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年底被车企裁员,房贷还不起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身边有几个前两年买了几千万豪宅的朋友,现在每天都挣扎在现金流枯竭的绝望境地中。

其中一个大哥,之前是做资金生意的,15,16年赚了点钱,17年在上海市中心加满杠杆买了一套2000万的房子,每平米10万元左右。名下还有其它的七七八八物业,基本都是贷款贷满的,每月还贷总金额接近20万。2017年开始,由于去杠杆和监管趋严,资金生意基本做不成了,现在老底基本快吃光。

另一个大哥,之前开小工厂的,15、16年生意达到顶峰,一年净利润500万左右,然后也是加满杠杆连续买入别墅和市中心的大平层,17年环保的原因突然工厂被关了,应收款也收不回来。现在一个月还贷也是20多万。

当然与一般工薪阶层不同,他们有一定的融资渠道,可以通过二押和做高评估价放大贷款成数来获得一定的流动性,但这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突然失去了原来习惯和熟悉的谋生手段,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其他的产生现金流的办法,二人现在都已经快撑不下去了,只好选择卖房。

但是问题又来了,别墅和大平层流动性极差,以第一个大哥为例,2000万的房子挂出去半年多时间一个看的人都没有,中介说除非挂1800万可能会有人看,要急卖估计得1600万,这样意味着将会损失很大一部分首付。二人都是精明的生意人,过去十几年来从来没吃过这种亏,现在都在赌明年放水,房市活跃一点,房价能涨一些再卖,另外也在想办法是不是再搞点生意产生点现金流,因此都还在死撑。这么看来,虽然表面上看楼市似乎还算稳定,实际上是阴跌的,如果明年失业情况加剧的话,情况不容乐观。

去年中兴有一名中年员工被裁员跳楼后,我看到在一篇相关的公众号文章下面,有一个腾讯的员工留言,说自己虽然收入挺高,但是现在供二套房子,压力很大,生怕未来失业失去一切。作者回复说,那为什么不卖掉一套房子呢?我估计那名腾讯员工看到后内心是纠结的,卖房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活着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房子吗?没有房子,小孩的教育怎么办,全家人的医疗怎么办。小孩身上一年不花个几十万,我就不是合格的中产阶级。很多不过是享受到了时代红利的普通白领,甚至开始认为他们那不切实际的贵族梦,是可以通过出卖体力实现的。

日本当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有的人断供,有的人选择继续默默地还了三十年的贷款,这几年已经退休了,正好才还完当年的债,房屋价值却只剩原来的一半了。有的当年买房年纪略大的,现在60、70岁了,还在工作还贷款。

如果选择继续供房这条路,你就得把房子租出去,自己去住一个又远又破又小的房子,如果运气好,未来几年房租继续大幅上涨,慢慢可以覆盖按揭,压力就会小一点,不过可惜,房租也是跟收入相关的。最终除非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当年日本那些原本做家庭主妇的妻子,房地产崩了后,也开始出来找零工或者工作。目前日本有约11%的劳动人口打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工,其中一半是50岁以上的,都是当年泡沫经济的受害者。

那日本这些老年人还完按揭之后怎么办呢?说来挺讽刺的,由于高额的遗产税和少子化,加上房产价值逐渐稳定,现在很多日本老年人开始选择把还完贷款的房子再抵押给银行和保险公司做反按揭(以房养老),来作为养老金的补充来源。

别看这两年各地一手房摇号买房摇得热闹,日本人当年比我们有过之而不不及,1/50、1/100的中签根本不算啥。1987年,东京某团地商品房摇号,55平方米总价6200万日元,中签率1/3700。NHK记者采访一位没中签的年轻妈妈,她无奈说运气真背,我们家都两个小孩了,真想要这套房。记者鼓励安慰她明年继续努力。但实际上1988年摇号率到了1/6200,这种急于上车的心情跟这两年中国的年轻人一模一样。

