹药是有限的,据1945年7月末统计,关东军所拥有之弹药仅仅能够维持十三个半师团一次会战之用。

现有的解密资料表明,美国早就明确掌握了中共从苏联手中获得了大量日式武器弹药的情况,但是他们认为,国民党军日式武器弹药数量已然不多,即便是我军继续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日式军械,也无法维持弹药补给。因此美方估计1947-1948年,解放军的武器弹药最多能支持其扩充20-30万人。正因为如此,美国在知悉苏联给予中共武器装备援助时,并未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他们认为,解放军的军工生产无法克服弹药供给不足这一严重障碍。

但事情发展却与他们的预想相去甚远,我军在军工生产领域采取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果断放弃了枪炮等复杂军械的制造,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炮弹、炸药、手榴弹的生产,从而源源不断为前线提供弹药补给,最终战胜了对手!


user avatar   qi-tun-wan-li-ru-hu-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相关话题

  抗日战争,三年内战,朝鲜战争,中越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有督战队吗? 
  为什么在抗战中,国民党不建立敌后根据地? 
  为什么马尾手榴弹在抗战中没有被广泛使用? 
  为什么日本人的高素质在侵华战争中不见了? 
  陈璧君为汪精卫辩护的一席话有一定道理么?如何反驳? 
  粟裕、林彪、刘伯承、彭德怀、朱德谁更会打仗? 
  抗战过程中,中医药是否能像疫情中的表现一样有较高的治愈率? 
  抗战结束前国共是否曾经俘虏过少将及以上军衔的日军? 
  抗日期间,那些纪律严明、不烧杀抢掠的日军到底是不是传说? 
  为什么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要将陪都定在重庆? 

前一个讨论
难道没有人觉得谷爱凌来中国就是捞钱的吗?
下一个讨论
驻韩美军酒驾肇事后暴打市民,韩网民怒斥「把我们当殖民地」,如何评价此事?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