日本的经济虽然看上去三十年停滞不前,但考虑到严重的老龄化,实际上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还是挺多的,而且别忘了日本还有庞大的海外资产以及几乎和GDP同等体量的GNP。因此日本在当时刺破泡沫现在回过头来看是种幸运,因为虽然房地产崩了,但日本经济获得了经济软着陆的时间窗口期。为什么这么说呢,日本当时也是号称世界工厂,日本人在80年代末觉得自己房价不会崩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当是中国和东南亚有十几亿人口,特别是中国经济和消费市场的崛起,这让日本人觉得,我光给中国人生产产品都可以让自己的经济保持高增长了。虽然日本的房价崩了,但这个论据基础是存在的,日本也一直保持着制造业大国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日本在所谓的失去三十年中,正是因为中国等外部市场的需求拉动,给日本经济托住了底,让日本在房价崩盘的情况下社会依然保持了稳定,甚至可以说房价崩盘反过来还促进了日本的产业持续升级,经济脱虚入实。而我们现在的外需环境远不如当年的日本。

日本60年代开始的经济腾飞,到90年代泡沫破灭,也差不多是30年一代多的人,1990年以前,日本当时的年轻人工资也经历了一个爆炸式增长的过程,而现在,则是阶层固化,年轻人工资30年几乎没上涨。我们现在可能同样要面对的一个严峻现实就是,工资快速上涨的年代或许将要结束,年轻人一上来收入超过中年人和他们的父辈的年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原因很简单,98年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现在都是40岁左右的当打之年,处于经验与体力结合的巅峰状态。90年代和2000年左右毕业的大学生,基本完整吃到过去二十年来经济发展的红利,很多人早已经买好了房产,未来的年轻人凭什么一上来就可以超过这些人?经济不好,中年人更加不敢辞职,年轻人上升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小。

现在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特别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有必要多扩展一些本职工作以外收入来源,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上班少打游戏,多关注一些扩大收入的机会。积极充电,紧跟业界最新的潮流与技术,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谨慎地做一些可能可以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投资,控制负债,尽量把现金流出压缩在月收入的一半以下,这样才相对安全,有条件有余力的话买好各种保险,人生真的是经不起风浪。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公众号:周大爷说

知乎专栏:


user avatar   yang-ting-gui-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纯干货,写于2018年12月28日。

如果之前都有准时还贷,没有逾期记录,首先劝题主向银行提出延缓还款期限请求,提供《购房抵押贷款合同》原件、《房产证》或者《购房合同》原件。

近期市场情况特殊,很多银行在盘查逾期客户的职业及房产数量,因为很多断供的都是借了高杠杆入市的炒房客,这类客户在现在的市场大环境下基本没有偿贷能力。如果是工薪阶层的刚需客户,工资流水良好,信贷优良,且有重新就业潜力,是可能特殊处理的。

千万不要断供。一旦进入司法程序,银行会向法院请求对房产进行拍卖。别存在侥幸心理,法拍的房子普遍比市场价格还要低,约市场价7-8折左右。如果第一拍卖不掉,会在底价基础上再降价10~20%。

而法院拍卖所得的金钱,首先要扣除其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比如案子受理费、公告费、保全费、履行费、评估费、拍卖费等,接着就会用于归还银行的贷款和罚息。以一拍流标,二次拍卖成交为例,可能总价500万的房子,首付花了150万,贷款350万,却卖了500*0.7*0.9=315万,扣掉各种税外,还要赔付银行35万+。

弃房断供在中国无疑是最糟糕的决定,除了经济损失外,个人财富破产,信用也被拉入黑名单,对今后的生活影响非常大。今后别说贷款了,连飞机、高铁出行甚至工作都可能受到限制。

别相信某些皮条客的怂恿去借钱,尤其是P2P和小额贷,绝对不能碰。银行如此便宜的利率资金都还不起,P2P砍头息后每月高额利息就能还吗?只会是滚雪球,把自己滚死罢了。

很多答主建议卖房斩仓,房子跟股票不同,股市能下决心斩仓的都配得上一句壮士,更何况房子。这波操作太反人类了......但是,卖房斩仓,保留子弹,以后还有可能低吸,这可能真的是近期经济形势下最好的方法。

如果不限售,尽早挂牌,降价诚售,但要预留比心理价位略高5%的价格方便客户犹豫时做最后的杀客手段。很多卖房客户都是一开始硬颈,报价远高于市场价,最后一降再降到心理预期,周期变长还难卖。不信可以多找中介打听下,楼市是不是在2018年进入了长期徘徊的冷冻期,是不是卖房的越来越多,买房的越来越少,卖房客要么降,要么等。题主拖不起,如果断供1~2个月,顶多收到一些催供讯息,可一旦断供3个月,银行可以提交司法程序强制查封你的资产。走半年的司法程序后,约断供第9个月你的房子就会被入市拍卖了。

那些在其它答主评论区说斩仓不好的人要明白,题主和手握雄厚资金,准备踏准经济规律高抛低吸的投资客不一样,他们玩得起。即便以后房价回暖了,还不了贷的人连入场玩资格都没有


最差的情况是限售,想卖都不能卖。这个时候不要傻到把房抵押给高利贷。先尝试下找有钱的亲戚或朋友预借限售期的还款总额。比如限售3年,每月月供1万5,你就借54万。约定一个借款年利率并约好到期3年3个月后还本付息,签借条,以房子做抵押,签字盖章,如果必要可以去做个公证。之所以预留多3个月,是要充分考虑卖房周期!如果找到工作,欠的利息就当做贷款利息增加了。如果找不到工作,3年后卖掉房还款。到时候房子均价回升了,你就庆幸吧!如果房子跌了,不要后悔出手晚,因为限售因素,今天的你根本不具有出手资格。


—————————————————————————————————————

最后随便说几句闲话。

2018年真的非常冷,土地投资锐减,市场基本面凉凉,短期内也看不到房价涨起来的希望。二手房市因为没有政策(限价)干预,是最能反映真实的市场。看二手房价有没有回调,就知道当地的楼市温度。

部分媒体看到最近政策略有松动就大肆鼓吹房价要涨,殊不知政府意在托底救市,而不是刺激房价。

2019年房价涨跌不能超过15%,你们以为重点是涨幅不可超过15%吗?其实重点是跌幅不可超过15%。

也难怪,毕竟除了一些资深的炒房客,很多人还不知道2015年房子是怎么涨起来的。只看到了炒房赚钱,听信了中介媒体《没有一个人因为买房破产》、《刚需最好的买房时间是昨天,其次是现在!》《刚需什么时候上车都不晚》的理论,就杀入了楼市。

这些理论鼓吹道,用来自住的刚需什么时候入场都不迟,反正不卖,所以涨跌和你没关系?高位站岗也不用怕?

房价是有周期的,有涨有跌,哪天跌到谷底然后反弹都很正常。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不事后诸葛亮地说老子买的就是底部,但为何要在很明显的高位欣然接盘,然后催眠自己站的高看得远,远方的风景很美呢

可能我们长期生活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不知道经济通缩能够多恐怖。看看市场的大环境吧!资本寒冬,互联网、汽车、制造业、地产裁员......

2018年美国4次加息。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提高到2.5%。美国加息,将对全球流动性进行收割,可能带来资本外流、进口成本提升、人民币持续贬值等问题。如果不能跟随加息,势必要动用资本管制、外汇管制以及市场干预等手段来进行维稳,然而在持续加息压力下,政策空间越来越小。

如果加息,贷款利率将更高。如果房贷利率基准上浮30%,有多少人会选择此时买房?多少人买得起此时的高价房?

中国对外面临加息压力,对内货币政策空间收缩。

再放一次水?以前放的水全流进房地产了,实业一蹶不振。2019年的基调是“稳”,房住不炒,这是绝对的。

以后谁跟各位看客说《没有一个人因为买房破产!》,你就打开这个问题,把下面所有的答案给他看。

我相信国运昌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美国放出明年还有两次加息的烟雾弹,即便加息,大国崛起无法抑制,我们终将迈过去。

但我也相信有句话,叫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我是杨先生,可能是地产人里最喜欢写故事的人,地产和故事,都是认真的。

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huang-xiong-zhi-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在不久后,题主你会发现,你并不孤独。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1244952448798720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做一点补充:


有些人一直问,人在什么时候最惨?你在什么时候会感觉到最有钱?又会在什么时候感觉到最缺钱?

人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最惨。因为你刚刚从一个好工作位置上下来,或者刚从一个让人羡慕的角色突然被边缘化的时候,你会有一种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悲叹,再结合悲惨的现状,就特别容易失去信心,后面慢慢接受了残酷的现实以后,反而不会觉得自己惨了,捡垃圾吃,也照样能饱肚的嘛。

让你觉得自己有钱的时候,不是几百亿千亿的时候,而是几十万到一两百万的时候,那个时候你买煎饼果子都有吃一个扔一个的豪气。因为几十万投资也不怎么好投资,花起来也还是蛮经花的,所以在那个时候,你是最能感受幸福满足感的一个阶段。等到钱多了到几百万以上时,你会想着要投资,然后容易一陷进去就返贫,又开始缺钱花了,到了十几万以下时,安全感降低,焦虑感上升,也就没了花钱的快感和豪气。

什么时候感觉最缺钱?到了余额低于五千以下时,你会发现到处都要钱,连冲个话费都能让你感受到生活压力。到那个时候,你开车会计较油费,坐公交会很在意公交卡上余额的变化。出去吃快餐会很在意菜单上一两块钱的差别,喝杯奶茶,你还会走多两家,看看哪家有优惠活动。之前你买衣服鞋子考虑的是品味,现在你考虑的唯一要素就是价钱咋样。人在最穷的时候,不是你负债累累无法爬出泥塘的时候,而是你很想保持自立却又不得不失去尊严的时候。



最惨的时候远未到来,一切都只还是刚刚开始拉开帷幕。

失业只是导致房贷开始违约的一个节点。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悲惨的事情会让你无暇顾及房贷的违约与失业的哀愁,人在霉运当头的时候就会像一只风箱里的老鼠,到处是对你不友好的人和事接踵发生。妻子的埋怨和儿女的鄙视都还在可以接受的范畴,连收物管费的大妈也对你不准时缴费而鄙夷,看车的老头也因为你拖欠了几天车位费而不愿意起杆,水电欠费单贴在你楼道里,以前,这些都是小钱,从没让你放在心上,但是现在,你才会发现,一天到晚除了要钱的支出,却怎么样也找不到来水的活路。你曾经身家百万千万,也付出过整摞整摞的大钱,但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会被三五千块的小钱逼到无路可退。

我有一个专门替人撸网贷的朋友,她就特别喜欢跟我分享各种各样奇葩的借款人,很多身份高贵,有车有房容貌姣好,却只为撸个三五千块钱急着求她,给她很高的费用并且承受很高的利息。我一直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逻辑。直到有一天,另外一个朋友说借出去一笔钱要不回来,要不要去法院起诉。我问她借出去多少钱,她说不到一万,说好三个月还,但已经一年多了还不见还,并且电话也不接。我说万把块钱何必撕破脸皮呢?她说对方好几套房,不是个穷人,不能当善款布施。我忽然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残酷。没有谁愿意放着光鲜亮丽的头衔不要,而选择去做一个没脸没皮的老赖。在有钱的时候,很多人脑子一热,就随手赏了人家十万八万,很大方的说不用还。在到了情况糟糕时,只要手里还能够转得动,在朋友吃饭喝酒的时候,你也还有抢着买单的勇气,虽然你那时候很可能已经债务高悬,但你还是依然能够强颜欢笑努力装逼。只有到了三两百块钱水电费都要被人催缴无数次,直到被切断才去交时,你才刚刚开始体会到生存的艰难。

记住,穷人是没有朋友的。不会有人怜悯你现在手头紧,赦免你的负债,他们只会说,我们谁都过的不容易。对的,就是这句我们谁都过的不容易,成为赶你掉进死亡深渊的恐怖伊万。这是如此让人绝望却又真实的催债,因为面对别人的难处,你也只能说出这句话来以表明你不是一个残暴的讨债者,你同样面对着无法应对的难题。你向人说出这句话时,对方的绝望你无法理解,因为你已表明了只能体谅到这个地步,对方向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的绝望也不会得到他的认同,因为他的忍耐程度也已到了极限。


“烹文燎暗夜,煮字充饥肠”既然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走吧!


user avatar   Marbu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年的房贷怎么办,还不起只有跳楼吗

宁舍命,不舍房。是真实写照了。


要我说,中国这一代人被改开前40年的经济奇迹惯坏了。

觉得一夜暴富是常态。觉得阶级跃升是必然。觉得三口之家人均一套房是刚需。觉得少不进国际学校老不看顶级医院就是人间白走一遭。

毕竟,马云行,王健林行,安哥拉宝贝行,连微商传销都行,我凭什么不行?

人人都在想尽办法花光现金。公众号也在怂恿大家花光现金。不花钱男人没尊严,不花钱女人不漂亮。攒钱是只有上世纪的缠脚老太太才做的事。我是谁?看我的划船机,看我的牛油果,看我的有机超市积分卡——我是中产,中产不需要现金流,我的产就是我的现……


诶等等,我的产呢?


飘得越高,摔得越狠。

反过来说,只要没摔死,就是好事。

认清自己的经济现状,认清中国的实际国情。

三十年前你吃不上奶粉没饿死。三十年后你孩子不吃洋奶粉也不会挂。

三十年前你读路边小学没变成盲流子,三十年后你孩子不上国际学校也不会变成社会渣滓。

三十年前你一家五口挤一居室没挤成心理变态,三十年后你的孩子也不会因为自己卧室不够大而反社会。

社会是在进步。但没有许多人想象中那么快速且理所当然。


接受新常态。


user avatar   qiang-wei-47-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事,大家都挺惨的。

房子如果真的地段好,价格不是特别高(1-3w),手里拿着,短时间借钱度过,长时间努力找工作。


说个故事。

08还是多少年,我那时候太小记不清了,成都房价跌过一波,我有个叔叔,刚买了一套房子,高档小区。

买下后他们家有两套房子月供,每个月靠信用卡支出度日。

在他老婆强烈要求下,把房子卖了,回了血,赚了20来万

结果刚卖不久,房子又涨回来了,还越涨越凶。

现在看来,真的是亏得不少了。



贴个上午刚看到的新闻,没有其他意思,就是觉得很魔幻。




另外


user avatar   neo-anderso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斩仓,趁斩仓还来得及。


迅速收缩战线,保存实力,回笼现金。


事情要比想象的严重。


互联网公司之后,投行也在大规模裁员。



现在缺的不是资产,是现金。


对资本来说,是利润。


对企业来说,是销路。


对金融机构来说,是头寸。


对个人来说,是能获得稳定现金流的职位。



很快资产就会更加不值钱。


职位更加稀缺。


现在斩仓,还有机会抄底。


将来,如果没有个人破产保护的话,只能上天台。



不要自责,这不怪你。



user avatar   dabaod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不要只玩梗嘛。我来正经回答一下问题:

元老院的“恶”,大致上和我们这个位面的殖民帝国们所做的恶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元老院能比殖民帝国们好看一点,是因为元老院的“善”比它们是要高出不少的。但是既然问题问的是“恶”,我们就只说“恶”——


1.带有殖民意味的倾销:

糖业战争,以及正式进入广州后带来的小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2.奴隶贸易:

夸克穷的奴隶贸易的专利权证书,前往马尼拉完婚的贵族私生女唐娜玛丽娜·德·阿雷利亚诺小姐的遭遇。早期的生活秘书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奴隶贸易。

3.武装侵略他国领土:

典型如济州岛。同人里就更多了,但没转正不拿出来说了。

4.文化侵略:

借灾荒趁机传播天道教,张教主和崔道长干过的事都不少。当然这种文化侵略带有一定启蒙性质,但此处只谈“做了哪些恶”。

5.滴着血的原始积累:

天地会趁风灾吞并小地主和自耕农土地;赵引弓的蚕吃人;薛岗村的集村并屯。

6.挑拨战乱:

在登莱之乱趁火打劫的发动机行动;插手东南亚诸国的战争;官方同人里还介入了日本的岛原之乱。

7.海盗式的直接掠夺:

西班牙盖伦和部分地区的合理负担(在抢劫盖伦船的过程中还用了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化学武器)。

8.制毒贩毒:

张道长的土制吗啡,工人们的可卡因精力茶。

不过这些罪名,也要看历史的进程,毕竟我们这个位面的灯塔诸国也是干着这些事一路走过来的,如今人家不还一样是人类文明的典范、世界历史的灯塔么。大英……呃,美利……呃,元老院,对尔等落后民族小小的征服,算得了什么?




  

相关话题

  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行为的唯一目标是什么?在线等,急!? 
  “眼泪之谷”是什么意思? 
  疫情结束后,类似美国,印度死亡了大批贫困人口,他们的经济会不会快速增长? 
  明朝的经济形势怎么样? 
  如何理解「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一说法? 
  雷曼兄弟是怎么倒闭的? 
  上海大学金融硕士,今年金融行情不好,秋招很惨,要不要选择广发证券营业部,还是互联网公司的融资岗? 
  2017房价如果崩盘我们该怎么办?钱会缩水吗?我们要购买黄金保值吗? 
  现在的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如果你有能即时让全世界人人均富的能力(净资产、一次性、不可逆),你会使用该能力吗? 

前一个讨论
张良在汉初功臣侯第中的地位为什么偏低?
下一个讨论
西安肉夹馍哪家好?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